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大学生与法第五章大学生与犯罪.ppt
《公选课大学生与法第五章大学生与犯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选课大学生与法第五章大学生与犯罪.ppt(7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第五章 大学生与犯罪,2,案例导入:在校大学生高考替考是否构成犯罪?,近日,央视报道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参加替考。教育部回应称,已派出工作组赶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导督办调查。河南省招办回应称,2014年该省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教育部回应】替考大学生将开除学籍教育部表示,一经查实,将对此事涉及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对伪造、变更身份证准考证以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一律取消本科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并视情节轻重暂停其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3年,对替考的在校大学生,将给予开除学
2、籍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今年4月,张某、李某二人出钱收买在校大学生,于6月6日送入3个考点,替人参加高考。警方查明:2012年4月份,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和一些高考学生家长串通,出钱收买某高校多名在校大学生,事先准备复习资料,付定金让他们备考。6月6日,张某、李某开车将多名大学生接到考点,替考者携带被替考者证件直接进入考场替他人参加高考。警方查明此案后,以张某、李某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报请检察院批捕。理由是该行为聚众扰乱了国家正常的高考秩序,情节严重,符合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且其危害程度也达到了应受刑罚处罚的程度。,4,检方认为:不属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然
3、而,检察机关认为张某、李某的行为不构成此罪,理由如下:一、组织替考行为一般都秘密进行,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公然性。二、该案中张某和李某的“组织”行为不同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聚众”行为。“聚众”要求必须聚集多人,且被召集人员之间有相同的联络,即所谓的“聚合性”,通过群体的形式出现,相互之间形成“合力”,给人造成“法不治众、法不责众”的错觉。,5,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中的“扰乱”,一般是通过群体的软暴力,诸如辱骂、静坐,间或有轻微暴力行为,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与社会心理的不安,使社会秩序的有序性变为无序性,稳定性变为动乱性。非法组织他人替考的行为则明显不具有这些特征。最终
4、,检察机关认为非法组织他人替考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严重扰乱考试的公平性、竞争性,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极大,其危害程度达到了应受刑罚处罚的程度,但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其为犯罪行为,因此,不能定罪和处以刑罚。检察院认为,目前法律无法追究替考组织者刑事责任。检察官建议在刑法中增设“非法组织替考罪”。,6,第一节 刑法原理,一、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所谓罪刑法定,是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即所谓“法无明文规定者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者不处罚”。,7,二、犯罪构
5、成,案例:某甲是一个瘦削脸庞的男青年,23岁,精神正常,在元旦的晚上,隐藏在僻静的胡同里,当他发觉一个妇女,手提黑色皮包,匆匆从胡同口走过来,他就迎上去,一拳把那妇女打倒,抢得皮包后撒腿就跑。,问题:这个案件有哪些特征?哪些是影响是否构成犯罪的事实?,8,分析:犯罪分子面貌;行为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发生时间;使用暴力;夺取他人财物;针对妇女;精神正常;皮包形状、颜色;故意等。,用红色标记的特征决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是犯罪的构成要件。其他特征不是犯罪的构成要件。,9,二、犯罪构成,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概念,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那一部分社会关系
6、。,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正确量刑正确定罪,犯罪客体,10,案例:大学生多次抢劫小学生 劫得171.5元被判10年,被告人李楠今年26岁,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住在新城区华清小区,平时喜欢酗酒。从2013年10月至12月期间,李楠先后在新城区同一小学门口,采取暴力手段抢劫小学生11起,其中已遂5起抢得现金171.5元。公诉机关指控,李楠所犯的11起抢劫案中,涉及受害小学生21人。其中最多一次抢了100元,还有两次受害小学生身上只带了1元钱,但李楠都没有放过。2013年12月1日上午9时许,被告人李楠在新城区华清小区1区内将被害人田某某叫住,摔碎手中的啤酒瓶握在手中,对还是小学生的田
7、某某强行搜身,抢走了其仅有的用来乘车的1元现金。,11,李楠除了采取上述的暴力手段外,还对被害人扇耳光、拳打脚踢。公诉机关指出,被告人的这些暴力手段给被害小学生带来心理阴影。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庭审,审判长当庭宣判:被告人李楠因犯抢劫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法官解释,根据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抢劫罪属于比较严重的刑事犯罪。被告人抢劫次数在三次或者三次以上者,都将会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量刑不受抢劫数额的影响。而且此案有别其他抢劫案,因为他是专门针对小学生的,而且还是同一所学校的小学生。虽然本案抢劫数额不多,但是对学校和学生造成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有些小学生都不敢
