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补注》与史注传统(附背景溯源链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史补注》与史注传统(附背景溯源链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辽史补注的问世,可以看作是前辈辽史大家对史料做加法的扛鼎之作,无疑会成为后学晚辈不断汲取营养、开拓创新的根基所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新生代辽史学人有责任在不忘加法的同时,尝试减法,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断推动整个研究领域的深化与发展。著名辽金史专家陈述(19111992)先生所著辽史补注近日在中华书局出版,诚可谓辽史学界一大盛事。此书始撰于上世纪30年代,历经数十载的改撰增补,至作者去世时仍未完全定稿,实乃陈先生最重要的遗著,更是其毕生研究辽史之结晶。全书依元修辽史旧有卷帙,先录原文,继而广征相关文献,逐段加以补注。据粗略统计,补注所引文献逾九百种(参见景爱陈述学术评传附录三辽史补注征引文献,
2、花木兰出版社,2006年;按其所据为出版前之稿本),虽然此项数据对直接征引与转引文献未加区分,所得结果当较实际情况为多,但仍可大致反映陈先生在蒐罗史料方面所投入的心血及取得的成就。今本共编为十册,排版字数约240万字,较原中华书局点校本(主要点校者亦为陈述)之90万字,增广颇多。如此鸿篇巨制,堪称辽代史料之渊薮,治斯学者自须常备案头,反复研磨,其中的学术意义也只有在研究各具体问题的后来人与之产生对话、碰撞时才能真正彰显;同理,对于这笔学术遗产的全面评价,当然也需要学界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消化吸收方可切实展开。与书中宏富的内容一样,辽史补注的编纂形式本身亦颇值得考究,其中不仅关涉到古代史书补注传统
3、之源流、优长与不足,同时也蕴含着对辽史学界既有成果的总结、对新兴取向的提示,本文即尝试从这一角度略作管窥。从陈寅恪辽史补注序说起上世纪40年代初,陈述撰成辽史补注序例(中华书局本题作自序),陈寅恪为之序,开首即云:“裴世期之注三国志,深受当时内典合本子注之薰习,此盖吾国学术史之一大事,而后代评史者局于所见,不知今古学术系统之有别流,著述体裁之有变例,乃以喜聚异同,坐长烦芜为言,其实非也。陈寅恪提出此说实际上是基于两个背景:其一,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是现存第一部以大量增补史事为主要内容的史注著作;其二,以刘知几为代表的后世史评家多批评裴氏“喜聚异同,不加刊定,恣其击难,坐长烦芜”(史通补注陈寅恪
4、认为裴注所开创的史注传统取材详备,实有保存史料之功,又见陈述序例“所论宁详毋略之旨”正与此合,故称“补注之于辽史,亦将如裴注之附陈志,并重于学术之林辽史补注在正式问世之前的七十多年间一直享有盛誉,为学界所期待、瞩目,很大程度上与陈寅恪此序的高度评价及其中所论古史补注传统源出佛典说的广泛流传密不可分。将三国志裴注这类史注体例之渊源追溯至佛家经典合本子注,是陈寅恪的著名论断之一,除此序文外,尚见于氏著杨树达论语疏证序读洛阳伽蓝记书后徐高阮重刊洛阳伽蓝记序诸文。所谓“合本子注并非佛典固有成词,而是陈氏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在支愍度学说考称“中土佛典译出既多,往往同本而异译,于是有编纂,合本以资对比者焉
5、”,其大字正文,母也,其夹注小字,子也,盖取别本之义同文异者,列入小注中,与大字正文互相配拟,即所谓,以子从母二,事类相对,者也”。可知,陈氏所谓“合本子注”是指汇集不同佛经译本,制成“合本”,加以比较研窕,以一本为正文(母本),复以小注形式呈现异文(子注)。他认为裴注聚异同、存史料之法即受此影响。有研究者指出,“合本子注”概念的核心当在于“合本”,而陈氏本人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和阐述亦存在前后矛盾之处(参见吴晶陈寅恪“合本子注”说新探,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于溯陈寅恪“合本子注”说发微,史林2011年第3期)。对于陈氏援内典为裴注来源的观点,周一良表示过明确质疑,认为裴注“多为补遗订
