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普通逻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普通逻辑.ppt(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章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学习重点:1、理解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的实质、内容、要 求以及违反各种规律的逻辑错误。2、掌握分析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所犯的逻辑错误的 方法 3、掌握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的主要区别,第一节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概述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保证人们的思想具有确定性、一贯性和明确性,从而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的必要条件。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概括地表现了逻辑思维的一般特点。它对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思维形式都有约束力,对各种逻辑形式的正确运用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其它诸如下定义的规则、划分的规则、各种推理的规则等,都是由普通逻辑基本规
2、律派生出来的。,第二节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是与其自身保持同一。“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二、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例1:韩非子 例2:你不如我。,1、当今社会,个体户都靠什么吃饭?2、什么人生病从来不看医生?3、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可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4、有两个人,一个面朝南,一个面朝北站立着,不准回头,不准走动,不准照镜子,能否看到对方的脸?5、有一头头朝北的牛,在原地向
3、右转三圈,向后转原地转三圈,再向右转,尾巴朝哪?6、椰子和西瓜打头哪一个比较痛?7、为什么大雁秋天要飞到南方去?,第三节 不矛盾律 一、不矛盾律(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 不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也就是说,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其中至少必有一个是假的。不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A”与“非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A”与“非A”不能同真。二、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逻辑错误是“自相矛盾”。,有十个人,每个人都讲了一句话:赵:我们十人中只有一人讲假话。钱:我们十人中只有二人讲假话。孙:我们十人中只有三人讲假话。李:我们
4、十人中只有四人讲假话。周:我们十人中只有五人讲假话。吴:我们十人中只有六人讲假话。郑:我们十人中只有七人讲假话。王:我们十人中只有八人讲假话。冯:我们十人中只有九人讲假话。陈:我们十人中没有人讲假话。事实上他们不都是说谎者。请你判断这十人中究竟谁讲的是真话。,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变通为:赵:我们十人中有九人讲真话。钱:我们十人中有八人讲真话。孙:我们十人中有七人讲真话。李:我们十人中有六人讲真话。周:我们十人中有五人讲真话。吴:我们十人中有四人讲真话。郑:我们十人中有三人讲真话。王:我们十人中有二人讲真话。冯:我们十人中有一人讲真话。陈:我们十人都讲真话。赵说十人中有九人讲真话,九人对讲真话的人数
5、又有九种不同判断。对同一个问题有九种互相反对的答案,不可能同时为真。矛盾律告诉我们: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冯所言为真。,第四节 排中律 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假,至少必有一真。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例:甲:中国足球队在下届世界锦标赛中可能会冲出亚洲。乙:可能不会吧?丙:我看你俩的说法都有问题,我认为中国足球队必然会冲出亚洲,因为在上一届世界杯比赛中的失利完全是不正常的因素所导致的。,二、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基本逻辑错误是“模棱两可”。例:“可能火星上有生命”与“可能火星上没有生命”这两个
6、判断都是不对的,应该说,“火星上根本就没有生命”。,例:我的工资不算多,也不算不多,中不溜吧!我的工资不算多,也不算少,中不溜吧!这姑娘长得不算美,也不算不美,一般吧。这姑娘长得不算美,也不算丑,一般吧。这件事不算难,也不算不难,你应付得了。这件事不算难,也不算容易,你应付得了。他的能力说不上强,也说不上不强,过得去吧。他的能力说不上强,也说不上弱,过得去吧。,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全都加以否定,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在于:1、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适用于互相矛盾、互相反对的判断,排中律则适用于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2、要求不同。矛盾律要求不能同时肯定两个互相反对
