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精算模型操作与指标解释.ppt
《医疗保险精算模型操作与指标解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保险精算模型操作与指标解释.ppt(1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疗保险精算模型操作与指标解释,一、模型概述二、简要原理三、输入表指标解释与操作四、输出表指标解释与操作五、注意事项,主要内容,一、模型概述,模型简介设计特点基本结构操作说明,(一)模型简介,“医疗保险基金精算分析模型”(简称MIFA)主要功能是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基金的收支预测和分析利用经济、人口以及相关的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数据,并在一定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保险政策的假定条件下,预测未来的农村和城镇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医疗服务利用、医疗费用以及基金收支状况。MIFA模型是用基于Microsoft Office2003平台之上的VBA语言进行编程。,(一)模型简介,MIFA软件不需
2、安装,且所有的计算过程都在后台完成,因此操作比较简单,对用户的VBA知识不做要求,用户只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即可。MIFA对计算机系统要求较低,具体设置要求如下:硬件:建议使用256MB以上内存、运行速度不低于1.0GHz的奔腾机。软件:建议Excel使用Microsoft office 2000以上版本,系统运行环境为Windows2000或Windows XP。,(二)设计特点适用性,适应制度运行的宏观环境,特别是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人口环境,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城镇人口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覆盖对象,合理预测城镇人口的变化很关键。本模型不仅对
3、城镇与农村人口进行了预测,而且考虑到农村和城镇在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输入不同的生育率、死亡率和出生性别比。MIFA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的变量参数,预测大到全国,小到一个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情况。,(二)设计特点灵活性,预测方法灵活:MIFA为部分重要参数的预测提供了不同的方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在MIFA中,为迁移人口和新增参保人员的计算提供了按比例和按固定数额等多种计算方法。前一种方法操作比较复杂,但是计算过程比较合理,既可以用于短期预测也可用于长期预测;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由于长期内很难把握数据变化的规律,只能用于短期预测。模型应用灵活:MI
4、FA模型除了用来预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相关情况以外,通过改变相关的参数和选项还可以进行其他的预测和分析。例如,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等。,(三)基本结构,(四)操作说明,打开模型,密码123“开始”按钮:启动软件,完成预测的准备工作;“输出”按钮:输出MIFA的预测结果;“说明”按钮:打开MIFA软件的说明文件;(预留)“帮助”按钮:打开MIFA软件的帮助文件;(预留)“退出”按钮:退出MIFA软件的操作。,1、MIFA主界面,MIFA软件主界面的左上方是自定义工具栏(Excel 2007在加载项中),有四个自定义按钮组成,其主要功能如下:按钮:返回M
5、IFA软件主界面;按钮:输出MIFA的预测结果;按钮:删除输出工作薄中的数据;按钮:退出MIFA软件的操作。,(四)操作说明,1、MIFA主界面,第一步:打开“输入_sample.xls”工作簿,正确填写相关的选项、参数和基础数据,然后保存该工作薄。第二步:打开“MIFA.xls”工作薄,进入MIFA的主界面。点击“开始”按钮,MIFA会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见图1.2。第三步:点击“打开文件”对话框中的“查找文件”按钮,系统弹出“查找输入文件”对话框,找到所需打开的文件,点击“打开”按钮。,(四)操作说明-操作步骤,2、操作步骤,第四步: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选取输入表后点下一步,会弹出“
