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会史谈管理人行业自治 附基于行会权力发展的讲座制及其启示.docx
《从行会史谈管理人行业自治 附基于行会权力发展的讲座制及其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行会史谈管理人行业自治 附基于行会权力发展的讲座制及其启示.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0年8月28日,市管理人协会成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在已经有七 十多家破产管理人协会,实现地方破产管理人协会的“破百”指日可待。从行业自治的角度看,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 纪要(以下简称“破审纪要”)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管理人行业自治的破题。 “破审纪要”第13条表示“支持和引导成立管理人协会”,规定“人民法院应当 支持、引导、推动本辖区范围内管理人名册中的社会中介机构、个人成立管理人 协会,加强对管理人的管理和约束,维护管理人的合法权益,逐步形成规范、稳 定和自律的行业组织,确保管理人队伍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发展:这个表述, 既是对部分地方在管理人行业自治方
2、面先行先试的承认,更是对管理人行业自治 遍地开花并持续深化的鼓励。事实上,也正是在“破审纪要”发布之后,地方管 理人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出现。那么,管理人行业为什么要通过行业协会来自治呢?或者说,我们成立管理 人协会,到底要做什么?在我看来,行会史不仅能够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成立管 理人行业协会,也为管理人协会成立后所要做的工作提供了想象空间。英国行会史的三个时代按照金志霖著英国行会史,在英国,行会史可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商人行会时代。随着中世纪城市崛起、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分离,11世纪 后在封建主城堡体系之外,逐渐出现市民、城市和市场,商品经济获得大幅度发 展。根据国王颁
3、发的特许令状,富有的商人以拥有地产的市民为主,组成商人行 会。每个城市,只有一个商人行会;只有商人行会成员,才能在当地展开商业活 动,外地商人在付费加入商人行会前禁止在本地经营。商人行会的特权之一,是向外地的非行会成员征收特定税收,后者完税后才 能享有与市民一样的商业特权。这也就是说,最初的市民地位与商人行会成员地 位高度重合,商人行会的上层人物也成为市政治理机构的主力军,成为商人行会 成员与获得市民权几乎是同义词,商人行会通过约束成员顺便就实现市政管理。商人行会有自身的治理体系和工作程序,既有发展新成员的任务,也需要维 持商人行会的垄断地位,甚至需要通过价格管理、营业方式限制、质量管控等手
4、段,确保商人行会成员的机会均等,严禁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和哄抬价格等行为, 禁止行会成员间互相辱骂、斗殴和诽谤,严重违规会被开除商人行会的会籍。对 外,商人行会还会以城市的名义游说国王,寻求对市民(行会成员)各种税费的 豁免。第二个时代是手工业行会时代。手工业行会在13世纪后逐渐崛起并获得国家的承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没有房产的手工业阶层崛起,逐渐成为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各个手 工业行业内部,不同行业在生产过程、质量标准、价格体系等的特殊要求,越来 越凸显,传统的商人行会整齐划一的自治模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跟商人公会相比,手工业行会的行业划分更细,行业特色更为鲜明,因为特 定工序或
5、产品而成立的专门行会屡见不鲜。商人公会更多聚焦于市场交易环节, 而手工业行会则更多聚焦于生产环节。手工业行会崛起之后,不仅拥有特权承包 行业内部的税收并在成员间均摊,非行会成员禁止在该行业从业,对外建立阻止 竞争的保护性屏障,对内则通过行业规范来限制行业内部的竞争。通过均摊税收,手工业行会成员共同分享行业内部的特权、秩序和服务。通 过垄断就业机会、管制价格、统一加工费和工资标准、检查度量衡、统一控制质 量、控制生产规模、统一工作时间、限制生产者数量、限制学徒数量、限制恶性 竞争和两极分化等措施,以及十分严厉的配套惩罚措施,手工业行会成为行业秩 序的维护者、规则的制定者,在行业内部居于说一不二的
