马克思主义方法论.ppt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方法论.ppt(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第2讲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遗产(一)埃米尔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最初萌芽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早期发展,自然科学视域中的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提出及其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标志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最初萌芽,这意味着社会科学从此能够像自然科学那样,运用特定的方法来判断、把握和测定社会历史领域的存在样态、内在机制及发展趋势等,尽管实证主义方法论还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和弊端。,(一)什么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一套规则或评价标准:它告诉我们关于世界陈述中的哪些内容是属于知识的范围,并为我们提供可以用来区分能够与不能合理地提出问题的准则。总
2、体来看,实证主义不是去预先假设人类是如何得到知识的,也不提供关于知识的心理学或历史学的基础。,实证主义的中心论点: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简单地说就是:不关心你想了些什么,只关注你做了些什么。,(二)知识匮乏与实证主义的历史起源,实证主义追求以感性经验去验证知识和真理,这恰恰表明,实证主义历史地起源于知识的匮乏。当然,这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认知主体迫切需要某种知识,因为知识对于那些不需要它的认知主体而言是多余的;其二,认知主体无法也不可能找寻到现成的可资借鉴的知识或真理,知识匮乏才需要去验证经验,将经验上升为知识。,实证主义的历史起源证明了这样的
3、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事实上,那些所谓经由实践检验的真理往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真理,那只是人类因为无法探寻更好的知识而强行留给自己的几句自欺欺人的安慰而已。因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切真理或实证的背后几乎都是同样的结论:知识的匮乏。,(三)实证主义的早期发展历程,1、起始阶段 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怀疑论提出的一种现象主义观点应当被看作实证主义的雏形,这种观点认为,经验能够使我们确定给定的对象是否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外表,但我们却无法由此推断对象事实上的确正如它的外表所呈现的一样,因而我们必须区分经验材料的真实内容与我们由此推断的事物自身具有的性质。,2、初具形态阶段 实证主义的思想在17世纪开
4、始呈现最初形态,它与近代机械论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形成了与传统世界观的对立:科学的任务不是去增加自然及其属性的数量,而是大量地去描述一切可以测量的现象。伽里略的理想实验超出了经验材料的范围,开始确立科学理想的重要性,这正是后来的实证主义哲学确立科学规范的开端。,伽里略的科学观,17世纪实证主义思想的最主要代表是伽桑迪,他在1624年的文章中直接反对亚里士多德主义,宣称形而上学的思辨是没有结果的,而合理的目的论思想也是不可靠的。一切值得探究的知识都会是不完善的,我们基于天生的认知手段而得到的东西,都不过是具有可能性而已,这样的知识是无法宣称可以发现世界的“本性”或万物的“本质”的。,任何
5、以不可见的力量去解释世界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我们不能为以无法清楚地表达的东西去解释自然过程而留下地盘。,笛卡尔,莱布尼兹,3、复兴阶段 19世纪的欧洲哲学中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倾向,一种是在德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以及对它的反对,一种是在英国和法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经验论哲学以及对它的反对。,(四)社会历史视域中的实证主义与奥古斯特孔德的策略,奥古斯特孔德首次将自然科学的方法或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使社会科学的研究从此有了方法论的自觉。开创了社会学这一学科,形成了实证社会学理论,被尊称为“社会学之父”。,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三个重大发展阶段:1、神学阶段即军事时期,人类对
6、于自然界的力量和某些现象感到惧怕,因此就以信仰和膜拜来解释面对自然界的变化;2、玄学阶段即抽象法权时期,以形而上或普遍的本质来解释一切现象;3、实证阶段即工业时期,也就是科学的阶段,运用观察、分类以及分类性的资料,探求事物彼此的关系来解释世界。,孔德强调既然人属于动物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就应当纳入自然科学的轨道。为此,把社会和自然作简单的类比,在社会学中生搬硬套自然科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实证社会学概念,论证了社会学的科学地位。他把社会学叫做“社会物理学”,并参照力学的静态和动态概念,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就是从静止的状态去研究社会,是研究一般的社会关系、秩序、结
