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角度浅谈国产芯片推广存在的问题 附芯片产业现状与面临的问题.docx
《从实践角度浅谈国产芯片推广存在的问题 附芯片产业现状与面临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实践角度浅谈国产芯片推广存在的问题 附芯片产业现状与面临的问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从实践角度浅谈国产芯片推广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进芯片的国产化战略, 各路资金和人马也纷纷涌进芯片行业。一时间,芯片从设计到制造都成为最炙手 可热的热点行业。各种专业媒体和新闻媒体都充斥各种乐观的情绪,让国人无不 感觉到芯片国产化的成功指日可待。笔者长期带领电子系统应用开发团队,从事过不同行业和产品的开发工作, 也实际大量使用过美欧日台湾产的芯片。几年前应用的国产的芯片基本还局限在 一些简单的门电路或驱动芯片等,近两年来逐渐接触到许多国产芯片,包括 MCU、音视频编解码芯片、电源芯片、语音识别、手势识别、图像识别以及很 多传感器芯片等。整体感觉下来,国产芯片行
2、业目前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技术 问题,严重影响或制约着电子工程师团队使用国产芯片的积极性和信心,进而阻 碍了国产芯片的行业推广和应用。首先很多国产芯片公司属于创业阶段,技术积累不足,产品线比较单一,很 多公司只是一颗或数颗功能比较单一的芯片,应用工程师可选择的余地太小;也 会增加后续的采购和系统维护成本;其次有不少公司的PPT做的很漂亮,性能指标数据也很华丽,但是推出的 样品或产品的计划经常延期,或是实际的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宣称的指标出入很 大,久而久之影响工程师的使用信心,进而影响到团队负责人的决策和选择;还有一些公司的配套资料严重缺乏,仅有的一些资料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存 在谬误或瑕疵;或是提
3、供的Demo板评估功能的驱动或例程不完善,如仅能提供 部分特定的操作系统的支持,SDK、HDK资料不完善,开发环境搭建不容易, 和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兼容性不好等诸多让嵌入式系统开发团队头疼的问题。另外芯片的选择,特别是对单片机或核心功能芯片的选择是非常严谨的,除 成本外,通常要考虑芯片的稳定性、可靠性、扩展性、寿命周期,行业应用实例, 知名客户应用情况等。特别是对于大批量生产应用来说,这些要求会更加严格。 而这些恰恰是很多创业阶段国产芯片最难说服技术团队选择自家芯片的根本原 因。哪怕是你的销售再牛,或是你的价格已经让客户的采购或运营部门怦然心动, 要知道新的芯片的导入在正规的大公司可是由技术部
4、门做出技术评估后最终决 定的。芯片的应用过程中还会牵涉到很多BUG以及FIX BUG等,特别是一些比较 复杂的芯片,需要大量的软硬件配置驱动等,单纯靠芯片公司自身的技术力量不 可能完全覆盖住客户需求,这时候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和工程师应用生态圈就至 关重要了。如TI和ST等国际大厂,工程师遇到的几乎每一个问题都能在专业 的论坛或技术支持团队得到解答,再加上完整的勘误表等,工程师从开始着手设 计到定型的全过程都能够有信心高效及时处理各种技术问题。这个应用设计工程 师的生态圈的建设需要极大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对于国产芯片公司来说也是任重 坦迈。最后对于国产芯片来说,特别是在前期的版本,往往存在发热较大
5、,稳定性 差,一致性不好等常见问题,而这些问题会让很多应用工程师望而却步。而很多 国产芯片公司的FAE往往经验不足,特别是行业应用经验和系统设计经验不足, 不能够在一开始就能够真正理解客户的技术需求和关切点,更不会通过优化系统 的软硬件设计,给用户提出系统解决方案等来弥补自家芯片的不足。单纯的强调 自家芯片的低价格和随叫随到的所谓优质服务对技术工程师来说没有什么吸引 力,对于最终说服技术团队选择一个不太稳定成熟、还没有行业知名大客户应用 的芯片来说帮助不大。因此,对于国产芯片公司来说,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除了 市场和商务活动外,对技术方面希望能够做到以下几点: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
6、、发热和功耗控制等需要稳步快速迭代,实际的芯片 和DEMO板是PPT根本无法比拟的;重视技术资料的编写、校审工作;重视开发环境和主流平台的兼容性,降低 开发的难度,尤其是项目启动阶段的上手难度;降低资料获取的难度。及早建立健全应用工程师的生态圈,增加工程师获取技术支持的途径和通 道;重视FAE的系统应用工程经验和能力,增强和客户应用工程师沟通的能力, 必要时能够通过方案设计弥补单一芯片的功能或部分性能不足,这对于很多通用 型芯片特别是MCU等软硬件依存度高的芯片厂商尤为重要。以上仅仅是从系统应用技术团队的一些想法,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国产芯片公司成长起来,我们有越
7、来越多的高性价比的 国产芯片可以选择应用。中国芯片产业现状与面临的问题作为国内最大的通讯设备商,中兴通讯的三大应用领域,芯片门槛最高的板 块是ITU基站,这一领域要想实现国产替代,需要较长时间。光通信和手机产业 链门槛相对较低,国内已经形成基本的产业链,但更多的还是偏低端应用。中兴之事,让举国之众都过了一把“管中窥豹”之瘾,中国芯片、半导体产业 近些年的发展历程与各种问题,被媒体如数家珍一般曝光在人们眼前,这不得不 引起重视。以此,”国芯当自强”等等口号都被喊了出来,芯片之事全民热议。还有一些媒体也会痛批美国如此对待中兴,亦会捎带着质疑中国芯片产业的 发展的种种问题。但是说到这里却还要感谢特朗
8、普,在这个时代搞禁运,恰恰是 提醒了乘着互联网春风高速发展的中国,需要真正重视半导体、集成电路这样的 底层技术了,不然今后肯定更要吃瘪,即便中国有再大的市场。翻了翻各种新闻,各种说法很多,主流评论无非也就两个:第一,中国芯片 生产制造能力跟外国差距巨大,中国芯片当自强;第二,美日欧的芯片生产能力 再强,却没有中国的芯片应用市场。这两个观点看似对立,却分不出对错,俱反映出了中国当前的芯片市场的现 状。用一句话表达:芯片大国,却非芯片强国。在此观点之上,我认为中国要想 在今后成为芯片强国,首先应该正视中国芯片产业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才能对症 下药,但不管下什么药,必将是一个很长的疗程。根据观察并结合
9、相关资料,总结起来中国芯片产业目前面临以下几大问题:问题一:市场需求占全球五成,九成靠进口。中国芯片严重依赖进口,中国 芯片需求量占全球50%(有些应用的芯片,占70-80%)以上,但国产品牌芯片只 能自供8%左右。2016年中国进口芯片2300亿美元,比排在第二名是原油进口 金额高出一倍之多。根据调研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nc.估计,中国 使用的总价值1,900亿美元的芯片中有近90%是进口或在华外企生产的。问题二:芯片价格不算高,但专利费用高昂。从芯片上看,中国芯片厂商不 管是采用arm架构,还是使用intel的x86价格,都需要向这两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实践角度浅谈国产芯片推广存在的问题 附芯片产业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实践 角度 浅谈 国产 芯片 推广 存在 问题 产业 现状 面临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90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