6、误,而非字句出入,往往连篇累牍,达千百言,这与同本异译简单明了的情况有很大不同”(魏晋南北朝史学著作的几个问题,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指出了二者在注释内容和篇幅方面的巨大差异。胡宝国则在肯定周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着眼于经学影响的消退、南朝知识至上的风气及晋宋之际书籍整理、学术总结的盛行等方面分析了裴注的成因(参见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知识至上的南朝学风,文史2009年第4期;东晋南朝的书籍整理与学术总结,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1期),从历史背景的角度重新解释了裴注的出现,客观上也消解了陈氏之说。尽管仍多有论者力主陈说,但似乎又都无
7、法提出切实的论据,如认为“合本子注对史注内容是否起到影响或许还存在争议,但在体式上,子注对史注,尤其对史书自注无疑产生了许多积极的作用”(赵宏祥自注与子注,文学遗产2016年第2期),其所谓子注体式是指史书小注的出现始于裴注,这显然忽视了经学注解中早已出现的小注传统(如最为典型的汉代章句等)。而裴松之本人即为当时的经传学家,著有集注丧服经传,其以经学之小注形式融史学之时代内容,似更近情理。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来看,陈寅恪之说从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很难得到史料的支撑。中国古代史书补注传统的出现似乎还是应该放在史学脱胎于经学而在魏晋以后逐渐取得独立地位的内在理路中理解,晋宋之际的社会风气、物质学术条件的
8、转变构成其背后的实际动因。陈寅恪辽史补注序在上引开首一段后又称“赵宋史家著述,如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最能得昔人合本子注之遗意”,是将南宋史家长编考异之学亦归于合本子注之余脉。似乎在陈氏看来,凡以小注保存不同材料之史注皆可溯源于此。但这里存在的问题就更为明显:首先,史家自注与后人补注在功能上存在本质区别,著史者自撰考异,实欲明正文去取之原则,信以传信,疑以传疑,而与后人补注前史时尽力蒐罗、铺陈排比大异其趣;其次,宋人长编考异之学始自司马光通鉴考异,陈氏所举南宋三史皆祖法于此,然温公考异并非附于通鉴原文,而在书外别本单行,与前代史注判然有别,更与佛家合本子注相去甚远。辽
9、史补注序又云:”回忆前在孤岛,苍黄逃死之际,取一巾箱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抱持颂读。其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然其中颇复有不甚可解者,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平生读史凡四十余年,从无似此亲切有味之快感,而死亡饥饿之苦,遂亦置之量外矣。由今思之,倘非其书喜聚异同,取材详备,曷足以臻是耶!从中可以看出,陈寅恪之所以对于“喜聚异同,取材详备”的注史体裁大加推许,特别表彰佛家合本子注形式的积极影响,甚至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实与其切身遭际、国家命运有关,似不可一概以学术因素论之。“考证之学,譬如积薪“裴松之薪U聚/材料、补注史书
10、之传统,但在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这种体裁并未取代原本的名物训诂之法而成为古代史书注解的主流。直至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风大盛,与此史书补注之旨颇相契合,因而涌现出一批模仿裴注之作,如惠栋后汉书补注,杭世骏三国志补注金史补阙,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彭元瑞、刘风诰五代史记补注等。其中与辽史相关者,主要为厉鹦辽史拾遗、杨复吉辽史拾遗补,而将此二者合为一书,正构成了陈述先生撰作辽史补注的萌芽和基础(参见辽史补注后记)。辽史补注序例称“补者效褚少孙之补史记,注者效裴松之之注三国”。其实,全书补撰的部分只占很小一部分,主要还是注文,可见此书的基本定位就是远祖裴注,近仿厉、杨二氏之书,以后者为实际基础再行增补
11、。清末民初,补注之学出现了继乾嘉之后的又一个高潮,如唐景崇新唐书注,王先谦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新旧唐书合注,吴士鉴晋书斛注等,皆属此类。针对刘知几批评补注之体为“吐果之核、弃药之滓”,陈述先生在辽史补注序例中反驳曰:“有未尽然者,即补注所资,是否为修史时所已见,纵令修史所捐,是否仍有助于考史,是则王先谦、吴士鉴、唐景崇等所以仍有两汉、晋、唐诸书之补注也。”显然,陈先生是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工作纳入到传统注史的谱系之中,辽史补注亦可看作是当时学术风尚影响下的产物。同时还应该注意到,辽史补注之作,实际上是对有清以来关于辽史实证研究成果的全面吸收。除厉鹦、杨复吉二书外,书中引用了大量清人关于辽史及辽代史事
