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概述.ppt
《养老保险制度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保险制度概述.ppt(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八章 养老保险,第一节 养老保险概述,每一个人都会步入晚年,每一个劳动者都要在一定年龄退出工作岗位,这是客观规律。然而在步入晚年和退出工作岗位之后,老人的健康问题和经济问题都会逐渐增加,通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消除个人的老年风险,进而消除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些危险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选择。,一、养老保险的概念,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
2、作用的。这里是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2)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各国有不同的标准)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3)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4)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二、养老保险的特征,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备社会保险强制性、互济性和普遍性等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享受保险待遇的必然性 人们参加其他类别的社会保险项目不一定都能享受其相应的待遇。然而自然规律所导致的养老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的,
3、人人都需要相应的养老保障。因而参加养老保险的人群一旦进入老年,必然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2、保障水平的适度性 养老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劳动者在年老时的基本生活,这就决定其保障水平要适度,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其待遇水平基本稳定,通常是逐步提高的,而不会下降。同时要求养老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进而保障老年基本生活质量。3、享受期限的长期性 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一旦达到享受待遇的条件或取得享受待遇的资格,就可以长期享受待遇直至死亡。,4、保障的多层次性 广义的养老保险,不仅包括国家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还包括用人单位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储蓄性养老保险等。完善养老保险制
4、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5、与家庭养老相联系 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统一体。养老保险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取代了传统家庭养老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功能。养老保险保障程度较低时,家庭养老的作用更大一些;养老保险保障程度较高时,家庭养老的作用就相应减弱。,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指我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活和安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需求,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建立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基本养老保险是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它是按国家统一
5、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原则上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层次是由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内部决策执行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自愿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劳动者个人基于自身经济能力和为了满足更高的生活需求,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养老保险方式。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在不降低职工退休后基本生活水平的同时,适当控制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增长,从而维系一个能健康运行、长远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社
6、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区别与联系,1、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保障制度,其目的是维持社会稳定,保证员工退休后基本的生活保障。商业养老保险则是人们自愿向保险公司缴纳保费,保险公司对于约定的老年风险的发生给付保险金的一种商业行为。,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从功能上看,两者都是社会风险化解机制。社会保险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商业保险可以作为对社会保险的补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保险性质不同。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属于政府行为。商业养老保险则是一种商业行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完全
7、是一种契约关系,其运作的最终目的是盈利。,保险范围不同。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险对象通常是法定范围的社会劳动者;而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险范围仅限于保险公司合同中的被保险人。保费来源不同。社会养老保险费用一般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而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保障水平不同。社会养老保险只能保证被保险人退休后基本的生活水平,领取的养老金基本上是固定的。而商业养老保险则可以根据投保人要求满足不同层次的风险保障需求。政府功能不同。社会保险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对社会保险承担最终的责任;商业保险则受市场竞争机制制约,这幅主要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管,保护投保人的利益。,三、养老保险制度内容,养老
8、保险制度内容由以下相关内容构成。1、养老金的给付条件 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国家法定的退休条件、缴纳规定期限的保险费年限和具有受保职业规定的工龄等。,(1)退休条件,主要强调的是退休年龄。世界各国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最低的为45岁,最高的为70岁。不同国家对退休年龄的规定略有不同。据统计,全世界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约为60岁,女性约为58岁。其中,规定男女退休年龄相同的国家占多数。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低于发达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水平提高,劳动起始年龄的后移,退休年龄也出现了推迟的趋势。对于从事艰苦劳动和有毒有害工种的工人,有40多个国家规定可以提前退休,
9、还有30多个国家规定对于因病致残的劳动者可以提前退休。,(2)缴纳保险费年限的条件。各国规定的年限不同,有35年的,也有1520年的。如英国规定缴费期限满3年的即可享受养老金待遇,奥地利规定缴费满15年的才能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3)受保工龄条件。大多数国家对工龄条件没有要求。在一些国家,劳动者个人一般不缴纳养老保险费,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通过工龄来体现。如我国1953年公布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职工连续工龄满25年,女职工连续工龄满20年,并且在本企业工龄满5年的即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在瑞典等一些发达的福利型国家,享受养老保险一般在该地区住满一定年限为条件。,2、养老保险待遇及计算方法 养老保
10、险的待遇与养老保险的模式有关。不同模式的养老保险,其待遇计算方法不同。从现有的养老保险形式及养老金待遇的计算方法看,有以下几种:(1)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及其养老金待遇的计算方法。投保资助型(传统型)养老保险是当代主要的养老保险制度,采用该模式的有意大利、德国、芬兰以及美国等国家。它主要是通过立法要求劳动者加入,强制雇主和劳动者按照规定投保,并要求建立老年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多层次退休金。同时国家在财政、税收和利息政策上给予资助。,该模式的养老金给付标准通常取决于职工退休前在职期间的工资收入、退休者投保年限和养老金(即投保一年获得的占工资收入一定比例的养老金)三个要素。其计算方法为养老金=工资收入
11、投保年限养老金率这种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表现为:所交费用并不分配到个人的账户上,享受待遇的资格取决于是否缴纳费用。而且该制度强调待遇与收入及缴费相联系,也有利于低收入者投保。但这种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基本来分享资源的制度,往往透明度不高,而且由于缴费并不分配到个人账户,因而不利于激励劳动者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政府承担的责任很大。,(2)基本储蓄型养老保险及其养老金待遇的计算方法。基本储蓄型养老保险(也称公积金模式)制度下的保险基金来自企业和劳动者两个方面,国家不进行投保资助,只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该模式下养老金的支付标准主要取决于职工在职期间的工资水平、总投保率和国家社会保险机构规定的年利率。职工退
12、休时,根据其个人账户累计储蓄额可分批或一次性支付获取养老金。,基本储蓄型养老保险的特点:缴费由员工和雇主共同承担。是一种固定缴费的模式,待遇由所缴费用及利息决定。缴费利息积累在每个人的账户上,当投保人年老、伤残或死亡时,账户上的钱可一次或按月支付。该制度的实施必然要求企业和劳动者有较高的投保率,否则保险基金的来源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只有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且水平较高的国家才能实施该模式。目前,采用该模式比较成功的只有新加坡。,(3)统筹型养老保险及其养老金待遇的计算方法。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一般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实行的,最早是在前苏联建立起来的。其特点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均可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养老保险 制度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