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安全生产.ppt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安全生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安全生产.ppt(7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农业标准化 与农产品安全生产,主要内容,第一个部分 农业标准化第二个部分 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图,第一部分 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标志,只有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才能加快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才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才能完善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农业标准化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各方面的高度关注,(1989)-(1991)1999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了“农业行业标准财政专项计划”(3000万)2003年5月,农业部启动“农业七大体系”建
2、设将农业标准化体系纳入其中2006年7月,农业部部署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指出,全面实行农业标准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各方面的高度关注,2001年,温家宝总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指出,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3年4月,回良玉副总理在关于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指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治本之策。,各方面的高度关注,2007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组织集中学习,将“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作为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快实施农业标准
3、化。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总书记强调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农业标准化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实施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对实施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重大意义的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央一号文件每年都在提农业标准化2004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加强农
4、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发展园艺作物标准生产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农业标准化管理体系,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行业标准管理机构,国家质监局,省质监局:质量处、监督管理处、计量处、认证处等州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县质监局:标准计量与认证科、质量监督科(稽查科)、标准化科等,国家农业标准化行业管理机构,省农业标准化行业管理机构,州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行政管理部门:法规司、质量管理司、执法督查司等,事业单位: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农
5、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渔业局、种 植业管理局、畜牧局、兽医局、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森林资源管理司、政策法规司、科学技术司,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省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森林资源管理司,县农业局,一、农业标准化概念,1.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行为活动或其结果共用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进行规定的文件,必须是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2、农业标准 评价农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据,是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分等定价、选购验收、洽谈贸易的技术准则。(生产经营行为)3
6、、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制定和发布的,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强制性技术规范。,农业标准化概念,农业标准化概念,4.农业标准化 包括组织制定农业标准、实施推广农业标准和对农业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的全过程。涵盖 产地环境的检测检验 农业投入品的选用 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技术规程 产品质量检测检验等环节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按照标准要求,对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过程规范和控制。,二、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一)功能作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标准、监管、执法、认证、检测五大体系)规范和统一
7、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行为的技术依据评价农产品安全水平高低和质量优劣的重要尺度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保障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消费的重要指南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技术手段,(二)农业标准的分类按层级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按行业分种植、畜牧、渔业、林业、水利、烟草等按执行性质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三)按农业标准自然属性和功能定位分类安全卫生类标准农残、兽残、重金属污染和病源微生物限量标准及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农业资源环境类标准动植物资源、农业水资源、耕地资源、草地资源、农产品产地环境(含养殖环境)、生态环境等标准农业投入品类标准种苗、农药、肥料、畜
