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实施质量强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实施质量强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如何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实施质量强【标准是考评工作成效的准则,技术标准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从事科研、设计、工艺、检验、成果等技术工作以及工作成效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技术标准战略是工作组织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利用技术标准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大事,把技术标准战略的推进实施作为质量强国的重要内容,在组织引导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实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最终提升中国制造品牌整体形象,服务和推动质量强国建设。一、结合地方经济发展
2、,开展标准化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实际,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提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建议,从机制建设着手,建立健全较为系统的目标体系和组织领导、政策保障、目标责任、工作联动机制,促进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长效工作机制与良好工作氛围,从而标准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开创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一是明确标准化工作目标与任务。要将技术标准战略纳入经济、生态、和谐发展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出台实施技术标实施规划和实施方案,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联席制度,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和相关部门联合、行业组织联动、科研检测机构联手的标准化工作
3、推进机制。合力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工作的实施。二是做好政策扶持,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开展。落实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项经费、农业标准化工作经费和奖励制度,对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主持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秘书处的企事业单位和在推进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的专业行业协会及中介服务机构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给予“以奖代补”;技术标准自主创新是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核心,要加大技术标准自主创新工作的奖励力度。通过实施激励政策,对产品销售总额和市场竞争力位于全国前列的行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
4、生产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标准自主创新工程”建设,成为技术标准创新和引领产业优化升级的行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是要开展好“消灭无标生产”工作。坚持开展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摸底普查工作,建立企业执行标准档案,帮助企业查询食品、化工、纺织、机械等方面最新有效的标准文本,确保工业农业服务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四是推进企业技术标准创新。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增强企业主体意识,不断提高标准科研与创新力度。以特色主导产品研制与生产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以及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提高企业在国内产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加市场竞争力和拓展市场奠定基础。五
5、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质量检测体系,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工作。积极引导企业提高检测水平,从原材料化验、产品生产过监控、产品成品性能检验检测等完善配齐检测设备;建立国家、省级检验检测中心。六是大力推进名牌品牌创建工作,是提升企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发展农业名牌品牌。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企业制定并实施农产品标准,注册商标,争创名牌。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地域、产业特色和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名牌。鼓励农业企业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带有地理标志特征的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并规范使用和管理,采取联合、合作等方式整合同类农业名牌品牌资
6、源;大力提升制造业名牌品牌。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积极培育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名牌,全面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名牌。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优先培育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名牌;培育服务业名牌品牌。积极推广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引导服务行业及企业制定、实施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服务业管理水平,为争创服务业名牌夯实质量基础。重点在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商务和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现代商贸业和居民服务业等领域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服务,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服务业名牌品牌。二、以标准化引领作用,助推当地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着力通过提升产业技术标准整体水平,逐步实现产业高
7、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互动促进的目标。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围绕本地特色工业发展规划和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组织以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和品牌战略为主线,以标准化、质量、计量、行政许可、认证许可、行政执法和检验检测技术为抓手,将本地重点特色优势产业,按规划,分批启动,持续推进工作的开展,完成产业技术标准和质量提升的目标、任务。比如率先组织实施食品、铝加工、建材等主导行业质量提升工作。有力提升重点特色产业技术标准水平、质量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二是着力推进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大力推进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工作,创新采标方式、工作手段与推进机制,通过引导企业科学采标、主动采标和有效采标,扩大采标覆
8、盖率,促进重点产业和区域经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应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能力。引导企业将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纳入发展战略,开展先进标准研制,加大采标力度,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申报、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项目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企业,在产品包装、标识、说明书及宣传资料上广泛使用采标标志,作为企业对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国外先进水平的自我声明。三是着力推行国际先进标准认证和管理模式。要主动帮助生产企业抓好基础管理水平,推进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指导企业通过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
9、)认证、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0/TS16949等国际认证;设立“省市县长质量奖”制度,组织省市县长质量奖评定和实施工作。使当地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树立追求卓越的理念,在质量管理制度、方法、模式具有行业特色,积极开展质量创新、技术创新、标准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质量水平、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经济和效益等方面都取得突出成绩并达到国内企业领先水平或先进水平,在企业领导层确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决策,重视员工权益,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发挥省市县长质量奖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导向作用,为打造资源
10、型城市转型的中国方案做出更大贡献。三、以农业标准化为引领,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服务“三农”、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市场监管职能部门要以服务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为己任,认真贯彻“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方针,按照“选准一个产品,建立一个相应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立一个示范区,争创一个名牌产品,发展一个优势农业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从制定标准入手,抓源头、抓基地、抓精品农业,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镇、区建设
11、,先后建立了:“国家级桂花猪养殖项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甘蔗、火龙果、葡萄、油茶产业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体育、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沼气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循环经济等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三大示范项目实现了标准化桂花猎养殖20X万头,油茶标准化示范面积2X万亩,甘蔗标准化示范面积6X万亩,葡萄标准化示范面积X万亩,火龙果标准化示范面积IX万亩,标准化沼气池XX口,示范项目辐射面已经达到全县三分之二的乡镇,示范项目产值达到X亿元的良好效果。在县内外许多谋体纷纷对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成果进行了连续报道。目前,示范项目
12、惠及全县X多个自然村,建立了示范合作社X个,示范小区XX个,参与农户近万户,项目区农业收入与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之前相比增加XX万元,参加示范项目合作社的农户人均收入增加XX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富裕农民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把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镇、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技术标准规划,制定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将农业标准化列为重要内容,并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实施奖励。要成立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业技术工作机构一一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
