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方法确认PPT.ppt
《实验室方法确认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方法确认PPT.ppt(5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实验室检测方法能力的确认,举例:某实验室扩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GB/T19648-2006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评审员现场见实验室提供了一份含有400多种农药和化学品的回收率报告,报告结论是批准了扩项要求。评审员查阅了该回收率的数据,见有百分之十几、二十几、三十几-八十几不等的数据,即问回收率达到多少可通过?回答:只要做过回收率即可通过就是有检测能力了。评审员又问对扩项除了提供回收率数据外还做了什么试验项目?对新项目开展前是否有策划?回答是“没有”。实验室如何对扩展的检测方法能力进行确认?实验室如何开展新扩的检测方法项目的验证?,实验室是从事在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而创
2、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机构。检测实验室是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验室。实验室为了向社会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和结果,它在技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政府部门要依据有关的检测结果来制定和实施各种方法及政策;司法部门也可以利用检测数据作为调解或仲裁的依据;消费者则利用各种检测结果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等等。由于实验室最终成果的体现是检测报告-向社会出具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的报告,并得到社会各界的信赖和认可,所以就必须在管理体系上加以规范。,CNAS-CL09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5.4.2*实验室在采用新的方法进行检
3、测前,是否对方法进行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依据CNAS-CL01准则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 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实验室制定的方法或被实验室采用的方法,如果满足预期用途并经过验证,是否也予以使用?在引入检测或校准前,是否确认实验室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标准方法?如果标准方法有改变,实验室是否重新进行证实?应证实能力,依据CNAS-CL01准则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5.4.5方法的确认5.4.5.1.实验室是否通过检查并提供客观证据,证实 某一特定预期用途的特定要求得到满足?5.4.5.2实验室是否对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设计(制 定)的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
4、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 法适合于预期的用途?确认是否尽可能全面,以满足预定用途或应用领 域的需要?实验室是否记录所获得的结果、使用的确认程序 以及该方法是否适于预期用途的声明?,CNAS-CL10:201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5.4.2 b)实验室是否对首次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技术能力的验证,如检出限、回收率、正确度和精密度等?5.4.5 b)实验室是否通过试验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适用的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等特性来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实验室是否能解释和说明检出限和报告限的获得?报告限是否设定在一定置信度下可获得定量结果的水平?,确认 validation 定
5、义:通过检查并提供客观证据以证实某一特定的预期用 途的特殊要求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确认应尽可能的广泛全面,以满足预定用途或应用领域 的需要,证实实验室能够正确地执行标准方法。实验室应对4种方法进行确认,以证实这些方法适用于 预期用途(即标准方法应用实施前、非标准方法、自己新 设计开发、超过预期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 标准方法)。,验证 verification定义: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目的:确保与实际检测相符,整个检测方法的有效性;验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般方法有:(1)应对方法的技术要素(参见GB/T27404-2008附录F);(2)与其它方法所
6、得的结果进行比较;(3)将新设计开发检验方法与已证实的类似方法进行比较;(4)实验室间的比对;(5)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验证与确认不同及关系:确认 是运行前和变化后实施的评定,目的在于证明各检测/验方法能力能够达到预期的控制水平(或满足可接受水平);验证是在运行中和运行后进行的评定,目的在于证明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水平(和/或满足了可接受水平),检测方法的分类1、标准方法包括:a)国际标准:ISO、WHO、UNFAO、CAC等 b)国家(或区域性)标准:GB、EN、ANSI、BS、DIN、JIS、AFNOR、FOCT、药典等;c)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标准化主管部门备案的企业标 准