12、的考证,主要包括顾炎武日知录读史方舆纪要,朱彝尊曝书亭集,姜宸英湛园札记,何焯义门读书记,乾隆殿本辽史考证,钱大昕什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养新余录潜研堂集诸史拾遗,赵翼什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清廷官修满洲源流考日下旧闻考,李友棠辽史纪事本末,毕沅续资治通鉴考异,江师韩韩门缀学,阮葵生茶余客话,俞正燮癸巳类稿,周春辽诗话,道光殿本辽史考证,梁章指浪迹丛谈,张穆蒙古游牧记,戴熙古钱丛话,何秋涛朔方备乘,文廷式纯常子枝语,李慎儒辽史地理志考等数十种(除此之外,朱明镐史纠、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考异、邵晋涵旧五代史考异、姚范援鹑堂笔记、秦蕙田五礼通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汪辉祖九史同姓名略等书亦有对辽史
13、的考证研究,补注未及征引)。同时,民国年间专门考订辽史之著作如陈汉章辽史索隐、若诚久治郎辽史索引、谭其雅辽史订补、张元济辽史校勘记、罗继祖辽史校勘记、冯家昇辽史初校等,亦成为陈述先生的直接资料来源。这些考证成果都以校补、考据为共同特点,一方面构筑了辽史补注的创作基础,另一方面也规定了长期以来辽史研究的基本取向。辽史向以简陋著称,对于辽史研究者而言,“穷尽史料既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参见刘浦江穷尽旁通预流:辽金史研究的困厄与出路,历史研究2009年第6期),而补注这一体裁正是在实证层面穷尽史料的最好方法,陈述先生更是这方面的先行者、实践者。从辽文汇到全辽文,从辽金闻见汇录到辽会要,无一不是这一取
14、向的体现,直至辽史补注蔚为大观。综上可知,辽史补注既可视作补注传统作用于辽史研究的集成之作,又是对有清以来考订辽代史事成果的倾力囊括,同时也是陈述先生毕生学术追求的收束凝缩,具有多重的总结性质。此书的问世,在某种意义上讲,标志着辽史研究史料体系的基本确立。在史料匮乏的辽史研究领域,新材料的开拓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可预期的未来而言,元修辽史在史料体系中所占据的核心地位仍然不可撼动。探索新史料的工作当然永远不会停歇,只不过,经过辽史补注“竭泽而渔”式的蒐讨,后来者很大程度上只能在其基础上进行局部、零星的补充,而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突破这一史料体系的主体架构。关于辽史补注一书对既往研究的继承、总结
15、性质,陈述先生有着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表述。补注序例称“寅恪先生有言:,考证之学,譬如积薪。,今即就前贤所积者,续为增补,用资参证。此处借用陈寅恪“积薪”之喻,不过揆诸陈氏原文,似与此处序例引述之意略有差别。该句见于陈氏三论李唐氏族问题(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46页):“夫考证之业,譬诸积薪,后来者居上,自无胶守成见,一成不变之理。寅恪数年以来关于此问题先后所见亦有不同,按之前作二文,即已可知。”其中所强调者本为后来居上,后出转精之意。陈述先生引用此说并稍改原义,所欲突显的无疑是辽史补注不断累加、层层递增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实际上关涉到补注之体及辽史研究所存在的某些
16、方法论层面的问题。“返于辽史之前”陈述先生在补注序例中将撰作此书之目标概括为“但愿返于辽史之前,使大辽一代北方诸族及其与中原相涉之史迹,汇集于此,信而有征”。类似的义涵在三十年代所作自序中还曾表述为“至于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更需要丰富准确的史料,更需要广聚异同”。其中“返于辽史之前“、“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的提法与当今史学界常常探讨的“接近或回到历史现场颇有几分神似,反映了陈先生作为一名现代史家的学术追求。在陈先生看来,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在于不断地汇集史料、广聚异同,其以“积薪”为喻强调不断累加、层层递增的重要性正在于此。我们姑且将这种研究方法称作对史料做“加法”,即以一种核心史
