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热点难点解析.ppt
《养老保险热点难点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保险热点难点解析.ppt(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养老保险热点难点解析,目录,养老保险原理养老保险三个基本问题养老保险统帐结合前三大阶段养老保险统帐结合四大阶段Z实指数讲解183号令养老金计发办法讲解养老金影响因素说明养老保险成本/收益预测分析几个重要结论其他养老保险热点问题,养老保险是什么?养老金如何计算?养老保险保不保险?养老待遇影响因素社保不规范的风险,第一部分 目录,第一部分 养老保险概述养老保险原理三个基本问题1、界限法定退休年龄2、待遇水平替代率3、制度手段社会保险制度离休、退休、退职等几个概念养老保险统帐结合前三大阶段养老保险统帐结合后四大阶段,养老保险原理,年青时,风华正茂创造价值稳定收入来源,年老后,丧失劳动能力必须提供
2、扶助,养老靠什么?,养老保险原理,三个基本问题:1、界限:法定退休年龄2、待遇水平:替代率3、制度手段: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三个基本问题(1),1、界限:法定退休年龄,什么叫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完全:劳动者脱离生产资料;基本:参加生产活动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法定退休年龄:男60,女工人50/干部55岁(国发1978104号)农民为何没有“退休”?农民并不脱离生产资料,靠土地养老。(新变化)从二元分化到城乡统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开始建立,并和城镇接轨。,养老保险三个基本问题(2),2、待遇水平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公式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通常
3、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59.09%。制度设计目标:60%三支柱模式基本养老保险60%+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30%+自愿商业保险和储蓄10%,养老保险三个基本问题(3),3、制度手段社会保险制度,保险原理风险控制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譬如无法预期的小概率事件,个体无法理性安排未来,短期的大额支出等。保险就是通过风险分散和预期固定收益等手段来达到控制风险
4、的目的。社会保险国家强制性投保国家认为:个人消费不理性,年轻时有钱就先花光了,到退休了就麻烦了,如果大家都没钱养老,实际上还是增加了国家的不稳定因素和社会保障负担。发展趋势城乡统筹、全民皆保从猫论到和谐理论,从经济学到社会学。“一老一小”、福利养老金、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草案),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离休、退休、退职等几个概念,离休: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注意全国各地解放的时间不一样,并不是统一在1949年10月1日。离休干部分抗日战争前、解放战争前。退休:退出劳动岗位按月领取养老金。正常退休年龄是:男60,女50,女干部55岁。提前
5、退休:即比正常退休年龄(男60,女50,女干部55)提前。这有两种,一种是在有毒有害工种岗位连续工龄满10年且男满55女满45(这种叫有毒有害工种提前退休);一种是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男满55女满45(这种叫因病提前退休/病退)。退职:不具备退休条件,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按国家规定退职。退职与病退的主要区别是年龄。退职在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内退:全称叫“内部退养”或者“内退内养”或者“离岗退养”。这并不是真正的办理了退休手续,只是在单位内部保留劳动关系但又无须在岗。,养老保险统帐结合前三大阶段,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 建国初制定,如今依然部分有效,并未废止。奠定了退休条件(男6
6、0/女50)和退休待遇(50%/60%/70%)基础 1958年 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 退休条件(男60/女工人50/女职员55),提前退休比正常退休的待遇减10%1978年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至今有效,对待遇做了提高:离休(90%/80%)退休(60%/70%/75%),不缴费退休待遇与工龄、在职工资职级相关,养老保险统帐结合四大阶段,劳动合同制工人、临时工试点(1986年10月1日、1989年1月1日)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的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北京实施细则京政发1986126号北京市国营企业职工退休基金
7、统筹试行办法(京政发1986117号)劳动合同制工人劳动手册单位15%劳动合同制工人3%(1986年10月1日起)北京市城镇临时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京劳险发字1988550号)北京市城镇临时工养老保险手册单位15%城镇临时工3%(1989年1月1日起)满15年的按本人当临时工期间的月平均工资总额的40%发给养老生活补助费1992年改革(1992年10月1日起)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关于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险发字1992703号)职工养老保险手册(红本)固定职工和劳动合同制工人2%,城镇临时工3%自92.10.1起为实际缴费年