6、垄断地位。与商人公会 不同的是,鉴于手工业行会成立基于王室特许状,较之于地方市政机构,手工业 行会与王室的联系更为密切,手工业行会的创收大多也直接成为王室的财源,这 让手工业行会在地方会高人一等,甚至颇受嫉妒,与市政当局不无龈酷。第 三个时 代 是公会 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在14世纪之后的萌芽及生产力发展,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 风力、水力等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手工制造业发展迅速,商业规模和体量再度 突飞猛进,长期酝酿之后的工业革命,更是启动了贯穿至今的全球化浪潮。在这 种背景下,工人出走、工匠流失,传统的手工业行会的凋零不可避免。由此,以 伦敦等大城市为中心,不同行业内部重新洗牌。以往因产品设行
7、会、因工序设行 会的情形不复存在,相近行业整合成为新趋势,公会崛起自然而然。与商人行会、手工业行会相比,公会对行业内部的控制未变,但在兼并方面 却开天辟地,在经历一轮又一轮同行业合并甚至跨行业合并后,整个伦敦最终只 剩下12大公会。公会在手工业行会基础上,有继承,有扬弃。具体而言,在行 业垄断、平均主义、内部管理、整合市场、师傅-帮工-学徒模式等方面一如既往, 但跨行业或者行业内部跨部门就业情况逐渐放开;随着行业公会实力的增强,公 会甚至开始为成员提供融资,公会资深成员在市政治理机构中也发挥着越来越活 跃的角色。另外,公会内部兼并潮此起彼伏,主体之间层次和差异程度越来越 大这种革新的浪潮迅速席
8、卷英国,在一定程度上,纵向延续至今,横向蔓延 全球。今天方兴未艾的管理人协会,基本可以视为手工业行会和公会的集合体。历 史上不同阶段的行会和我国管理人行业协会比较,有一些共同点。比如两者都需 要行政审批,前者由国王特许,后者也需要政府主管机构批准。再比如两者都高 度行业化,前者聚焦于特定工序、特定产品或特定行业,而后者也聚焦于破产程 序中的专业服务。还比如,前者承担着行业秩序维持的重任,而后者也通过破产 保障基金、破产互助基金等方式实现行业互助类似的共同点,可以列举出很 多。我国管理人行业自治的新方向但是,现代化的管理人协会,毕竟不是传统的行会。我们爬梳行会史,更多 是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发
9、现管理人行业自治的新方向:第一,主体问题。不管哪个时期,行会成员都是个人,并无太多机构。按照我国企业破产法 相关制度设计,管理人以机构为主、个人为辅,而在实务中机构垄断态势明显。 机构化的管理人有其优点,但也存在各种问题,也不符合全球破产执业者发展大 势。各地管理人协会应该尽可能广泛吸引个人会员,打造当地个人化的破产管理 明星团队,逐步推动管理人制度从机构为主到个人为主的过渡。第二,准入问题。放眼行会史,行业准入问题基本都是行会说了算,而不是其他权力机构说了 算;不同行会有不同的纳新方式,基本以缴纳税费和遵守规则为前提。即便在今 天的英国,想要从事破产服务行业,在完成相关学业和实习之后,也需要
10、加入特 定行业公会,才能获得破产执业资格。我国破产行业准入问题由企业破产法明文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的名册 编订办法和各级法院的具体规则落实。在我看来,管理人协会可以在行业准入方 面,发挥更大作用,比如推进管理人准入考试,甚至可以考虑由管理人协会来编 订当地的管理人名册。另外,对于管理人跨区执业问题,也可以通过管理人缴纳 一定费用并跨区加入当地管理人协会来实现。即便维持现有地方法院编订管理人 名册的现状,也需要法院在编订名册时,审慎行使公权,充分听取当地管理人协 会的意见。第三,指定问题。上述任何时段的行会,在维持行业就业特权、商业机会和内部秩序等方面, 基本都一脉贯之。而在我国破产实务中,管理
11、人的指定是法院的职责,债权人会 议和债权人委员会(破产法司法解释(三)之后)只有建议法院更换管理人的 权利。通过抽签、摇号、轮候等方式指定名册内的管理人,再加上各地差异较大 的分级管理,可能能够实现形式上的公平,但无法根除资源错配问题,更无法彻 底消除管理人选任和指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这种现状也导致在当前各地破产管理人市场普遍出现“马太效应”,本地、 外地差异巨大,强者恒强、弱者越弱十分明显。愚见以为,可以考虑在个案中, 赋予当地管理人协会向法院推荐管理人的职责。此举既可以将法院从选择管理人 的巨量行政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又可以确保协会成员担任管理人的机会大体均 等,进而促进当地破产管
12、理人队伍的集体成长。第四,报酬问题。纵观整个行会史,行会在内部市场维持方面,都通过统一定价方式,严禁恶 性竞争。但在我国破产实务中,以管理人报酬折扣为代表的恶性竞争,却是常态。 这里面既有法院的因素,也有行业自身的因素。法院通常会在投标邀请中诱导管 理人报酬打折,甚至把管理人报酬预期作为遴选与否的核心因素,在个案中确定 管理人报酬时给管理人报酬打折的现象更是习以为常;而从行业自身角度,随着 破产服务市场的火爆和竞争的加剧,同行求案心切,围绕管理人报酬展开的价格 战几乎成为竞标的标配。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肯定不利于管理人行业的健康发展。各地管理人 协会应该积极行动,禁止竞标中竞相降低报酬预期