7、、互相矛盾的判断;排中律要求不能同时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3、逻辑错误不同。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自相矛盾”;违反排中律所犯逻辑错误是“模棱两(不)可”。,上述3条规则的不同点:,第五节 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必须具有充足理由才能确定为真。,充足理由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p(pq)q”,其中,“q”是被确定为真的思想,称作推断,p是蕴涵q的判断,称作理由。,充足理由律要求: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即蕴涵关系。并且,理由必须真实。,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称作“推不出”或“理由虚假”。,例如:,问:当我国是白天时,美国正是黑夜对吗?为什么?,答:对的。
8、因为美国和中国相隔一个太平洋,相隔那么远,时间肯定不相同。,这段论述的理由“美国和中国相隔一个太平洋”与其推断“我国是白天时,美国正是黑夜”之间不具有蕴涵关系。犯有“推不出”的逻辑错误。,又如:,中世纪欧洲的神学家宣称;上帝是存在的因为上帝是十全十美的,而十全十美的东西一定是存在的。,这里“上帝是十全十美的”是一个假判断,犯有“理由虚假”的逻辑错误。,理由与推断之间不具有蕴涵关系即“推不出”的逻辑错误还可进一步作区分:,(1)推不出。指理由与推断之间的逻辑形式不正确,推理形式非有效。例如,“如果张三是作案者,那么张三有作案时间,现在张三有作案时间,因此,张三是作案者。”,(2)论据与论题不相干
9、。指理由与推断在内容上毫无关系。,例如,某厂领导说:“最近,我们厂的产品质量不太好,用户意见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全厂上下普遍重视产品的数量,因此,忽视了产品的质量。”事实上,“重视产品的数量”与“忽视产品的质量”之间并没有蕴涵关系,从“重视产品的数量”推不出“忽视产品的质量”。,练习一、以下各组命题或命题形式,哪些互相矛盾,哪些互相反对?1、“所有交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与“有些交通事故不是可以避免的”。2、“所有交通事故都不是可以避免的”与“有些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3、“所有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与“所有交通事故不是可以避免的”。4、“只有p才q”与“非p并且q”。5、“p并且q
10、”与“非p并且非q”。6、“p并且q”与“或者非p或者非q”。7、“p或者q”与“非p并且非q”。8、“如果p则q”与“p并且非q”。,二、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留。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是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E、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甲。,B,三、一天,小方、小林做完数学题后发现答案不一样。小方说:“如果我的不对,那你的就对了。”小林说:“我
11、看你的不对,我的也不对。”旁边的小刚看了看他们俩人的答案后说:“小林的答案错了。”这时数学老师刚好走过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并查看了他们的运算结果后说:“刚才你们三人所说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1、小方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对了。2、小刚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错了。3、小林说对了,小方和小林的答案都不对。4、小林说错了,小方的答案是对的。5、小刚说对了,小方和小林的答案都不对。,四、逻辑老师到底住在几单元几楼几号?某大学讲授形式逻辑课的老师都住在一号教师宿舍楼,这是一座有四个单元门的四层楼房。由于家庭的熏陶,他们的家属,不论成人、孩子,对形式逻辑的各种推
12、理规则都非常熟悉,并且常常运用逻辑问题开玩笑。有一次哲学系一位学生到一号教师宿舍楼找教形式逻辑的欧阳山老师。但不知道他住在几单元几层几号,就敲开一家的门问:“欧阳山老师住在几单元?”,这家的男孩说:“住在一单元。”这家的女孩说:“住在二单元。”孩子的爸爸说:“住在三单元。”孩子的妈妈说:“住在四单元。”孩子的爷爷说:“他哪里会住在四单元呢?”奶奶说:“他们在和你开玩笑,上面五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哲学系的那位学生说:“谢谢你们,我已经知道欧阳山老师住在几单元了。但是他又住在几层呢?”男孩说:“一层没有姓欧阳的。”女孩说:“二层也没有姓欧阳的。”爸爸说:“三层更没有姓欧阳的。”妈妈说:“四层
13、还是没有姓欧阳的。”爷爷说:“谁说三层没有姓欧阳的?”奶奶说:“这次回答好多了,五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话。不过这已经告诉你他住在几层了。”,那个学生又问:“那么他住在几号呢?”奶奶说:“他住的那一层共有三套房子,各住一户”奶奶的话没说完,男孩就抢过话茬说:“他住在一号。”女孩也抢着说:“他住在二号。”奶奶笑着又说:“这两个孩子太调皮,没讲一句真话。”那位大学生笑了笑:“我全明白了,欧阳山老师住在。”,谁是真正的罪犯?王:我不是罪犯 李:张是罪犯 冯:李五天前找人买盗车 张:盗车的不是我 只有一人所说为真,谁是罪犯?只有一人所说为假呢?,五、A、B、C、D、E、F、G、H八位随员,陪总统外出打猎。经过一番追逐,一随员用一只箭,射中一只鹿。总统命随员,先不看箭上所刻姓氏,而猜测鹿死谁手,随员分别猜到:A:“鹿死H或F手。”B:“若箭射在鹿首,则鹿死我手。”C:“鹿死G手”D:即使箭射在鹿首,也并非鹿死B手。”E:“A猜错了”F:“并非鹿死H和我手”G:“并非鹿死C手”H:“并非A猜错了”猜毕,总统命随员拔箭查验,发现三人猜中,试推断鹿死谁手?谁猜中?另设五人猜中,则鹿死谁手?谁猜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7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