7、。2、非标准方法包括:a)技术组织发布的方法:AOAC、FCC等;b)科学文献或期刊公布的方法;c)仪器生产厂家提供的指导方法;d)实验室制定的内部方法。3、允许偏离的标准方法包括:a)超出标准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b)经过扩充或更改的标准方法。,检测方法的选择 1、选择检测方法的基本原则:a)采用的检测方法满足客户要求并适合所进行的检测工作;b)推荐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或区域性)标准、行业标准;c)保证采用的标准系最新有效版本;2、按下述排列顺序优先选择检测方法;a)客户指定的方法 b)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c)国际标准、国家(或区域性)标准 d)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标准化主管部门备案的企业
8、标准;e)非标准方法、允许偏离的标准方法。,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A、标准方法的控制 实验室首先应使用受控的标准方法,并定期跟踪检查标准方法的时效性,确保实验室使用的标准方法是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的确认1、首次采用的标准方法,在应用于样品检测前应对方法的技术要素(参见GB/T27404-2008附录F)进行验证。2、验证发现标准方法中未能祥述,但会影响检测结果处,应将详细操作步骤写成作业指导书,经审核批准后作为标准方法的补充。,B、非标准方法的制定1、引用方法11 需要引用权威技术组织发布的方法、科学文献或期刊公布的方法、仪器生产厂家提供的指导方法时,应
9、对方法的技术要素进行验证。12 验证发现引用方法原文中未能详述,但会影响检测结果处,应将详细操作步骤编写成作业指导书,作为原方法的补充。,2、实验室内部方法21 实验室需要研制新方法时,应检索国内外状况,设计技术路线,明确预期达到的目的,制定工作计划,提出书面申请,报经批准。22 实验室应保证新技术、新方法研制工作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23 在建立新方法或改进原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应同时对方法的技术要素(参见GB/T27404-2008附录F)进行试验。24 实验室内部方法应按GB/T1.1规定的格式编写。,依据CNAS-CL01准则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5.4.3实验室制定的方法 实验室为采用自
10、己应用而制定检测和校准方法过程的活动,是否是一种有计划的活动?是否指定具有足够资源的有资格的人员来进行该项活动?是否随着方法制定的进度加以更新计划,并确保在所有有关人员之间中有效沟通?,3、非标准方法的控制 31 非标准方法应经试验、验证、编制、审核和批准。32 实验室应指定具相应资格的技术人员编制非标准方法,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审核。33 经批准的非标准方法应受控管理,所有材料归档保管。34 非标准方法应是在征得客户同意后使用。,C、允许偏离的标准方法的控制 1 允许偏离的标准方法应经验证,编制偏离标准的作业指导书,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2 以下列情况时,标准方法允许偏离:a)通过对标准方
11、法的偏离(如试验条件适当放宽,对操作步骤适当简化),以缩短检测时间,且这种偏离已被证实对结果的影响在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b)对标准方法中某一步骤采用新的检测技术,能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度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或是能提高原标准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c)由于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无法严格按标准方法中所述的要求进行检测,不得不作偏离,但在检测过程中同时使用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加以对照,以抵消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GB/T27404-2008 附 录 F(验证方法的技术要素)F1、回收率:对于食品中的禁用物质,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两倍方法测定低限和十倍方法测定低限进行三水平试验;对于已制定最高残留限量(MR
12、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MRL、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对于未制定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常见限量指标、选一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回收率的参考范围见表F1 表F.1 回收率范围 被测组分含量/(mg/kg)回收率范围/%100 95105 1100 90110 0.11 80110 0.1 60120,加标回收率:是向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组分的标准物质,最后看加入的已知量的标准物质是否能定量回收,以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测定其回收率,可以检验分析方法的准确程度和样品所引起的干扰误差。回收率%=实测标准物的量/加入的标准物质的量 X 100%例:
