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PPT.ppt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自然辩证法PPT.ppt(1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概论,自 然 辩 证 法 概 论,Part 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Part 2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Part 3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Part 4 科学技术与社会,Part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三、系统自然观,四、生态自然观,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三)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揭示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围绕对自然辩证法概
2、念的理解大家需要了解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实际上它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中间桥梁。,钱学森先生在讲到自然辩证法的中间桥梁作用时,曾经用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自然辩证法概论什么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辩证法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由这个关系式中:一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与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关系则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即自然界存在发展的普遍规律。(客观辩证法)二是科技研究的辩证法,即科学技术研究的普遍规律。(主观辩证法)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即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三)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3.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4.科学技术与社会,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旨在从哲学上对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作出既唯物又辩证的说明,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4、为指导,依据科学发现的历史过程和事实,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作出哲学概括和总结,阐明科学的本质、价值、科学研究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揭示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从哲学上对人类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依据技术发明和创新的历史过程和事实,阐明技术的本质、价值、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环节。,3.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从哲学上对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法洛斯燈塔,从哲学上阐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或者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4.科学技术与社会,巴比论空中
5、花園,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世纪初),(三)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中,而系统的确立是在19世纪7080年代历史观方面的理论完成之后,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为标志。,(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1、恩格斯创作自然辩证法的背景,社会背景19世纪70年代,西欧各主要国家正处于大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使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阶级斗争的尖锐化。西欧各国的工人阶级在巴黎公社
6、失败后,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人政党。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法国转移到了德国。马克思主义受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党内机会主义全面攻击。,首先,他们用机械论和庸俗进化论来对抗革命的辩证法。庸俗进化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代表人物有斯宾塞等。它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庸俗化,扩大了其中的缺点,否认事物的质变,只承认事物的量变。他们竭力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主张逐渐升华、点滴改良和阶级调和,宣扬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其次,他们用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和新康德主义来对抗历史唯物主义。神秘主义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它主张人和神或超自然力量之间的直接交往,并能从这种交往中领
7、悟到宇宙的秘密。新康德主义则提出“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但又指责康德的唯心主义不彻底,否认康德自在之物的唯物主义意义,强调自在之物是一个极限概念,它表明认识的界限,但不是什么实在的东西,认为自然界是纯粹思维的产物,在自然和社会中并不存在客观规律性。,自然科学背景,天文学: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匿名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首先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他宣称:给我物质,我就能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就是说,给我物质,我将给你们指出,宇宙是怎样由此而形成的。用星云物质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作用来解释天体的成因和演化,取消了牛顿的第一推动力。,弥漫状星云,星云微粒的旋转,扁平的盘状星云
8、,地质学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地质学原理一书问世,书中提出了“渐变论”思想,用地球自身的自然力量解释了地层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有人把它称之为地质学上的“第一次革命”,恩格斯给予很高的评价,“只是赖尔才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因为它把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替了由于造物主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命。”,物理学1840-1843年,热功当量(J=4.19焦耳/卡)的测定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确立,说明“自然界中一切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哲学论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表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能够从一
9、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换过程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数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焦耳,赫尔姆霍兹,化学1824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制造出雷酸银(Ag-O-N=C),它和维勒制造出的氰酸银(Ag-O-C=N)在成分上完全一样,于是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这是质量互变规律的科学证据。1828年,维勒在研究氰酸盐类时,发现无机化合物氰酸铵在水溶液中加热能得到有机化合物尿素,这说明在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再一次印证了质量互变规律的正确性。于是,化学领域内从元素到化合物,都有统一的自然规律
10、可循,机械观在化学领域内被清除出去了。,生物学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所建立的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是构成生物组织的基本生命单位,也是动植物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共同基础,把千差万别的生物种类统一起来了。,施莱登,施 旺,细胞,生物学,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完成了自然界生成演化的最高阶段的理论探索。他以大量的科学事实,说明从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到动植物有机体再到人类的进化过程,把自然发展过程的各个基本环节的描述完成了,从而使辩证的自然观有了科学的依据。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一幅永恒运动、有机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辩证图景。,人类进化图,达尔文,达尔文(18091882),
11、19世纪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他找到了生物发展的规律,证明所有的物种都有共同的祖先。他在科学上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结束了生物学领域中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统治时期,对近代生物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物种起源中译本书影,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达尔文当年乘坐的“小猎犬号”,1831年,达尔文乘坐“小猎犬号”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环球考察,为其日后提出进化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讽刺达尔文的一幅漫画,这一系列科学发现引起了自然观
