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稽查企业所得税的检查.ppt
《税收稽查企业所得税的检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稽查企业所得税的检查.ppt(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六章企业所得税的检查,第一节收入总额的检查,一、生产、经营收入的检查(一)免征流转税的收入的检查1对有免税收入的纳税人,明确划分征、免税收入的界限 2检查“库存商品”明细账户的贷方发生额,看纳税人有无将免税产品的销售收入直接冲减库存商品的情况 3检查“往来”和“基金”类账户贷方,看有无免税商品的销售收入隐匿其中(二)检查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是否按期记入了“收入”账户,第一节收入总额的检查,二、财产转让收入的检查(一)固定资产转让收入的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固定资产的售价是否正确、合理,有无故意低估售价、经办人从中渔利的现象2固定资产净值、出售固定资产的有关费用,以及其与售价的差额的计算是否
2、正确,是否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后转入营业外收入或支出账户,第一节收入总额的检查,二、财产转让收入的检查(二)有价证券转让收入的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汇票贴现收入的检查 2债券转让收入的检查 3股票(股权)转让收入的检查例6-1】P179,第一节收入总额的检查,三、利息收入的检查利息收入是指纳税人的资本资源或收入欠款而形成的收入,包括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付给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的收入。例6-3】P1812005年2月该债券结账利息正确会计分录如下: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50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15977.27 投资收益 34022.73,第一节收入总额的检
3、查,四、租赁收入的检查租赁收入指纳税人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及其他财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检查时要注意审阅“其他业务收入”中的记录内容,看有无租金收入,并将收入标准与有关协议进行核对,在调查询问租入单位的基础上查证问题。,第一节收入总额的检查,五、股息收入的检查检查股息收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纳税人是以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进行直接投资,还是通过购买股票进行间接投资2纳税人进行长期投资,对被投资人有没有实际控制权,以此判断纳税人采用成本法核算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3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投资的纳税人,要注意其股息是否不入帐或少入帐,有无将其隐匿于“基金”或“往来”账户中的现象4投资收益是
4、否缴纳企业所得税,是由投资人与被投资人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高低来确定的,例6-4】P182正确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投资收益 100 000,第一节收入总额的检查,六、债务重组收入的检查(一)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的检查1检查债务重组业务中的债务重组所得计算是否正确,有无将重组所得不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核算的现象,故意偷逃企业所得税2检查是否将重组所得按期申报纳税或不申报纳税(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检查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除纳税人改组或者清算另有规定外,应当分解为先按公允价值转让非现金资产,再以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相当的金额偿还债务
5、这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第一节收入总额的检查,七、接受捐赠收入的检查(一)接受货币性捐赠收入的检查1检查企业接受的捐赠收入是否记入“资本公积”账户核算,企业接受的捐赠可能予以隐藏,故意偷逃企业所得税2检查是否将捐赠收入按期申报纳税例6-8】P187(二)接受非货币性捐赠收入的检查1检查企业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是否如实记入“资本公积”账户,有无故意隐瞒捐赠收入,偷逃企业所得税2检查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实物价值,有无错计金额,隐瞒税收例6-9】P188,第二节材料成本的检查,一、外购材料成本的检查(一)购货价格的检查1采购不合理的问题2核算不正确的问题(二)附带成本的检查1检查原始凭证及其汇
6、总表,一些不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支出,通常都会在原始凭证中表现出来2检查“材料(物资)采购”明细账,第二节材料成本的检查,二、材料入库核算的检查(一)按实际成本核算的检查1自制材料成本的检查2委托加工材料成本的检查(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检查1材料入库成本使用计划价格核算时,“原材料”等账户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形”与“影”的关系2作为调整账户,“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既有附加调整的功能,又有备抵调整的功能,第二节材料成本的检查,三、存款出库耗用销售的检查(一)存货出库数量的检查1对存货帐面结存量的检查(1)账面余额的数量、金额都是红字(2)账面余额的数量是蓝字,金额是红字(3)账面数量结存是红字
7、,金额是蓝字,第二节材料成本的检查,三、存款出库耗用销售的检查(一)存货出库数量的检查2对存货盘点及其处理的检查(1)检查“存货盘点报告表”的原始资料是否齐全,数字是否正确(2)检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明细科目(3)检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明细账的转销情况(4)检查盘点表计价是否正确(5)对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存货的企业,在盘点中发现的盈余,应按计划成本结转,第二节材料成本的检查,三、存款出库耗用销售的检查(二)存货出库计价的检查1先进先出法(1)定期盘存法(2)永续盘存法2加权平均法3移动平均法4后进先出法(新会计准则规定:不予采用),案例1,税务代理人员于200
8、9年2月4日对某企业上年度所得税纳税情况审查时,发现下列问题:“材料成本差异”帐户年末贷方余额120000元,无借方发生额。该企业1-12月制造部门共耗用各种材料450万元(其他部门未领用),期初库存原材料160万元,期末库存原材料150万元,期末在产品、库存产成品、已出售产成品成本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分析:全年生产部门领用原材料均未结转材料成本差额,造成生产成本不实,影响当期损益。本期购进原材料=期末库存+本期耗用-期初库存=150+450-160=440(万元),案例1,材料成本综合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
9、材料成本)=-120000/(160000+4400000)100%=-2%本期耗用材料应分摊材料成本差异=4500000(-2%)=-90000(元)(节约差)由于制造部门领用的原材料未及时调整成本差异,所以90000元的错误额此时已进入在产品、产成品、本年利润之中。因此应按比例计算调整各有关帐户,并确认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分摊率=9(200+300+500)100%=0.9%,案例1,期末在产品应分摊的差异额=2000.9%=1.8(万元)期末产产品应分摊的差异额=3000.9%=2.7(万元)本期销售产品应分摊的差异额=5000.9%=4.5(万元)因此,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45000元
