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稳定饮食结构看中华农业文明 附中华饮食的文化自觉与饮食文明共同体的形成.docx
《从超稳定饮食结构看中华农业文明 附中华饮食的文化自觉与饮食文明共同体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超稳定饮食结构看中华农业文明 附中华饮食的文化自觉与饮食文明共同体的形成.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近些年来,学界对历史时期外来作物的引进问题十分关注,特别是已故美国环境史学家 克罗斯比(AIfredW.Crosby)在1972年提出“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EXChange)这个经 典概念之后,国内外相关研究恒河沙数。外来作物与原生作物的轻重“哥伦布大交换”聚焦的是美洲作物。事实上,除了明代以降引进的美洲作物,先秦、汉晋、唐宋时期都引进了大量对中国历 史进程影响至深的外来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小麦、高粱)、油料作物(芝麻)、纤维作物 (亚洲棉)、各种蔬菜作物等等不一而足,很难评判孰轻孰重。近年来,笔者倡导的去边缘 化作物生命史研究,就是希冀跳出“成就描述”的研究范式,以研究技术(
2、外来作物的传入本 身就是一种技术革新)的传播、演进以及与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旨趣,阐释与境 中的知识生产与文本生成。美洲作物史的研究成果之所以较为丰硕,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全球化的序幕,美洲作物正是其中的“急先锋透过美洲作物, 将食物史与跨文化交流、资本主义全球市场结合在一起,关注物质和物质对文化以及帝国权 力产生的影响,是一个极佳的全球史命题。第二,旧大陆列国的美洲作物传播史都不过五百年左右,相对于其他作物而言,资料相 对丰富,更易讲好它们的故事。第三,美洲作物传播虽有多元路径,但基本均是通过新航路,这既是近代中国海上贸易 的最高峰,又见证了西方海洋帝国的崛起。针对
3、这一时期海洋史研究大盛的情况,可见海上 物种交流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第四,美洲作物是新大陆作物的统称,其他任何时代、任何地区的作物都不具备如此强 烈的整体面相,研究美洲作物更易归纳共性、突出个性,产生集聚效应。第五,很多美洲作 物几百年内就在功用、效益、文化上取得了超越性的地位,跻身大田作物,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这些作物的引进奠定了今天的农业地理格局,实现了中国从大河文明向大海文 明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没有外来作物参与的日常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中华农业文 明能够长盛不衰,得益于两大法宝精耕细作与多元交汇。但是,目前的研究趋势是过分 拔高外来作物的重要性(如笔者批判的“美洲作物决定论),而
4、忽略了中国原生作物,也忽 略了建立在本土作物(或早已实现本土化的外来作物)基础上的精耕细作。以今天的视角观 之,即使是传入中国较晚的外来作物,如花椰菜、苦苣、咖啡、草莓、西芹、西兰花、苹果 等,也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属于布罗代尔历史时间的“中时段可以预见,外来作物的重要 性还将不断提高。“美洲作物决定论”等观点认为,外来作物甫一传入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重要地 位。比如,他们不仅认为美洲作物助力了清代的人口爆炸、导引了 18世纪的粮食革命,甚 至明代的灭亡也与它们没有被及时推广有关。这是一种典型的谬误。种植制度与饮食文化的嵌入在古代中国,新事物的普及要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在某种意义上,“技术传
5、播”比“技 术发明“更为重要。诚如滇海虞衡志所言:“然物有同进一时者,各囿于其方,此方兴而 彼方竟不知种,苜蓿入中国垂二千年,北方多而南方未有种之。”由此,笔者提出“中国超稳定饮食结构的观点。简言之,由于技术、口味、文化等因素, 国人对于外来作物的接受和调试,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在这种稳定的饮食结构下,外来 作物的优势最初都被忽视了,它们影响力的发挥要经过几百上千年的缓冲,而传入中国时间 最晚的美洲作物,在近代乃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影响都是比较小的。提出“中国超稳定饮食结构是基于中国农耕文化的特质。由于中国传统农业高度发达, 传统作物更有助于农业生产(稳产、高产),更加契合农业体制,更容易被做
6、成菜肴和被饮 食体系接纳,更能引起文化上的共鸣。这其中的因素,最为重要的就是种植制度与饮食文化 的嵌入。首先是种植制度,即比较稳定的作物种植安排。至迟在魏晋时期的北方、南宋时期的南 方,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旱地耕作、水田耕作体系,技术形态基本定型,精耕细作水 平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优势作物地位基本确立。齐民要术的出现成为北方“耕一耙一穗” 这一技术体系成熟的标志。但北方地区在汉代可能就已达到这一高度,因此许倬云才说,汉 代是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时期。自六朝开始,南方华夏化进程加快,“南方大发现“(王 利华语)最终在南宋完成,标志便是陈雪农书中的“耕耙秒耘箱”技术体系。这 一时期梯田的大量出
7、现同样论证了这一观点。至此,传统农业基本形成精耕细作的成熟系统, 北方多是两年三熟麦豆秋杂或粮棉、粮草畜轮作,南方则多是水旱轮作,外来作物很难融入 进来,特别是融入大田种植制度。其次是饮食文化,即人们对外来作物的适应问题。就像今天依然有很多北方人吃面、南 方人吃米一样,中国区域间饮食文化千差万别,更毋论国别饮食体系间的差异。外来作物中, 最早融入种植制度的小麦,在中国的本土化经历了漫长的两千年历程,至迟在唐代中期的北 方确立了主粮地位。虽说由于汉代人口的增长使小麦得到了一定推广,但是如果没有东汉晚 期以后的面粉发酵技术和面粉加工技术的发展,很难想象小麦能逐渐取代粟的地位。同理, 小麦之所以能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超稳定饮食结构看中华农业文明 附中华饮食的文化自觉与饮食文明共同体的形成 稳定 饮食结构 中华 农业 文明 饮食 文化 自觉 共同体 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9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