8、限,之前为视同缴费年限1995年统账结合建立(199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建立统账结合1998年2号令调整(1998年10月1日起)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1998第2号令)单位19%,个人5%逐渐到8%。录入电脑系统,取消职工养老保险手册统帐结合的养老金制度: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综合补贴2007年183号令调整(2007年1月1日起)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
9、政府2006第183号令)单位3%不再划入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办法调整、补缴办法调整等,第二部分 目录,第二部分 183号令养老金计发办法讲解183号令养老金计发提纲指数化:1、指数化实例2、指数化 3、Z实指数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办法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判断几种流行的说法养老金待遇水平影响因素分析(1)养老金待遇水平影响因素分析(2)养老待遇预测分析(1)预测分析方法概述养老待遇预测分析(2)四个前提假设养老待遇预测分析(3)预测分析讲解几个重要结论,183号令养老金计发提纲,指数化实例指数化Z实指数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办法,一令:183号令四配套文件:21、
10、29、31、130号,指数化(1),1、指数化实例,第1年 社平1000,缴费基数甲2000 乙6000第2年 社平2000,缴费基数甲4000 乙4000第3年 社平3000,缴费基数甲6000 乙2000简单算术平均:则甲=乙=(2k+4k+6k)/3=4k指数化:第1年 甲指数2.00,乙指数6.00第2年 甲指数2.00,乙指数2.00第3年 甲指数2.00,乙指数0.67 缴费平均指数:甲2.00,乙2.89相对于第3年的水平来说,甲3k*2=6k,乙3k*2.89=8.67k思考:1、为什么两种算法会出现差别?2、为什么说指数化的方法更科学更准确?,绝对数变成相对数社保基数社平工资
11、与任意一年水平挂钩,则还原成可比的绝对数,指数化(2),2、指数化,缴费工资指数X代表缴费工资基数,C代表社平工资缴费工资指数=Xn/Cn-1(式一)缴费工资平均指数缴费工资平均指数=(第1年指数+第2年指数+第n年指数)N即=(Xn/Cn-1+X3/C2+X2/C1+X1/C0)N(式二)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社平工资缴费工资平均指数(式三),两个绝对数之间简单算术平均不能真实反映缴费工资水平。所以我们就把缴费工资指数化,把绝对数变成相对数。社保基数社平工资,所得是一个比值,1表示缴费工资高于社平工资,1表示低于社平工资;而比值的大小,则表明了该职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12、的相对位置。,指数化(3),3、Z实指数,Z实指数(实际缴费工资指数)=(Xn/Cn-1+X1993/C1992+X1992/C1991)/N应缴实际缴费/对应年社平工资,然后取平均值,从92年10月1日开始Z同指数(视同缴费工资指数)=1思考:视同缴费阶段指数均视为1了。这带了什么影响?,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183号令基础养老金办法:,文字语言表述:以被保险人退休时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按被保险人的全部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1%。,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办法,183号令个人帐户养老金办法:,=(储存额+补贴额)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个人缴
13、费(8%,以前还有单位划转的3%)利息及其他,一般没有,只是转制单位等特殊情况,结合平均预期余命精算及其他因素确定,183号令50岁除以19555岁除以17060岁除以139,2号令:个人缴费8%+单位划转3%,183号令:个人缴费8%,2号令无论何时退休,统一除以120,个人帐户养老金规模缩小,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G=G同+G实 G同=C平Z同指数N同1%G实=C平Z实指数N实981%过渡性养老金是为衔接新老人的平衡而设的。只有1998年6月30日(2号令实施)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才有此部分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4、仍参照基础养老金的设计理念:以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每满一年发给1%。考虑了实际缴费工资基数的高低,以及全部缴费年限的长度。,判断几种流行的说法,请判断以下几种流行的说法:1、缴养老保险还不如我自己投资呢,你看股市多牛,转眼就翻番。2、现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这么厉害,到退休时领的养老金啥也买不上,一点也不保险。3、不是单位不想给你缴养老保险,而是单位缴费3%不再划入,单位20%缴费全做贡献了,个人一点也享受不到。缴得越多越亏,还不如给你发点钱呢。4、单位3%不再划入,除以月数也由120增多了,个人帐户缩水了,养老金待遇水平肯定下降。5、低基数,但是长年限,缴得越长越合适。6、只要缴够了1
15、5年,满足了领取养老金必须的缴费年限,就不再缴费了,等到够退休年龄时候领取就好了。7、间断缴费,也不扣减计发比例了。间断缴费就没影响了。8、越提早退休越合适,还是越晚退休越合适?,养老金待遇水平影响因素分析(1),183号令养老金水平,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增资,=(储存额+补贴额)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G=G同+G实=C平Z同指数N同1%+C平Z实指数N实981%,按北京市的政策,不是固定的,但有如下: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每年3.5元。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人:高级技师;干部:正高);按离休、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老工人等;按年龄,譬如多少岁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养老保险 热点 难点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