13、镉添加水平50ng/ml*0.1ml,镉实测值0.10mg/kg,回收率81.1%;,CNAS-CL10:2012/5.6 测量溯源性5.6.1总则实验室是否按检测方法的要求建立校准曲线?所用标样是否覆盖被测样品的浓度范围?最低浓度的标样是否在接近检测方法报告限的水平,并建立和执行线性校准曲线相关系数的准则?,F.2 校准曲线 应描述校准曲线的数学方程以及校准曲线的工作范围,浓度范围尽可能覆盖一个数量 级(如0.1-1.0),至少作5个点(不包括空白),为不同浓度水平上画出一条标准曲线。对于筛选方法,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8,对于确证方法,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9。测试溶液中被测
14、组分浓度应该在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对于给出良好的线性度的方法,用测量标准在5个不同浓度水平上画出一条标准曲线就够了。当线性度差时,就需要更多个测量标准。定量分析方法的线性都是通过分析具有覆盖方法所要求浓度范围的分析物的样品来确定,应用最小二乘法将其结果用于计算回归线。如果某一检测方法在一特定范围内是线性的(但不是绝对的要求),这就比较理想。y=a+bx 相关系数R=0.9999,在分析测试中常会遇到处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建立校准曲线时需要了解被测组分的浓度和响应值之间的关系。两个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函数关系,y值随着x值按照确定的规律变化,由一个 xi值可以精确地求出yi值。见
15、图:(x,y)的散布图 y=f(x)如回归函数是一个线性函数,则称变量间是线性相关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 由于存在测定误差,x与y不是函数关系,而是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统计关系)。a-截距 b-斜率,1.校准曲线的绘制 每种应用校准曲线的分析方法在初次使用时,可通过绘制校准曲线以确定它的检测上限,并结合检测下限确定其检测范围。绘制校准曲线应注意:1)校准曲线一般可根据4-6个浓度及其测量信号响应值绘制;2)测量信号值的最小分度应与纵坐标的最小分格相适应;3)浓度的整数值应落在横坐标的中格或大格的粗线上,以便于分小格查阅,并尽量使校准曲线的几何斜率接近于1(与横坐标约成45度角),以
16、使在两个轴上的读数误差相近。,4)校准曲线的斜率常因温度、试剂批号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测定未知样品的同时测绘校准曲线是最理想的。否则,应在测定未知样品的同时,平行测定线性范围内的中等浓度标准溶液和空白溶液各二份,取均值相减后,与以前绘制的校准曲线上相同点进行核对,二者的相对差值根据方法精度要求5-10%,否则应重新绘制校准曲线2.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绘制校准曲线所依据的两个变量的线性关系,决定着校准曲线的质量和样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影响校准曲线线性关系的因素:1)分析方法的精密度;2)分析仪器的精密度;,3)量取标准溶液所用量器的准确度;4)易挥发溶剂(如萃取反应显色物的有机溶剂)的挥发所造成
17、的比色液体体积的变动幅度;5)分析人员的操作水平。由于存在测定误差,可用“相关系数”来判断校准 曲线的线性关系。如用4-6个浓度的标准溶液及其 测量响应值绘制的校准曲线,根据实验经验应力求 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I r I=0.999。否则可参照上述 影响线性关系的诸因素,找出原因并尽可能加以纠正,重新测定和绘制新的校准曲线。对于成熟的分析方法和熟练的分析人员如能细心操作能使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绝对值IrI=0.999,在实验条件不变情况下校准曲线的斜率一般很稳定,其截距等于零。,y=a+bx 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是否确实存在相关关系在求线性回归方程的过程中也可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方程”,画出一
18、条直线,这可用相关系数检验法检验。1)由样本值计算相关系数r r=Sxy/SxxSyy 2)由相关系数临界值表中查出临界值ra,n3)比较IrI与ra,n的大小,若IrI=ra,n,则认为X与y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若IrI=ra,n,则认为X与y之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例: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得到下列一组数据:钴含量(c)0.28 0.56 0.84 1.12 2.24(ug)吸光度(A)3.0 5.5 8.2 11.0 21.5试由上述数据确定A与C得线性回归方程式,该关系式是否有意义?解:分别求出斜率b和截距ab=Sxy/Sxx=21.70/2.29=9.48a=y平均-bx
19、平均=9.48-9.48x1.008=0.28吸光度A和钴浓度c的线性回归方程:A=0.28+9.48c,相关系数r=Sxy/Sxx X Syy=1.000查相关系数临界值表,r0.05,5=0.878,r r0.05,5,说明确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注:Sxy=xy-(x)(y);Sxx=x平方-(x)平方/n Syy=y平方-(y)平方/n,F.3精密度 精密度就是几次平行测定(分析)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对于食品中的禁用物质,精度度实验应在方法测定低限、两倍方法测定低限和十倍方法测定低限三个水平进行;对于已制定MRL(最高残留限量)的,精密度实验应在方法测定低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室 方法 确认 PPT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7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