13、的恶意竞争行为,并代表行业 要求法院在管理人报酬确定中,减少打折的频度,降低打折的幅度。第五,服务质量问题。从行会史来看,对于产品质量的看重、对于健康市场的维持,是行会核心目 标之一;害群之马会被清除在行业之外。而我国当前对于管理人服务质量的考核, 不同法院各有“神通”,差异明显;而且在管理人与法院的沟通中,法院一言九 鼎,管理人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在我看来,管理人协会应该在管理人服务质量控制上下大功夫。比如可以通 过随机抽查、年度审核、法院反馈、当事人回访等机制,尽可能获得评价管理人 的“大数据”,并建立公开透明的评审标准,确保管理人服务质量的稳定。根据 评审结果,设定不同的惩戒标准,确保当
14、地管理人服务质量大体统一。这样既确 保当事人能够获得破产法层面的正义,也能够极大地降低法院在破产案件审判中 的工作量。第六,行业集体权利问题。纵观行会史,不同阶段行会在解决行业内外冲突、争取集体权益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而我国破产服务行业中,管理人履职保障严重不足,不仅公权力机 关配合支持不够,在管理人与债权人、债务人争议处理方面,也没有保护机制和 缓冲空间,管理人站在冲突最前线。这两年关于破产管理人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债务人、债权人略有不满,轻 则谩骂、诋毁,重则人身攻击,甚至动不动就在法院提起天价索赔,刷足存在感。 各地管理人协会应该设立专门机构,投入必要人力物力资源,以当事人和法院对
15、管理人的投诉为突破口,建立合理的调查、辩解、裁判、惩罚、反馈程序,在行 业问题发酵成舆情危机前,及时处理。世易时移。管理人协会跟传统行会相比,有了更多时代性、现代化的特征。 但正本清源,行会史依旧可以为我们推进管理人行业自治提供启迪。各地在大力 推进成立管理人协会的同时,更应该在管理人协会做什么、如何做层面,多下功 夫,真正将管理人协会建成管理人之家、管理人之友。基于行会权力发展的讲座制及其启示摘要基于行会权力发展而来的讲座制度,保证了教授学术与行政权力的实 施,在加强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讲座制学科细化与教 授寡头统治的特点也容易造成学科壁垒、学阀垄断、学术依赖,教授权力
16、缺乏监 督等系列影响学术发展的问题。随着大学组织的扩散、学科系统的日益庞大, 讲座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其重视教授影响,尊重学术权威、强调科研能力, 以科学研究为主的教学方式等一系列优点与特性却被保留了下来,在大学学术组 织中继续发挥着作用。关键词 学者行会 讲座制 学术组织Abstract The lecture system developed from the guild power. It guarante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ademic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 of professors and plays an
17、important role in strengthening academic freedom and university autonomy.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 refinement and oligarchy of professors in the lecture system also tend to cause a series of problems affecting academic development, such as subject barriers, academic monopoly, academic
18、 dependence and lack of supervision of professors power.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s and the growing discipline system, the lecture system gradually withdrew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but a series of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influen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行会史谈管理人行业自治 附基于行会权力发展的讲座制及其启示 行会 管理人 行业 自治 基于 权力 发展 讲座 及其 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9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