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ppt
《高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ppt(1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一、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 二、高校教学改革的进展 三、教师发展与教学学术,一、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1、高等教育大众化 规模扩张 数量增长,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马丁 特罗)精英 大众化 普及化,高等教育入学率,美国 73.1%(2009)英国 117.3%(2009)法国 45%(2010)德国 49.9%(2010)日本 80.9%(2012)韩国 98.4%(2011),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2015年,我国的高等学校已经发展到285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60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37.85万人,研究生招生64.51万人,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647
2、万人(其中研究生191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26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4%。,2、大学教师的双重目标、双重职责、双重忠诚 教学与科研,大学起源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在中世纪大学中是唯一的。以教学活动为基础,中世纪大学主要实现着培养人才的职能。,19世纪初的德国大学改革的最重要特征是将研究活动引入大学。研究活动的出现使得大学的第二职能发展科学得以实现。研究同时成为培养人才的方法之一。,19世纪下半叶服务社会职能在美国大学的出现是教学与研究活动走出校园,在社会中的拓展。,自研究活动在大学出现以来,研究与教学的矛盾就产生了。“不出版,即死亡”重研究,轻教学,3、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世界
3、潮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质量成为许多国家高等学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质量问题(高等教育中各方面的保管人如何保证质量)几乎到处蘑菇似的增长成为高等教育政治日程上的一个优先考虑的题”。,美国历史学家佩琦史密斯(PageSmith)在其扼杀精神:美国高等教育一文中描写道:“美国高等院校的景象如同一片荒芜的沙漠,已往的辉煌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对教授职位的厮杀,对本科教育的无视这种迹表明,他们正在扼杀美国高等教育的精神”。,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在1984年10月提出了题为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指出了当时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为获取学士学位而进入高等
4、学校学习的学生,实际上只有一半获得了这一学位”;“19641982年,毕业考试15门主修课测验中,学生有11门课的成绩下降,下降最严重的是那些需要较高的语言表达技巧的学科”;“美国高等学校的物质设备和教学设备,正在急剧恶化。甚至一些有名望的研究型大学将数百万美元的维修费用于购买书籍,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的设备预算也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美国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1983)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1984)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1987),英国 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高等教育白皮书1987)高等教育的
5、框架(高等教育白皮书1991),德国 德国高等学校90年代发展展望(德国科学委员会1988)大学教学在将来的工作范围是对90年代高校发展展望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法国 构建欧洲高等教育模式(法国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 雅克阿达利)“使每个大学生达到其最佳水平”是高等教育7个使命之首。,日本 关于改善大学教育、关于改善短期大学教育、关于改善高等专门学校教育(大学审议会,90年代初期),中国“高教30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总体目标 坚持内涵式发展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人才培养 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
6、 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和就业服务指导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二、高校教学改革的进展,影响高校教学的主要因素 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内容 教师教学态度、能力与方法 教学形式 教学设备,1、变革教育理念是教学改革的思想前提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理念的指导与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同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教育制度会产生出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应该随着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变化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而发生改变,只有适应社会、时代变化与教育制度改革的教育理念才能对教育实践起到正确的指导与影响作用。,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 创新教育,素质教育20年 199
7、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1997年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52所高校进行文化素
8、质教育试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素质教育是什么 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 全体性:面向所有学生 全面性:促进全面发展 基础性:注重基础素质 发展性:加强能力培养,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的起源可
9、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进入现代之后,当专业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主体时,出现了学科过度分化,知识狭窄化,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人文素养差等问题。因此,通识教育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识教育强调的是心性培养和文化熏陶,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提供深人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取向和方法,提供必要的学术规范,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研究取向 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如何使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具有研究性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按照洪堡的大学理念,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仅体现在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研究成为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体现为
10、教学过程即研究过程,教学成为促进研究的一种手段。,教学活动的独立取向 就培养创新型人才来说,其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是学生“相对独立地从事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地从事科学发现和实践活动的过程”。独立地开展研究与创新活动,这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学活动的实践取向 就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过程来讲,发展学生的认识使其知识得到增长固然重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于实践、走向发现创造才是大学教学所要达到的更高的目标。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社会实践等校外的活动环节,在校内、在课堂上、在实验室里必须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1、。,2、更新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的中心内容 课程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的基本要件,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因此,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课程改革一直是高校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不断改革课程体系,以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这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经验。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经过30年改革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不同于过去的鲜明的特点。,校本性各高校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由各高校自主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4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高等教育法的这一规定成为大学自主确定课程体系的法律依据,也使得当下中国大
12、学的课程体系具有了“校本”(本校)的色彩,这与计划经济时代强调教学计划的统一形成鲜明的对照。,大学课程体系的校本性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发展与大学办学自主权扩大的基础之上的。在市场经济充满竞争性的环境中,各大学的毕业生若要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所掌握的知识与具有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的作用。这就要求各大学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改革上下功夫,制定出具有各自特点的课程体系来。,宽博性与计划经济时期的高校课程体系的“专”、“窄”相比较,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所包括的学科、知识趋于丰富、多样,朝着拓宽基础、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方向发展。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通识教育”的展开。,有关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对高校教
