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附路权保护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研究.docx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附路权保护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附路权保护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法律问题探析摘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道 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并未对责任认定的标准、原则等做出明确的规定,致 使责任认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惑。对此,建议:(一)明确道路 交通事故认定的证据性质;(二)建立专门的事故认定机构;(三)扩大交通事故 当事人的救济程序;(四)提高道路交通事故民警的素质能力。通过完善法律法 规,使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关键词:事故责任认定;因果关系;救济程序一、交通事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是构成侵权行为所必需的条件。所有组成元素的存 在构成了 一般侵权行为,组成元素
2、的缺乏可能导致侵犯一般侵权行为。侵权责任 原则决定了具体的组成要素,而不同违法行为所对应的组成要素也各不相同。不 同责任原则下的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过错。根据过错责任原则,肇事者需要受到 批评,在公平原则下,双方都不应有过错,同时法律也没有具体规定适用无罪责 任原则。交通事故法律责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一般侵权构成要素的一部分。在一般侵 权的构成要件中,特别注重对过错与违法性进行区分。但在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并没有对过错是否与违法性之间存在联系进行全面的规定。另外道路交通事故 中不一定存在过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机动车在无过错的情况下,损害他人利 益者依旧承担责任的,一般这种交通事故责任被认为是过失。
3、(一)损害在传统民法上,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共同组成了侵权行为损害。1 .财产损害人身和财产损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统i被称为财产损失。财产损害在交通事故 中可以根据侵权的客体分为两类:第一种是指损害财产本身;第二种是指损害人 身权利,如健康权、生命权之类的从而导致的财产损失。财产损害也是交通事故 中出现最多的一种损害类型。2 .非财产损害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受害人权益所造成的损失。非财产损害在交通事故中主要 包括因交通事故导致权利人伤残甚至死亡而产生的精神损害。金钱虽无法弥补精 神层面的损害,但却是非财产损害赔偿的重要途径。(二)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是侵权法因果关系的两条脉络。这两条脉
4、络 始终贯穿于交通事故的原因和结果的判断和认定过程中,第一,真正的原因与结 果的关系;第二,在法律这个方面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道路交通事故是构成民 事侵权责任的基础,主要是在道路交通活动中,道路交通安全与交通事故的结果 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然而,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于道 路交通活动中的各参与者的违法行为,其事故发生后的损害结果同样是否会造成 因果关系。在司法过程中,一般采用“三段论”的方式对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 的因果关系进行判断。通过对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三种结果:即 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对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上的责任划分和责任认定的结果,对当事人
5、的权益 影响较大。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上来看,它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在某些 情况下会与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相抗衡。在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责任分为三种 责任类型:为全部责任、主次责任、同等责任。各方根据相应的责任比例只需要 承担相应的责任比例。(三)过错过错是指行为人应受责难的主观状态。虽然过错通常会在行为时看行为人主 观状态,但它与行为本身不同。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它对过错的认定通常使用客 观的标准进行判断。换言之,依照交通活动中的一些法律或者政策卷基础,对于 那些违法性的行为都认为是过错的,因此需要注意道路权益及人们应该履行的义 务。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问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司法
6、解释进行研究,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展 开重点分析,发现我国在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性质不明根据我国目前所施行的法律法规来看,公安机关依职权做出的事故认定书, 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时候在本质上只是一个证据。而目前我国并没有规定它的性 质,并不能判断出其到底是书证还是物证,或者是鉴定意见。尽管在法律对事故 认定书进行了一些规定,即将其视为评价道路交通事故的依据,但是,在法庭诉 讼中,当事人他们不满意交通事故的责任时不能要求法院更改事故责任,同时也 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而通常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不会干预行政,即使该事故认 定书存在责任分配不平等
7、也不会对事故责任进行更改。虽然法律规定对事故认定 书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但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上一级公安机关对绝大多数 复议申请进行驳回,这就导致当事人对事故认定书不服时无法进行申诉,这样就 丧失了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最根本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特点。而我 国在立法上并没有将交通事故的认定程序划分为具体行政行为。事实上,我国在 对交通事故的处理上绝大多数都已经将其包含在具体行为中,这样就导致了事故 中的当事人对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时没办法采用行政诉讼的救济程序,这导致了对 事故认定书的定位和与证据属性的冲突。同时,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 定,简要程序事故不适用于复核,从这个角度来看,交
8、通事故各方希望通过复 核过程来维护自己权利的想法最终难以实现。(二)交通事故认定监督和制约机制存缺陷根据中国法律,公安部门确定交通事故后,其产生的交通事故责任证明只能 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当事人不得将其作为推动行政诉讼活动。确认责任不 适用于上级公安机关审查。复核程序是公安全机关上一级监督下一级公安全机关 的内部监督渠道,也是双方申请程序的唯一途径的救济。但是,公安机关领导与 领导的关系优劣,内部监督和控制的弊端明显。由于交通事故处理是基本的公共 安全机构,其上级主管部门不会到达省级公安机关,这样就难以避免地方保护主 义以及上一级公安机关在复核时做到公平公正,即便是上一级公安机关认为下一
