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发展进程的思考 附古代畜牧业各阶段发展研究+农牧结合的意义和发展历程及前景.docx
《北方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发展进程的思考 附古代畜牧业各阶段发展研究+农牧结合的意义和发展历程及前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发展进程的思考 附古代畜牧业各阶段发展研究+农牧结合的意义和发展历程及前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内容提要:本文选取内蒙古中部、辽西和新疆北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归纳考古发掘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和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碳十四测年和DNA检测数据,以更为广阔的蒙古高原和欧亚草原的视野,探讨了中国北方农牧交融和畜牧业起源,认为:从早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大型聚落,到采集和狩猎存在下的农业聚落的繁荣,再到农耕的衰退和畜牧业经济的最后形成,这一发展进程是生态环境变迁、文化适应和古代族群的迁徙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北方,泛指长城地带及其以北的狭长地区,自东向西包括辽西地区、内蒙古中部、河西走廊、新疆北部等地,也有学者从文化地理的角度称该地区为“农牧交错带”。这个区域中部
2、南临农耕发达的黄河流域,北倚牧场广袤的欧亚草原,是中原腹地与欧亚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农业与畜牧业交互作用的广阔地区。这里自然生态独特,生业经济多样,人文环境复杂,丰富的考古资料也都证实了农业和畜牧业在这里的起源和发展,从事农耕与畜牧的人群曾在此不断产生碰撞、交流与融合,因此,在研究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问题方面,这个区域的考古资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农业和畜牧业均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生业形态,20世纪以来,针对中国北方地区生业形态的研究已有较多成果,许多学者更开始尝试从欧亚草原的大背景下进行对比研究,并多有论述发表。学界从日益丰富的考古资料中认识到,这个区域的人群自进入新石器时代以来,便以采集、
3、农耕和狩猎互补的生业作为生存手段,最新的考古资料更是发现了距今8000年前后的带有农业因素的定居遗存,例如内蒙古化德裕民、四麻沟遗址和河北康保兴隆、尚义四台遗址的发掘和初步研究,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从距今8000年前开始,坝上地区就有了并非来自中原的、基本定居的、以从事采集、种植和狩猎生业经济的人群存在。考古资料的研究表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中国北方进入了以农业为主,兼有狩猎和采集的生业形态,直到距今4000年前后,木地区开始出现带有畜牧业因素的遗存,并逐渐形成农牧混合经济,距今3000年左右,畜牧业逐渐在生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北方地区的生业形态的研究,应当置于整个欧亚草原的大背景之下进行
4、。杨建华指出:“欧亚草原西起多瑙河,东至中国北方和西伯利亚的外贝加尔地区,它以乌拉尔山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再加上南部的中亚地区,共分三个地区”,她认为,科林伦福儒教授将欧亚草原经济类型的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即:全新世狩猎采集经济阶段农耕畜牧经济传播阶段畜牧农耕混合经济阶段游牧经济阶段,“对照欧亚草原经济类型的发展阶段,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北方地区与中原农业文化区之间的差别,而且发现中国长城地带在先秦时期也走过了与欧亚草原大体相似的道路。“此说很有见地。郑君雷也认为:“当前中国学者已经开始将中国游牧业起源的问题放在欧亚草原的大背景下来进行研究,并且注意借鉴西方学者在游牧业起源研究上的成果和理
