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讲义.ppt
《统计基础知识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知识讲义.ppt(1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统 计 基 础 知 识讲 义,第一章概 述,第一节统计的含义和特点,一、统计和统计学 现代统计的涵义包括3个方面: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1.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2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又称统计信息,是指通过统计工作而得到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信息的总称,是统计工作的成果。3统计学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资料的科学,是我们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方法论科学。三者关系:统计工作是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概
2、括,反过来又指导统计工作。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统计学时期(17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期)(1)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海尔曼康令 高尔费里德阿亨华尔 成就:把国势学从法学、史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中独立出来,从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初步形成了统计学的体系。(2)政治算术学派 代表人物:威廉配第 约翰格朗特 成就:创造了分组法、比较法、推算法、图表法等统计方法,成为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方法。(3)古典概率论的应用 代表人物:拉普拉斯 成就:总结了古典概率论研究成果,初步奠定了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2近代统计学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1)数理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凯特勒 成就:
3、将概率论引入统计学。(2)社会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乔治梅尔 成就:初步建立了社会统计的学科体系。3现代统计学时期(20世纪初到现在)(1)欧美数理统计学 代表人物:戈赛特 费暄 尼曼 瓦尔德 成就:t分布理论 分布理论 假设检验理论及置信区间估计 多元分布理论等。,(2)东方社会经济统计学 成就:以物质产品为核算范围,建立了物质产品平衡表核算体系。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表述为: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规律性、统计认识活动过程本身和认识方法。统计学研究对象的主要特点有:1数量性 指从数量上说明社会经济现象,这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首要特点。2总体性 统计研究的是大量现
4、象整体的数量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的判断。,3.变异性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的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由某种事先给定的特定的原因造成的。4具体性 统计所研究的数量,都是客观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不是抽象的量。5社会性 指统计所研究的数量是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统计认识的客体是社会经济现象,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四、统计的工作过程,1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和计划安排。2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设计方案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要
5、调查的对象进行有计划地、系统地收集资料的过程。3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的目的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科学分组、加工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4.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对经过系统化和条理化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计算各项综合指标,并利用各种分析方法,揭示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联系,阐明现象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并根据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结论的过程。,五、统计的职能 统计的职能是指统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3大职能。1统计信息职能信息职能是指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2.统计咨询功能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意见和对策建议的服务功能。3.统计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是指
6、统计具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偏差,促使社会经济运行不偏离正常轨道的功能。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3大职能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统计的整体功能。,六、统计工作的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指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中,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就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以达到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例如,普查、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2统计分组法 根据现象总体的特点及统计研究的目的,把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即不同的组),把不同性质的单位分开,而各组内部各单位的性质基本相同,这就是统计分组法。例如,要考察国有企
7、业的亏损面及亏损额,可以选择“盈亏状况”为标准进行分组,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3综合指标法 将大量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就可以得到反映现象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对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叫综合指标法。常用的综合指标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4统计推断法 统计推断法是根据样本资料,按一定的置信度,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推断法广泛用于对总体数量特征的估计和对总体某些假设的检验。5抽样推断法 抽样推断法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出的样本数据,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6相
8、关分析法 相关分析法是测定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存在性及其强度,并据此进行预测和控制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如将利润指标与产品销售成本相比,计算出成本利润率指标,可以分析企业成本收益水平的高低。,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 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整体。例如,我们要研究全国城镇居民的收支情况,就要以全国城镇居民作为一个总体。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1)同质性:指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个个体必须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就是这个共同性质使这些个体结合成一个整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
