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511.docx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5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51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多选题下列能说明学习内涵的是A:学习是一种活动B: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行为变化C:学习是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的,而且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D: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E:学习是生理成熟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参考答案: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o解析:学习不是由生理成熟引起的,而是由不断的联系引起的行为变化,故E项错误。2、单选题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的是o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机遇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o解析: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机遇是
2、外部的不稳定的。3、简答题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参考答案:(1)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2)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3)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影响,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4)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4、填空题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和,是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O参考答案:稳定性可变性稳定性可变性本题解释:参考解析:稳定性可变性稳定性可变性5、简答题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在教育中应如何把握这些规律?参考答案:参考解析:个体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支配着我们的教
3、育工作。(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特点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成,都应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这个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有的放矢。(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
4、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对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活动首先要分析个体各个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才会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可以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
5、些却是隐性的,培养自信和坚持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在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层次都存在。从群体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方面。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我选择的方向的影响。因此,在教育.Y-作中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是非常重要的。6、单选题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认识与自然关系的美与恶,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体现了学校教育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参考答案
6、: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o参考解析:学校教育具有文化功能,题干体现学校教育促进学生世界观的形成。7、单选题礼记中庸中描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指现代教学论中的A:教学过程B:教学内容C:教学目标D:教学方法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o参考解析:结合题干可知从博学、审问到笃行是一个过程,故应是教学过程。8、单选题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o: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o解析:9、单选题在方位知觉方面,4岁儿童oA:仅能辨别上下B:开始能够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方向C:开始能够辨别前后D:开始能够辨别以自己为中心
7、的左右方向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据研究,2-3岁的幼儿能辨别上下,4岁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幼儿5岁时,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10、单选题某人在判断行为的好坏时,关注的是行为的具体结果或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种道德判断水平属于_。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普遍伦理水平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识记。【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根据科尔
8、伯格的研究,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其中,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前习俗水平)的儿童以行为的具体结果或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因此本题选A。11、简答题我国中小学实行的六三三学制首次规定是在颁布的壬戌学制参考答案:1922年本题解释:【答案】1922年12、单选题课堂教学中的“开场白”是指oA:讲授B:导人C:提问D:小结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13、单选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9、长期性B:示范性C:主体性D:创造性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o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等方面。14、判断题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是互相排斥对立的。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这两种学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尝试一错误说往往是顿悟的前奏,顿悟则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15、简答题试述班级管理的功能。参考答案:(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因此,如何运用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
10、能。(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级是学生群体活动的基础,是学生交往的主要场所,因此,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班级管理不但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人,而且要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16、填空题表象的和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本题解释:参考解析:数量质量17、简答题论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如何提高记忆的效果。考生需要注意如何提高记忆效果和如何进行有效地复习是两种问题两个题目,答案存在着差异,不能等同。提高
11、记忆效果的方法中有一条是合理地组织复习,其他都涉及识记和保持的过程。【参考答案】(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无记忆目的或记忆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记忆的效果,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记忆材料时的组织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影响记忆的效果。首先,要有长远的记忆目标和意图,学习记忆应有计划。其次,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以便提高记忆效果。再次,要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机械记忆的特点是基本上不去理解材料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记忆。如果将机械记忆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意义,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记忆效果。在学习中要以意义记忆为主,机
12、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人们既可对学习材料作表面加工,也可以作精细加工,即理解材料的意义。研究表明,理解越深,保持就越好。为了理解记忆的材料,应该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把它们概括而确切地叙述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对材料的组块化实际上就是把若干的组块组合成数量更少的、体积更大的组块的心智操作,它能使输入信息有效地储入长时记忆。对记忆材料可以用多种方式组织加工,常见的组织加工方式是类别群集,即把一系列项目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考点 强化 练习 511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8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