5、论方法通过近几年对内蒙古中南部先秦时期生业形态的进一步研究,我们也将本地区生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划分为采猎并重耕猎互补种养结合农牧兼营牧猎为主的五个发展阶段,试图从内蒙古中南部先秦时期的生业模式出发,探讨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的发展过程。本文所要探讨的“农牧交融和畜牧业起源阶段,也可以看作是“农牧兼营和向牧猎为主”过渡的生业模式阶段,也就是前人研究中经常提到的农牧混合经济阶段,同样也正是畜牧业起源的阶段。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一阶段考古学材料的分析,厘清中国北方地区农牧交融生业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而追溯畜牧业起源的动因和相对年代,揭示畜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并由此开启中国北方农牧交融与畜牧
6、业起源研究理论体系的模式建构。一“农牧交融”考古遗存的发现中国北方地区目前发现的能够体现“农牧交融生业形态的考古学遗存,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中部、辽西和新疆北部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至3000年左右阶段,这几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所体现的农牧业交融与发展的特征,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和一定的差异。1 .内蒙古中部地区在内蒙古中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由北上的后冈一期文化、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发展起来的仰韶晚期的庙子沟文化的大坝沟和庙子沟两处遗址中,在以农耕遗存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出土的马、野驴、牛、黄羊、马鹿、犯、狐、貉、熊及水生的野生动物分别占到76.7%和66.7%,其余为能够判定家养的猪和狗,说明当
7、时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和少量家畜饲养的生业形态。龙山阶段永兴店文化的遗址中也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动物骨骼,其中可辨识的有部分作为卜骨的猪、牛、羊等动物的肩胛骨,因未作具体动物种属鉴定,因此,我们无法得知这些动物是否为驯化的家畜。但继承永兴店文化发展起来的朱开沟文化及其后续的西岔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家畜驯养和畜牧业逐渐形成的直接证据。地处内蒙古中南部黄河流域的朱开沟遗址是朱开沟文化中发掘最全面、遗存最丰富的遗址。田广金将朱开沟遗址分为连续发展的一至五期,整体年代跨度为距今41003300年,其中第一期属于龙山晚期,第二、三期属于夏阶段,第四、五期进入商代早期。从朱开沟遗址出土的以鬲、I、三足瓮、高领罐
8、和盆为主的稳定陶器组合,以及数量较多的生产工具反映的定居生活聚落来看,本遗址内的人群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从采集的大量可供鉴定种属的动物骨骼标本来看,居址中可以确定的猪、绵羊、牛和狗等家畜的比例居然达到88.53%,野生动物马鹿、泡、青羊、双峰驼等仍占11.46%。此外,墓葬中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猪、羊等家畜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的骨骼。这些数据表明这一时期的定居人群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兼营畜牧业和狩猎活动的。我们通过对朱开沟遗址五期遗存出土的动物骨骼重新进行分期统计后发现,从第一期开始已经出现一定数量的猪、牛和羊,从第二期到第三期,猪和羊的数量都出现突增。若单从居址的分期来看动物骨骼统计的结果,则从第二期
9、开始,牛和羊的数量不仅出现较大的增长,且两者的总数开始超过猪的数量。可见,尽管朱开沟遗址聚落中养猪的规模一直较大,但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可能从第二期开始兴起并不断发展,成为生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开沟遗址中一至五期均是以鬲、三足瓮、高领罐和盆为主要组合的陶器群,且其中的袋足鬲、蛇纹鬲、盆形雕、三足瓮和高领罐等陶器有着较为完整的发展序列,因此,朱开沟遗址五期的人群应属同一文化体系的人群。对于动物骨骼的分析,则应当反映了同一人群的生业形态在这一区域由农业为主,逐步向畜牧业转变的过程。西岔文化目前共发现4处遗址,其中仅西岔遗址经过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遗址位于南流黄河东岸的台地上,可以分为四期文化遗