17、料为基本骨架,广泛蒐罗各种不同材料,不断地填充血肉。史料多一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可能就丰富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补注之体可以称得上是对史料做加法的典范。就辽史补注而言,元修辽史自然构成了其中的骨架,而补充的诸多材料则是从局部、细节上对其进行补充与修正。亳无疑问,在史学的积累阶段,史料的“加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然而问题在于,只凭借这样的“加法”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达至IJ”返于辽史之前“的目标呢?汉魏时期,史学附庸于经学,史注亦脱胎于经注。补注之体创于晋宋之际,其重要背景是史学逐步从经学中独立出来。但此种注释体裁的基本操作逻辑始终带有明显的经学色彩,即将史著视作一经典文本,以他书加以附益、补
18、充。在这样的脉络和视野下,注史者往往会在不自觉间先接受所注史书呈现出的叙述框架,再以其他史料参合、补正,而对于史书本身的生成过程、文献源流、史料层次及叙述策略,似乎缺乏必要的甄别和研判。这在古代经史注家那里自然无可厚非,但若着眼于现代的史学研究,则或稍有未安之处。以辽史为例,其中纪、志、表、传各部分多有元朝史官杂抄诸书所新作者,并无辽金旧史原本之独立史源作为依凭,因而这些文本很大程度上只能视作元人对于辽朝历史的理解和再阐释,或可名之日“元人的辽史观这种理解、阐释往往与辽朝当时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营卫志部族上一直被视作研究契丹建国以前部族发展历史的核心文献,但这其实是元人杂糅中原历代正
19、史契丹传及辽金旧史零星记载而成的一部二手文献,其中所述辽代部族的定义、契丹早期史的发展脉络,对研究者产生了巨大的误导;又如百官志亦为元人抄撮旧史纪、传敷衍成篇,其所构建的辽代官制体系可谓漏洞百出,根本无法反映当时的实态;再如部族表属国表之设,特别是所谓“部族”、“属国”之区分,常常成为研究者热衷讨论的议题,但实际上辽金旧史并未设“表”,上述称谓皆系元人新作时强立之名目,自然不可以此讨论辽代的族群关系和国际关系。这类存在系统性、方向性问题的文本在元修辽史中比比皆是。如果不对其加以彻底批判、拆解,而仍以其中所见叙述框架为基础加以补注、增广,就很容易被元人的辽史观所牵引,随着辽史既定的口径去讲述辽朝
20、当时的史事。如此一来,距离“返于辽史之前的目标恐怕会越来越远。以上论说绝无苛求贤者之意,而是希望能够在充分尊重、利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从当代学术的问题意识出发,提出另外一种视角和方法,即有时候我们在对史料做加法的同时,也需要适当考虑减法我们一方面要处理支离破碎的史料,另一方面又需要审慎地考虑史料背后所隐含的整体叙述。一种历史叙述的整体性、连续性越强,越容易被我们先入为主地接受,然而这样的历史叙述其实更加值得警惕。与传统的史注工作不同,面对核心文本所呈现出的看似整饬的历史叙述,我们要做的首要工作或许应该是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通过区分不同叙述主体、不同来源的史料,剔除干扰性因素,尽力回归历史主体自
21、身的叙述,继而展开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必要时需要以打破既有历史叙述连续性的方式来求得新的连续性。如此对待史料的态度,或许更有助于我们突破元修辽史的禁锢,接近辽朝当时的历史现场。“加法”与减法”,并非截然对立的两种视角,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所谓“加法通常表现为考据举证、网罗材料,而所谓“减法则可以归结为基于文献源流意识的史料批判。在做加法之前,首先须对所获材料进行批判、甄别,将其置于不同的叙述脉络和史料层次中加以考量、运用;而在做减法之时,自然亦离不开排比、参证之功,只有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方可能开展切实、有效的批判。因此,二者其实应该是现代学术视野中史料处理方法的一体两面,只不过在既往的
22、辽史研究中,我们对于加法强调较多,而对减法的关注则颇显不足。辽史补注可以看作前辈辽史大家对史料做加法的扛鼎之作,无疑会成为后学晚辈不断汲取营养、开拓创新的根基所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新生代辽史学人有责任在不忘加法的同时,尝试减法,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断推动整个研究领域的深化与发展。近期,中华书局出版的辽史补注问世,并入选2017年度中华书局双十佳图书(古籍学术类),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补注”之于“正史”,究竟有多重要?为什么“补注”比“正文”还长?为什么作为“补注”的辽史补注,会让学界期待已久?这部书的背后,还有什么感人的往事带着这些关于辽史补注的问题和好奇,小编特约辽史补注的责任编辑李