8、来学校,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12,二、犯罪构成,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具体要件。,犯罪客观方面,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危害结果是大多数犯罪的构成要件。,时间、地点、方法是少数犯罪构成的要件。,概念,13,案例: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刘海洋,男,1980年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199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已被学校推荐为硕士研究生。今年2月23日,刘海洋为“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向黑熊,涉嫌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北京西城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一个月。他于3月26日被取保候审。“我从小
9、就喜欢小鸡、小鸟等小动物,自己家也曾养过鹦鹉。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动物玩具,但家里没有钱,买不起,只能买一些卡片。“我就是在书上看到介绍熊的嗅觉特别灵敏,分辨能力特别强,所以就想试一下。第一次我在动物园熊山向熊倒了火碱后,看到熊没什么反应。于是我第二次又想用硫酸试一下,因为硫酸有气味,熊应该能闻出来。”,14,“我知道这样做是违法。我在大学也学过刑法,但没能想到我做的事后果会这么严重。我非常后悔,我感到对不起母亲、对不起学校、更对不起社会,我要主动认罪,争取得到宽大处理。”为教育本人,严肃校纪,清华大学根据该校规定,决定给予刘海洋留校察看处分。对于该事件,社会上特别是法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刘海
10、洋同学的行为已触犯刑律,应追究刑事责任。但他的行为具体触犯了什么罪名?法学界看法不一。大致有四种意见:即分别认为刘的行为应以“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滋事寻衅罪”定罪量刑。其中,前两种意见交锋尤为激烈。,15,刑法第275条对“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描述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大部分学者认为刘海洋的行为符合该罪名的构成要件。,16,反对者则认为刘海洋行为应以“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定罪的专家反驳说:
1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中的“财物”指的是无生命物。黑熊是有生命的动物,不能理解为该罪名所指的“财物”。,17,刑法第341条第一款对“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描述是: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该条款明确写明构成该罪的要件是“猎捕”或“杀害”珍贵野生动物,而刘海洋同学的行为是向熊泼硫酸,既不是猎捕,也不是杀害,属伤害。,18,二、犯罪构成,犯罪主体
12、,概念,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公民或单位。,自然人主体,单位主体,19,二、犯罪构成,案例:何某9岁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后其母亲与邓某相爱,并商定在春节时结婚。何某因怀念其亲生父亲,因而对邓某怀恨在心。一天,在其母留邓某在家吃饭时,何某假装给邓某盛饭,将其事先准备好的一包剧毒农药拌入饭中。邓某吃饭后在午睡时毒发身亡。经查,何某在作案时正好是14岁生日这一天。,犯罪主体,自然人主体,问题:14周岁生日当天投毒杀人的该不该定罪?,刑事责任年龄,20,二、犯罪构成,分析: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对于其所实施的危害社
13、会的行为,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刑事责任年龄应当是以实足年龄即周岁来计算;具体计算方式应是周岁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每满12个月即满1周岁应以日计算,而且是从周岁生日的第2天零点起,才认为已满周岁。因此,本案中何某的投毒行为不构成犯罪。,犯罪主体,自然人主体,刑事责任年龄,21,二、犯罪构成,犯罪主体,自然人主体,刑事责任年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十六周岁的人,注意: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2,二、犯罪
14、构成,犯罪主体,自然人主体,我国刑法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23,二、犯罪构成,犯罪主观方面,概 念,犯罪主体对于他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等因素。,24,二、犯罪构成,犯罪主观方面,罪
15、过,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25,二、犯罪构成,犯罪主观方面,罪过,直接故意,故意,过失,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26,案例:李启铭交通肇事案,李启铭,又名李一帆,1988年出生,2008年毕业于河北传媒学院08届播音主持专业。而李启铭口中的父亲“李刚”则是保
16、定市北市区公安局副局长。2010年10月16日晚9时许,司机李某醉酒驾驶轿车行驶至河北大学新校区生活区内,将两名女生陈某、张某撞伤。伤者陈某因抢救无效死亡。然而,肇事司机李某初期竟若无其事,还开车去接女友,后才被保安和学生截获。在被拦截后,李启铭口出狂言称:“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27,李启铭系保定某单位实习生,网友通过“人肉搜索”显示其父“李刚”为保定北市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李衙内”对酒后肇事未表现出丝毫歉意,却如此狂傲无礼震惊网络,引起网友极大愤慨与关注。“你知道我爸是谁吗?我爸是李刚!”已成近日网络经典流行语,甚至被称为“史上官二代最强音”。2011年1月30日,河北大学校园
17、车祸案一审宣判,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犯罪嫌疑人李启铭6年徒刑,赔偿死者46万,伤者9.1万元。,28,药家鑫执行死刑,李刚的儿子李启铭为何只被判刑年?药家鑫属于故意犯罪;李启铭属于过失犯罪。,29,盗窃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一、概念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二、犯罪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二)客观要件盗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三)主体要件盗窃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四)主观要件盗窃罪在主观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课 大学生 第五 犯罪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