10、存:第一期与白泥窑文化晚期接近,第二期相当于永兴店文化,第三期属于朱开沟文化,第四期为西岔文化。据曹建恩所言,西岔文化的两个碳十四测年数据,年代都落在公元前IlOo年左右,结合出土遗迹与陶器组合反映的文化面貌,西岔文化应该是继朱开沟文化之后,新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其年代大致应在距今32003000年之间。西岔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达到了7788块,代表了631个动物个体,经过对动物骨骼的专门鉴定,发现这些动物以哺乳动物为主,有少量的鸟类、鱼类和软体动物。能确定为家畜的动物为猪、山羊、绵羊、黄牛、狗和马,占出土动物遗存总量的90.88%,其中猪的数量最多,约占动物总量的41.82%,山
11、羊和绵羊的总数为30.68%,黄牛占到8.25%。野生动物马鹿、梅花鹿、泡、獐、麝、兔、獴、熊、狐狸等的骨骼合计所占比例为9.12%。西岔遗址的植物抱粉分析表明,从遗址早期地层到西岔文化的地层中,都检测到了栽培禾本科植物的花粉,刘莉等还对西岔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进行过淀粉粒分析,发现了薯葫、蛇瓜、意仁、小米和小麦族的淀粉粒。综合植物抱粉和淀粉粒实验的结果来看,进入西岔文化时期,人们仍然在从事谷物栽培,同时也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采集。西岔文化时期与朱开沟文化时期相比,带有更明显的畜牧业色彩,饲养的家畜大幅增加了山羊,特别是马的出现,可能代表了流动性放牧的开始。所以,西岔文化时期生业形态应是以家畜饲养
12、为主,谷物栽培和狩猎采集作为经济生活的补充手段仍然存在,这一时期虽然仍然以养猪为主,但畜牧业因素已经占有较大比重。2 .辽西地区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较多的动物骨骼。白音长汗遗址的红山文化遗存中,出土有马鹿、斑鹿、狗、猪、牛、狗、狗灌、野兔和贝类等动物骨骼,牛河梁遗址出土了梅花鹿、泡、獐、野猪、狗、黑熊、狗狒、野兔、东北勖鼠、雉和河蚌等动物骨骼,东山嘴遗址出土动物骨骼以猪骨为主,还有部分鹿骨。在以上遗址的动物遗骸中,可以肯定狗是家养动物,从较早的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就有家猪骨骼出土的情况看,红山文化阶段应该有了家猪的饲养,但也应该存在有野猪的狩猎。因此,我们大致可以推定
13、,红山文化时期在有一定程度的农业因素的前提下,狩猎和渔猎活动应仍占有较大比重。此后的小河沿文化虽然动物骨骼发现得较少,对其动物种类还不太清楚,但在南台地遗址发现有被埋葬的狗,在房址内还出土了陶塑家猪和狗头的形象,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存在家畜饲养的证据。地处辽西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基本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以山城体系为主要文化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其与朱开沟文化的年代跨度大致相当,学界绝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其处在夏至早商阶段,即距今40003400年之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上限或许可以早到龙山晚期。有关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生业形态的研究,自上世纪末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尽管表述略有
14、不同,但基本认同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是以粟作农业为主,兼有家畜饲养以及采集狩猎的生业形态。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遗址一般都堆积较厚,诸多遗址发现有农作物遗存。赤峰大山前、东山咀、三座店、北票丰下等遗址的窖穴或陶器中也出土过炭化的谷粒,从鉴定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是属于粟一类的农作物。在饲养的家畜中,绝大多数遗址内的动物骨骼没有经过确切的鉴定,仅有建平水泉遗址和大山前遗址经过较为详细的鉴定,但建平水泉遗址的动物骨骼并未按照文化性质进行分别统计,而大山前遗址中,属于本文化阶段内的动物中,猪占47.65%,牛占24.44%,羊占15.50%,狗占10.94%,“其中除个别个体的牛骨(角)尚具有野生性状之外,绝大
