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俗现象到生命过程的探寻 基于中国人生礼仪研究70年(1949 2019)的讨论 附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docx
《从礼俗现象到生命过程的探寻 基于中国人生礼仪研究70年(1949 2019)的讨论 附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礼俗现象到生命过程的探寻 基于中国人生礼仪研究70年(1949 2019)的讨论 附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 要:人生礼仪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 “礼”与“俗”相结合的规约,是中国礼 俗传统的重要内容。70年来,中国人生礼仪研究成果丰硕,特点鲜明,总体趋势与中国社 会发展、中国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历程高度契合;人生礼仪研究的整体性和木质论倾向越来 越明显,人生礼仪的生命意义、审美特征和价值体系研究越来越深刻。70年来的研究实现 了从人生礼俗现象描述到人的生命过程的探寻,充分肯定了人生礼仪对于中国人成长的社会 化和精神力量塑造的功用。关键词:人生礼仪;礼俗传统;生命过程;社会化人生礼仪是礼俗互动下的生活实践,展现了人的生命过程和不同阶段的身体行为的社会 性转换。作为人生的关键节点,它有其特定的仪式程
2、序、礼制规范、象征意义和空间结构, 是人类行为的承载体与反映形式。长期以来,民俗学将人生礼仪作为学术研究课题,并从多 方面对人生礼仪的类型、阶段进行记录、描述、分析和解读。人生礼仪的研究分析,对于认 识中国传统礼俗文化、探析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理解中国人的生死观念,具有重要价 值。随着人生礼仪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界对它的认识和解释也扩展到更深的层次。在未 来研究中,人生礼仪在面临众多选择的同时,将呈现出更为具象化、多样化的形态。一、70年来中国人生礼仪研究的总体趋势中国人生礼仪包含种类多、数量大,系统较为庞杂。要对70年来人生礼仪研究进行较 为清晰的梳理,具有一定难度。基于此,笔者选择了
3、学术影响力较大、文献数量较为完备的 中国知网作为数据库,借此分析中国人生礼仪研究的总体趋势。截至2019年4月18日,共 搜索筛选到2112条结果。由于1978年前的期刊数量较少,刊载人生礼仪文献数量有限,所反映的学术发展态势 不够明显,故将时间轴调整到改革开放40年(19782018)的历程中。这一时期,伴随学 术刊物的复刊和大量期刊的创办,各学科对人生礼仪的关注度逐渐升温,研究成果相对丰硕, 可以代表一定阶段内的研究状况。当然,这个数字并不周密。首先,中国知网文献库收录文 献相对有一定的范畴,其中有未收录到的期刊、硕博论文和会议文献。其次,在检索和筛选 的过程中,对相关度进行鉴别和划分,难
4、免有疏漏的地方。所以,这个结果仅仅作为70年 来中国人生礼仪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样本数据,从侧面呈现出人生礼仪的部分发展趋势。建国初期移风易俗的推行,相应带动人生礼俗改革,传统仪式的实践性受到影响,这一 时期的人生礼仪研究处于淡化过渡阶段。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恢复中国民间文艺 研究会、成立中国民俗学会、重建中国民俗学的议题,得到各方学者关注,民俗学发展进入 全面恢复时期。人生礼仪也得到应有关注,其研究数量出现了小幅上升。1984年,中国民 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收集和编纂,采取较为科学的调查、记录和采录方式,对各地故事、歌 谣、谚语进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生礼仪的内容。人生礼仪的艺术研究