13、学改革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北京大学2001年开始实施以本科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元培计划”,改革课程体系,以哈佛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为参照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通选课。复旦大学2002年提出“大学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观念,改革了课程体系,以综合教育课程、文理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体现在综合教育课程与文理基础教育课程中。,选择性高校课程体系中选修课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使大学生的学习有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扩大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自主性、选择性成为近年来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向。,3、改变管理机制是教学改
14、革的制度保障 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从观念、制度到方式、方法等全面改革高校教学管理成为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重头戏。,服务将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一个基本性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性质是控制,这是由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即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为国家发展培养干部、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所决定的。,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成为高校教学活动的目的与价值取向时,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性质就不仅仅是控制了,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成为新的内容。这种服务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这种由“控制”到“服务”的
15、转变是深刻的、带有根本性质的,它不仅是理念上的,而且还是制度上、内容上、方法上的。,4、建立质量保障制度是教学改革的 重要目标,如何保证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实践来看,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需要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与社会的外部监控相结合。高校内部管理与社会外部监控构成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制度。,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始于大学的 内部管理,我们在考察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历史发展时,发现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相结合的形式并不是自与现代高等学校有着“血缘关系”的中世纪大学产生之时就有的,准确地说这种形式是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而出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有一个由内部管理
16、 开始到外部监控介入的发展过程。,“一直以来,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都拥有自己的一套机制确保他们的工作质量。在这套机制中,人的品质和工作的质量直接产生联系:学生要具备必要的资格才能进入高等学府,乃至最终取得学位;教职员工要具备必要的资格才能上岗,乃至获得提升,直至升至教授”。,高等教育质量的内部管理最初是从 保证教师的品质、水平开始的。,中世纪大学在其诞生之初,逐步形成了一套录用新教师的标准与制度。以作为“大学之母”的巴黎大学为例,若想在巴黎大学任教,必须获得大学的“教师资格”。不同学科教师资格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人文学科要求申请教师资格者“须年满21周岁,在人文学科听课6年以上,并在神、医、
17、法三科学习满两年”;神学教师资格的申请者“须年满30周岁,在人文学科听课6年、神学科听课5年以上”。对于每一位申请教师资格者,大学组成了包括6名相关学科教师在内的审查委员会,由审查委员会决定是否授予申请者教师资格。,爱弥尔涂尔干在谈到中世纪巴黎大学的教师任职时,提出了“执教权”与“就职礼”这两个概念,认为“执教权和就职礼(这是博士学位的最初形式)是两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是立志从教者在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之前,需要依次通过的两级学位”。,中世纪大学的任教“资格制度”奠定了现代大学教师制度的基础,客观上成为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自中世纪大学产生至20世纪中叶的相当长时间内,高等教育的质量一直是大学内
18、部的事情(如果人们意识到需要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话),大学依靠着它的传统、依靠着它的内部管理保障着教育质量,维护着大学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为什么在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后到20世纪中叶的几百年时间内,高等教育质量只是大学内部的事情、大学依靠着内部管理保障着教育质量呢?原因或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大学的自治传统。二是大学的规模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在现代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外部 监控的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发展逐步由战后恢复过渡到快速增长,高等教育发展也因此进入了“黄金时期”。到70年代初期,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超过或接近15(如瑞典1971年为24%
19、,英国1973年为13,日本1970年达到23.6%),进入了马丁特罗所言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美国1967年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占1821岁人口的比例已经高达46.6。,高等教育规模的如此扩大彻底改变了高等教育原有的“精英性质”,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大众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成为人们普遍拥有的一种权利,由此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高低就变成与社会大众紧密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当人们为接受高等教育付出了必要的费用之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改变了高等教育的性质,而且使高等教育成为一项耗资巨大的公共事业,引起政府的更多关注,从而使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据
20、统计,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一般都在2以上,如美国3.5,英国与法国2.3,德国2.5,OECD各国平均3.1,日本略低也有1.8,挪威最高达到5.3。美国2004年的GDP为11.47万亿美元,按照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5.3计算,则政府教育经费支出额达到6079亿美元,其中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额达1491亿美元(按照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1.3计算),接近政府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四分之一。,规模膨胀、耗资巨大、质量下降,这些因素或背景使得建立包括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在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成为必要,中世纪大学、近代大学的那种高等教育质量仅仅属于大
21、学内部事务的状况已一去不复返。,“英国自1992年以来,建立了新的质量审核组织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EQC)。他们在1991年的高等教育白皮书中还规定了以下术语的特定内涵:质量控制校内维护和加强其工作质量的机制;质量审核旨在提供保证学校具有合适的质量的外部检查;质量评估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外部评审;并以此形成质量保障系统”。,“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联合会(INQAAHE)2003年的一项统计显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起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目前至少有包括阿尔巴尼亚和越南在内的47个国家建立起质量保障机构。”,如何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的内部 保障制度,英国1987年发表的高等教育白皮书高等教育应付
22、新的挑战中有这样一段话。“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靠高等院校在维护和提高标准上所作的贡献。外界既不能直接提高质量,也不能强使高等院校提高质量。但代表公众的政府能够也必然会设法建立适当的体制,以促使高校负起提高教育标准的责任,并对其进行监督”。,在现代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内,确立高校内部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发挥高校内部管理在保证与提高质量方面的主要作用应是最为基本的。,生源控制、师资控制、过程控制、自我评价这四个主要部分构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质量内部管理体系。,生源控制是高校教育质量内部管理的起点。,师资控制是高校教育质量内部管理的基础。选任:制度化的公开招聘 美国的“终身教职”制度 发展:FD(facu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文档标签
- 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规则
- 某某大学五星级党组织创建和五星级党员创评活动实施方案
- 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推荐和审批表
- 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2022版
- 高等教育
- 高校大学加强学风建设方案
-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
- 大学落实研究生指导教师立德树人职责规定
- 高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 课题名称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学术职业视角的研究
- 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申报书
- 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发展规划
- 3-1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暂行规定
-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 大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试行
- 大学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细则
- 某某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 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
- 教育质量
- 大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7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