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教案.ppt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教案.ppt(10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第11章 热力学基础,1 热力学第一定律2 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3 热容 绝热过程4 循环过程和循环效率5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内燃机结构,作业:练习册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2,十七世纪以前,人们对热现象已有了一些认识和经验,并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量的概念和实验手段,热学长期未能从生活中独立出来形成一门科学。,到十八世纪初,欧洲的工业比较发达,许多生产部门如蒸气机的研制和使用,化工、铸造等工业都涉及到热量的问题,但当时人们对温度和热量这两个热学的基本概念还混淆不清,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不断研究,因此在十八世纪,热学就成为物理学中一个新发展起来的领域。,3,从能量的观点出发,运用
2、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研究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热、功转换的关系和条件问题。,对热运动研究,热力学,实验与逻辑推理,宏 观,热力学基本原理,4,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系统:在热力学中,一般把所研究的物体或物体组称为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1.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 热力学系统.它包含极大量的分子、原子。以阿佛加德罗常数 NA=6.021023 计。热力学系统以外的物体称为外界。,例:若汽缸内气体为系统,其它(如:活塞、缸壁)为外界。,5,准静态过程(quasi-static process),热力学中研究过程时,为了在理论上能利用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的性质,引入准静态过程的概念.,热力学过程,
3、热力学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称热力学过程.,改变系统状态的方法:1.作功、2.传热,6,3.准静态过程是实际过程的理想化模型.(无限缓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1.准静态过程是由无数个平衡态组成的过程.,准静态过程:,只有过程进行得无限缓慢,每个中间态才可看作是平衡态。所以,实际过程仅当进行得无限缓慢时才可看作是准静态过程。,怎样算“无限缓慢”,准静态过程的条件,弛豫时间:由非平衡态到平衡态所需的时间.,准静态过程的条件:T过程,2.准静态过程可以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过程曲线)来表示.,7,例1:实际气缸的压缩过程可看作是准静态过程。,气缸内处于平衡态的气体受到压缩后再达到
4、平衡态所需的时间,即弛豫时间,大约是10-3秒或更小,实际内燃机气缸内经历一次压缩的时间大约是10-2秒。理论上作初步研究时,也把它当成准静态过程处理。,例2:系统(初始温度 T1)从外界吸热,最终系统温度达到T2。,从 T1 到 T2 是准静态过程,8,(1)内能,内能是状态的函数,改变内能(状态)的方法:,对系统作功A,向系统传递热量Q,A,Q,2.功 热量 内能,微观上,热力学系统的内能是指其分子无规则运动 的能量(应含分子动能、分子间的势能)的总和.,对于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内能一般为:E=E(T,V 或P),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E=E(T),刚性理想气体分子内能公式:,系统内所有分子
5、的动能,分子间的势能的总和称内能。,9,宏观上(热力学中)内能的定义:,真正要确定某系统内能的多少要选定一个作参考的内能零点。,实际有意义的是内能的差值,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系统作的绝热功,,图A和图B实验表明,向液体传递热量可以用通电或做机械功的方法来代替,说明电磁运动或机械运动与热运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一现象启迪人们继续发现了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从而为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0,(2)功 热量,条件:物体发生宏观位移,热量:,功、热量不是态函数,是过程量。,结果:是通过物体宏观位移将机械能(有序运动的能量)转变成分子热运动的内能(无序运动的能量)。,功:,
6、功、热量:都是内能改变的量度,效果 内能由一个分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中。热量是在传热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条件:系统和外界温度不同。,共同点:,区别:,11,功:,通过作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机械功(摩擦功、体积功);电功等,功的计算(准静态过程,体积功):,气体对外界作功,(为简单起见忽略磨擦),直接计算法(由定义),12,例:摩尔理想气体从状态1状态2,设经历等温过程。求气体对外所作的功。,解,注意:,若A0,系统对外界作功,若A0,外界对系统作功.,功是过程量,PV图上过程曲线下的面积即功A的大小.,右边积分还与经历什么过程有关。,13,热量,传热也可改变系统的 热力学状态.,