6、输出选择”对话框。如果此时需要使用其他的输入文件,可以点击“输出选择”对话框中的“上一步”按钮,系统会回到“打开文件”对话框,然后用户从“第三步”开始重新操作。第五步:点击“输出选择”对话框中的“计算”按钮,系统开始后台运算,运算结束时系统会提示所用时间,同时状态栏显示为“就绪”。运算结束后,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输出项目。输出项目放在“人口”和“制度运行”两个选项页上,用户先打开选项所在的选项页,然后点击选项(可以复选),最后点击输出,系统直接进入输出工作薄。,(四)操作说明-操作步骤,2、操作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第一次预测的结果不够理想,这是因为MIFA包含大量的参数和选项,对初学者
7、来说其中一些参数其准确性很难把握,因此正确修改输入工作薄中的参数和选项是使用好MIFA的前提。MIFA为用户修改参数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方法。在用户完成一次操作以后,如果需要对参数作出修改,用户只需激活输入工作薄,修改相应的参数并保存。此时用户不须从第二步开始操作,只需点击MIFA主界面上的自定义工具栏上的 按钮,就会弹出“输出选择”对话框,点击对话框中的“重新计算”按钮,系统将依据新修改的参数进行重新运算,用户然后按上述“第五步”进行后续操作。,(四)操作说明-注意,3、再次计算的敲门,政策参数模块,经济工资模块,医疗费用计算模块,政策参数模块,经济工资模块,参保人员计算模块,基金收支模块,基金
8、收入,基金支出,模型总体模块结构图,二、简要原理,三、输入表指标解释与操作,综述综合表人口参数表就业与参保表制度运行(1)表制度运行(2)表宏观经济表,输入表必须以“输入_”开头,存放基础数据和参数假设。输入表涉及基准年的数据均应从对应年份的数据库中统计填列,预测年(非基准年)的数据根据历年数据的趋势预测数据填列模型中所涉及费用或基金的数据,均为按自然年度(1-12月)发生权责发生制数据输入表包括综合、人口参数、就业与参保、制度运行(1)、制度运行(2)和宏观经济数据六个子表,(一)综述,(二)综合表,(二)综合表,1、基准年,基准年是指精算预测期的基准年份,也就是预测期开始的前一年,该年的数
9、据是开展预测的基础。填写方式为“XXXX”如:“2009”。,终止年是指精算预测期的结束年份,财务预测一般为5-10年,养老保险一般多在20年以上。填写方式为“XXXX”如:“2019”。,2、终止年,(二)综合表,3、GDP,为基准年本地区的GDP总量,依据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或统计年鉴公布的“本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填写为整数,单位亿元。,为基准年本地区的财政收入总额,依据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或统计年鉴公布的“本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填写为整数,单位亿元。,4、财政收入,(二)综合表,5、月平均工资,为基准年本地区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依据本行政区域统计年鉴及统
10、计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外公布的“本地区在岗职工社会年平均工资”除以12。数据填写为整数,单位亿元。,(二)综合表,6、统筹基金结余,为基准年末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结余数额。按照基金年报数额分别填列。分为统账结合和单建统筹两种。数据填写可添零,也可为负,单位万元。,为基准年年末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结余数额。依据会计基金年报数额。数据填写单位万元。,7、个人账户基金结余,(二)综合表,8、本地区农村迁入城镇人口计算方式,反映本地区和外地区农村和城镇人口的流动情况。计算方式有两种:1.按定额计算,数据单位为万人;2.按比例计算,数据单位为。,两种方法区别:,定额计算方法:比较直观,可用于短期预测。
11、比例计算方法:略复杂,但通过比例可把握人口迁移的规律,能更好地它解释长期人口迁移现象。建议:在预测中使用比例预测法。,(二)综合表,9、新增参保人员计算方式,计算新增参保人员共有四种方法:一是按未参保的就业人员比例计算;二是按新参保定额计算,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由于未来的变化趋势很难把握,只能用于短期预测;三是按城镇人口比例计算,这种方法首先计算出下一年参保职工人数(等于人口数乘以覆盖率),然后反推新参保人数;四是按参保在职人员定额计算,根据给定的参保职工总数反推新参保人数。,按未参保的就业人员比例计算,根据人口的生育和死亡情况以及人口迁移情况,先计算出城镇人口数;根据城镇人口数和劳动力参与
12、率计算城镇经济活动人口数;根据城镇经济活动人口数和失业率计算城镇就业人口数;根据城镇就业人口数和已参保在职职工人数计算城镇就业人口中未参保人员数;最后根据城镇就业人口中未参保人员数和新参保率计算新参保在职职工数。,按新参保定额计算,方法比较简单直接填写每年的新增参保职工的人数由于人数很难预测,一般来说此方法只能用于短期预测。此方法在验证年度实施计划或短期规划时比较简便。,按城镇人口比例计算,用第n年城镇人口数乘以一个参保比例得出第n年参保人员人数(参保职工和退休人员之和),然后根据公式反推第n年新参保职工的人数选择此计算方式,输入表中会增加“覆盖面”表,分年龄、性别,统账结合和单建统筹填写,单