10、.调整帐务:借:生产成本 18000 产成品 27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90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000,案例1,应补所得税=4500025%=11250(元)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250 贷: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 11250,第三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检查,一、固定资产的检查(一)固定资产增加计价的检查1建设单位交来完工的固定资产,应根据建设单位交付使用的财产清册中确定的价值计价2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在竣工使用时应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价3购入的固定资产,应按购入价加上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费后的价值入账4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
11、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后的价值入账,第三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检查,一、固定资产的检查(一)固定资产增加计价的检查5纳税人接受赠予的固定资产应按发票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确定;如无所付单据的,应按同类设备的市价确定6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7纳税人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要按该资产折旧程度,以合同协议确定合理价格或参照有关的市场价格的估价确定8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的,应按照固定资产的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确定,、,第三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检查,一、固定资产的检查(二)固定资产折
12、旧的检查1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检查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检查(1)直线折旧法的检查(2)固定资产折旧的检查(3)加速折旧法的检查,、,第三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检查,三、递延资产的检查(一)开办费的检查1检查开办费账户中每一笔借方发生额,确定其是否为在批准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2检查开办费的内容是否正确,有无虚列或不列入正当的项目费用在内3检查开办费的摊销期限是否合理合法(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检查1检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真实性2检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正确性3检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摊销的合理性,、,第四节生产成本的检查,一、生产成本基本内容的检查(一)按照各类生产在企业内部所负担的使命
13、不同,生产成本检查的内容包括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二)按会计期间结束时(月末、年末)各种产品所处生产过程不同,生产成本检查的内容包括产出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三)按生产成本(即成本项目)构成不同,生产成本检查的内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第四节生产成本的检查,二、生产成本检查的程序(一)辅助生产成本的检查(二)制造费用分配的检查(三)直接费用真实性的检查(四)生产总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检查,第四节生产成本的检查,三、成本项目的检查要点(一)直接材料的检查(二)直接工资和其他直接支出的检查(三)制造费用的检查(四)期初在产品成本的检查,第四节生产成本的检查
14、,四、期末在产品与本期完工产品成本的检查(一)约当产量法1用以分配直接材料成本的在产品约当量的计算。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原材料于开始时一次投入(2)原材料随生产过程陆续投入(3)原材料分阶段批量投入,第四节生产成本的检查,四、期末在产品与本期完工产品成本的检查(一)约当产量法2用以分配其他成本项目的在产品约当量的计算。按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计算在产品的约当量,分为以下方法:(1)估算。在各道工序生产进度和在产品数量比较均衡的条件下,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可一律按50%计算。(2)按完成额的定额工时计算。这种方法关键在于计算期末在产品完成的定额工时。(3)分阶段计算。产品结构复杂、生产工序多的企业,难
15、以按一个比例计算产品约当量,可先分阶段计算,加总后分配生产费用。,第四节生产成本的检查,四、期末在产品与本期完工产品成本的检查(二)定额成本法定额成本法指期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等项成本,都按定额成本计算,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其余额即为完工产品的成本。某些企业的产品生产已经定型,生产中的各种耗费都有较准确的消耗定额,而且这些产品的在产品数量在月份之间变化不大。在这种条件下可采用定额成本法来简化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工作。,案例2,注册税务师于2009年2月4日,受托代理审查A、B公司二家股份公司2008年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
16、,有关资料如下:1、A公司:某生产车间1-12月份多领用原材料,财会部门依据领料单以领代耗处理。经查车间原始记录,得知领而未用的材料年末结存60万元。根据核实计算确定企业年末在产品占生产总量20%,完工产品占80%,入库产成品已销售90%,年末库存为10%。2、B公司:08年度3月份购入两台需要安装的设备,4月份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注册税务师通过审查:“在建工程”帐户及相关原始凭证,发现在建工程只计有设备购入原价,未计有运杂费、安装费等支出。经过调查,安装设备的用料都是作为车间修理用领料处理的,该安装费连同运费一起,从3月到4月作为制造费用计入了生产成本,共计32000元。该设备由管理部门使
17、用,使用年限5年。,案例2,要求:(1)请根据上述资料,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作调帐处理。(2)计算各企业应补缴的所得税A公司:分析:财务部门未按实际耗用金额计帐,造成虚增生产成本60万元。按比例分摊法计算影响在产品、库存产品及本年利润的金额年末在产品虚增成本=60000020%=120000(元)年末库存产成品虚增成本=60000080%10%=48000(元)本年度已销产品虚增成本=60000080%90%=432000(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43200025%=108000(元),案例2,调帐分录:借:原材料 600000 贷:生产成本 120000 产成品 48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税收 稽查 企业所得税 检查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7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