23、勉老师,专门撰文,和您说说辽史补注究竟是本怎样的书。首先需要搞清几个概念:辽史辽是契丹族统治者建立的国家,公元916年建国,国号契丹,建元神册,947年改国号为辽(9831066年间曾重新称契丹),到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为金所灭,先后与五代、北宋、金并立。但契丹族存在的历史更长,源出东胡,北魏时始见契丹名。辽史,或者契丹历史,与五代史、宋史、金史等,都是无法分开的。辽史通常指元代官修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至正年间编撰成书,记事起耶律阿保机元年(907),迄天祚帝保大五年(1125),共219年,合西辽88年,凡307年。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42卷,表8卷,传45卷,国语
24、解1卷。此前金代曾两次修辽史,一次是熙宗皇统八年(1148)进呈的辽史,一次是章宗年间陈大任等人修纂的辽史,均未正式刊行,后佚失。而现在的这部元修辽史又有不同的版本。隅M1第四十六塞舌十六L I I I I I H 1 Inn 一 Iv m - I In Hin I I uililiillinlv HiBBiB-W aBIBIi-in加名MJ1易手可以一骑常用要有助於窿海急 mn Hi i I I mni - 1 4 Mzt 1之初s3w率容言铸春近悝笑 J I HI I t I f n 卷有州定小便奥世奇俘者子繇相s守而不易螯舐年官衍部 ,d J ; , i ,-1:1- IX I I!族电
25、理率沙阈l禹嘉琥不有自稗以辨之瞿何郎 -II | 1I Iil LJTLMi :一 厂r L二百衲本影印明初刻本北樽局lwlslffi)辽史点校本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的图书,此后成为辽史通行本。这是首次按照现代古籍整理规范完成的一部较为完善的点校本。中华书局2016年出版。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的成果之一,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学术发展和读者使用的需求,对原有点校本进行的全面修订。严格遵循底本校勘原则,吸收最新学术成果,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点校本。辽史补注是对辽史的全面订补,重在正误补阙,补充了大量资料,可称辽代(契丹)史料的总集。篇幅比辽史增加了一倍多。辽史的修撰,起元至正三年(1343
26、),迄至正四年,成书仅用了一年,次年正式刊刻颁行。近六百年后,陈述先生花了六十年时间来订补这部史书,是为辽史补注。陈述之辽史补注I说书为什么要对辽史进行补注?元代修辽史,成书仓促,全书116卷,仅用了一年时间便修成。主要依据耶律俨辽实录、陈大任辽史,并参考契丹国志等,很多当时能见到的材料均未采用,更不用说是后来发现的金石碑刻材料。因此在“二十四史”中,辽史历来有“漏略”“简省”的评价,书中记事不完全、混乱之处颇多。自明清以来,订补辽史者不乏其人,清人厉鹦的辽史拾遗、杨复吉的辽史拾遗补、近人陈汉章的辽史索隐等(以上三种资料,均收入二十五史三编),都是颇有成绩的著作。陈述先生毕生致力于辽金史研究,
27、熟读唐、宋、辽、金、元文献,尤其重视出土文献的搜辑,先成辽文汇,继而又增广成全辽文,并有多部研究论著问世。辽史补注就是陈述先生有感于辽史记事之缺漏,在广泛吸纳前人成果、搜辑辽代文献并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集成之作。陈寅恪先生看过辽史补注序例后,甚为赞赏其“宁详勿略之旨”,认为若可成书,“殊可称契丹史事之总集二顾颉刚先生在1975年为本书写的序里亦盛赞其“是对辽史的全面订补,可称一代史料的总集:此后又陆续增补新见材料,比陈、顾二氏所见内容更为丰富。陈寅恪辽史补注序手稿什么是“补注”“补注”之体,自古有之。刘知几史通?补注所谓“掇众史之异辞,补前书之所阙。若裴松之三国志,陆澄、刘昭两汉书,刘彤晋纪
28、,刘孝标世说之类是也J清代以来,对正史全部作注成书者,有王先谦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吴士鉴晋书斛注、卢弼三国志集解,此外还有日本学者沈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王琳河内法以共地算那子源家瞽自附Z征百胪基角字敷不剧 短球熠峰魂格左豺豫然第,字公度盘生默 川太-得字元巽善辛洛庆. 品掇WM溜睡甘抹普生京兆尹 魏戢翳器针朕整父莘健 防字处公娉性费值公力逢内芳嘿演或聘杯.S1B 枷够卧电祜减心型移野舞线豳藉册,4 鼎杼膊脱碰*侦?融如车北(+:梃次r +的年终期/制ft世 3 赧普玲5BtsfitM 喝时防之比一 一孑也少有奇茵llL先出自帝高淳淳用过官祝I豚用爱或而世tfrily及月以夏肯角司用其俊程柏林
