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出口退税.ppt
《增值税出口退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值税出口退税.ppt(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七节:增值税的出口货物退税,一、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1、出口免税并退税“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税”;2、出口免税不退税;3、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二、出口货物退免税适用范围(一)退(免)税的出口货物一般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2.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3.必须是在财务上做销售处理的货物4.必须是出口收汇并已核销的货物,三、增值税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基本原则:“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未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现行退税率:查阅:国家税务局网站,四、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方法,出口货物只有在适用既免税又退税的政策时,才会涉及到如
2、何计算退税的问题。1、免、抵、退税2、先征后退,(一)增值税的“免、抵、退”税方法,1、涵义:“免、抵、退”税是计算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额的一种主要计算方法。(生产企业自营或者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初另有规定外,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的管路办法,指的是一般纳税人),“免”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与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2、计算步骤:(1)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
3、额=免税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2)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3)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应纳税额0,为本期应上交的增值税,3、分析,五+七”完成增值税免抵退 根据生产企业原材料完全从国内购进还是从国外购进的不同情况,对“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称为“五个步骤”和“七个步骤”。,“免、抵、退”税五个步骤:,(一)、“免、抵、退”税五个步骤:原材料完全从国内购进:(1)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4、,简称为“剔税”当期免抵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或:剔税=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简称“抵税”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或:抵税=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剔税)-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若应纳税额0,为本期应上缴增值税。若应纳税额0,为期末未抵扣税额(有资格申请退税);,(3)计算免抵税额,简称“计算尺度”或“标准”(会计上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
5、人民币牌价退税率(4)确定应退税额当期期末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两者中较小者(5)确定免抵税额(会计上称“出口抵减内销销项税”),1、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增值税率17%,退税率13%,8月份业务如下:购进材料200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该材料已入库,上期留抵税额3万元,内销收入300万元(不含增值税),出口货物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计算企业纳税情况计算:(1)当期免抵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00(17%-13%)=8万元(进项税转出)(2)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当期不得免征和抵
6、扣税额)-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30017%-(34-8)-3=22万元 0 本企业需要纳税22万元,2、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增值税率17%,退税率13%,8月份业务如下:购进材料200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该材料已入库,上期留抵税额3万元,内销收入100万元(不含增值税),出口货物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计算企业纳税情况。计算:(1)当期免抵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00(17%-13%)=8万元(进项税转出)(2)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未抵扣完的进
7、项税额=10017%-(34-8)-3=-12万元0(3)尺度: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20013%=26万元(4)比较:应退税额为12万元,期末余额为0(5)免抵税额=26-12=14万 元(会计上称出口抵减内销销项税),3、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增值税率17%,退税率13%,业务如下:购进材料200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该材料已入库,内销收入60万元(不含增值税),出口货物折合人民币100万元。计算年底退税额。计算:计算:(1)当期免抵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100(17%-13%)=
8、4万元(进项税转出)(2)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6017%-(34-4)=-19.8万元0(3)尺度: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10013%=13万元(4)比较:应退税额为13万元,(5)免抵税额=13-13=0(会计上称出口抵减内销销项税)(6)留下期继续抵扣税为6.8万(19.8-13),(二)、出口企业出口产品,有从国外进口料件,进口料件复出口计算“免、抵、退”税七个步骤:,(1)剔税的抵减额(也称免抵退税不得免抵退税的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抵退税的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9、(征税率-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组成=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2)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简称为“剔税”当期免抵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征税率退税率)或:剔税=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当期剔税(不得免抵退税)的抵减额,(3)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或:抵税=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10、)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若应纳税额0,为本期应上缴增值税。当期应纳税额0,为期末未抵扣税额(有资格申请退税);(4)计算免抵税额的抵减额,简称“计算尺度”或“标准”的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退税率(5)计算免抵税额,简称“计算尺度”或“标准”免抵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退税率=(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退税率(6)确定应退税额比较当期期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两者中较小者(7)确定免抵税额(倒计平衡关系,会计上称“出口抵减内销销项税”),例: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增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增值税 出口 退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