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支路设计说明书.docx
《城市支路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支路设计说明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车陂涌东岸旭景西街现状污水管线位于东岸涌边人行道位置(中山大道旭景花园),与你局提供的现状排水管线平面图不符,请复核。执行情况:己根据市净水有限公司提供文件复核修改。2、位于旭景西街的我公司权屈现状DN500污水管道目前已满负荷运行,不建议新建污水管道接入现状污水管道。执行情况:由于新建雨水管道标高与现状污水管冲突,故部分路段新建污水管道,上游现状污水管接入下游现状污水管,未增加纳污面积,经计算,现状污水管线满足排水要求。L4专家组意见及回复1、补充旧路“水浸街”历史调研及原因分析,将消除水患作为本设计主要目标之一并补充完善有关设计。回豆:根据现场踏勘及业主反映,现状排水管为DN400DN
2、600雨污合流管,且现状雨水口等设施不完善,导致内涝严重。2、补充区域排水规划阐述,明晰服务面积,充实区域现状排水及本路排水连接情况摸查,完善工程方案。回复:本工程暂无排水规划,结合现状排水情况,仅考虑周边地块排水。3、核实污水服务范围及水量计算,据此改善设计。回豆:己发核,现状污水管管径为DN400,坡度为0.008,管道输水为166.5l4Ls,满足排水要求,详见设计说明。4、补充给水(尤其是消防栓)情况调研,及时完善有关协调。回复:根据现场情况,结合职能部门及业主意见,己补充完善给水管道及附属设施的设置。5、完善管线综合分析,有关埋地管线井盖应避开车轮轨迹。回豆:已完善,详见综合管线标准
3、横断图。2.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2.1.1地形地貌条件本项目为改造道路,沿线分布着商业用地、现状道路,场地地貌单元属三角洲冲积平原。沿线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8.5711.07m间。场地西侧与车陂涌相邻,涌边筑有河堤,岸坡稔定。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天河区东圃车陂涌东侧位置(中山大道中一广深铁路),起点为中山大道中,止于广深铁路位置处,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为30kmh,双向两车道,其道路规划红线宽为15m,道路所经区域西侧为车陂涌,东侧部分主要为住宅、商铺及办公等多种类型混合建筑,其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图1.1工程地理位置图1.1.1 设计内容道路总设计
4、长度为742.341m,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Okmh,双向两车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5m。本次设计内容包括新建雨水管道及改造部分污水管道。1.2 设计依据及相关规范、标准1.2.1 设计依据1 .测量资料:2 .其他专业提供的相关图纸。L2.2设计规范、标准1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98-20162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I7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5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O268-2OO86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fT31962-20157 .水
5、污染物排放限值广东省地方标DNB44/26-20018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b1I8362OO99 .检查井盖GB/T23858-2009旭景家园小区入口至广深铁路,现状道路西侧为车陂涌,雨水设施建设尚未完善,路面及地块雨水主要顺地面坡度散排至车陂涌。现状旭景西街西侧已建设有DN400截污管道,收集周边地块产生的污水,通过倒虹管下穿车陂涌,最终排入猎德污水处理系统。现状污水管道存在破损、淤塞等现象,且分布杂乱,无法满足排水需求。2.1.3现状河涌水系情况现状车阪涌位于改造道路西侧,车陂涌在广州市天河区境内,源于龙眼洞筲箕窝,流经广州南牧场、华南植物园、大丰农场、广州氮肥厂、车陂村、东
6、圃仔,注入珠江。流域面积67.7平方公里,干流长度19.4公里。因经车陂村得名。图2.15现状车陂涌3.排水工程3.1 雨水系统工程设计3.1.1 雨水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根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可研报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各线路敷设雨水管道情况如下:雨水管道分两段敷设:桩号KOH)OOKO+111,现状雨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故拆除重建雨水管道。桩号KO+0O0K0+259段,新建雨水管道布置在东侧车行道离道路中心线L8米处,自南往北敷设,管径设计为d6dl000,长度约253米,白南往北敷设,排入桩号KA259处现状dl雨水管;桩号K0+259K0+742.341,新建雨水管道布置在西侧车行道离
7、道路中心线1.8米处,自北往南敷设,管径设计为d8OOdl2OO,长度约484米,由北向南排入桩号K0+269处现状dl000雨水管。根据钻探揭露,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岩土层为第四系(Q)土层及白垩系(K)强风化泥质砂岩。土层定名主要依据室内试验结果结合现场鉴定确定,自上而下将其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分述如下。层素填土(Q4ml):灰黄色,褐灰色,灰黑色,稍湿,主要由黏性土及少量粉细砂组成,部分地段含较多粗砾砂,局部夹杂较多碎块、砖块等,块径一般在515cm,压实度稍差,均匀性较差,为新近堆填,回填年限约25年之间。该层在全场地分布,层厚2.40650m,平均层厚4.56m.层顶面标高8.57
