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整定计算培训课件.ppt
《保护整定计算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整定计算培训课件.ppt(1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主要内容,第一章 电力系统典型故障分析第二章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 和分类第三章 电网的电流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第四章 110kV微机保护整定计算原则的优化和简化实践,2,第一章 电力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学习典型故障分析的目的:继电保护按采集量划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电量保护,如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纵联保护等;另一类是非电量保护,如非全相保护、变压器瓦斯保护等。对于电量保护直接反映一次电气量的变化,并最终作用于一次设备,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一次设备的控制与保护。所以说必须掌握典型故障的分析方法以及各种故障情况下电气量的变化规律;这对我们今后工作中分析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动作行为(是
2、正确动作、拒动还是误动)都是非常重要的。电力系统典型故障的类型:单相接地短路故障 用K(1)表示 两相短路故障 用K(2)表示 三相短路故障 用K(3)表示 两相接地短路故障 用K(1.1)表示 单相断线故障(两相运行)用F(1.1)表示 两相断线故障(单相运行)用F(1)表示 其中短路故障称之为横向故障,断线故障称之为纵向故障。,3,故障类型,常见的十种短路类型,纵向不对称故障(断线),复杂故障:在电力系统的不同地点(两处或两处以上)同时发生不对称故障的情况,4,一、电力系统典型故障分析的一般方法,选取特殊相进行分析。也就是说选取三相中与其他两相特征不一样的相别进行分析。例如:A相接地短路故
3、障,A相有故障电流,B、C两相没有,则A相为特殊相,所以用A相进行分析;AB两相短路故障及AB两相接地短路故障,A、B两相有故障电流,C相没有,则C相为特殊相,所以用C相进行分析;A相断线故障,A相有没电流,B、C两相有负荷,则A相为特殊相,所以用A相进行分析;AB两相断线故障,A、B两相没有电流,C相有负荷电流,则C相为特殊相,所以用C相进行分析。其他相别同理。由故障特征确定故障边界条件。例如:A相接地短路故障,A相有故障电流,A 相电压为零,B、C两相没有故障电流,则边界条件为:IKB=IKC=0;UKA=0。由故障边界条件,通过对称分量法求取特殊相各序分量。,5,首先介绍一下对称分量法的
4、基本公式:如下图所示:当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时,通过对称分量都可以将不对称的故障量转换为三个对称分量的叠加。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我们分析、计算。其互换公式如下:FA1=1/3(FA+aFB+a2FC)FA2=1/3(FA+a2FB+aFC)FA0=1/3(FA+FB+FC)FA=FA1+FA2+FA0 FB=FB1+FB2+FB0=a2FA1+aFA2+FA0)FC=FC1+FC2+FC0=aFA1+a2FA2+FA0)式中 a表示逆时针旋转120o也即向超前方向旋转120o,a2表示逆时针旋转240o也即向超前方向旋转240o 这六个公式在我们的短路故障分析中经常用到的,首先需要通过它将全电压、
5、全电流分解成三个对称的相序分量进行分析、计算;然后需要通过它将计算结果还原为全电压、全电流。因此必须熟练掌握。,6,下面以A相接地短路故障为例,介绍序分量的求取方法边界条件为:IKB=IKC=0;UKA=0。则:IKA1=1/3(IKA+aIKB+a2IKC)IKA2=1/3(IKA+a2IKB+aIKC)IKAo=1/3(IKA+IKB+IKC)又因IKB=IKC=0 所以IKA1=IKA2=IKAo=1/3IKA UKA=UKA1+UKA2+UKAo=0由各序分量关系,绘制特殊相序网图。首先介绍一下序网图的绘制方法:1、在序网图中,只有正序网络图包含电源电势,负、零序网络图中没有电源电势。
6、这是因为系统正常运行时只有正序分量,当发生不对称故障时才产生负、零序电压电流,也就是说负、零序电压电流是由故障点产生的。2、在序网图中,正、负序阻抗画到短路点结束,负荷侧阻抗不画;这是因为正、负序的短路通路由短路点到电源构成闭合回路;而零序阻抗要画到变压器接地点结束,这是因为零序的短路通路由短路接地点到变压器接地点构成闭合回路;变压器三角侧以后零序阻抗不画,因为三角形接线方式将零序分量滤去了使它不能往下级传变;变压器星型侧中性点不接地,其以后零序阻抗不画,因为星型侧中性点不接地对零序来说相当于无群大阻抗。,7,以A相接地短路故障为例,介绍序分量的求取方法由第三步各序分量关系可看出,A相各序电流
7、相等,各序电压相加为零;由于各序分量由故障量中分解所得,所以网络最终要合成一个闭和回路,通过上述条件可得只有各序网络头尾串联可实现。如下图示:对于正序分量电压UKA1M=UKA1+IKA1*X LM1=IKA1(X2+X0+X LM1)可得出:线路压降与短路点电压同方向,也就是说短路点正序电压最低,越往电源端走正序电压越高,电源点正序电压最高等于电源电势。对于负序分量电压UKA2M=UKA2+IKA2*X LM2=IKA1(X LM2-X2)可得出:线路压降与短路点电压反方向,也就是说短路点负序电压最高,越往电源端走负序电压越低,电源点负序电压最低等于零。,8,对于零序分量电压UKA0M=UK
