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范.docx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范.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篇1: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人模板、全册教学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意在使儿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
2、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第四单元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意在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二、全册教学要求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
3、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4、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
4、长。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四、学生基本情况(略)五、提高质量措施: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全册教学进度安排表第一单元我
5、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第1周至第3周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第4周至第6周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第7周至第12周第四单元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第13周至第18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篇2: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
6、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三、教学要求:总要求:促进
7、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
8、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四、具体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
9、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五、课时安排一周两课,其间也可安排一些劳动、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1、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和原则,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2、现状分析(1)四年级学情分析本年级共有150名新入学儿童,他们个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他们懂礼貌,文明习惯较好;经第一天培训后发现,绝大多数孩子不仅识字量大,而且非常乐于助人,理解能力也较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 品德 社会 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8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