13、位为百分比。第n年新增参保职工人数=第n年参保人员人数-(第n-1年参保职工人数+第n-1年退休人员人数)+第n年参保职工死亡人数+第n年退休人员死亡人数-第n年一次性退休人员人数其中,第n年参保人员人数=第n年城镇人口数 制度覆盖率,按参保在职人员定额计算,根据给定的参保职工总数反推新参保职工数。所谓“给定的参保职工总数”指的是第n年年未实有的在职人员人数新增参保在职人员总数需要分配到相应的年龄段和性别上为了保证计算出来的每年分年龄新参保职工人数之和等于新参保职工总人数,各年龄分摊比例之和必须等于1。,(三)人口参数表,1、基准年人口,基准年人口包括分年龄性别的农村和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和城镇
14、人口分别预测人口年龄段为0-100岁数据单位为万人,注意:核对各年龄段人数之和是否与统计数据一致。检查0岁、100岁等年龄人口数。如无法取得详实数据,可以总人数按全国或全省的人口结构比例进行分配填写。,基年人口金字塔,死亡率是一年死亡人数与该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之比。,(三)人口参数表,2、死亡率,(三)人口参数表,2、死亡率,包括分年龄性别的农村人口死亡率、城镇人口死亡 率和参保人员死亡率。例如某组死亡率为0.01,即每100人中有1人当年死亡三类人口死亡率的一般规律是:参保人员死亡率城镇人口死亡率农村人口死亡率死亡率直接输入,没有数据单位,100岁死亡率必须填写1。,(三)人口参数表,
15、3、出生率,包括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各自的年龄结构生育率。例如某组生育率为0.01,即每100名妇女中当年产下1个婴儿。把各年龄段的生育率加总,即可得到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8和2.2之间。,育龄妇女年龄界限为15-49岁。,(三)人口参数表,4、人口迁移参数,本参数用来反映本地区和外地区农村和城镇人口的流动情况,需分年龄、性别填写。包括:本地区农村净迁入城镇人口占农村上年末人口比例、外地区净迁入农村人口数和外地区净迁入城镇人口数有条件地方可采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如果采集该指标数据有困难,可以按照全国农村净迁入城镇人口占农村上年末人口比例乘以一定比例来估算外地区净迁入本地区农
16、村人口数(必须说明),输入表中人口迁移参数主要涉及以下分年龄性别指标:本地区农村净迁入城镇人口占农村上年末人口比例本地区农村净迁入城镇人口外地区净迁入农村人口数外地区净迁入城镇人口数,注意:,前两个指标用于预测区域内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后两者用于预测区域间的人员流动。“本地区农村净迁入城镇人口占农村上年末人口比例”只有在“综合表”的迁移人口计算方式选择为“1”时才出现,参数没有单位(变量值为0.02,意味着该年龄2%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三)人口参数表,5、出生婴性别比,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与女性婴儿的比例。输入表中的数据没有单位(如果某年性别比为1.03,意味着该年每出生1
17、00个女婴就有103个男婴出生)。如果采集该指标数据有困难,可根据全国或全省出生婴儿性别比根据本地情况按一定比例调整(必须说明),(四)就业与参保表,1、预测基准年参保人员基本情况,基准年分统账结合和单建统筹两种模式下的在职、退休按照年龄和性别区分的参保人员情况。数据单位为万人。,2、劳动参与率,反映的是城镇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即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该指标分年龄、性别填写,该数据没有单位。例如某一年龄段男性劳动参与率为0.3,表示该年龄段,每100名男性城镇人口,有30人属于经济活动人口。一般来说,经济活动年龄段为:15岁至65岁,(四)就业与参保表,3
18、、失业率,反映城镇人口的失业率,是城镇失业人数同经济活动人口总数(城镇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和)之比如果某一年龄段男性劳动参与率为0.4,失业率为0.05,表示该年龄段,每100名男性城镇人口中有2人(等于100*0.4*0.05)失业。该指标分年龄、性别填写,该数据没有单位。,(四)就业与参保表,4、新增参保人员占上年未参保人员比例,当新增参保人员计算方式选1时,此指标出现反映扩面速度的指标,该指标分年龄、性别填写,该数据没有单位。,新增参保人员占上年未参保人员比例=统账结合新增参保人员/(上年城镇从业人员人数-上年已参保人数),(四)就业与参保表,5、新增参保人员数,当新增参保人员计算方式选
19、2时,此指标出现该指标分年龄、性别填写,分统账结合和单建统筹该数据单位为万人。,(四)就业与参保表,6、在职人数,当新增参保人员计算方式选4时,此指标出现该指标分年龄、性别填写,分统账结合和单建统筹该数据单位为万人。,7、新增在职人数分摊比例,当新增参保人员计算方式选4时,此指标出现该指标分年龄、性别填写,分统账结合和单建统筹例如总新增参保人员为1000人,其中男性新增参保人员为500人,年龄在20岁的男性新参保人员为100人,则填入0.2(100/500),(四)就业与参保表,8、一次性新增退休人员,根据国家规定解决的破产国有企业退休职工,以及各地政策中允许的通过一次性缴费参保的已退休人员或