8、A0+IKA0*X LM0=IKA1(X LM0-X0)可得出:线路压降与短路点电压反方向,也就是说短路点零序电压最高,越往主变接地点走零序电压越低,主变接地点零序电压最低等于零。通过计算结果绘制向量图以供分析。,9,(一)单相接地短路K(1)故障特点 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在上面介绍分析方法时已详细介绍,在此不在重复,现在着重介绍一下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特点:1、出现负、零序分量;2、序网构成中正、负、零序分量串联,也即在正序的基础上串入了X2+X0阻抗;3、接地故障必然产生零序分量;4、不对称故障必然产生负序分量;5、短路点非故障相电流为零,对于单电源网络保护安装处非故障相电流也为零,对于双电源网
9、络当各序分量阻抗分配系数 X1N/(X1M+X1N)=X2N/(X2M+X2N)=X0N/(X0M+X0N)时保护安装处非故障相电流为零;不等时不为零。(此处所说的是故障分量,不包括故障前的负荷电流)6、故障相电压超前故障相电流一个线路阻抗角。7、负、零序电流超前负、零序电压(180度减一个线路阻抗角)。,10,(二)两相短路故障的特点 1、出现负序分量;没有零序分量。2、序网构成中正、负序分量同相并联,也即在正序的基础上串入了X2阻抗;3、不对称故障必然产生负序分量;4、短路点非故障相电流为零,对于单电源网络保护安装处非故障相电流也为零,对于双电源网络当各序分量阻抗分配系数X1N/(X1M+
10、X1N)=X2N/(X2M+X2N)时保护安装处非故障相电流为零;不等时不为零。(此处所说的是故障分量,不包括故障前的负荷电流)通常认为正、负序阻抗相等X1=X2,所以对于两相短路故障来说可以认为保护安装处非故障相电流为零。5、故障相间电压超前故障相间电流一个线路阻抗角。,11,(三)两相接地短路故障的特点 1、出现负、零序分量;2、序网构成中正、负、零序分量同 相并联,也即在正序的基础上串入了 X2X0阻抗;3、接地故障必然产生零序分量;4、不对称故障必然产生负序分量;5、短路点非故障相电流为零,对于单 电源网络保护安装处非故障相电流也为 零,对于双电源网络当各序分量阻抗分 配系数X1N/(
11、X1M+X1N)=X2N/(X2M+X2N)=X0N/(X0M+X0N)时保护安装处非故障相电流为零;不等时不为零。(此处所说的是故障分量,不包括故障前的负荷电流)6、故障相间电压超前故障相间电流一个线路阻抗角。7、负、零序电流超前负、零序电压(180度减一个线路阻抗角)。,12,(四)三相短路故障的特点:1、只有正序分量;没有负、零序分量。2、序网构成中同样只有正序分量,也可以说在正序的基础上串入了阻抗 零;3、故障相电压超前故障相电流一个线路阻抗角。,13,二、各种短路故障电流比较 1、三相短路与两相短路故障相电流比较:由前面分析可知|IK3|=E/X1,|IK2|=3 E/(X1+X2)
12、因X1=X2=3 E/(2X1)所以|IK2|=3|IK3|/2 2、三相短路与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相电流比较:由前面分析可知|IK3|=E/X1,|IK1|=3 E/(X1+X2+X0)因X1=X2 所以|IK1|=3 E/(2X1+X0)因为通常零序阻抗大于正序阻抗,所以|IK1|IK3|3、单相接地短路与两相接地短路故障零序电流比较:由前几节分析可知|I0K1|=3E/(X1+X2+X0)因X1=X2=3E/(2X1+X0)|I0K1.1|=3E/(X1+X2X0)*X2/(X2+X0)因X1=X2=3E/(X1+2X0)因为通常零序阻抗大于正序阻抗所以|I0K1.1|I0K1|,14,第二
13、章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 和分类,15,1、基本原理,找差别 实现保护,非电气量:瓦斯保护,过热保护等。,原则上说:只要找出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系统中电气量或非电气量的变化特征(差别),即可找出一种原理,且差别越明显,保护性能越好。,16,2、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物理量(如电流、电压、阻抗、功率方向等),并与已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给出“是”、“非”、“大于”、“不大于”等具有“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启动。,根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输出的逻辑状态、出现的顺序或它们的组合,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
14、最后确定是否应跳闸或发信号,并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元件。常用逻辑回路有:或、与、非、延时启动、延时返回、记忆等。,根据逻辑元件传送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如:故障时,动作于跳闸并发出信号;不正常运行时发出信号;正常运行时不动作等。,17,3、继电保护的分类,按继电保护测量值与整定值的关系分类 过量保护(测量值整定值时动作)欠量保护(测量值整定值时动作),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 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主保护:反映被保护元件本身的故障,并以尽可能短的时限切除故障的保护,18,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又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近后备保护:在本元件处装设
