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培训).ppt
《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培训).ppt(1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节 概 述,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F.H.奥尔波特,1924)研究内容:个体行为如何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G.W.奥尔波特,1954)影响的形式:现实存在的影响;想象存在的影响;隐含存在的影响,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从社会互动的角度界定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应以群体心理为基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
2、群体的决策行为。B=f(P,E)(勒温,1936)试题 勒温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P代表()。1.行为 2.个体 3.个体所处的情境 4.函数关系,66、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公式:B=F(PE)是()提出的。(A)奥尔波特(B)谢夫勒(C)勒温(D)麦孤独 32、“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这是()的观点。(A)F奥尔波特(B)海德(C)G奥尔波特(D)勒温(2007年5月),2社会心理 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48、社会行为是由()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A)社
3、会因素(B)现实生活(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2010年5月),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和人际层面(微观):社会知觉、动机、态度、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2群体层面(中观):群体凝聚力、社会影响等 3社会层面(宏观):时尚、风俗、民族心理、国民性等,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一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古希腊世纪上半叶 知识点:人性的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世纪中叶20世纪初 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催生作用的学术思潮:1)达尔文的进化论(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4、(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始于20世纪20年代,特点: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转向应用研究。,33、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A)社会哲学阶段(B)哲学思辨阶段(C)经验描述阶段(D)实证分析阶段45、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F奥尔波特(B)勒温(C)特里普力特(D)麦独孤,49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A观察 B实验 C思辩 D归纳2009年5月,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价值中立原则)2系统
5、性原则 3伦理原则,研究者应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是:,1.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2.在研究进行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其同意参与;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批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说明,求得理解;3.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的措施和步骤;4.被试有退出研究的自由;5.对被试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其同意。6.不得和被试者建议研究工作之外的其他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A.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B.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C.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的
6、身心健康造成伤害。D.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观察法pp98 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它是所有方法的基础。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特点是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能更加真实。,45、关于参与观察,不正确的说法是()(A)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能更加真实(B)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
7、的影响(C)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或唐突感(D)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二)调查法,1.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口头调查即访谈。(1)特点:交互影响过程;有目的的“谈话”(2)分类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40、关于访谈法,不正确的说法是()(A)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B)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C)访谈法也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D)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
8、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3)访谈过程与技巧 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谈者 应对拒绝的技巧 谈话和提问的技巧 追问技巧,2问卷法,(1)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和收效快(2)问卷的结构 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其备选答案、人口学记录、结束语、计算机编码(便于电脑分析)。(3)问卷法设计的主要原则:目的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非歧义性原则 非暗示性原则 适度规模原则,(三)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长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心理咨询中经常需
9、要进行产品分析,追溯求助者的个人既往史,考察求助者的成长报告,实际上就是档案法的应用。,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社会学习论(班杜拉为代表)1社会学习论简述 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 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 的行为有决定作用。2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模仿 3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练习题,1、社会学习论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a)认知理论(b)精神分析(c)行为主义(d)结构主义 5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的代表性理论。(A)新行为主义(B)认知心理学(C)发生认识论(D)精神分析论 2010年5月,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为代表
10、),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1.成功命题2.刺激命题3.价值命题4.剥夺满足命题5.侵犯赞同命题,三符号互动论,1 代表人物:早期代表布鲁默、库恩等;现代代 表霍夫曼。2 基本假设:个体对事物的行动以该事物对个体的意义为基础;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事物本身;个体可通过主观解释对事物赋以意义或修改其意义3.主要观点 主张从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精神分析论 早期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弗洛伊德为代表)意识与潜意识;力必多(性本能);快乐原则,现实原
11、则,道德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集体潜意识概念“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 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述 早在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简单地说,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 过程;或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学习过程。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社会视角和个体视角。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
12、,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例如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36、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的机制。(A)继续社会化(B)终身社会(C)早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二、社会化的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三、社会化的
13、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102、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A)较长的生活依附期(B)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C)良好的社会规范(D)社会角色的引导2010年5月,四、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 2.学校 3.大众传播媒体 4.参照群体,93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包括()。A家庭 B大众传媒 C学校 D交通工具,五、社会化的类型 1.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2.性别角色社会化(识记)性;性别;性别角色3.道德社会化道德观
