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岗工业路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七星岗工业路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星岗工业路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七星岗工业路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前言(一)任务依据受业主(广州市白云区建设局)的委托,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 院(简称我院)承担七星岗工业路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 任务。(二)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道路定位为配套服务型的升级改造工程,主要是服 务周边地块的出入,作为整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推动沿 线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和提升片区内形象的发展,促进片区产业升 级转型,提升道路交通服务功能;项目的性质属于现状道路升级改 造工程,在现状双向两车道的基础上对机动车道宽度和路面结构进 行改造,新增慢行系统。七星岗工业路升级改造二期工程,位于广州白云区均禾街,新 石路的南侧,七星岗路的
2、北侧,颜乐天纪念中学的西侧。拟建道路 起点与新石路相接(里程K0+000, x=43624.941、Y=39068. 616), 终点连接七星岗路(里程K1+088, 637, X=42536. 884、Y=39042. 008) 全长约L 09km,为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30kmh,道路宽度为21m 29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设计标高 约为 IL 9622. 144m。本项目市政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中等复杂),岩土条件复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市政工 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阶段、目的、任务及要求1、勘察阶段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
3、2、勘察目的通过本次勘察,为项目的工程设计提供沿线路况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及 测试参数,作为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依据。3、勘察任务及要求D查明拟建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规模、成因、发展趋势等;2)查明场地岩土体地质年代、成因、结构及其工程性质;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和地表水的补排关系,提 供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根据需要分析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4)判定水和土对工程材料的腐蚀性;5)查明特殊岩土的工程性质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调查工程周边环境 条件,分析评价其对设计与施工的影响;6)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7)对采用的道路路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评价;8)对设计与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
4、题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岩土工程技术建 议和相关岩土参数。(四)勘察方法及工作布置根据我院所掌握的该地区的地质情况,采用以地质调绘、工程钻 探为主,辅以标准贯入、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取土、水及土腐样并 与室内土工、水质及土腐蚀性分析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进行 勘察工作。1、钻孔布置及孔深控制原则(1)钻孔布置基本沿道路中线两侧呈“Z”字型布孔,钻孔纵向间距约60 100m,共布置钻孔13个,钻孔编号ZKlZK13,但由于场地条件的限 制,部分钻孔进行调整。(2)孔深控制原则本次勘察技术孔(取土样钻孔)8个,鉴别孔(一般性钻孔)5 个。钻入设计路面标高以下5m,如遇软土,应穿过软土后进入硬土 35n
5、控制,孔深不小于12mo2、取样原状样一般在技术孔中采取,准确记录水、土样的取样深度与 名称,鉴别孔应采取鉴别样品。如土样品未能在控制性孔中取得, 可在邻近鉴别孔中补充取样。每个工点或每一地质单元分区,同一 岩土层取样一般不少于6组。3、原位测试全部钻孔均进行原位测试试验。1)标准贯入试验:针对冲积层 (粉质粘土、中粗砂)、残积粉质粘土等地层。2)重型动力触探试 验:针对人工填土、强风化岩层。当锤击数大于50击或反弹时,可 终止试验,记录实测贯入深度。4、岩土试验土工试验:粘性土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天然容重、液限、塑限、 颗粒分析、压缩、直接快剪试验,砂类土主要进行颗粒分析,土工试验严格
6、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执行。5、水、土质分析水、土样进行常规及侵蚀性含量分析。水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酸度、 碱度、硬度、溶解氧、游离C()2、侵蚀性Co2、矿化度、Ca2 Mg2 K Na NH, Fe2 Fe3 Cl S012 HCO3 C032 NO、OH-等。(五)勘察执行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 ( 2009年版)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2016年局部修订版)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201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12)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1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1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I94-2013)1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16)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