7、传热的微观本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量 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说明两个概念:,1.热库或热源(热容量无限大的物体,温度始终不变).,热量也是过程量.,2.准静态传热过程(温差无限小):,也与过程有关。,14,计算热量,由于习惯的原因,还常常沿用“卡”的单位。,目前国际上对卡和焦耳的关系有两种规定:,1热化学卡=4.1840焦耳;1热工程卡=4.1868焦耳。,国际单位制正在世界各国普及,采用统一的国际单位制已是大势所趋。国际单位制规定,功、能和热量一律使用焦耳为单位。,15,3.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任一过程,对于任一元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 任何系统(气液固)的任何过程(非准静态过程
8、也适用),只要初、末态为平衡态.,符号规定:Q 0 系统吸热.E 0 系统内能增加.A 0 系统对外界作正功.,16,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中各量应该用同一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它们都以焦耳为单位。,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一部分使系统的内能增加,一部分用于系统对外界作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定律。,实验基础之一:焦耳热功单量实验,1840-1878年,焦耳用各种方法做了四百多次实验。,焦耳在做热功当量实验,17,焦耳(18181889)是英国人,1818年12月24日出生在曼彻斯特市一家啤酒厂主的家庭里,从小就跟着爸爸酿酒,没有进过学
9、校。然而焦耳天资聪明,喜欢读书,常常一边劳动一边认字,自学到不少知识。后来,他幸运地认识了著名化学家道尔顿教授,便常常到他那里请教。从此,焦耳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八世纪,人们对热的本质的研究走上了一条弯路,“热质说”在物理学史上统治了一百多年。虽然曾有一些科学家对这种错误理论产生过怀疑,但人们一直没有办法解决热和功的关系的问题,是英国自学成才的物理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为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指出了道路。,18,焦耳虽然在酿酒厂里当技师,却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之余从事的科学实验上。他把父亲的一间房子要来改成了实验室,开始了对电学以至热学的研究。,几年以后,经过连续多次实验,
10、焦耳终于找到了电与热的规律-焦耳定律,并发表了论文。焦耳的论文发表以后,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因为焦耳只是个酿酒技师,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更因为相当多的学者不相信电与热的关系竟是那么简单。,一年后,俄国科学家、彼德堡科学院院士楞次重复了焦耳的实验,测量的结果和焦耳的一致,无疑这对焦耳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后来人们把这个定律叫做焦耳-楞次定律。尽管如此,英国皇家学会还是不承认。,19,有一次,在牛津的一次科学会议上,当焦耳在宣读热和功的论文中再一次谈到他的实验和定律时,大会主持人居然横加干涉,要焦耳少讲一点自己的实验。这种粗暴的态度激怒了一些正直的科学家。其中一位叫汤姆的青年科学家,挺身而出,为焦
11、耳辩护。,因为皇家学会拒绝发表他的论文。所以,焦耳最早的论文不得不发表在报纸上。经过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焦耳-楞次定律早已赢得了科学家们的认可。,焦耳是一位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虽多次受到冷嘲热讽,但还是不屈不饶地进行科学实验研究。对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2 热力学定律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1.1等体过程(系统体积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1.等体过程 气体的摩尔定体热容,等体过程中,系统对外不作功,吸收的热量全用于增加内能。,21,1.2 等体摩尔热容,摩尔热容量:一摩尔物质(温度T 时)温度改 变1K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即,一般C与
12、温度有关,也与过程有关,可以测量。,等体摩尔热容:一摩尔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改变1K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即:理想气体的等体摩尔热容是一个只与分子自由度有关的量。,22,注意:对于理想气体,公式 E=CVT不仅适用于等体过程,而且适用于任何过程。,证明:,如图,作一个辅助过程(等体+等温),连接始末两点,23,2.等压过程 气体的摩尔定压热容,2.1 等压过程,系统压强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在等压过程中,理想气体吸热的一部分用于增加内能,另一部分用于对外作功。,24,2.2 定压摩尔热容,迈耶公式,一摩尔气体温度改变1K时,在等压过程中比在等体过程中多吸收 8.31J 的热量用来
13、对外作功。,定压摩尔热容:一摩尔气体在压强不变时,温度改变1K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5,泊松比(poissons ratio),(也称为比热比),气体的热容量和 值的理论值与实验值表11.1、表11.2对比,可以看出单原子、双原子分子气体二者符合较好,而对于多原子分子气体二者有较大差别。而且与T 有关,这个经典理论是无法解释的,说明经典统计理论具有某种局限性,进一步的理论应由量子统计来完成。,26,等温过程:系统温度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在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吸热全部用于对外作功,或外界对气体作功全转换为气体放出的热。,3.等温过程,27,1.绝热过程,过程方程:,或,系统在状态