12、的深刻革命,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缺口,特别是物理学、生物学的两次重大理论综合,揭示了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相互联系与转化,消融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的鸿沟,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到了科学说明,并被归之于自然原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思想背景,虽然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越来越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过程,然而,形而上学自然观仍然统治着自然科学领域,多数自然科学家的头脑仍然禁锢于形而上学的思维之中。自然科学中的辩证内容与顽固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矛盾,使科学家们的思维处于极度的混乱之中,使许多科学家不能正确地揭示新的科学成就,甚至跌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泥潭。
13、为了批判当时的一些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者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歪曲,为了澄清当时自然科学家在世界观上的混乱,为了使自然科学得以健康地发展,为了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一切领域中去,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系统地研究了许多自然辩证法问题。,2、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为确立辩证唯物的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工作:,批判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从黑格尔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方法论。,研究了劳动和人的生存、发展,以及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创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与蜜蜂的区别)依据劳动工具的不同划分了不同
14、的历史时代。先进的劳动工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劳动工具是产生力水平的标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市场竞争力、经济发展动力之所在。,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等著作中提出了关于科学技术的新观点: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提出技术具有两重性,等等。,在此基础之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详细地阐发了自然辩证法思想。,(1)以运动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的无限流动和发展的自然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2)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
15、面,第一次把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和方法论,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3)在科学技术观方面,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恩相继去世后,历史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对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物质消失了”,“唯能论”
16、。,(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世纪初),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能”是世界上的真正实体,一切外界现象都可以说是能量之间的过程。,19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密:,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开始了一体化进程。突出表现: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及开发研究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引入新的产品或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来源,实行的新的企业组织。,这些趋势促使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对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作用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第一,在自然观方面
17、,列宁提出了崭新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第二,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列宁一方面指出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了人类科学认识的有限性和相对性,严厉地驳斥了科学认识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第三,在自然科学发展规律上,列宁研究了垄断资本主义与自然科学发展的相互联系,根据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和垄断利润规律,说明了资本家为什么会有时推动科技革新,有时又扼杀科技革新。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要想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电气化等重要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时
18、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自然界运动、发展。人类和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实践导致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3.在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方面更加注重技术的价值和技术创新研究,2.在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方面,越来越注重科学理论的创造问题的研究,(三)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1.在自然观方面,形成了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三、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新形式。它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
19、以及以混沌理论、孤立子理论、分形理论等为代表的非线性科学的基础之上。,一)自然界的物质系统1、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它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不仅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系统,而且其各组成部分又自成系统和互成系统。,反映物质系统特征和规律的基本范畴是: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系统与环境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系统与要素,要素是指构成系统的组分或单元。物质系统是由若干物质要素构成的,物质要素都必然属于某一特定的物质系统;物质要素是物质系统的基础,而物质系统则是物质要素的存在方式,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结
20、构与功能,结构是指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或各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总和。即系统内各种要素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中所形成的一种总体联系。(如数量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相互作用结构)功能是指系统的作用和能力。系统最突出的功能,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通过“统”,使系统发挥出全新的整体效应。,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构决定功能,但其决定作用并不是一种单值必然的决定关系,而是一种多值或然的关系。一种结构可以表现为多种功能,一种功能也可以反射出多种结构。,系统与环境,环境是指与某个系统内的组成要素发生相互作用,但又不属于该系统的事物。凡是与某个系统的组成要素发生相互作用,而又不属于
21、该系统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系统的环境。每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系统的环境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任何物质系统的存在与发展都是有条件的,离开了这些存在条件或存在条件发生了某种变化,物质系统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甚至会导致系统的重组或解体。二是系统的复杂性与环境的复杂性相关,物质系统越是复杂,越有组织,它与环境之间建立的相互联系就越是具有多样性,同时也要求环境具有相应的复杂性。三是系统与环境有双向选择性,环境选择系统,表现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特定环境中存在着特定的系统;另一方面,系统选择环境,表现为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分叉和突变。,综上所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生 自然 辩证法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7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