8、禽品种、渔用苗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标准,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动植物防疫检疫类标准动植物检疫与防疫、诊断与防治等方面的标准管理规范类标准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准则,农产品安全控制规范(GAP、GMP、GVP、HACCP),农产品包装、标识、贮运等方面的标准品质规格类标准制定大宗农产品、优势农产品质量要求、规格的分等分级,质量安全评价方法标准,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生产规程类标准规范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种植、养殖、采摘、捕捞、保鲜加工等操作技术规程分析测试方法类标准农业生态环境、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农产品成分等的分析与测试技术标准名词术语类标准包括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的名词、术语等方面
9、标准,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三、关于标准化生产的认识问题,长久以来,农业标准化工作重制定、轻实施重产品抽检、轻标准的宣传与推广追根溯源还是一个认识问题推广和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实施标准则是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和职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法定要求(安全法),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Development)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
10、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的重要内涵,生物学上,发展指自出生到死亡的一生期间,在个体遗传的限度内,其身心状况因年龄与学得经验的增加所产生的顺序性改变的历程,发展一词的内涵有四个要点:(1)发展包括个体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变化;(2)发展的历程包括个体的一生;(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者有遗传、年龄、学习经验等因素;(4)个体身心发展是顺序性的,顺序只是由幼稚到成熟的单向性,而无可逆性。狭义言之,发展指自出生到青年期(或到成年期)的一段期间,个体在遗传的限度内,其身心状况因年龄与学得经验的增加所产生的顺序性改变的历程。协调发展
11、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五个统筹”,“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
12、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提高认识,1、实施推广标准是制定标准的根本目的制定农业技术标准,首先,要做广泛的调查研究第二,要进行深入的实验验证第三,要大范围地征求意见标准制定的过程,也就是各种技术选择、优化和集成的过程,更是各种技术满足大范围、大面积推广示范和
13、发挥群体效应的过程。,提高认识,2、实施推广标准是一项重要的科普活动我国农业生产个体小,规模不大,广大生产者技能差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成果难以短时间大面积推广使用使用过程中常因使用者技能差异而导致效果差距大,将各种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统一制定成技术标准,是消除各种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在实施推广过程中变形、走样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实施推广行为主体资质不一的有效办法。,提高认识,3、实施推广标准是确保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农产品的安全保证,除品种原因和环境条件,主要取决于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规范化程度,即标准化水平如果:农业投入品都能符合标准
14、规定并严格按照标准合理使用所有的生产过程和农艺活动都能按照生产技术规范操作产品上市销售前都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休药期、间隔期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应当说是有保障的,4、实施推广标准是实现农业“三增”的重要途径农业增效的途径产品增加;质量提高农民增收的途径增产提质,实现高产优质优价;节本降耗,减少支出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途径按标生产,竞争力增强;优等品率高,价高畅销,提高认识,四、推进农业标准实施推广的前置条件,1.过程标准要全首先,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和每个环节须有统一标准其二,各个环节标准之间必须相互配套和衔接第三,标准之间的技术水准和对接口径要高度一致,防止在实施过程中标准脱节,技术脱钩,让生产者难以
15、选择和把握(如饺子标准),前置条件,2.操作性要强简化明了,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如农兽药使用技术规范必须明确农产品及病虫害类型,药物及施用浓度、时间、间隔期、次数等过去的教训缺少标准的使用者即农民的参与脱离实际,操作性差 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前置条件,3.推广效益要显著从产量上讲,应当比传统常规方法增产10-15从品质角度讲,优等品率应提升20从生产成本上讲,应当比传统方法节约5-10从人力耗费上讲,应当节约劳动力10从资源利用上,应当是可持续合理的开发利用;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合格率应达到或95 100,前置条件,4.要便于相互借鉴 中国国情农业生产活动依靠传、帮、带和互相学习借鉴 要求标
16、准化的生产技术简明扼要,不需专门培训成功典范地膜覆盖技术,抛秧技术科技含量高操作简便效益显著适用范围广配套措施到位,五、做好标准实施推广的政策导向问题,1.必须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 宜以行政区域或生态环境相近的地域为界线进行须围绕地方的主导产品或支柱产业进行须结合粮、棉、油等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进行须围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政策导向问题,2.必须与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相结合农业的标准,带有技术法规性质 农兽药、饲料、种子等质量安全标准为强制性标准农兽药使用准则、动植物防疫检疫规范等是农药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细则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其产地环境和产品安全为强制性标准,是农产品生产的
17、前提和市场准入的条件,农业强制性的技术标准,作为农业行政执法的技术依据和技术支撑,要充分利用行政执法手段,予以实施和推广,确保农业标准的全面贯彻和全程实施,政策导向问题,3.必须与农业贸易相适应 标准是贸易的产物,为贸易服务农业标准的实施推广,要满足两个基本需要国内贸易需要服务于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于农业的市场化和商品化服务于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品牌化 国际贸易需要符合国际惯例符合进口国的通行做法做到过程可追溯,质量可考核,贸易可对接,政策导向问题,4.必须与农业科技活动相一致 农业标准化的过程,就是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相互融合、相互优化的过程 农业标准实施推广和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是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标准化 农产品 安全生产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