29、父月皆宵I四舟及亲御 /Iflli 3产:二二友检今 .; F=-M卷一llfI刘氏嘉业堂刻本晋书斛注(影印版)在体例的选择上,陈述认为应该从欧阳修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新唐书和新五代史,“新史既行,旧史不废”,“新史既是不能代替旧史,则作新史就是给读者添麻烦”。理想的办法是“提供读者以新材料、新知解,又要尽可能节省读者时间,便于翻检”,也就是不必完全另起炉灶,将相关材料及考订附注于原书之下即可。辽史补注手稿陈述先生自陈其“发愿勉为辽史补注,补者效褚少孙之补史记,注者效裴松之之注三国具体做法是“以厉、杨之书附辽史,并以五代、宋、元诸史及册府、会要、碑志、杂记补其阙,参取钱大听考异、陈汉章索隐汇集一
30、编:辽史补注与辽史点校本是什么关系?辽史补注的作者陈述先生,也是辽史的主要点校者之一。陈述先生上世纪中叶,中华书局组织全国文史专家整理点校“二十四史”,其中辽史的点校先后由冯家昇、陈述担任。点校工作开始于1961年,起初由冯家昇承担。到1966年,完成了超过三分之二的标点和校勘记。后“文革”爆发,工作中断。1970年4月,冯家昇先生去世。1971年点校工作重启,由陈述接手继续点校,最终完成。1974年辽史正式出版。冯家昇先生辽史补注撰写起始于1930年代史语所时期,1940年左右完成初稿,由于战乱迁徙、物资紧缺等原因,一直未能付印。其间陈述不断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和新见材料补充撰著。在著书过程中,
31、他还曾辑校各家所录辽文及其新获者(包括碑刻文献),编为辽文汇。辽史补注和辽文汇的长期积累,对辽史点校起到了学术支撑的作用,对冯家昇点校的初稿是一个有力的补充。辽史的点校出版工作完成后,顾颉刚将辽史补注推荐给中华书局,并为其作序,“幸随点校本二十四史以并行,顾氏序说:“我们这次校点工作,可能有一些缺点错误,但质量都有所提高,由于补注的出版,显然又是一个新的突破当年书并未付印,仅商订了排印办法、体式。此后几年陈述先生几次病重,又经历丧妻之痛,但仍然坚持工作,不断为辽史补注吸取新的营养。利用新收辑的材料增订辽文汇成全辽文,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又将这些增益为辽史补注的新资料。在史文文本方面,辽史
32、补注也吸收了辽史点校本的校勘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正文改动多于点校本。辽史补注与辽史修订本是什么关系?辽史补注于1990年代初基本成书。1992年,陈述先生去世,没能看到书稿的出版。2006年起,中华书局开始着手规划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作。辽史的修订,由北京大学历史系刘浦江教授主持。自2007年5月至2014年7月,前后历时七年告竣。此后,辽史修订稿又经过一年多的审订、修改和校阅,终于2016年4月正式推出辽史修订本。刘浦江教授于2016年1月因病辞世,也未能看到修订本的面世。刘浦江教授修订本充分吸收了近几十年辽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辽史研究和辽史文献整理一个新的标杆。辽史补注虽未
33、出版,但修订组也辗转参考过手稿。因时间延误,近二三十年的新成果新资料,辽史补注未能收入,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但即便如此,作为对辽史的全面订补,辽史补注依然是当代辽史研究中篇幅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长篇巨著,是读辽史者离不开的资料。辽史补注都补注了什么内容?辽史点校本与修订本都是5册,IOO万字左右;而辽史补注全10册,240万字,意味着增补的资料比辽史史文增加了一倍多。陈述先生自拟补注内容有四个方面:正误、补阙、补歧异、存类事。正误包括正驳文、定朔闰、辨重出、纠讹舛、移卷次;补阙包括补传、补志表、增事、加详、训诂;补歧异包括补歧译和补异文;存类事包括附类事和存人物。辽史补注全书注释有7000余条,征引文献超过900余种,涵盖以上诸个方面。而对正文的“补”包括:补志2种,分别是补选举志和补艺文志,选举志分10个子目,艺文志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录书目190种。地理志补州34个,百官志补机构及职名共140条,礼志补嘉礼3种,食货志据内容补子目8。重新编制表2:外戚表、游幸表。公主表补记公主12人。增补人物传记共145人。国语解补增收65个词汇。为了与辽史原文相区别,我们在正文增补的条目前都加了“(补)”字,读者可一目了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8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