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全].docx
《2023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全].docx(8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目录第一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名词.1特种设备使用名词术语.1第二部分安全管理架构图.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架构图.4第三部分部门安全职责.5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5二、质量技术部门.6三、特种设备使用部门7第四部分岗位安全职责.8一、董事长(总经理)安全职责.8二、分管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安全职责.9三、单位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10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职责.11五、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职责.12六、特种设备安全档案管理人员安全职责.13七、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安全职责.14八、压力管道巡检维护人员安全职责.15九、起重机司机安全职责.16十、场(厂)内专用机动
2、车辆司机安全职责.17第五部分安全管理制度.18一、安全会议制度.18二、日常检查制度.19三、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0四、维护保养制度.22五、使用登记(注册登记)制度.23六、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24七、定期报检制度.25八、档案管理制度26九、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27十、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制度.28十一、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29十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制度.30十三、安全目标管理制度31十四、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标准化制度.32十五、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33十六、压力容器维护保养制度.35十七、压力容器安全检查制度.36十八、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管理与校验制度.38十九、压力容器检验
3、管理制度.39二十、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40二十一、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41二十二、压力管道巡线检查制度.42二十三、压力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制度.43二十四、压力管道的新建、扩建、改建管理制度.45二十五、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制度.47二十六、压力管道安全附件检验制度.51二十七、压力管道事故处理制度.54二十八、起重机械使用安全规定.55二十九、起重机械索具和备品备件采购、保管和使用要求.57三十、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使用安全管理制度.58第六部分安全操作规程.60一、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60二、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64三、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66四、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
4、操作规程.70第一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名词特种设备使用名词术语L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并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2 ,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特种设备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其既可以是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也可以是受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委托,具有在用特种设备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者。3 .安全监察:指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政府机关为了实现安全的目的,而从事的决策、组织、管理、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和。4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
5、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l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LO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C液体的气瓶;氧舱。5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
6、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O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6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7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
7、辆。8 .监督检验:是指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中,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的验证性检验,属于强制性的法定检验。9 .定期检验:是指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实施的特种设备定周期检验,以及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的定周期校验或检定。属于法定检验性质。10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11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指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特种设备。12 .安全附件:是指控制
8、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温度、压力、容量、液位等技术参数的测量、控制仪表或装置,通常指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水)位计、温度计等及其数据采集处理装置。13 .安全保护装置:是指用于控制载荷、位置、速度、防止坠落、倾覆、机械伤害的装置,通常是指载重量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游乐设施等机电类特种设备上,用于控制位置、速度、防止坠落的装置,通常指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制动器、限位装置、安全带(压杠)、门锁及其连锁装置等。14 .特种设备事故: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特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5 .或者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含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检验检测活动中
9、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种设备严重损坏或者中断运行、人员滞留、人员转移等突发事件。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造成的社会影响,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16 .事故隐患:指特种设备及其作业场所处于不安全状态、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17 .严重事故隐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严重事故隐患:使用非法生产特种设备的;超过特种设备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缺少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使用应当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
10、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的;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18 .重大维修:是指更换或修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受压元件;更换或修理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辆影响强度的主要受力构件、安全保护装置,不改变特种设备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的活动。19 .改造:是指通过拆卸或者更换特种设备本体、主要受压元件、主要受力部件、结构或者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备的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变更的活动。20 .注销:是指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以及改变工艺参数和用途已不作为特种设备使用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向原登记的特
11、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的登记变更手续。21 .三落实、两有证、一应急:指落实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落实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落实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特种设备有使用登记证,管理与作业人员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第三部分部门安全职责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1 .贯彻执行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2 .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3 .参加特种设备订购,进厂和安装的验收及试车。4 .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等。5 .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6 .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
12、要求。7 .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8 .向当地特种设备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9 .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 .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11 .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I。12 .负责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13 .对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二、质量技术部门1 .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措施的设计。2 .在推广新技