5、因此得到重 视,但总体上仍处于缓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由于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礼俗文化出 现断裂,传统存续成为礼仪研究最主要的话题。进入21世纪,国家大力扶持文化发展,各 项政策纷纷出台,保证和引领了传统文化的进阶。加上国外理论引进和学科间交流互动,民 俗学学术研究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由图1可知,2007-2018年,关于人生礼仪的发文量出 现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2009年开始,年发文量均保持在百篇以上。m 1人生礼仪发文量总体心势(1978-2018)再来看仪式类型的数据分析,人生礼仪的分类依据主要采用学界通用的类型原则,分为 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四大生命礼俗。为了便于统计,涉及两
6、种或两种以上仪式类型 的文献,将其放入人生礼仪范畴中,作为综合性文本分析。通过图2可知,在所有类型中, 婚礼研究所占比重最大。大量婚礼研究论文的出现,似乎跟传统习俗文化有一定的联系,成 年礼和婚礼的结合,使得人生礼仪的发展更加侧重婚礼维度。研究的数量越多,仪式中各项 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自然也就体现得更为丰富。图2 人生礼仪各类文献分布(19782018)查看样本数据中的人生礼仪内容,其主题基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仪式过程集中在 早期人生礼仪研究中,侧重于仪式程序的记录。此外,在中后期乃至现今研究中,仪式过程 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它不再是全篇文章的主线。历史、文学典籍的分析,像礼 记仪礼
7、左传诗经朱子家礼下女(夫)词,以及婚礼新编耍公婆儒 林外史白鹿原中的婚嫁民俗文化描写,宋话木小说和四大南戏中的婚丧习俗表演等, 均以文献典籍记录的礼俗内容为主,揭示礼仪产生和衍化的基本面貌。艺术审美集中在仪式 的表演和表演的外在形式上,包含音乐、舞蹈和服饰的礼仪事项。例如仪式中的歌谣(哭嫁 歌)、伊犁赛乃姆(打山鼓歌)、乐器(啖呐)、服饰颜色、形制图案等。礼俗文化研究针对仪式中某一现象或仪式程序中某一环节进行文化释义,蕴含众多民间 信仰和文化象征的重要仪式内容,建立起从人到符号再到习俗的递进关系,为仪式中的社会 关系做铺垫。社会意义方面的文献将社会功能、社会人情关系作为研究重点,常提到仪式教
8、育功能和整合功能,也注重仪式中的人情关系建立,特别是仪式中的礼物流动一一礼金、彩 礼和仪式消费的分析。礼仪变迁涉及村落社会大环境变化带来的今昔礼俗对比,包括传统存 续问题和现代化背景下的再造和重建问题.中国人生礼仪研究伴随着文化交流、获取资料和实地调查方式的逐步推进,由原来单一 的、宏观的研究变为多元的、微观的审视。这些研究基于具体的仪式类型展开,却又不局限 于仪式中的民俗事象,而是对仪式中的各类礼俗、关系层层剥茧,揭示外部环境和内部肌理 的结构,以便更好地认识各种人生礼仪在个人生命中的地位和意义。这既是人生礼仪本身具 有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国民俗背景下时代社会变化所带来的结果,更是学术发展的要
9、求所在, 并且代表着一定阶段内学术研究的取向和趋势。二、中国人生礼仪整体性和本质论研究取向人生礼仪是基于多学科领域分析和实践的学术词汇,同一个人生礼仪可能被划分为民俗 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的研究范畴。在不同学科中,各界学者指向 亦有所不同,这不仅仅是学术的立场和视角,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人生礼仪所具有的“文化 传统贮存器的功能。民俗学研究较多地关注仪式的文化意蕴,社会学注重仪式的现象 功能和社会变迁,历史学、艺术学则体现为发展脉络和审美意象的转化。当然,这不是绝对 的,有时也会出现学科之间交叉研究的现象。所以,对于中国人生礼仪的分析,需站在跨学 科的立场上,对整体学术范畴进
10、行考察。(一)人生礼仪的概念和内涵人生礼仪作为专门的学术概念,通常是指范热内普提出的“过渡礼仪”。这是学理上最 早予以系统解释,并且至今仍是关键理论范式的人生礼仪解读。按照范热内普的理论,“过 渡礼仪”包含但不等于“人生礼仪”,它有更为广泛的理论内容和宏大的结构体系。其不仅 仅指人生礼仪,也包括岁时节庆旅行、巫术、宗教神职加冕、“第一次”礼仪等所有指涉从 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渡的仪式行为。作为学术概念的“人生礼仪”,国内众多民俗学者曾给出明确定义,通常称为“人生仪 礼”“人生礼俗”或“人生仪式:这些定义包含一些共同性的要素,从时间节点来看,以年 龄变化或年龄为参考坐标;从范围来说,包括诞生礼
