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课件.ppt
《公务员考试申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公务员考试的目的,行测:考察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申论:考察一个人的行政能力,申论,“申论”一词,取自孔子论语的“申而论之”既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其基本要求是针对一段材料,通常是社会事件、民事纠纷等,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概括,对材料,事件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它要求准确把握住一定的客观事实或材料,作出必要的说明申述。,考试性质 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让考生去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测查考生处理公务员日常事务的潜能。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由于考生来自各个方面,所学专业很不相同,所以申论考
2、试中让考生处理加工的材料大都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比如2000年考题,粗看所给材料,可能以为学法律专业的考生会占便宜,其实红星新村居民状告印刷总公司的事并不是从法律角度所能解决的问题。再比如2001年考题,看似医药卫生问题,其实问题的解答与医药卫生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并无关系。申论考试的试题,对学哪个专业的考生都是公平的。,考查内容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命题结构 申论测试的结
3、构比较规范,总体上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注意事项,在这一部分给出了答卷的要求、时间,提出指导性建议;其次是申论写作的背景资料;最后提出申论要求,要求考生在弄清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完成题目。,背景资料一般为1 5002 000字。根据考试对象和所给时间的不同,资料字数会有所变化。例如处级、司局级公务员竞争上岗的考试,背景资料可能增加到3000字以上,而且内容更复杂。申论要求部分有三到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用150字的篇幅,概括出所给定背景材料的主题。第二,对主要问题提出见解,提出对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体现针对性与可行性;字数一般在300400
4、字之间。第三,对见解、方案的论证。这部分内容要用1200字左右,标题自拟,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这三方面的要求,一般是通过三到五个题目来体现的。具体到层次较高的考试,题目数量也可能更灵活,可以是三个题,也可以是四个或五个题;题目的样式也许要求概述事件,也许要求概括主要问题,也许会在不同层面上对解决什么问题或怎样解决问题提出不同要求。,决定申论成绩高低的主要因素:,核心解答机制:所有答案都在材料中,归纳概括:答案全部来自给定材料对策分析:答案要点来自给定材料申发论述:总论点、绝大部分分论点、三分 之二以上的论据来自给定材料。重要推论:吃透材料!,阅卷情况大揭秘,考试存在的普遍情况:(1)
5、考试缺考人数多,全部完成的考生占应考生的80%左右(三分之一的考生具有实力)(2)卷面潦草、字迹不工整,画蜘蛛网的考生大有人在(3)语言表达不清晰,口语化较普遍、网络流行语较多(4)错别字层出不穷 例如:合(和)谐 详(祥)和 新义(意)如火如涂(荼)竖(树)立,常见扣分因素:(1)审题不清,跑题、偏题现象严重(2)信息点把握不准,概括不全面(3)层次不明,逻辑结构不清晰(4)对策不具有针对性、可行性(5)综合分析的方向不明确(6)申论文章写作缺题目,或者题目不符合规范,申论临场高分秘诀,1、字迹清晰,尽量不改动。2、首尾段、首尾句原则。3、使用优美的过渡段落。4、语句力求通顺。简短、精练、主
6、谓宾齐全。5、条理化。尽量用符号来表示。,申论考试的准备事项,第一、关注社会热点,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第二、备考参考资料 半月谈人民论坛南风窗瞭望新闻周刊 中国政务信息网、新华网、光明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新闻联播、焦点访谈 FM 106.1 中国之声,第三、培养语感 申论写作有其特殊的语体特征。要求熟读、甚至背诵两到三篇半月评论或申论范文。第四、勤于动脑,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近几年国考申论(地市级)材料的主题,2004年:公共交通问题2005年:农村农民问题2006年:突发公共事件问题2007年:农村土地问题2008年:自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009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粮食安全2010年:
7、经济开发与海洋保护2011年:农村子弟教育问题2012年:公共安全问题2013年:文化发展问题,申论考试基本技巧,申论应试一般分为五步阅读理解总结概括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论证方案,关键:用材料说话,一定要重视材料!材料是“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稳如泰山。材料的组成:事例类材料、评论类材料、理论类材料,阅读理解,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脑袋里要装着问题:特定事实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表现?(怎么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解决的对策是什么?(怎么办)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每一段材料都是有用的,绝不是摆设!,两种问题意识,具体的问
8、题意识:阅读材料之前,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题干可以提供很多重要信息。抽象的问题意识:特定事实的表现是什么?特定事实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什么?强调:关于以上问题的答案完全从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自由发挥,任意引申。,阅读材料的“三遍四步法”,一般要用3040分钟读三遍材料。第一遍整体感知,抓住特定事实;第二遍局部切片,对材料仔细分析;第三遍分门别类和总结概括。这个功夫不能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工作做得好,申论成功了一半,这个工作做不好,申论就彻底失败了。,第一步:整体感知,抓住特定事实,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 基本要求:(1)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要因干扰而分神,尽量减少回视和重看的
9、次数(2)学会一目十行的读书方法,把逐字逐句地阅读与逐行逐段地阅读结合起来。,第二步:以特定事实为统领,搞清楚每段资料的主旨和关键信息,方法与技巧:(一)对段落标号、圈点画线、边注眉批(二)抓住关键词,1关联词原则:在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注意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四类关联词,(1)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总之 主要原因,根本原因(2)转折关系: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 其实,于是(3)递进关系:除此以外,同时,还(4)并列关系: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 一方面,2.常见词原则
10、: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这类词有:如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3.观点性原则:阅读申论材料时要着力把握其基本观点,因为观点就是主旨。因此,与表达观点密切相关的词,如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就是关键词。材料中的观点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政府权威部门的观点、学者的观点 老百姓的观点。,(三)把握关键句 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
11、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2、主旨句原则:主旨句是指提示文章段落大意的句子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的句子。主旨句主要是指那些与特定事实相关的句子。我们既要有政治敏锐性,又要有材料的敏锐性。,(四)总结段落大意 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段落大意都进行仔细推敲,只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批注:现状、原因和对策 注意两类材料:典型现象、事例;图表和数据(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第三步:分门别类,理顺给定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常见的逻辑关系:横向关系:不同的事实之间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正面和负面成绩和问题问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考试 申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