8、度规定(2010 版)(六)勘察工作概况、方法和完成工作量我院接受任务后,本次勘察现场采用钻孔坐标和高程测放、钻探取芯、 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取样、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等综合方法。 钻探取芯采用回转钻进,以套管或泥浆护壁泥;粘性土采用锤击法厚壁取土 器进行采取、砂土采用取砂器采取,所采土试样质量等级为II级(砂土样IV 级)。本次勘察现场采用RTK进行钻孔坐标和高程测放,引测点为新石路上(本 项目起点 X=43624. 94K Y=39068.616 H=11.923m) 七星岗路(本项目 终点X=42536884 丫=39042.008、H=16. 182m)o本项目采用坐标系为广
9、州城建坐标、高程为广州城建高程。于2016年10月31日开始,组织1个测量组、1台XY-I型钻机进场放孔 及施工,于2016年11月06日完成全部野外工作,共完成钻孔13个。本次 详细勘察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 Io实物工作量及勘察方法表表1.1项目工作量勘察方法地质调绘0.025Km2钻探总进尺164. 50m13 孔采用XY-I型钻机钻进,以套管、泥浆护壁,原位 测试标准贯入试验/ 重型动力触探25次/9. 5米采用63. 5kg的穿心锤,76cm的自由落距,记录连续贯入 30cm的锤击数/采用63. 5kg的穿心锤,76CnI的自由落距, 记录连续贯入IOCm的锤击数采取砂土试样22件粘
10、性土采用锤击法厚壁取土器、砂样采用取砂器采取水样2组土易溶盐样2件水位观测13孔/次彩色照片14幅/张备注:上述工作量详见(钻孔主要数据览表)附表1二、区域地质概况(-)沿线地形地貌和自然地理特征拟建项目位于白云区均禾街道,沿线地貌K0+000K0+300为冲 积平原、K0+300终点为剥蚀残丘地貌,地势较平坦,为老路改造, 地面标高多介于11. 87-21. 89m,相差约10. 02m。(二)气候特征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环流 盛行。冬季处于大陆高压东南边缘,多吹来自大陆的偏北风,因有 南岭等山脉作屏障,阻隔北方南下寒潮,又可使冷空气锋面停滞, 形成阴雨,故冬季
11、不致严寒干燥。夏季主要受太平洋高压影响,多 吹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因南岭山脉及区内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形特 点,可截留大量水蒸气上升成雨,故夏季不至于酷热。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霜雪稀少,四季分明,春夏之间多暴雨,夏秋之间多台 风。太阳辐射比较强烈,日照率为40左右,气温呈上升趋势。广州 气象台在白云区设置常年观测点,据广州气象台统计,1996年的平 均气温2L 6, 2000年22. 5 ; 1996年的日照年平均1565小时、降雨 年平均1683毫米;2000年,分别是1609小时和1799毫米。()区域构造及地层岩性根据广东省新构造图和广东省地震构造概论,结合广 州区域地质资料,勘察区域内无
12、活动性断裂通过,勘察期间场地内 未发现断裂构造踪迹。根据1:20万广州区域地质图(广州市福),沿线地层上部 主要为人工填土层、冲积层及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粉砂 质泥岩。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I8306-2015)、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可知:场区地属白云区,抗震设防烈 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 35s,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三、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根据钻探揭露,沿线分布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 (Q/)、冲积层(Q、残积层(QM)、基岩风化层(K)。其野外特征按 自上而下顺序描述如下:1、第四
13、系全新统人工填土 (Ql)填筑土层(地层编号1):灰色、灰褐色、褐黄色、灰黄色,稍湿 饱和,松散稍压实,压缩性高,主要由黏性土、砂粒、碎石块状及 少量建筑垃圾组成,老路表层为混凝土、沥青路面,硬杂物约占5% 40%o各钻孔均有揭露,揭露厚度0.503.20 m,平均厚度1.92m,层顶 标高11. 87-21. 89m (裸露地表)。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粉质粘土(地层编号2-1):灰黄色、褐黄色,湿,可塑,主要成分为 粉、粘粒,压缩性高中等,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切面稍光泽,含少 量砂粒。于ZKlZK3共3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 804 80m,平均 厚度 2. 54m,层顶标高
14、 4. 21 10. 61m (埋深 1. 407. 80m)。中粗砂(地层编号2-2):灰黄色、褐黄色、灰白色,饱和,稍密 中密,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约含1522%细砾,粒径26mm,分 选性较差,级配中等,粒间充填少量粘粒及粉细砂。于ZKlZK2共 2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2. 20-5. 60m,平均厚度3. 93m,层顶标高0. 07 9.81m (埋深 2. 20IL 80m)。3、第四系残积层(QM)粉质粘土(地层编号3):褐红色、棕红色,湿,可塑硬塑,压 缩性高中等,土质不均,韧性及干强度中等,为残积土,遇水易软 化。各钻孔均有分布,揭露厚度1.70-6. 30m,平均厚度3.