7、构及其性质的学说。简而言之,社会静力学是关于人类社会自然秩序的一般理论的预备性考察。,社会学研究应从经验事实出发,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构成要素,个人的特性关系到社会的特性,因而个人是社会最基本的经验事实。首先,人有感情和理智两种资质。感情资质使人喜好变化、厌恶忍耐,理智资质使人为了生存而忍受长期、枯燥、单调的劳作。其次,人的感情可分为个人感情和社会感情。个人感情倾向于利己,甚至使人为了满足个人本能需要而置道德于不顾。社会感情倾向于利他,使人爱人如爱己。,社会动力学是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和规律的学说。,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特征是,人身上的动物性逐渐削弱,其知性、德性逐渐发
8、达,并最终取得支配地位。社会进化的速度,孔德认为是由整个自然决定的,即由作为内部自然的人的有机体和作为外部自然的人类有机体生长的环境决定的。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讲是一部精神历史,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是人类理智的进化。,社会动力学(Social Dynamics),学科的排位(hierarchy of sciences),SociologyBiology ChemistryPhysicsAstronomymathematics,社会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数学,孔德实证主义思想的优点,作为古典社会学家的孔德对社会学及其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贡献:第一,他在19世纪前期首先提出人们应当象对自然界那样以
9、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人类社会、社会现象,找出其规律性并由此创立了社会学这样一门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新科学门类。孔德因此赢得了“社会学之父”的称誉乃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孔德关于科学地研究实实在在的社会的主张,使人类对社会的探索彻底脱离了孔德以前的若干思想家的社会哲学范畴。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第三,孔德不仅开创社会学这门新科学,而且提出一整套社会学的理论观点以及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孔德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初次尝试,为后来社会学家的理论研究探索提供了基础与动力。第四,孔德提出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变迁问题(即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理论)以及他对人类行动的哲学解释,成为自他以来社
10、会学理论探讨的三大主题。孔德的这一开拓性贡献功不可没。此外,他关于社会有机整体论的思想已成为当代西方主流派理论的功能主义的直接来源之一。孔德提出的社会研究方法论原则以及一些具体的方法(尽管已有了重大改进,但至今在社会学经验研究领域广泛应用)。,孔德实证主义思想的局限性,首先,孔德以实证哲学观将人类社会的变迁和进步视为人性即情感、智力、行动发展的结果,因此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按照这一哲学观,孔德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与研究很难反映社会的客观规律。其次,孔德的政治观点也带有明显的保守主义色彩,因此必然会影响他的社会学理论观点。例如,维持现有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秩序就是他研究社会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所以
11、孔德反对社会革命,主张社会改良。社会进步与变迁虽然是他研究的主题之一,但这种进步与变迁仅仅是建立在秩序基础上的。这一保守的社会政治思想阻碍了孔德对阶级的分化对立与冲突,以及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及其变革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研究与分析,因而很难作出正确的结论。,最后,孔德从早期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倡导者跌落到了晚年时期的人道宗教的鼓吹人。虽然他一再声称“我的实证主义从真正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宗教。”但是他以宗教代替科学最终会妨碍他对社会的研究可惜他对这一点并未觉悟。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孔德开创的社会学及其理论的影响与功绩将载人社会学发展的史册。,(五)社会历史视域中的实证主义与赫伯特斯宾塞的策略,斯宾塞运用进
12、化论来反思人类社会,认为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类似于自然进化的变化及发展过程。他被誉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是进化论的先驱,在C.R.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发表之前7年就提出了社会进化的思想,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在社会静力学中首次反思了人类社会,提出了普遍的进化框架。他认为社会进化是不断个性化的过程。在从无差别游牧部落向复杂的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劳动的不断分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基本的社会分类是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在前者中人类的合作是通过暴力,而在后者当中,合作是自愿、自发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集中反映在他的社会学原理第1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3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