9、提。(2)大量性:指统计总体应包括足够多的单位数。这样才能综合计算出统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才能反映出统计总体的规律性。,(3)差异性:指构成统计总体的许多个体,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性质,但在其他方面必定存在差异性,是非同质的。2总体单位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单位可以是人、物、机构等实物单位,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活动过程等非实物单位。二、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1统计标志 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称为统计标志。统计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表明事物的属性特征,只能用文字说明,不能用数字来表示的标志。例如,性别。数量标志:表明
10、事物的数量特征,用数值来表示的标志。例如,年龄。,标志还可按变异情况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不变标志:凡是总体各单位某种标志的具体表现都相同的,这种标志就称为不变标志。可变标志:凡是总体各单位某种标志的具体表现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这种标志就称为可变标志。2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某种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由可变的数量标志经过统计调查进一步加工、汇总、综合而成。统计指标一般有5个构成要素,即指标所属的时间、空间,还有指标名称、指标数值和计量单位。(1)按反映现象的内容不同分类:数量指标:反映总体现象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等。,质量指标:是指用相应的数
11、量指标进行对比所得到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平均水平或相对水平,表明对比关系的统计指标,如平均成绩、人口出生率等。(2)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类:绝对数指标反映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如人口总数、总产出、工资总额等。相对数指标反映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如发展速度、经济比例等。平均数指标反映现象总体内部各单位的一般水平,也可以反映发展的平均水平和平均速度,如粮食平均亩产量、平均年龄、平均发展速度等。,3.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用以反映所研究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商品销售额、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这3个指标可以构成一个统计指标体系。它
12、们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是:商品销售额销售价格商品销售量。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会指标体系、经济指标体系、科技指标体系等。专业统计指标体系:是针对某个社会经济问题所建立的统计指标体系。例如,就能源问题应建立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就社会保障问题应建立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等等。,4.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统计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统计指标则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他们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统计指标是建立在相应的总体单位及其标志值的基础上的,它们是相应的各个总体单位及其数量标志值的汇总与综合;由于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会随着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指标与标志也
13、就随之不同。区别: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标志不具有综合性,而指标是经过综合汇总得到的,具有综合性。,三、变异与变量1变异 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互有差别,还在不同时空上有数值的差异,统计学上把这种差别与差异称为变异。属性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具体表现不同。如企业有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等组织形式上的差别。数量变异:数量标志在总体各单位表现的差异。如企业在利润上有高低差别。2变量变量就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1)按数据的连续性不同分类:,连续型变量:指统计在描述其
14、对象基本特征时,某一变量在一定区间范围内可取无限多个数值的变量。如,身高。离散型变量:指统计在描述其对象基本特征时,某一变量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可以按一定顺序一一列出变量值的变量。如,职工人数。(2)按在研究中的作用不同分类:自变量是在研究中作为假设的引起某种现象的“原因”的变量。因变量是在研究中假设的“后果”,是受另一个变量(自变量)影响和诱发而产生的。外变量是指研究中可能伴随主要变量出现的研究对象的其他特性。可能会对因变量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是研究中应尽量控制的因素。,第三节 统计的组织和管理,一、统计的基本任务(1)全面、精确、及时、系统地分析和预测,为制订各项政策、指导国民经济和社
15、会发展提供依据;(2)对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和监督;(3)为管理各项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提供资料;(4)为进行宣传教育和从事科学研究等提供资料。二、统计的组织 统计工作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的原则。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由各级政府部门的综合统计系统、各级业务部门的专门统计系统,以及城乡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统计组织所组成。,三、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1统计管理体制 由国家统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市、县、区统计局等组成的政府专门统计系统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大中型企业内设的专业统计机构,共同进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2统计调查制度 以定期普查和
16、抽样调查为主、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是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的基本特征。3统计法制 统计法制是保证统计工作依法进行,保证统计资料及时、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现实的必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1984年1月1日颁布施行。,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采集与整理,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计量与类型,一、统计数据的量化尺度 根据对研究对象计量的不同精确程度,人们将计量尺度由低到高、由粗略到精确分为4个层次: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1定类尺度 定类尺度也叫分类尺度或列名尺度,是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例如,按照民族可以分为“汉族”、“满族”、“回族