15、两套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动作,远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辅助保护: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19,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即保护的“四性”。,选择性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20,选择性,例:,21,选择性,例:,22,选择性,例:,23,选择性,例:,停电,24,选择性,例:,停电,25,小结:选择性就
16、是故障点在区内就动作,区外就不动作。当主保护未动作时,由近后备或远后备切除故障,使停电面积最小。因远后备保护比较完善(对保护装置、断路器、二次回路和直流电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绝动作均起后备作用)且实现简单、经济,应优先采用。,26,速动性,作用于断路器跳闸的保护都要求动作迅速其主要原因如下: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 减少用户在低电压下工作的时间 减少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27,故障切除时间:,tpr-保护动作时间 tQF-断路器动作时间,最快,速动性,快速保护:,断路器:,最快,28,灵敏性,灵敏性是指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对故障情况的反应能力。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应在区内故障时,
17、不论短路点的位置与短路的类型如何,都能灵敏地正确地反应出来。,通常,灵敏性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并表示为Ksen,29,灵敏性,对反应于数值上升而动作的过量保护(如电流保护),其中故障参数的最小计算值是根据实际可能的最不利运行方式、故障类型和短路点来计算的。,30,对反应数值下降而动作的欠量保护(如低电压保护),其中故障参数的最大计算值是根据实际可能的最不利运行方式、故障类型和短路点来计算的。,灵敏性,31,灵敏性,在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中,对各类保护的灵敏系数的要求都作出了具体规定,一般要求灵敏系数在1.22之间。,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发生了属于它该动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绝
18、动作(简称拒动);而在不该动作时,它能可靠不动,即不发生错误动作(简称误动)。,32,上述四个基本要求是分析研究继电保护性能的基础,也是贯穿全课程的一个基本线索。在它们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条件下统一的一面。例如强调快速性时,有时会影响可靠性、选择性和灵敏性,强调选择性时又会影响快速性和灵敏性。继电保护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着如何处理好这四个基本要求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而进行的。,33,第三章 电网的电流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电网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配置,应用领域:35KV、10KV网络线路保护,34,一、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第段),仅
19、反应于相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1、短路电流的计算:,图中 1最大运行方式下d(3)2最小运行方式下d(2)3保护1第一段动作电流,35,可见,Id的大小与运行方式、故障类型及故障点位置有关最大运行方式:对每一套保护装置来讲,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方式。(Zs.min)最小运行方式:对每一套保护装置来讲,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方式。(Zs.max),36,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时电流特征,k1,37,2、整定值计算及灵敏性校验,为了保护的选择性,动作电流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能使该保护装置起动的最小电流值,用电力系统一次侧参数表示。