8、11.07m。1层粉质黏土(Q4al):冲积成因,灰黄色,稍湿,软可塑,主要由粉、黏粒组成,局部含少量细中砂,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黏性一般。该层主要分布于ZKlZK6、ZK12ZK14共9个钻孔,层厚1.304.00m,平均层厚2.28m,层顶面埋深3.306.10m,层顶面标高3.767.76m2层粉砂(Q4al):冲积成因,灰黑色,饱和,松散,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磨圆度好,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含较多粉、黏粒。该层主要分布于ZK7-ZK9共3个钻孔,层厚1.904.40m,平均层厚3.30m,层顶面埋深4.60-5.30tn.层顶面标高3.765.55m03层砾砂(Q4al):冲积成因,
9、灰黄色,灰白色,饱和,松散为主,局部梢密,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麟圆度好,分选性般,级配般,含较多粉、黏粒。该层在全场地分布,层厚0.80-5.IOm平均层厚2.44m,层顶面埋深2.4010.10m,层顶面标高-0.648.67m.)层粉质黏土(Q4eD:残积成因,棕红色,湿,软可塑,黏性一般,含10J5%中粗砂颗粒及少量的角砾,为泥质砂岩风化残积而。该层在全场地分布,层厚1.304.00m,平均层厚2.28m,层顶而埋深3.30-6.IOm,层顶面标高-l.643.93m。层强风化泥质砂岩(K):棕红色,泥质、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黏土,原岩结构已破坏,尚能辨认,风化强烈,岩芯呈土
10、柱状。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层场地内仅在ZKI4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80m,层顶面埋深15.2m,层顶面标高-4.14m。2.1.3现状评价2.1.3.1 现状管线情况中山大道至旭景家园小区入口段,现状道路已敷设有雨水管道或合流暗渠,位于人行道下,并配套建设双翼雨水口,局部位置为单算雨水口,雨水经收集后以西排入车皱涌。由于现状道路已运营多年,雨水设施欠缺维护疏通,部分雨水口存在破损、淤塞等现象,影响雨水收集及有效排放。3.2.2污水管道设计参数的确定污水量是根据用水量及污水排放系数确定。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7),污水
11、量按照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进行预测:城市污水量为相对应平均口用水量与污(废)水排放系数的乘积;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采用0.85,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系数采用0.7,地下水渗入量采用设计污水量的10%。1、污水设计流量计算污水设计流量采用下式计算:Q=nXQ供式中:Q污水设计流量(LZs)n一排放系数,取0.85Q供一计算供水量。2、设计充满度污水管道设计充满度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设计,按不同管径分别采用0.550.753、设计流速污水管最小流速在设计充满度下不小于0.6米/秒。3.3 排水管材及管道基础(1)综合考虑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地质条件、产品供应、造价以及排水管应用经验等多方面的因
12、素,本工程管道均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管,雨水管采用135混凝土基础,污水管采用180混凝土基础,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方式。(2)管道铺设前必须清除沟底内的杂物如:块状物、坚硬物,然后做管道基础,整平夯实后方可施工。3.4 排水检查井(1)排水检查并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上检查井,做法详见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土检查井标准图集:检查井均采用防盗型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弹性紧锁井盖,以减少下沉、辗乐异响、防盗等问题的发生。车行道检查井盖均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或(承载能力N400KNm2),非机动车道下检查井盖可采用轻型球墨铸铁井盖(承载能力250KNm2),绿化带下检查井采用装饰井盖(承载能力N125KNm
13、2)。检查井盖应用“污水”或“雨水”标记。检杳井盖应满足市政排水管道及1、雨水量计算(1)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重现期P=5年:5411.802q=(t+12.874)858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t降雨历时(min).ttl+t2,tl为地面集水时间(min),t2为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2)雨水量计算公式Q=qF式中:Q雨水量(Us);-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公顷)。2、设计参数雨水管道主要收集周边区域地块雨水,排入西侧现状dl200雨水管。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采用5年,管道流行起点汇水时间H=IOmin,径流系数采用0.7。(I)设计充满度管道设计