13、具体负责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健全乡、村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形成县、乡、村三级组织体系。各部门要按分工负责、任务要求、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同时,要将农业标准化工作纳入当地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把农业标准化工作目标具体量化、细化,明确各单位职责,确定目标、任务,制定构建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多次召开协调会,专题研究农业标准化工作,为农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确保农业标准化工作顺利有序开展。三是要加大农业标准化宣传力度,为农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要围绕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工作,一是利用召开质量
14、会议、推进实施“质量兴县、精品名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等有利时机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二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板报、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农业标准化和农业标准宣传;三是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定期召开农业标准化会议进行宣传,四是采取标准宣传与现身说法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骨干培训与走村串户相结合等形式进行宣传。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世界标准日、开展质量月活动等形式进行“推进农业标准化,保护特色农产品”为主题的宣传,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化工作宣传的效果。促使农业标准化工作家喻户晓,示范项目建设人人皆知。四是以标准制定和实施为突破口,切实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服务工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15、,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关键。而建立一个有效的服务网络,拥有一支熟知标准化知识的服务队伍,更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此,要积极行动,牵头组织各涉农部门、各乡镇有关站所以及农民技术骨干等农业科技人员建立一支农业标准化实施推广队伍。通过造册登记,把这些人员统一纳入技术标准化建设网络,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提高推广队伍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的认知度,使之能自觉地学习、掌握、执行、推广农业标准和示范经验,要始终把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培训教育,使示范建设单位、推广队伍、示范农户真正认识到: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只有实现农业
16、标准化,才能使农业生产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才能给农民带来经济实惠,才能给社会增加效益。五是要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为载体,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要积极引导示范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产业化模式,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完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配套,使标准化贯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然后经过宣传培训、示范带动,将标准推广到千家万户,让公司、基地、农户通过学标准、用标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实际收益,真正得到实惠。一是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在特色农业基地标准化开发建设过程中,指导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二是积极服务于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延长特
17、色农业产业链。以现有特色农业基地为依托,对于引进和扶持的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分别在原材料检验、生产加工、食品安全等各个方面给予标准、规范等技术标准支持,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标准化工作目标。要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镇、区建设为辐射,大力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创建。把推进特色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把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牢牢定位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培育、创建和宣传工作上,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四、着力开展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推进旅游强县工作,优化旅游服务产业
18、结构,提高旅游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把旅游风景区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与当地旅游服务业发展实际结合,大力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制定定旅游服务、商贸餐饮业标准化经营、景区管理等方面工作重点,为试点创建提供支持和服务:一是引导旅游企业贯彻执行服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确保从服务设施、标志、环境到服务质量、管理等全过程的标准贯彻实施稳步进行;二是帮助建立健全适合旅游景区需要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业标准体系;三是探索实施旅游服务标准的新机制,为服务业各项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为全社会推动旅游服务标准化发展提供经验。通过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充
19、分发挥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对旅游行业的引领、衡量、检验服务质量的作用,大力推进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的进程,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夯实标准化基础。二是以提升技术标准服务为支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完善的技术标准服务和支撑能力是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的有力保障。要从能力建设入手,搭建资源平台,创新服务手段,加强机构建设,培养后备人才,有效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根据产业结构特点,要逐步完善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食品、纺织、铝深加工、汽车零部件及农产品等重点产业的标准数据库,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了快速、便捷、有效的标准资源支撑;要建立完善企业标准备案、使用采用国际
20、标准标志备案、农业地方标准备案等一系列标准化事务办事指南。还建立了组织机构代码、产品条码电子化数据库,对备案企业相关信息实现了电子化监管,从而提高了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创新标准化服务工作;要经常性督促企业各类标准化技术组织、检验检测机构和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标准化协调、宣贯、实施、培训等工作的能力,为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和行政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要建立一支文化程度高、专业素质好、熟悉经济管理的农业标准化专家队伍和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的人才队伍以及TBT应对工作专业队伍,为进一步深化标准化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五、强化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促进社会经济
21、高质量发展一是对标准实施的监督,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向社会提供可靠质量信息的重要手段。要依据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定,开展标准化和质量监督执法与整治工作,确保标准的贯彻执行。要加大各类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力度。积极开展监督抽查、专项检查、质量整治和行政执法工作,确保标准的贯彻执行,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要加大行政执法和质量整治力度。以打击区域性制假售假行为为重点,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同时,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广泛报道,引导社会对执法打假、品牌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在重点产品整治方面,着力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共开展了气瓶、食品添加剂、碱面食品小作坊、纯净水质量、气体充装等质量专项整
22、治活动,维护区域内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大对新颁布实施标准化法实施监督检查力度,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过去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标准是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的标准化法从立法宗旨到制度设计都体现了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理念,新标准化法特别强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推动全社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在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
23、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都应当符合标准化要求;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可以说,标准化法的修订实施是全面提升质量的重要举措。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标准化在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便利各国经贸往来中作用日益凸显。从近年来中国标准化在助力对外经贸往来、促进产能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来看,新标准化法对国家积极推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之间的转化运用等相关规定,为标准化工作与国际规则深度融合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助于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标准的支撑,新修订的标准化法从立法宗旨上明确要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法律的作用在于施行。一要面向企业,强化对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宣传贯彻工作,提高企业标准化能力和水平;二要面向消费者,增强消费者标准化意识,提高消费者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三要面向政府部门,增强政府及其部门领导以及标准化工作人员、执法人员对标准化法的理解和掌握;四要面向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和技术委员会,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和专家学者参与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加强对技术委员会的规范和管理,更好地保障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时效性。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0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