20、是超龄人员。该指标分年龄、性别填写,分统账结合和单建统筹基准年根据实际参保数填列,预测期最后一年,需要根据各地规划及政策变动进行预测填列。该数据单位为万人。,(四)就业与参保表,9、退休率,根据基准年的新增退休人数在各自年龄段上年末总参保人数中所占比例进行填列例如:50岁总参保男性为100人,其中有10人在基准年退休,则50岁男性退休率填入0.1。该指标分年龄、性别填写,分统账结合和单建统筹如果有地区允许参保人员在某些情况下一直保持在职状态,则退休率可以始终小于1。比如在55岁或60岁的时候该数据无单位。,(四)就业与参保表,10、缴费工资相当于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计算出各年龄段参保人员的
21、总缴费工资并根据人数进行平均,再与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进行比对。例如:20岁段的男性参保人员个人缴费工资20000元,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5000元,则填入0.8。该指标分年龄、性别填写,分统账结合和单建统筹该数据无单位。这一参数在基金收支预测中有什么作用?,(五)制度运行(1)表,制度运行工作表输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相关参数,由两张工作表组成:“制度运行(1)”为政策参数和主要涉及收入方面的相关指标组成“制度运行(2)”为分年龄,性别结构性数据,主要记录基准年普通门(急)诊、门诊大病(慢特)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水平以及在预测期的变动情况。此外,还包括各项基金的支付医疗费用的比例。,
22、(五)制度运行(1)表,1、缴费比例,分统账结合和单建统筹。是一个百分比数单位单一统筹地区采用政策所规定的缴费比例或跨统筹地区缴费比例是参保单位缴纳当年医疗保险费与缴费基数的百分比,其中当年医疗保险费不包含一次性补缴、补收利息、补收滞纳金和退休一次性预缴等。例如,当年收到医疗保险费89.1万元,其中不属于当年的补缴收入10万元,缴费基数1000万元,缴费比例为7.91%(89.1-10)/1000,则填入7.91即可预测年份的缴费比例通过分析判断,综合考虑填写。,(五)制度运行(1)表,1、缴费比例,个人与单位的计算填写方式类似。统筹划入个人账户比例参保单位当年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比重,即划入个
23、人账户的金额与单位当年缴费额的百分比。例如当年业务系统数据库中单位缴费100亿元,其中划入职工个人账户25.56亿元,划入比例为25.56%(25.56/100),则填入25.56即可。,(五)制度运行(1)表,2、统筹结合单位缴费基数倍数,等于本地区单位缴费基数总额与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的比值。如果使用单基数缴费,则填入“1”。如果使用双基数缴费,应按上述表述计算。,3、缴费人员占比,统账结合模式下,参保职工中缴费人员所占的比例。单建统筹模式下,参保职工中缴费人员所占的比例。,4、征缴率,按当期收到的医保收入与当期应收医保费的百分比填入。当期收到的医保费应剔除预缴、补缴因素。,(五)制度运行(1
24、)表,5、期末欠费情况,期末欠费占征缴收入比例。期末欠费(欠费)占统筹基金当期征缴收入的比例。数据单位为百分比。期末欠费金额。填列累计欠缴金额,数据单位为亿元。,6、清欠情况,期末清欠占期初欠费比例。为基准年实际清欠金额占上年度累计欠缴金额的比例。期末清欠金额。相应年份实际清欠金额,数据单位为亿元。,(五)制度运行(1)表,7、财政补贴情况,分为统账结合与单建统筹两大类统计,并根据资金来源区分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同一年份只能填列比例或金额绝对值中的一项。财政补助占统筹基金支出比例。根据当期中央、地方财政补贴额占当期统筹基金待遇支出的百分比分别填列。单位为百分比。财政补助金额。基准年根据中央、地
25、方财政补贴的实际金额分别填列,单位为亿元。,(五)制度运行(1)表,8、投资收益率,分为统账结合与单建统筹两大类型统账结合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收益率指当年投资收益总额占上年末累计结余的比例。投资收益总额包括当年配比的利息收入以及当年购买国债的收益。例如去年5月存入一年的定期存款,虽然今年收到一年的利息,但属于今年的利息只是该利息的三分之一(今年只占4个月)。今年存入跨年度的定期存款或购买国债的收益额计算方法相同。,(五)制度运行(1)表,9、其他收入,指统筹基金收入中除征缴收入、清欠收入、财政补助和利息收入以外的收入分为统账结合与单建统筹两大类。同一年份只能填列比例或金额绝对值中的一项。其他收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保险 精算 模型 操作 指标 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