15、多数都已具有明显的家养动物的特征/可见这一时期,饲养的家畜中已经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牛和羊,可以肯定这时的生业形态中已带有一定比重的畜牧业因素。但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墓葬中却很少发现牛羊的遗骸。在大甸子发现的几百座墓葬中,随葬的绝大多数为猪骨,部分狗骨,不见牛和羊的骨骼,这一情况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朱开沟遗址第一、二期的墓葬殉牲情况相似,推测两者的生业形态应属于相同的发展阶段,此时畜牧业因素表现并不十分明显。综上可知,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更多的是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因素已经产生,也可能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了一定比例,但并未占据主导的地位,畜牧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魏营子文化是辽西地区继夏家店下层文化之后兴
16、起的一个新的文化类型,虽然对该文化的认识尚有不同看法,但其分布范围大致同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介于夏家店下层和夏家店上层文化之间却是学界基本共识。王立新等据赤峰喜鹊沟遗址的发掘,建议将该文化区分为大、小凌河流域的魏营子类型和赤峰地区的喜鹊沟类型,目前看来很有必要。根据目前发掘的材料可知,魏营子文化时期的农业比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略显落后,以往见于报道反映生业形态的材料不多,特别是兽骨材料有限,仅见少量墓葬中有殉牲,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阶段发现了用羊骨进行随葬的现象。近年喜鹊沟铜矿遗址的发现十分重要,该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骨骼429块,可鉴定属种的标本有217块,包括了黄牛、绵羊、山羊、家马、家猪、家
17、犬等家畜,以及马鹿、熊、勖鼠和其他啮齿类野生动物,驯养动物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中从肉食贡献率上看,黄牛达到78.5%,其他家畜占14.5%,野生动物合计占7%。这一现象反映的应该是在农业经济渐趋衰退情况下,畜牧业经济逐步增长的态势。喜鹊沟碳十四检测并经树轮校正后的数据为公元前1290前910年,属晚商时期,即距今33003000年左右。夏家店上层文化分布的地域大致同于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文化层大多堆积较薄,遗迹分布较为稀疏,但从目前的发掘资料来看,应当处于相对的定居状态,并具有农业因素,在克什克腾龙头山、喀喇沁旗大山前、建平水泉等遗址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祭祀坑或窖穴内都发现了碳化的谷物,其中
18、水泉遗址的谷物经鉴定有粟和稷。从夏家店上层文化多个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来看,能确定为家畜的有猪、狗、羊、牛和马,大山前遗址本阶段遗存能鉴定的动物骨头中,猪占59.9%,狗、羊、牛分别占12.96%、12.96%和11.73%。值得注意的是,小黑石沟的墓葬中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马具,这表明日常生活中对马的使用较为普遍,这一情况也从侧面证明了畜牧业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另外,马的出现也可能代表了一定的流动性。一般认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年代在距今3OOO26OO年阶段。综合夏家店上层文化堆积、遗址分布以及出土动植物遗存的情况,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本阶段仍然保持了农业与畜牧业并存的生业形态,
19、但此时的定居特点并不十分突出,畜牧业可能出现了一定的流动性。从夏家店下层文化到魏营子文化再到夏家店上层文化,生业形态经历了农业经济为主、存在畜牧业因素一农业经济逐渐缩减、畜牧业因素增加一畜牧业经济主导、仍存在农业因素的连续发展过程。但从文化内涵上来看,“夏家店上层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没有继承关系是毫无疑问的,至于同魏营子文化的关系,因为分布的地域基本不重叠,而且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共存的,因此两者也不会有承继关系。故此,辽西地区生业形态的转变应当是由不同的人群完成的。3 .新疆北部地区新疆史前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发现和确认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先后有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阿依托汗一号墓地2座墓葬、塔城
