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docx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慈城市建设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病”成为了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分析以及案例分析,探讨了大数据在智慈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同时对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智能化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processofurbanization,andthenumberofurbanpopulationisincreasing,urbandiseasehasbecomeanurgent
2、problemtobesolvedinthecity.Underthisbackgroundtheconstructionofsmartcityisbecomingmoreandmoreimportant.Throughthetheoreticalanalysisandcaseanalysisintheprocessofsmartcityconstruction,theimportanceofbigdataintheconstructionofsmartcityisdiscussed.Atthesametime,asfortheshortcomingsduringthesmartcitycon
3、struction,1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KeywordsBigdata;Smartcity;Intelligent0前言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日渐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56.1%。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城市化的发展带来城市经济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城市资源日益紧张,城市环境日趋恶劣,城市民生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促进生活和谐,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基于此,智慧城市被看作是治疗“城市病”的一剂“良药”1-2。智慧城市起源于IBM公司“
4、智慈地球”的理念。自2008年“智慧地球”这一理念被提出之后,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便不断高涨。但是,目前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义,学术界尚未有同一的定论。根据IBM公司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的白皮书中讲述,“智慧城市被定义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3。如何实现对各需求做出准确、高效的智能响应,是智慧城市实现的最高目标。在智慧城市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地理空间数据、行业数据、普查数据、传感器检测数据等4。如何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存储
5、以及分析,正是大数据理论的研究范畴。因此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现,大致需要3个步骤:1)数据的采集,即通过传感器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一系列设备,采集智慧城市运行过程中的状态;2)数据的存储,即如何将大量的数据,安全、有效以及低成本的保存在存储设备上;3)数据的分析,即将存储的数据利用大数据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得出数据的分布以及数据的相关规律,用于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智能化。所以,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是实现智能响应的重要元素。1大数据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根据2016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88亿,超过了中国总人
6、口的一半。较2014年底,2015年的网民数量增长了2.4个百分点。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娱乐、工作、购物等等。庞大的用户群体,使互联网的日数据量从TB级扩大到PB级。互联网的数据量随着网络后期的不断普及,也会越来越庞大。根据中国智慧城市惠民发展评价指数报告(2015版)显示,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惠民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各项的社会业务和民生工程都将会产生大数据。如在智慧交通中,交通流量、车速、交通密度等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状态数据,以及人们出行时间、行程、路线等群众的出行情况数据
7、等,都将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它是智慧交通建设中智能响应的基础,是提高交通主管部门对交通运输的管理效率以及减少突发事件的概率、缓解交通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保障。在保证市民出行效率的同时,有效的缓解了“行车难、停车难”的城市通病问题,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5。在智慧医疗中,电子病历数据、住院临床数据、药品管理数据、远程挂号数据等,都是大数据产生的来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的解决各个医院在医疗资源的分配、医疗信息的不畅以及医疗资源两极化等问题,并能够缩短患者就医流程,提高医院的看病效率。在智慧旅游中,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游客数量、游客消费项目等旅
8、游信息的相关数据,以及行业管理、景区公共安全管理和景区环境监测等相关的数据,都是大数据,在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景区的管理者能够预测景区的旅游旺季以及景点的欢迎程度等,为其在管理上提高了效率。同时企业或其他商户可在游客密集的景区,提供广告投放或商品销售等业务,为景区增加经济收入。通过相关的数据,还可以显示景区的不足以及相关的安全隐患,为及时排除和完善提供了可能。在智慧物流中,物流业务交易的相关数据、物流配送的相关数据、公共信息管理等等的相关数据,在保障客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物流信息的有效管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为创建更加便捷的智慧城市提供了支持5。除了交通、物流、医疗、旅游领