14、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28、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是()。(A)性别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C)道德社会化(D)语言社会化 2009年11月,67、表现男女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概念是()。(A)性别(B)性别角色(C)性(D)性别认同34、性别表示男女在()(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概念(识记)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二社会角色分类 1.按角色获得方式分类:先赋和成就 2.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类:规定型和开放型 3.按角色的功能分类:功利型和
15、表现型 4.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类:自觉和不自觉,49、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A)社会地位(B)社会认知(C)社会情感(D)社会意识2005年11月,33、职业心理咨询师属于()角色。(A)表现型(B)功利型(C)先赋型(D)不自觉2007年5月,三角色扮演过程 1.角色期待 2.角色领悟 3.角色实践四角色失调(理解)1.角色冲突 2.角色不清 3.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最严重),94角色失调包括()。A角色冲突 B角色失败C角色不清D角色误解2008年5月29、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A)角色不清(B)角色失败(C)角色中断(D)角色冲突
16、2010年5月,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一自我 1自我的概念 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也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2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3.自我的结构物质的自我 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风度、亲人、所有物 等等的认知。是自我最原始的形态,其中心部分是自 己的躯体,所以也称为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 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名望
17、、社会角色、社会义务 和责任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心理的自我 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认识,如对自己的 智力、人格、兴趣、态度、欲望、需求等等的认知。理想的自我反思的自我,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0-3岁)社会自我(3-14岁)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十年),34、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取决于个体的()。(A)社会角色(B)社会意识(C)自我意识(D)社会知觉 69、关于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正确的说法是()。(A)从物质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B)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理想自我(C)从物质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
18、,最后到物质自我,3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应的自我概念,称为()。(A)反思自我(B)客我(C)社会自我(D)镜我95、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A)印象管理(B)决定期待(C)解释经验(D)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90、关于自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B)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C)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D)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二身份 1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 认同。包括地位身份与处境身份。2身份的特点 客观性 主观性 多重性 稳定性 契约性,三自尊 1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
19、结果。2.自尊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3影响自尊的因素 亲子关系模式 行为表现(成绩)的反馈 选择性参与和扬长避短 根据相似性原理进行社会比较,50、詹姆士的自尊公式是()。(A)自尊=成功自信(B)自尊=成功抱负(C)自尊=自信抱负(D)自尊=抱负成功69、自尊是个体对其()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A)社会角色(B)自我概念(C)自我意识(D)自我价值,8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B)选择相似的人进行社会比较,有利于增加自尊(C)自尊是一种缺失性需要(D)成功的行为反馈可提高个体
20、的自尊水平 113、自尊需要包括()。(A)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B)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C)对归宿感的需要(D)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一、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以及社会人际关系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包括对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二、社会知觉的范围 1.对自我的知觉 2.人际知觉(对他人、群体的知觉)3.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三、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一)认知主体的经验 图式的概念: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进
21、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与解释的作用。图式的作用: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自我知觉(自我图式)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三)认知者的情绪,73、()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A)自我概念(B)角色(C)印象(D)图式35、受()的影晌,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A)遗忘曲线(B)印象(C)图式(D)自我意识 2006年11月,116、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A)情绪(B)兴趣(C)动机(D)经验 2010年5月,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整饰一印象及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
22、体的形象。对他人或事物进行归类,形成有关人或事物概念,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就是印象形成。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一般来说,首因容易出现在不熟悉或少见的人之间;近因效应容易出现在熟悉、亲密的人之间。,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
23、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他的其它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3.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歧视。,35、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刻板印象(D)近因效应,4
24、9、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A)马太效应(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近因效应 37、第一印象的作用机制是()。(A)近因效应(B)光环效应(C)刻板印象(D)首因效应35、“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一种()。(A)刻板印象(B)性别印象(C)首因效应(D)光环效应,35、刻板印象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这说明它具有()的作用。(A)定型(B)消极(C)概括性(D)社会适应 155在印象形成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正确的表述是:A、近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B、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C、最近出现
25、的信息影响也较大,称为近囚效应D、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102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在()的人之间产生。A熟悉 B不熟悉 C亲密 D不常见面70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的性质。A积极 B双向作用 C消极 D定势作用70、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中。(A)光环效应(B)刻板印象(C)近因效应(D)期待效应,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加法模式 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 中心品质模式 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该模式认为,人们往往仅仅根据几个对个体意义大、重要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譬如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心理咨询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7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