15、85m,层顶标 高-2. 1320. 40m (埋深 0. 5014. OOm )04、基岩层(K)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地层编号4):灰色、褐红色、棕红色,清 晰可见原岩结构及构造,岩石风化强烈,压缩性低,岩芯呈半岩半土 状、碎块状,局部夹中风化岩块,遇水易软化。岩石属极软岩,岩体 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于ZK2ZK13共12个钻孔有揭 露,揭露厚度2. 508. 40m,平均厚度5. 42m,层顶标高-O. 3917. 40m (埋 深 3. 50-12. 40m)o土岩层分布规律详见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岩土物理力学性质1、取样及室内试验:本次勘察共采取砂土样22件、2组水样及2
16、件土 腐样,委托“国土资源部放射性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进行室内土工试验、 岩石抗压试验及水、土腐蚀性分析。其试验结果详见土工试验报告、岩石物 理力学试验报告、水质分析报告、土中易溶盐分析报告。根据试验结果,道路沿线各地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见表3.1 及附表4。各地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表3.1层号及 土层名称天然 含水量(%)容重YKNZm3孔 隙 比e液性指数Il压缩 模量Es(MPa)直接快剪计数 统个凝聚力 C (KPa)内摩 擦角 中(度)2-1粉质粘土36.318.41.0090. 353. 8723.316.363粉质粘土21. 119.30. 6940. 275
17、.4121.320.29注:表中物理指标取平均值,力学指标取标准值。2、原位测试本次勘察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5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9.5米,其测试 结果统计表详见(表3.2)。各地层标准贯入(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表3.2地层 编号岩土 名称范围值 (击)平均值 (击)标准差 (击)变异 系数标准值(击)试验 次数实测校正1填筑土 ( N63.5)3136.42. 10. 3316.05.8752-1粉质粘土10 1412.2/52-2中粗砂13 2016.3/43粉质粘土10 2217.13.40. 19715.614. 116地层 编号岩土 名称范围值 (击)平均值 (击)标准差 (击)变
18、异 系数标准值(击)试验 次数实测校正4强风化岩(N63.5)24 4334.44.90. 14332.519.520注:上表统计中N635为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三)地震效应1、场地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6. 0.12条的规 定,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道路工程为标准设防类(丙类)。2、建筑抗震地段类别根据钻探揭露,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 50011-2010第4. Ll条规定,场地未分布软土及液化土,场地类别划 分为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3、场地土的类型根据3个钻孔的孔内剪切波速估算结果,结合本工程的场地情况,按公
19、 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相关规定,场地浅部土的类型划分: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度估算表表3. 3钻孔位置ZKlZK6ZK12覆盖层厚度(In)15.713.511.520m以上覆盖土层等效 剪切波速度估算值(ms)187. 49236. 74232. 90场地土类型中软土中软土中软土备注:根据相邻场地工程经验,场区各土层剪切波速度耳乂值如下:I填筑T上取 140m/s、 2-1粉质粘土取180ms、2-2中粗砂取210In/s、3粉质粘土取200ms 4强风化 粉砂质泥岩取430mso4、建筑场地类别根据场地岩土层分布情况及3个钻孔场地剪切波速测试验结果,其等效
20、 剪切波速值VSC在187. 49ms236. 74ms之间。参考线路终点截污管道顶管工 程地质资料可知,场地覆盖层厚度2030m,根据计算结果、结合邻近场地覆 盖层厚度,按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相关规定,建筑场地类 别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属类。5、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勘察场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域图 (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场地抗震 设防烈度为7度。6、场地地震加速度值勘察场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域图 (G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星岗 工业 升级 改造 二期工程 工程地质 勘察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8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