17、”等。,2定序尺度 定序尺度也叫序数尺度、顺位尺度、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的一种尺度。例如,对用户满意调查程度可以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定距尺度 定距尺度也叫间隔尺度、等距尺度 或区间尺度,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该尺度通常使用自然或物理单位作为度量单位,如重量用“克”度量,长度用“米”度量。4定比尺度 定比尺度也叫比率尺度,是一种除有上述3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统计计量方法。例如,一个工人完成50件产品,另一个
18、工人完成25件,可以得出这个工人的工作量是另一个的两倍。,二、统计数据的类型(1)定类数据:是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的,表现为类别,但不区分顺序。定类数据,通常可以计算出各组的频数或频率。(2)定序数据:是由定序尺度计量形成的,表现为类别,但有顺序。定序数据可以计算其中位数和四分位差,进行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和非参数分析等。(3)定距数据:是由定距尺度计量形成的,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运算。定距数据可以用更多的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如计算各种统计量,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4)定比数据:是由定比尺度计量形成的,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对定比数据还可以用上述所有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19、,三、统计数据的来源 1间接来源(1)通过公开出版的出版物,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市场统计年鉴世界经济年鉴国外经济统计资料以及各省、市、地区的统计年鉴等获取统计数据。(2)对于一些尚未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如果不涉及国家机密或商业机密,可以向政府统计部门或相关学术科研单位索要资料。(3)可以利用互联网查询数据。2直接来源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实验。,第二节 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调查对象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二、统计调查的要求 1.准确性。提供的调查资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并保证
20、各项资料真实可靠。2.及时性。各项调查资料不但要求准确,而且搜集资料完成的时间必须符合该项调查所规定的时间。3.完整性。统计调查应按调查提纲的要求,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把资料搜集齐全。,三、统计调查的种类 1.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统计报表:国家统计系统和专业部门为了定期取得系统、全面的统计资料而采用的一种搜集资料的方式,是以原始数据为基础,用一定的表格形式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目的在于掌握经常变动的、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指标的统计资料。专门调查: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包括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
21、典型调查4种形式。2.按研究总体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其主要目的在于取得总体现象的全面、系统的问题指标。,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3根据调查工作时间的周期长短,可分为:经常性调查:是为了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数量变化,随着被研究对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而连续不断地进行的调查登记。目的在于获得事物全部发展变化过程和结果的统计资料。一次性调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时点现象进行一次性的调查登记。目的在于获得事物在某一时点上的水平状态的资料。4按搜集资料的
22、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调查:又称直接观察,是由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单位直接查看、测量和计量的一种调查方法。,凭证调查:是以各种原始核算凭证为调查资料来源,依照统一的表格形式和要求,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向有关部门提供资料的方法。采访调查:是通过指派调查员对被调查者询问、采访,提出所要了解的问题,借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它可分为口头询问法和被调查者自填法两种。问卷调查:是以问卷形式向被调查者发出提问。被调查者按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填好后由调查者收回审核的一种调查方法。四、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1.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方式,它主要用来调查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状况。如人口普查、
23、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等。,2.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概率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并根据样本信息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3.统计报表:是由政府机关或统计调查的组织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填报的一种调查组织方式。4.重点调查:从全部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这些重点单位尽管在全部总体单位中出现的次数极少,但其某一数量标志却在所要研究的数量标志值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5.典型调查:是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选择些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调查组织方式。,五、统计调查中数据搜集的方法1.询问调查 询问调查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直接或
24、间接接触以获得数据的一种方法。具体包括访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座谈会等。2.问卷调查 是调查者利用统一设计问卷这种形式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采集资料的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1)问卷设计的原则 所选问句必须紧扣调查主题,问题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问题的排列顺序原则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问卷中语气要亲切,符合应答者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避免使用生僻词汇。问卷的长度要适中,一般回答问卷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问卷设计要便于资料的校验、整理和统计。(2)设计问卷的程序 根据调查目的的要求,研究调查内容、收集所需的资料,确定资料来源和调查范围酝酿问卷的整体构思,将所需要的资料一一列出。,分析调查对
25、象的特征。针对各类调查对象的理解能力、文化程序、知识水平等特征来拟题。拟定并编排问题。把所要提问的问题全面详细地列出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问卷设计好后,可以先小范围进行实地试答,看被调查者的问答情况,对不满意的地方可以进行修改,再试答,再修改,直到完全合格以后才定稿付印,制成正式问卷。(3)问题的形式 开放式问题 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被调查者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发表意见。例如:您抽香烟多久了?您对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现象怎么看?,封闭式问题 与开放式问题相反,封闭式问题规定了一组可供选择的答案和固定的回答格式,被调查者必须按照给出的选项作答。例如:你喜欢下列哪个品牌的计算机:A.联想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 基础知识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72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