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6-4溶血性贫血.docx
《南华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6-4溶血性贫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华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6-4溶血性贫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hemolicanemia)是指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骨髓造血代偿功能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主要特点是贫血、黄疽、脾大、网织红细胞增高及骨髓幼红细胞增生。骨髓有相当于正常造血能力6-8倍的代偿潜力,因此当红细胞破坏增加,但骨髓造血功能足以代偿时可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我国溶血性贫血约占同期贫血病人的10%-15%o各种溶血性贫血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的发生率不同。临床分类根据红细胞被破坏的原因,将溶血性贫血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按溶血发生的场所可分为血管外溶血和血管内溶血。遗传性是红细胞本身的缺陷,获得性均为红细胞外来因素引起。临床上多倾向于按发病机制分为红细胞内异常和红
2、细胞外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见表6-3。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引起溶血性贫血的主要病因,见表6-3表6.3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和主要病因1 .红细胞内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1)遗传性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棘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2)遗传性红胞胞内酶缺乏;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等(3)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珠蛋白肽链量的异常一海洋性贫血、珠蛋白肽链质的异裳,异常血红蛋白病(4)获得性细胞膜锚连膜蛋白(GPl)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红细胞外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1)免疫因素: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自身免疫性
3、溶血性贫血温抗体或冷抗体型)、药物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奎尼丁、青霉素、甲基多巴等)(2)感染因素:疟疾(原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支原体肺炎(支原体)(3)化学因素:苯月井、铅等(4)生物因素:蛇毒、毒草中毒(5)物理和机械因素:大面积烧伤、人造心脏瓣膜、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行军性血红蛋尿2.发病机制(1)溶血原因正常红细胞形态呈双凹圆盘形,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及变形能力,这样保证了红细胞能通过狭小的微循环管道而不被破坏,红细胞的这种特性依赖于红细胞膜、酶和血红蛋白的正常,三者之一异常均可使红细胞膜的完整性遭受破坏而溶血。此外红细胞受到抗体、补体、物理和机械因素及化学毒物等侵袭,也可
4、遭受破坏而引起溶血。1)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膜主要含蛋白及脂类两部分。红细胞膜上有许多酶,其中最重要的是ATP酶,负责膜内外钾、钠、钙离子的转运,井水解ATP供细胞代谢的能量。如ATP含量降低,膜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红细胞内钠、钙离子堆积,造成红细胞破裂。红细胞膜的正常结构是保证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和柔韧性的重要条件。在溶血性疾病中,红细胞膜的异常有4种情况:红细胞膜支架异常,使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细胞膜异常,红细胞呈球形,易被脾脏破坏;红细胞膜对阳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如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有红细胞内K+漏出和Na+增加等,使红细胞的稳定性发生改变;红细胞膜吸附有凝集抗体
5、、不完全抗体或补体,使红细胞易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化学成分的改变;如无B脂蛋白血症,使红细胞呈棘状。2)红细胞酶和能量代谢异常红细胞能量来源仅通过无氧酵解和磷酸戊糖旁路两条途径产生,参与两条途径重要的酶如丙酮酸激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任何一种酶发生缺陷,可引起红细胞能量代谢异常,致使红细胞膜完整性受损而引起溶血。3)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异常,使分子间易发生聚集或形成晶体,导致红细胞膜硬度增加,无法通过直径比它小的微循环而被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常见于海洋性贫血。4)物理和机械因素人工心脏瓣膜对红细胞易产生机械性损伤。大面积烧伤可使红细胞变为球形易
6、遭破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微血管内形成网状结构的纤维蛋白条索,红细胞粘附在其表面,受血流的冲击而发生破裂,或红细胞强行通过条索间的网孔时发生破裂,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5)化学毒物或生物毒素对红细胞的直接损害,如苯、铅、蛇毒等直接破坏红细胞膜蛋白和脂类,使膜溶解。(2)溶血场所1)血管外溶血即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由脾脏破坏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慢性溶血。另外,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人血液循环前已在骨髓内破坏,称为原位溶血,也是一种血管外溶血。2)血管内溶血指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被破坏,血红蛋白直接进入血浆。常见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输注低渗溶液、
7、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感染等所致的急性溶血。(3)异常红细胞的清除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可从肾排除,形成血红蛋白尿。血管外溶血时,红细胞如被脾脏所吞噬裂解,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可分解为铁、珠蛋白和吓琳,口卜琳分解为游离胆红素,在肝细胞中形成结合胆红素通过胆汁排出;胆汁中的结合胆红素经肠道细菌作用后还原成粪胆原,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少部分通过肾随尿排出,称为尿胆原。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1 .急性溶血起病急,突然寒战、高热、头痛、腰背四肢酸痛及呕吐、腹痛等,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其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可出现血红蛋白尿,病人多有明显贫血、黄疽,严重者可发生周围循环衰竭。溶血产物可引起肾
8、小管细胞坏死和管腔阻塞,最终导致急性肾衰竭。2 .慢性溶血起病缓慢,症状轻,有贫血、黄疽、脾大三大特征。由于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溶血伴有的黄疽称溶血性黄疽,黄疽的有无除取决于溶血的程度外,还和肝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关,因此溶血性贫血不一定都有黄疽。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一般实验室检查可确定是否为溶血。(1)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检查1)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游离胆红素含量增高,尿胆原、粪胆原增加。2)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清结合珠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组糖蛋白,在肝脏中产生,正常血清含量500-1500mgLo血管内溶血时,结合珠蛋白与游离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清中结合珠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华 内科 护理 讲义 06 溶血 性贫血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9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