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ppt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ppt(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课程 社会保障学,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本 章 要 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2,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各个阶段变迁的背景;掌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人物和标志等内容,本节学习目标,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一、萌芽时期(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一)1601年,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保障内容:1.身体健全的贫民 2.没有劳动能力的成年贫民 3.贫困儿童保障性质:恩赐性和惩戒性 就业保障和财政补贴 兼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济意义:奠定英国济贫法制度的基础 贫困人口的区别对待,一、萌芽时期(十九世纪三
2、十年代),英国(二)1783年,吉尔伯特法:所内救助与所外救助共存(三)1834年,新济贫法:意义:1.首次把社会救助以国家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使社会求助成为一种社会制度,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 2.为工业化初期英国的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时期(十九世纪晚期),德国 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 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保险法 上述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世界上首创以立法实施社会保障的国家。,德国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二、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时期(十九世纪晚期),在性质上是权利义务结合型
3、 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 保障过程是规范化、强制性,为什么以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制度化保障,完成了由济贫时代的不确定性、临时性到稳定性、经常性的转变-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国家资助,真正确立了社会责任与风险的 共同分担机制-受保障者无需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为受益条件,免去了济 贫制度下的经济状况调查和济贫院的奚落-质的飞跃:即零星的救灾济贫措施发展成为国家固定的社会政策,施舍式的社会救助发展成为公民的一种法定权利,重点问题提示:,三、社会保障形成制度时期(20世纪30年代),标志: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 1935年社会保障法
4、的颁布为标志美国社会保障法特点(1)由联邦政府举办全国统一性的老年保险;(2)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办理失业保险;(3)由联邦政府资助和州政府举办老年人、儿童福利及公共卫生措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基本标志?,重点问题提示:,-性质上表现为全民普遍性福利-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 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整合-保障项目走向完备化,立法先行 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实施过程进一步社会化,四、社会保障充分发展时期(20世纪中叶),标志:以英国福利国家建成为起点“贝弗里奇报告(1942年)”的主要特点1.社会保险制度应以统一的标准发放津贴或救济;2.参加保险者不分贫富,按统一标准缴纳保险费;3.发放的救济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保障制度 发展 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7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