11、、成年礼、婚礼、葬礼;从功能来讲, 包含仪式带来的重要阶段的转化和身份的确立。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指出:“人生仪礼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 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 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J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将人生仪礼称为个人生活仪礼, 其全过程是“按人年龄的增长过程显示的,在实践中往往与信仰民俗发生极大的关联”,强 调由生到死和由死向生过程的循环意义。笔者认为,“标志人一生不同年龄阶段和身份变化 的重要环节及其相关的各种仪式,统称为人生礼仪,亦被视作生命的过渡仪式。每一个阶段 的人生转折都强调生的价值和意义,寄托人们对生
12、命的无限渴望和美好祝福。”高丙中 指出:“人生礼俗包括礼仪和习俗两个层面,前者通常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制度,如成年礼俗 中的冠礼,婚姻礼俗中的所谓六礼;后者是民间传承的,包括国家礼仪之外而民间广为流传 的通过人生重要阶段的各种风俗习惯。”这些讨论基于概念层面的划分,体现了中国学者对 于“人生礼仪”概念和文化内涵的理解路径。(二)“过渡礼仪”的研究和运用在理论剖析和运用层面,“过渡礼仪” 一直是中国学者人生礼仪研究的重点范式。范热 内普的过渡礼仪于2010年在中国出版,这一理论范式的引入,丰富了中国人生礼仪的 研究视角。该理论构筑了礼仪行为的三个阶段:分隔礼仪(阈限前礼仪)、边缘礼仪(阈限 礼仪)和
13、聚合礼仪(阈限后礼仪)。范热内普注重礼仪过程甚于礼仪类型,借此解释仪式的 整体性和社会化。维克多特纳的仪式研究关注到范热内普“过渡礼仪”的阈限阶段,沿袭 却又不完全等同地对仪式过程进行深入挖掘。阈限在特纳的仪式分析中显示为结构的模式, 表现为结构阶段一反结构阶段一(再)结构阶段,并强调了阈限的模棱两可性,也就是由此 及彼的中间状态或无序状态,表明仪式过程变化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仪式阈限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架构,在学界受到广泛重视。在西方学术界,“过渡礼仪” 理论在早期并没有得到普遍关注,直至I960年过渡礼仪英译本的出版。这一理论“在 20世纪初就随着社会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学科被引进中国,但始
14、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上世纪80年代的学科重建中,也仍没有对过渡礼仪模式的研究”。直至2010年中文译本 出版,它才逐渐出现在众多学科理论反思领域。尽管阈限理论在仪式研究中有较强的阐释力和实用价值,但并非完美无缺。西方学界有 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过渡礼仪”模式未能展开深入的探索。中国学者也表达了对这种理 论范式的思考。张举文在翻译过程中对其进行了再解读,过渡礼仪与信仰行为分析梳理 了西方学界对英译本的争议:语义翻译、学科理论和大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 统人生礼仪,对“边缘礼仪”展开回顾与讨论,重点阐释边缘礼仪(阈限礼仪)的时间性、 空间性、个体性和群体性、社会性、心理因素和文化
15、,寻求礼仪分析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方向。 这一分析不局限于范热内普的仪式范式,更带有特纳阈限中的仪式象征观点。201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系召开“经典概念的当代阐释:过渡礼仪的理论与经 验研究”学术研讨会,周星、吕微等学者对“过渡礼仪”概念的古典新用发表看法。吕微从 康德理性批判哲学的角度对过渡礼仪中的“阈限”进行再认识,“过渡礼仪”理论概念与实 践模型的描述与建构一一对话张举文:民俗学经典理论概念的实践使用一文,从描述性和 建构性出发,结合当下实践民俗学转向,验证了过渡礼仪道德目的论实践模型“对前现代、 现代和后现代,以及单一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双重边缘状态的普遍解释力”。除了对阈限理论不断解