14、充满度按满流设计。(2)设计流速管道起点流速按0.75米/秒,下游管道流速大于上游管道,当流速大于Ll米/秒时,下游管道可小于上游管道。管内最大流速不超过5米/秒。3.2污水系统工程设计3.2.1 污水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根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可研报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各线路敷设污水管道情况如下:污水管道敷设情况如下:部分现状污水管道与新建雨水管道冲突,此段污水管拆除,新建污水管道布置在东侧车行道,距离道路中心线1.8米处,管径为d400:桩号K0+446K0+559段,现状污水管与新建雨水管冲突,应拆除,K0+466K0+559段,新建污水管道布置在东侧车行道,距离道路中心线1.8米处,管径
15、为d500,长度约Ill米,自北往南排入桩号K0+446处道路西侧现状污水管。其余段对设计范围内现状污水检杳井进行改造提升。qx次灭火用水量(L/S):N一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本工程周边容纳人数约3.3万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为2起,一起火灾灭火设计流量为30Us02、管材:消防给水管管材采用螺旋焊接钢管Q235B,管材均应做防腐处理。3、消防栓:本工程消防水源由市政水源提供,消防栓均采用室外地上式防撞消火栓。(SSF100/65-1.0)(详参13S201,页17),并设置埋地闸阀独立控制,其他规定按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974-2014)执行。4、管道支墩在管道转弯或三
16、通位置应设置碎支墩,支墩大样参见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1OS5O5GJBT-1136)5.管道结构设计5.1 设计规范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标准GB500068-2l;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OOO9-2O12;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X)11-2010(2016年版);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8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OO2:5. 2设计标准及技术指标1 .本工程
17、设防烈度7度。2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3 .构筑物(管道)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4 .高程系统:广州城建高程。坐标系统:广州坐标系。5,管道管径及标高与工艺图不符时,应以工艺图为准。6 .管材验收及检测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7 .覆上厚度W4m段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等于MX)kPa。工程附属设施06MS201中的要求。道路下方检查井井就要求与设计路面标高一致,绿化带下方检查井井盖应高于地面15cm检查井彘还应满足检查井盖GB“23858-2009及相关地方标准要求。为避免检查井出现下沉现象,检查井应作加固处理。(2)检查井底板下铺设I
18、ooCm厚1:I碎石砂压实,上面铺IOommC20素磅调平。(3)排水检杳井井面标高要求与道路施工后地面平,图中所标注井面标高如与道路路面标高有差别,应以路面标高为准。(4)新建排水管道每隔90120m设沉砂检查井,井底标高比管内底出水标高低0.5米;其余管内底标高与井底标高相同,流槽设置根据图集施工。(5)本工程所有排水检查井均要设置防坠网,承重能力2150kg。(6)根据穗开环建(2011)103号文件关于新建井盖进行编号、安装标示铭牌等增加设计要求的通知,新建井盖应编号、安装标示铭牌等相关内容。3.5雨水口设计说明(1)雨水口采用混凝土平式双算雨水口和混凝土三算联合式雨水口,承载等级为中
19、型,试验荷载等级和允许残留变形量的指标参数应满足EN124规定的C250承压等级的要求:雨水口做法详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土雨水口标准图集,雨水口井壁厚度采用240r厚度。(2)连接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上管,除串联雨水口和多算雨水口的连接管管径采用d400外,其余雨水口连接管管径均为d300,设计坡度采用1%,雨水口深度均为1米。4.给水工程4.1 原有给水情况现状给水管线错综复杂,车行道、人行道、人行道外均有分布,管径DN200DN12(X),埋深约0.51.6,管材为PVC管和铸铁管。仅设计起点与桩号KQ247处设置消火栓。本次设计根据现场情况,结合职能部门及业主意见,补充完善给水管道及附属设施
20、的设置。4.2 给水系统总体设计现状给水主管为DN200DN400,满足供水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增设消火栓,消防水源由市政水源提供,消火栓距路缘石LOm。1、消防给水设计参数的确定Qx=(qxN)式中Qx一消防用水量(US);移。必要时应采取限位措施。(4)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回填上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它杂硬物0(5)钢筋危管两侧回填石屑至管顶,管顶处以上回填石屑,回填至路面结构层底,回填时应对称分层夯实,在管道管顶50Cm以下范围,石屑密实度不应小于87%;管道胸腔范围密实度不应小于93%。密实度耍求按国标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6)给水钢管两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支路 设计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0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