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废气处理RTO系统爆炸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docx
《制药厂废气处理RTO系统爆炸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厂废气处理RTO系统爆炸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制药厂废气处理RTO系统爆炸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1、事故概况安徽某制药厂于2019年6月15日17:00临时停产,停产后RTO系统按规程停机。该厂于次日8:00投料复产,RTO系统同时开机并升温,此时旁通阀开启、废气导入阀关闭,废气经RTO系统旁路净化系统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RTo炉经吹扫并加热至800C后,旁通阀关闭,废气导入阀开启,废气进入RTo炉,系统压力、温度等一切正常。废气导入2h后(11:00)RTO系统发生爆炸,爆炸声前后两次,间隔时间较短,一处位于RTO炉及相邻风机,另一处位于系统前端废气收集管道。事故导致RTo炉右侧蓄热室钢结构、保温棉、蓄热陶瓷和RTO炉近端的引风机、风管严重
2、损坏,较远端风管脱落,并引燃周边干燥物,无人员伤亡。2、事故原因分析VOCS作为可燃物,能够与氧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爆炸浓度的上、下限之间和爆炸上限以上)形成预混气,遇到点火源(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高热物等)会发生爆炸或燃烧,并释放大量的热和气体。根据爆炸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进行排查分析2.1可燃物该制药厂进入RTO系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生产车间、罐区、污水站、固废仓库、原料仓库以及风管(积液长期未排,积液挥发)等,废气主要成分为甲醇、乙醇和甲苯等,这些VOCS均为可燃性气体(可燃物)。由于RTO系统运行1.5h后才发生安全事故,风管内应无淤积废气;罐区废气采用集气罩方式收集,事发
3、前无装卸料过程,不能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预混气;污水站、固废仓库、原料仓库等区域VOCS挥发量很小,事发前无大宗化学品或危废泄漏,也不具备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预混气。事故后排查车间生产装置时发现,某蒸储釜有残存甲醇,该釜蒸汽阀未完全关闭,使该釜一直处于被加热状态。因此,该次事故达到爆炸极限的可燃物主要来源于甲醇蒸储釜。2.2助燃物RTO系统运行时助燃风机会向氧化室鼓入大量空气(氧气),但RTO炉氧化室事故后仍完好无损,说明氧化室未发生爆炸,助燃物非来自助燃风机;而各生产车间、罐区等采用集气罩收集的废气,以及污水站、固废仓库、原料仓库的通风换气,这些废气中混有大量的空气(氧气),为该起事故提供了助燃
4、物。2.3点火源(1)明火:当进入RTO炉内的废气氧化放热不足以维持氧化室的设定温度时,位于氧化室内的燃烧器会自动补入天然气并点火升温。事故后打开炉体发现RTo氧化室完好无损,并未发生爆炸,可排除明火为该起事故的点火源。(2)电火花:位于氧化室内的燃烧器采用了电火花点火器,但氧化室未发生爆炸,也排除了电火花因素。(3)静电火花:该厂废气输送管道及风机均未采用可导静电材质,废气高速流通与管壁摩擦及风机叶轮高速转动极易形成静电且静电无法导出,但废气输送管道和风机位于RTO炉前端,达到爆炸极限的预混气遇到静电后即可发生爆炸,而远端管道在事故中仅是脱落,损坏程度低;且风机爆炸后不会将预混气输送至RT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药厂 废气 处理 RTO 系统 爆炸 原因 分析 防范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9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