9、级公安机关的认定不符合法律规定,但是重新作出认定的依然是下一级公安机 关。这样就会导致一个事故出具了两份交通事故认定书,这也反映出公安机关在 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不严谨、不客观,从而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三)交通事故责任不符合正当程序的要求现阶段,首先发生交通事故后执法人员一般没有执法资格。我国道路交通 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对交通事故的认定者有明确的任用条件,根据交警任职后 的不同对任用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我国交警的在处理交通事故的过程中发 现,有些交警缺乏专门的技术培训,不具备法定的任职条件,大大削弱了责任认 定书制定的权威性。另外,交警的退出机制也没有明文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从而 造成
10、交警滥用职权等不良现象频繁发生。其次有些交警在对事故处理中严重违反 法律规定的处理程序,为了节约时间背离职能分离原则,主要表现为要求当事人 先进行调解确认赔偿后再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或者不调解、不划分事故责任。 这种现状将会在后期对当事人在其他程序处理交通事故侵权纠纷中产生严重的 弊端。三、规范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建议(一)明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证据性质在交通事故的民事诉讼过程中,英美国家将交通事故责任书作为专家证人的 证据性质来使用。我国也应该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诉讼中处于鉴定意见的一 种性质来使用,只有这样才可以与国际社会接轨。国际上这样做的优点就在于不 用在交通事故中对行为人的违法行为的
11、过错性进行分析和论证。交通事故责任认 定书的本质是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判断后所得出的结论,公安机关只需要对当事 人的违法行为是否具有过错进行分析,不用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这样才能更大 发挥出公安机关的性质。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公安机关应当在事 故发生后,需运用专业知识对事故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并且在侦查活动结 束后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行为人违反了我国刑法的中的相应规定,应 该将此案件交由公安机关中专门处理刑事案件的部门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机关 来请求人民法院进行审理,人民法院审理后裁判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和是否实 施行政处罚,同时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民事侵权诉讼的事故责任是确
12、定民事赔偿 责任的依据进行区分,进而改变传统意义上公安机关所做出的事故责任是民事赔 偿责任的依据。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仅仅在民事或者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来使 用。(二)建立专门的事故认定机构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传统交通事故责任的做法应该消除,并且法律规定中 应该增加人民法院的来判断事故责任和损害赔偿的条款。因此,笔者认为,我国 应该建立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专门机关,因为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交通案件的 过程中,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采信程度取决于公安机关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 中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所以建议在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公安机关中 设立与之配套的专门交通事故处理认定委员会,对重特大交通事
13、故进行再次认定 的制度,公安机关在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后依据职权所做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书由专门委员会进行重新审核的处理机制,以此来预防一线处理交警在适用程序 和适用法律以及对事故责任分配错误的情形,从而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三)扩大交通事故当事人的救济程序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指出,目前我国公安机关负责交通事故的日常处理 工作。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如果对认定结果表示异议时,申诉渠道只能先通过向 上级公安机关提出复核,但是现有的救济程序在对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很难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明确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的申请复 核救济程序,可以通过立法形式做出以下规定:1 .行政复议
14、行政复议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抑制和防止违背法律的具体行政行 为。为了保护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行政执法机关的行使 权力应进行监督和保障。行政复议体制的设立有利于保障行政责任人的合法权 益,有效避免滥用职权、认定失衡的现象产生。如果能够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方 式救济途径由单一改变为行政复议的多重救济方式,将会对交通事故责任产生实 际的意义。我国法律中虽然没有对人的行政责任有相关规定,但依旧将交通事故 以及交通事故责任纳入行政复议的基本立法范围之中。2 .行政诉讼解决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就是行政诉讼。交通事 故的可诉性特点,决定了事故当事人对行政复议以及
15、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结果如 果有异议的话,事故的责任人可以依法提出相应的行政诉讼。由于目前我国各级 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较大,行政复议可有效缓解法院行政诉讼受理的压力。也就 是说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如果对事故认定有异议时,不应当在未启动行政复议程序 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程序,而是应该先依法提起行政复议程序后才可以提起行政诉 讼程序。这样可以是行政诉讼程序作为一种事后的监管制度,这样才能把行政诉 讼程序最佳的功能发挥出来。(四)提高道路交通事故民警的素质能力首先应该科学地提高处理事故民警的选拔标准。交通事故处理是公安机关的 一项最重要的职权,因此对事故处理民警的要求程度很高,民警的专业知识、法 学思维、执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附路权保护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研究 交通事故 责任 认定 中的 法律问题 探析 附路权 保护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89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