9、域是大数据的来源之外,在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建筑、智慧环保等和城市任何息息相关的一切人文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大数据的来源,同时也为智慧城市在城市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因此,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无处不在,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元素,是智慧城市的动力源泉。2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案例分析2智替上海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过多的汽车量,使得道路网的承载力日益下降,因此,交通阻塞越来越严重,交通事故也越发频繁。面对高涨的交通需求,上海市政府积极采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手段,开发智能交通系统,努力保障城市交通的畅通3。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市在交通控制方面,从
10、澳大利亚引进了SCATS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以来,上海智能交通系统逐渐发展,现已建成了一系列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和交通管理服务系统等。在交通信息服务方面,上海市最先打造了“上海广播电台交通台”,及时的发布道路路况信息、交通拥堵指数等,引导司机改变路线,避免堵车,同时.,还建设了“上海交通网站”,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交通地图的智能查询、交通出行的指南以及交通实时动态信息的查看等,使市民能够享受至一网在手、交通全有”的智能化信息化的服务。在交通收费方面,上海市实行了“金卡工程,全面升级上海市交通收费的方式。在交通管理系统方面,通过对交通流量的调查,进行交通流量的预测以及拥堵属性的分析,智能的进行交通拥堵路
11、段疏导决策以及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决策等。从信息的智能服务到交通管理的智能决策,大数据在智慧上海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推动了上海市的智慧交通的发展。2.2新加坡的智慧2006年6月新加坡推出了“智慧2015”规划,它是一个为期10年、政府投资40亿新元的信息通信发展的蓝图,目标是建成一个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国度,甚至是全球化的都市。2011-2015年,新加坡推出电子政务总体规划,目标是建立一个以全民参与,政府、企业共同合作的电子政府体系。目前,新加坡已建成了1600多项的电子政府服务,为新加坡市民的生活和企业的运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新加坡市民可以在线办理任何的政府业务,以及企业可以在
12、线和政府机关进行交流沟通。新加坡除了在电子政府方面实现了智能化外,还建立了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一系列的便民服务的工程。新加坡在智能交通中,实现了交通监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电子收费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以及智能地图系统,提升了新加坡的交通信息化和智能的。在智慧医疗领域,新加坡建立了综合医疗信息平台,实现了电子健康病例、临床管理、个人健康记录等等,方便了就医者的就医与医院的管理。在智慧教育方面,新加坡推出了“未来学校”计划,希望打造一个信息化、多技术融合的智能互动教室。“智慧国2015”的规划的实施不仅为新加坡智慧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快速推进的作用,也为新加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1年较
13、2010年的经济增长了13.4%,并且计算机普及率以及宽带普及率几乎全面覆盖全国。3大数据时代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建议3.1 加强数据收集,提高智能水平对于构建智慧城市而言,城市是否智能化,是其评价智慧城市的关键。而城市的智能化体现在,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响应。在智慧交通领域,目前,由于道路网路的复杂性,传感器的节点分布很难做到合理,并且由于无线网络未全面覆盖城市的各个角落,因此,数据的采集、传输远远低于实际的需求。由于市民在交通过程中的随意性,以及不确定性,对于市民在交通方面的数据也很难准确采集,因此,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的智慧交通的智能化水平还处于中级阶段。3.2 实现数据共
14、享,打破信息孤岛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个瓶颈就是“信息孤岛”,由于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各行业的标准不同,导致了信息之间不能够很好的融合,使得数据之间相互独立开来,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无疑带来巨大的障碍。如何打破“信息孤岛”的局面,对于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政府部门之间应该起带头作用,以城市建设利益为主,相互协调,实现互利共赢。其次,政府作为一个城市的领导集体,应该积极的调动企业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性,并合理协调各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和谐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催生了大数据,大数据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只有实现数据的共享,才能做到共同发展,实现社会
15、进步。3.3 注重人才培养,发展挖掘产业智慧城市的建设必然催生大数据的进步5。2011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上,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被提出来,其中包括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这都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6。由于国内对大数据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对于大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以政府为主导,整合企业和高校的人才资源,积极培育大数据方面的相关人才,并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政府部门或企业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招揽人才,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4总结随着“城市病”的越发严重,智慧城市的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数据 背景 智慧 城市建设 研究 城市 规划 中的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0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