16、读之外,学界也存在一些相左的声音。在人类学领域,彭兆荣对 阈限理论提出质疑。他认为,范热内普阈限理论呈现出单向单线的趋同状态,只关涉阈限之 后的理论状态,忽视了仪式过程中生命的内涵和心理期待中生命的归属。台湾学者余光弘对 范热内普的理论进行重新评价,他提出以往阈限礼仪中未涉及或较少讨论的区域。“过渡礼 仪”范式在民族志搜集和实际田野工作中并没有理论意义上那么精准和贴合。第一,在分割 礼仪之前有一个结合仪式,这个仪式是仪式主体对离开旧群体成员的告知,也是群体成员对 离开人员的认可。并且,结合和分割交替进行。第二,生命仪式中的新成员是多范畴的,不 仅仅指仪式主体本身,也包括因仪式主体的改变而变化的
17、仪式参与成员。第三,仪式中地位 的变换,存在着从某一界定清楚的地位转换到另一界定不清楚的地位和某一界定不清楚的地 位转换到另一界定清楚的地位两种状态,而不是范热内普所说的两个清楚地位的转化。这些理论层面的研究和译介,在过去较长时间内以及未来漫长历程中,始终指引着人生 礼仪研究的发展轨迹。仪式理论的引入为中国民俗学人生礼仪研究带来很多启示,使研究者 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清晰起来,在接近仪式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理解仪式中的人 和解释仪式行为,还原仪式文化的学术目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发现,对仪式理论的解读,大部分基于理论的解构和重构,尽可能实 现理论的中国化。但其实除了对学者理论的分析之外,大
18、多数人生礼仪研究成果还停留在套 用理论的阶段,用以描述一连串的仪式行为,暂未看到中国学者运用新的理论体系分析人生 礼仪的过程和结构。(三)人生礼仪的文化表达研究人生礼仪的延展包含文化表达内容,特别是民间歌谣的表达,其多运用唱词、音乐、舞 蹈吐露情意和心声,抒写地方文化意识和文化结构。民间歌谣中表现人生礼俗的歌唱,类属 于仪式歌中的礼俗歌,这类歌谣以特定的歌唱表演程序,贯穿在与礼俗相关的诞生、成年、 婚嫁、丧葬和祝寿的仪式类型中,通过仪式性歌谣宣泄情感,表达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仪式中民间歌谣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实现了多维度的理解和 观察。1984年,由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
19、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的中国民间 文学三套集成普查和编纂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各地各民族民间文学的采录和整理。中国 民间歌谣集成共搜集歌谣302万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资料库。“同一时期,除了民间文 艺家协会所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普查和编纂之外,还有其他机构也搜集和编 印了许多民间文学作品。”彝族叙事诗集彝文文献译丛哭丧歌等,都不同程度地收 录了仪式歌谣文本。在与人生礼仪相关的民间歌谣领域,涉及女性主体地位研究,以女性生活和情感体验为 主,揭示礼俗文化的深层意义。王丹对清江流域土家族诞生礼中的打喜花鼓进行了女性艺术 的审视,表明这种“以已婚妇女为核心的习俗活动,其艺术风格与女性的生理
20、特点和性格特 征紧密相关”,从女性身体艺术角度构筑起土家族生活文化形态,并对歌舞的程式和自由文 化主题进行观照。谭达先中国婚嫁仪式歌谣研究将婚嫁歌分为婚礼歌和哭嫁歌,并对其 主题、思想感情和文化艺术进行了梳理。哭嫁歌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蕴,其创作和 演唱均为女性,因此,对于此类礼俗歌的研究多以女性视角为切入点,在对女性主体意识和 社会身份与性别意识的分析中,彰显了母性、孝亲、伦理等文化表达。葬礼仪式中的歌谣传统多留存于乡村社会的礼俗文化中,表现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和孝 悌文化,也透露出追求自由、乐视丧事的情感。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跳丧习俗“撒叶儿骑” 依靠唱跳的表演形式,使全体成员暂时脱离日
