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思考.ppt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思考.ppt(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三、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学分制还是学年制?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2,最初的含义,第一个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他在19世纪初批评大学的自由选课制,为大学本科课程应该设置共同部分(commom elements)进行辩护,他在文中提到:“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这是通识教育最初被赋予的涵义。,3,Liberal education,早在希腊罗马时代已出现,它是针对职业教育
2、而提出,重点是培养统一的人格、自由的精神。,General education,在20世纪才逐渐流行起来,它是针对日趋专门化的专才教育或专科教育而提出,其目的是使学生能打破专门化的狭窄心灵,培养学生的智性美德,培养整合经验与整体判断的能力,vocation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education or special education,4,通识教育的定义,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与理念,即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旨在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
3、科学精神的健全个人与公民。,广义,狭义,通识教育的三重使命,1869,1930,1943,1978,美国通识教育的著名人物,查尔斯艾略特 选修制,罗伯特赫钦斯 名著导读,詹姆斯科南特 集中选课制,德里克博克 核心课程,什么叫“核心课程”(1)规范通识课程管理。建立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校级“核心课程”。(2)首次提出了跨文化理解新目标:“外国文化”课程大类(50年代叫“西方文明”、70年代初叫“西方文化”)。(3)明确提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标。,批判性思维的含义,能够辨别事物变化的模式,能够识别逻辑推理和思维过程上的错误,能够识别、去除不相关的信息,能够识别偏见、陈见和价值观对思维的影响,认识
4、到一个问题的有多种解决方法,博克时代5大类:“文学与艺术”类“科学与数学”类“历史研究”类“社会与哲学分析”类“外国语言与文化”类,科南特3大类:人文学科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举例:哈佛大学对在校学生的修课规定,每个申请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修32门学期课程(half-course),16门是有关专业的;8门是通识教育的(必须从哈佛核心课程中选学);其余8门则可依据个人兴趣自由选修。,哈佛核心课程包括6个领域内的若干课程,外 国 文 化历 史 研 究文 学 艺 术道 德自 然 科 学社 会 分 析 要求学生用本科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来学习上述6个领域的8至10门课程,每个领域至少应选修一门
5、。否则,将不能获得学位。,6个领域的课程组成(哈佛2007-2008核心课程目录),外国文化课有27门,历史研究课有29门(A类11门,B类18门),文化艺术课有48门(A类17门,B类17门,C类14门)道德课有12门 科学课有26门(A类14门,B类12门),社会分析课有11门 共151门,哈佛通识课程新方案,东西方大学通识课程内容差异的patten,英文字母为国家或地区名第一个字母,传统人文:语言、写作能力、伦理道德说教(忍让、谦虚、集体主义)。课程:阅读、写作、文法、中国经典、政治理论、中国历史知识学习现代人文:自由、平等、正义。课程:伦理分析、中西方经典、历史分析比较,复旦大学的通识
6、课程改革,六大模块:1、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2、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3、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4、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6、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课程举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分制与学年制,学分制是用学分来反映课程的地位、要求和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教学制度,它规定了学生达到毕业、取得学位应修满的学分总数。,学分制的历史,18世纪末,在欧美一些大学里冲破了固有的统一课程设置模式,即学校根据社会各方面的不同需求,开设了许多课程。但是学生在短短的大学期间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课程,于是,产生了选课制。德国最早提出了“选课自由”的思想,而选课制的发展和完善是在美国。,杰弗逊提出选课制,1779,1825
7、,1869,1920,弗吉尼亚大学试行选课制,哈佛大学实行学分制,美国大学建立了必修课、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课程结构,从自由选课到限制选课,我国的历程,京师同文馆,20世纪50年代以来普遍采用学年制。改革开放以后又开始采取学分制。,蔡元培,1917年他在北京大学任校长时,首先改掉学年制而实行“选科制”。1922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的“新学制”,正式规定大学采用“选课制”和“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学年制,尊重个性化,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考试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一般3-6年,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修读方式、学期修课门数等,弹性学制,目标管理,自主选课,发展个
8、性,特征,学分制的四大特征,比较,重过程管理教学计划较为固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强调共同性班主任的管理实分制,学年制,学分制,重目标管理教学计划弹性较大知识结构较为广博强调个体性导师制绩点制,学年制三大优缺点,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要留下较多的选课学分与选课自由 学分制作为西方高校教学制度,其核心精神就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深根植于西方的个性化人文精神的文化土壤之中。没有这种文化精神,学分制就无法得到实施,这种土壤是学分制的文化之“根”。否则,就是无“魂”之躯。,学分制与导师制,我国高校针对本科生推出导师制早在2000年前后就开始,也曾经让人以为学起牛津大学来了,但发现只是个“美丽的误会”。“导师制
9、维持的是一种朋友或家人一般的学习关系,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必须与草地、河边、茶馆、咖啡厅、饭桌、酒吧、书店或彻夜长谈等相随,这种结合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全部。”林语堂曾经说:“牛津大学的学生所以好,是导师坐在那里喷烟,喷得你天天冒火,得益于导师制度。”,学分制视角下来看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的问题:刚性有余,弹性不足;课程更新慢,缺乏机制。学生选择权不足的问题: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方式选择。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30人才能开课、小教室较少、缺乏导师制辅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优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局限性:不
10、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内在的潜力;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要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进行的,包括勤工助学、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社会考察调研等类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二是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实验、实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从教学组织形式下来看人才培养计划,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数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2007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时(学分)的15%,在理工家医类中不少于总学分的2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
11、见(2012年)(俗称:高教30条),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育人工作,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组织编写一批优秀实验教材。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2012、2),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一次社会调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人才培养 方案 制订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