13、术、新材料、新工艺时,考虑特种设备使用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尘毒、物理因素危害等问题;组织试验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在正式投入生产前,做出安全技术鉴定。3 .在产品设计、工艺布置、工艺规程、工艺装备设计时,严格执行有关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标准和规程,充分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4 .负责编制、审查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5 .承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科研任务,提供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技术信息、资料,审查和采纳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方面的合理化建议。6 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职工的特种设备技术教育与考核,推广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7 .参加特
14、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从技术方面找出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三、特种设备使用部门1 .组织本车间或班组职工认真学习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制定的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本车间或班组实际,积极制订出加强使用管理、维护检修等有效措施,不断改善使用管理状况。2 .在分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抓好本车间或班组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工作。3 .参与监督本车间或班组使用特种设备的安装调试、修理与改造、质量验收工作,积极组织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准备工作,及时安排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的检校工作。4 .对特种设备开展日常安全检查,随时了解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状况,不断提高特种设备完好
15、率。5 .协助有关部门编制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计划,并积极参与实施。6 .经常教育督促本车间或班组有关人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严禁特种设备带病运行和不合理使用,对特种设备使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与有关部门共同落实整改。7 .组织安排好本车间或班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并经常对本车间或班组职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责任感。8 .督促本车间或班组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检查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危及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并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9 .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特种设备停用保养工作,保证停用特种设备能够处于良好的状态。
16、10 .经常查看特种设备注册铭牌悬挂情况,防止丢失和损坏。11 .不得安排无证操作人员独立上岗操作特种设备。12 .对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应及时上报,积极配合采取防范措施。第四部分岗位安全职责一、董事长(总经理)安全职责L总经理是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2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3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法规、规章、标准和政策,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接受安全审核。4 .审定安全生产规划和计划,确定本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批准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切实保证生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5 .
17、检查并考核同级副职以及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6 .负责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充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听取安全工作汇报,决定安全工作的重要奖惩。7 .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8 .研究解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负责本单位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9 .把安全工作业绩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干部,要分清责任,严肃处理。10 .按照上述安全职责,确定公司年度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部门安全管理的目标、任务。二、分管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安全职责1 .受主要负责人委托,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
18、管理,组织实施单位的使用安全管理制度。2 .熟悉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知识,了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3 ,接受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4 .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规、规范及标准。5 .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6 .组织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I。7 .组织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8 .组织特种设备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9 .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10 .负责特种设备突发
19、事件或事故的报告和协助事故调查。11 .组织开展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标准化建设。三、单位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1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2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组织编制中长期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发展规划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措施计划。3 .负责组织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的学习、培训、考试工作。负责组织入厂新进人员特种设备安全教育。4 .按照国家技术政策和行业管理规定,组织编制审查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作业标准和技术措施,并负责检查执行。5 .按时组织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根据生产变化及时修改完善,认真检查实施
20、,协助组织好每年一次的应急事故演练。一旦发生重大事故,立即赶赴现场制定救援措施,参加抢险救援。6 .经常参加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检查,发现重大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并制定具体措施督促整改。7 .按时参加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办公会,及时将技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向总经理汇报并提出改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8 .指导有关部门搞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对员工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技术知识的考核,组织全员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经常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全员技术素质。9 .对违反技术有关规定的指令有权拒绝或暂缓执行,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四、特种设备安全管
21、理部门负责人安全职责1 .认真执行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法规,组织实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 .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奋斗目标,并负责实施建立健全公司特种设备安全档案资料。3 .经常对公司职工进行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常识宣传教育,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开展业务训练,使其具有独立操作能力。4 .定期组织公司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检查,督促公司各部门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隐患整改工作,消除各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隐患。5 .加强业务知识、专业技术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
22、水平。6 .掌握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特种设备的使用位置。7 .加强对车间和班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管理员的教育和培训I,全面提高各级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管理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做好全公司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五、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职责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标准,持证上岗。2 ,接受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3 .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4 .收集、管理
2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5 .编制日常安全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6 .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7 .提出应急救援演习计划,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演习具体工作。8 .组织实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9 .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检验检测和作业人员考核。10 .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作业人员实施救援。11 .实施对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六、特种设备安全档案管理人员安全职责1 .加强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忠于职守,钻研业务,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2 .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 制度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7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