20、地区额敏县霍吉尔特墓地1座墓葬、和布克赛尔县松树沟墓地2座墓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G218沿线墓群1座墓葬(InM5)以及吉仁台沟口遗址的2座窑址等。从尼勒克InM5随葬腹饰斜向压印纹的束颈鼓肩尖底罐的形制来看,这批墓葬带有明显的阿凡纳谢沃文化特点。据兰州大学人骨碳氮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IHM5古人类与新疆其他遗址古人类的饮食构成比较一致,均是摄入了大量的动物资源。另外,人骨的碳同位素值表明,IM5人群主要是以食草动物的肉类为食,此外还可能摄入了一定的小麦、大麦等作物以及野生植被或粟、黍等植物。尼勒克InM5人骨经树轮校正后的碳十四数据为公元前2933前2872年,即距今4900年左右
21、。吉仁台沟口遗址2座充满木炭的窑址是目前新疆北部地区发现的史前阶段最早的遗址之一,碳十四数据在距今46004400年阶段。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伊犁河流域应该是阿凡纳谢沃文化分布的最南端,表明在阿凡纳谢沃文化的人群进入准嘴尔盆地西北缘时,当时的人们可能在相对定居的条件下,已经进入了以畜牧业梢占优势的生业模式阶段。多年来,新疆西部和北部地区已经发现了诸多距今40003000年之间的遗存,主要分布在喀什、伊犁、博尔塔拉和塔城地区,在乌鲁木齐、阜康和吉木萨尔等地也有零星发现,主要有塔什库尔干的下坂地墓地与尼勒克县的穷科克遗址等。近年来规模较大的重要考古发掘,自西北向东南分别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
22、县的阿敦乔鲁、呼斯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的吉仁台沟口和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的东黑沟等大型的聚落和墓地,这些遗址和墓地的发掘与研究,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农牧交融和畜牧业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证据。阿敦乔鲁遗址位于温泉县西北41公里的博尔塔拉河上游北侧,地处阿拉套山前的缓坡地带,海拔2300米,遗址范围近7平方公里,现已确认有11组包括居址和墓葬在内的石构建筑,已发掘的有一号居住址和9座墓葬。一号居住址有3座相互连属的房址(FI-F3),面积较大,彼此连通,各自应具有不同功能。房址墙壁由内外两边单砌的自然石块,中间填充杂土筑成,其中最南端建筑规整的长方形房址FI为半地穴式建筑,面积达425平方米,内
23、部又有单独的功能分区。贾伟明在分析房址结构以及与欧亚草原游牧民房址进行比较后认为,“与史前时期的定居农业聚落布局和建筑形式有很大的差别。显然,之所以都是使用这样的聚落布局和建筑结构,很可能是由畜牧业生活方式的性质决定的。”丛德新等结合房址布局及民族学调查材料认为:“F1房址的形制,与广义上的安德罗诺沃典型的房址有类似的特点,即:有着狭窄廊道式入口,大型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以Fl为主体的一号居住址“很有可能是一处冬季营地(具有季节性的永久建筑),因而不排除人、畜同住的可能性房址内的绵羊粪便可以解释为用作燃料,也可能是房屋顶部的覆盖物,显示了浓郁的牧区建筑特点”。最新的研究则是通过对遗址内堆积物
24、的植硅体、羊粪化石以及植物抱粉的提取和分析,揭示出该遗址的农作物是以黍、麦为主,兼有粟的结构,以及羊群的放牧多在植物已结籽的秋冬季节,为探讨本遗址为秋后的冬牧场性质提供了依据。阿敦乔鲁遗址共有13个碳十四测年数据,除一个数据明显偏早外,基本都落在公元前1769前1500年之间,即大致在距今38OO35OO年阶段,遗址延续使用近300年左右。呼斯塔遗址位于温泉县东北约40公里的博尔塔拉河北侧,同样地处阿拉套山前的冲积扇地带,海拔140016(X)米,分别由北侧的黑山头军事瞭望与防御建筑遗存、中间的山前冲积扇遗址核心区的石构建筑群和南侧的小呼斯塔山顶军事防御遗存及哈如鲁山顶墓地与居址组成,在遗址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方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发展进程的思考 附古代畜牧业各阶段发展研究+农牧结合的意义和发展历程及前景 北方 农牧 交融 畜牧业 起源 发展 进程 思考 古代 阶段 研究 农牧结合 意义 历程 前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9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