21、常严整的秩序,在赞颂祖先神灵的功德中实现 了娱神到娱人的转变,体现了自由狂欢的精神,表达了面对生死的豁达。(四)人生礼仪变迁的重建研究在70年历程中,人生礼仪的研究取向发生明显转变,显现出融汇一淡化一合一的趋势。 这种转变既可以说是人生礼仪的变化,也是研究者对仪式理论研究的呈现。融汇是指在人生礼仪研究过程中,搜集、整理、记录各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历史典籍和人 生礼仪案例,在此基础上形成民族志文本和释义文本。融汇阶段的人生礼仪研究最初体现在 各地方志和民族风俗志的采录和记录中。除了描述性综合文本之外,更多的是释义文本。例 如,郭振华中国古代人生礼俗文化、周何古礼今谈、王贵民中国礼俗史、姚际恒 仪礼通
22、论、杨宽冠礼新探、万建中民间诞生礼俗、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 齐涛中国民俗通志(生养志、婚嫁志、丧葬志)等。这些研究是对中国人生礼仪的梳理, 力求完整地记录和展现仪式的原初面貌,以期整合各种叙述和仪式行为。人生礼仪展演伴随社会变迁呈现出仪式过程简化、仪式感消解和仪式行为弱化状态。综 合各类学术成果发现,仪式的淡化基本置于经济社会变化背景下,分析礼俗变化带来的社会 结构、人情关系和社会控制的变迁。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更关注仪式消费,人口结构,人与 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变迁中仪式功能的弱化和强化。民俗学的人生礼仪研究更多 地渗透出传统习俗和现代习俗的博弈。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侧重点各异,但不
23、可否认的是, 对人生礼仪的研究,需要放在整体社会背景和共同文化传统中讨论。社会变迁相应地带动了礼俗变化,也就不可避免地引起礼俗仪式中部分环节、文化意义 的缺失和淡化。礼俗变化的原因很多,主要诱因为:政治制度的变革;市场经济和生产生活 的变化带来人口结构变化;各地域、多民族融合带来文化碰撞;场域变迁引起的民众惯习变 化,包括消费行为、礼物流动、人际关系和文化观念;现代媒介环境冲击和民众自主选择。 种种外部因素带来的变化,与其说是仪式环节缺失和仪式感淡化,不如说是民众记忆生活需 要对人生礼仪进行选择性的传承和重建。人生礼仪的传承和重建指向的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民众生活的结合,国内很多民俗学者都 曾对此
24、做出过解释,他们将焦点放在“人生礼仪传统的传承与重建”议题上。传承和重建涉 及如何看待传统和研究者的介入,对此,很多学者都提到重建对象的问题。安德明根据时代 需求性和可操作性,提出“根据每一种礼仪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是否要重建,而不一定在每一 个部分都要强调重建”。笔者认为,“礼仪传统的重建过程中应该清晰看到不同层次、不同地 区以及传统礼仪动态性所体现的复杂性J高丙中站在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指出“究竟 是把俗作为传统要素,还是俗视为传统?因为如果承认俗是一个结构,就要容 纳更多的要素,这里必须要有一个包容性传承和重建就是朝向当下的民众生活,这涉及学者的角色定位和仪式主体的本位问题0 高丙中提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礼俗现象到生命过程的探寻 基于中国人生礼仪研究70年1949 2019的讨论 附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 礼俗 现象 生命 过程 探寻 基于 中国 人生 礼仪 研究 70 1949 2019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9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