20、在图中为直线3,与曲线1、2分别交于a、b点可见,有选择性的电流速断保护不可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动作电流:动作时限:TdzI=0 s,38,k1,K2,式中:,1,39,灵敏性,灵敏性:用保护范围的大小来衡量 lmax、lmin一般用lmin来校验:要求:(1520)方法:图解法 解析法:,式中 ZL=Z1*L被保护线路全长的阻抗值,40,k1,K2,最小保护范围校验,要求(1520)%,41,算例,计算电流速断保护1的动作电流、时限以及最小保护范围。已知:,Kk=1.2,Z1=0.4/KM,Zsmax=18,Zsmin=12,42,4、小结,仅靠动作电流值来保证其选择性能无延时地保护本线路的一
21、部分(不是一个完整的电流保护)。当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比较大,或者保护线路长度比较短(短线路),可能无保护范围终端线路采用线路变压器组的接线方式方式,按躲变压器低压侧线路出口处短路整定,可保护本线路全长,并能保护变压器的一部分。,43,二、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电流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段),1、要求:(1)任何情况下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具有足够的灵敏性(2)在满足要求(1)的前提下,力求动作时限最小。因动作带有延时,故称限时电流速断保护。,44,2、整定值的计算和灵敏性校验,为保证选择性及最小动作时限,首先考虑其保护范围不超出下一条线路第段的保护范围。即整定值与相邻线路段配合。动作电流:动作时间:
22、t取0.5“,称时间阶梯(时限级差)灵敏性:要求:1.31.5若灵敏性不满足要求,与相邻线路第段配合:,如果仍小于1.3,可考虑采用电流电压连锁保护,或采用距离保护,45,式中:,1)起动电流的整定,46,2)动作时限的选择,应比下一条线路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限高出一个时间阶梯t,47,按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进行校验,要求 Ksen 1.31.5,3)灵敏性的校验,48,当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49,4、小结: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大于本线路全长依靠动作电流值和动作时间共同保证其选择性与第段共同构成被保护线路的主保护,兼作第段的近后备保护。,50,三、单侧电源网络
23、相间短路电流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段),1、作用: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近后备以及相邻线下一线路保护的远后备。其起动电流按躲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不仅能保护本线路全长,且能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51,2、整定值的计算和灵敏性校验:,1)、动作电流:躲最大负荷电流 在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动机自起动时,应可靠返回。电动机自起动电流要大于它正常工作电流,因此引入自起动系数KZq,式中,,52,2)、动作时间,在网络中某处发生短路故障时,从故障点至电源之间所有线路上的电流保护第段的测量元件均可能动作。例如:下图中d1短路时,保护14都可能起动。为了保证选择性,须加延时元件且其动作时间必须相互配合。,阶梯时间
24、特性,当相邻有多个元件,应选择与相邻时限最长的配合,53,3)、灵敏性,近后备:Id1.min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远后备:Id2min 相邻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54,3)灵敏性的校验,(1)作为近后备时,采用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的电流来校验,要求,1,55,采用最小运行方式下相邻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的电流来校验,要求,1,(2)作为远后备时,56,4、小结,第段的IdZ比第、段的IdZ小得多,其灵敏度比第、段更高;在后备保护之间,只有灵敏系数和动作时限都互相配合时,才能保证选择性;保护范围是本线路和相邻下一线路全长;电网末端第段的动作时间可以是保护中所有元件的固有动作时
25、间之和(可瞬时动作),故可不设电流速断保护;末级线路保护亦可简化(或),越接近电源,t越长,应设三段式保护。,57,五、三段式电流保护评价,选择性:在单测电源辐射网中,有较好的选择性(靠IdZ、t),但在多电源或单电源环网等复杂网络中可能无法保证选择性。灵敏性:受运行方式的影响大,往往满足不了要求。第段:运行方式变化较大且线路较短,可能失去保护范围;第段:长线路重负荷(If增大,Id减小),灵敏性不满足要求。速动性:第、段满足;第段越靠近电源,t越长缺点可靠性:线路越简单,可靠性越高优点应用范围:35KV及以下的单电源辐射状网络中;第段:110KV等,辅助保护,58,第二节 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护 计算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0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