14、变化过程中始终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准静态绝热过程:绝热过程中的每一个状态都是平衡态。,3 绝热过程,绝热膨胀过程中,系统对外作的功,是靠内能减少实现的,故温度降低;绝热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作功全用于增加气体内能,故温度上升。,28,推导思路:,(2)再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取微分,有,将(1)代入(2)中并化简,即可得,将其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结合,可得另两个方程。,(1)先考虑一绝热的元过程,写出热一律,29,2.绝热线:绝热线比等温线更陡.,证明:设一等温线和一绝热线在点相交,数学上:比较点处等温线与绝热线的斜率(注意 1).,物理上:(1)经等温膨胀过程 V n P,(2)经绝热膨胀过程 V
15、n P,且因绝热对外做功 E T P P2 P.,(注意绝热线上各点温度不同),30,等温方程 PV=恒量,绝热方程 PV=恒量,P V 图中同一点a,PdV+VdP=0,绝热线比等温线陡。,等温线斜率,绝热线斜率,31,能量转换关系:,可见,绝热过程靠减少系统的内能来对外做功.,A也可由直接计算法计算:,间接法,请大家课下证明(1),(2)的结果是一样的。,32,3.多方过程,(n任意常数),实际上,在气体中进行的过程往往既不是等温又不是绝热的,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更普遍的、理想气体的许多实际过程都满足如下方程:,定义:满足上面这方程的过程称为多方过程。,多方过程的过程方程的推导:,(1)由
16、热力学第一定律,得,(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联立(1)(2)消去dT,整理得,33,最后得,n 称为多方指数,多方过程包括了理想气体热容量为常数时的各种过程,相应有各种过程曲线,两边积分得:,(n任意常数),34,热容量可以是负的吗?,例:分析如图理想气体三个过程的热容量的正负。,摩尔热容量的定义为,图中三个过程的E都一样,且 E 0,由热一律,对绝热过程 C=0,因dT 0,若 dQ 0 则 C 0 若 dQ 0 则 C 0 若 dQ=0 则 C=0,对21过程,Q=E-A外210,吸热,C 0,对31过程,Q=E-A外310,放热,C 0,35,例.已知理想气体经历如图,两个过程,试问:
17、Q 的正负?,过程:,过程:,吸热,36,系统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之后又回到原来状态 这一过程称循环过程(简称循环)。,4 循环过程和循环效率,循环过程:,特征:,E=0,Q=A,1.正循环(热机),37,热机A.exe,38,2.热机效率,A 一次循环对外作的净功,热 机,循环效率,在一正循环中,系统从高温热源吸热 Q1,向低温热源放热,39,3.逆循环(致冷机),逆循环是利用外界做功从低温热源吸热,向高温热源放热的机器。这样的机器称致冷机,如冰箱。,4.致冷系数,A 一次循环对系统作的净功,Q2 一次循环从低温 热源吸收的热量,40,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工质用较易液化的物资,如氨和氟里昂。,氨气
18、在压缩机内被急速压缩,使其压强增大,且温度升高。,进入散热器(高温热源)后,由于向冷却水(或周围空气)放热而凝结为液态氨。,液态氨经过节流阀的小孔通道后,降压降温并且部分汽化,再进入蒸发器。,液态氨将从冷冻室(低温热源)中吸热,使冷冻室温度降低而自身全部蒸发为蒸汽。,此氨蒸汽最后被吸入压气机进行下一个循环。,基本物理原理:物体相变 气态液态,放热 液态气态,吸热,41,电冰箱A.exe,42,工作循环具体过程如何?,热机效率,如何计算?,43,技术上的循环:奥托(Otto)循环,1.吸气 a b(等压),2.压缩 b c(绝热),3.爆燃作功,c d 爆燃(等容),d e 作功(绝热),4.排
19、气,e b(等容),b a(等压)。,压缩比:,44,奥 托 循 环,45,奥 托 循 环,46,奥 托 循 环,47,奥 托 循 环,48,奥 托 循 环,49,奥 托 循 环,50,奥 托 循 环,51,奥 托 循 环,52,奥 托 循 环,53,奥 托 循 环,54,奥 托 循 环,55,奥 托 循 环,56,奥 托 循 环,57,奥 托 循 环,58,空气标准奥托循环,理论上研究实际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时,总是用一定质量的空气(理想气体)进行的准静态过程来代替实际的过程。,(1)绝热压缩 ab,气体从(V1,T1)状态变化到(V2,T2)状态;,(2)等容吸热(相当于点火爆燃过程)bc
20、,气体从(V2,T2)状态变化到(V2,T3)状态;,(3)绝热膨胀(相当于气体膨胀对外作功过程)cd,气体从(V2,T3)状态变化到(V1,T4)状态;,(4)等容放热da,气体从(V1,T4)状态回到(V1,T1)状态。,59,空气标准奥托循环,(1)绝热压缩 ab,气体从(V1,T1)状态变化到(V2,T2)状态;,(2)等容吸热(相当于点火爆燃过程)bc,气体从(V2,T2)状态变化到(V2,T3)状态;,(3)绝热膨胀(相当于气体膨胀对外作功过程)cd,气体从(V2,T3)状态变化到(V1,T4)状态;,(4)等容放热da,气体从(V1,T4)状态回到(V1,T1)状态。,60,等容
21、吸热 b c,等容放热 d a,ab 是绝热过程,cd 也是绝热过程.,61,定义空气压缩比,汽油内燃机的压缩比不能大于7,否则当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在尚未压缩到b状态时,温度就已升高到足以引起混合气燃烧。,若r=7,空气的 值取1.4,则:,实际的汽油机的效率比这小得多,一般只有25%左右。,62,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有关公式,或,或,63,例:图示为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循环过程。循环由两等温过程和两个等体过程所组成,设分子自由度i及P1、P2、P3、P4为已知,求循环效率。,解:,dQ=dA,dA0,dQ 0,dQ=dE,dE0,dQ 0,64,65,例:某理想气体作如图示的循环,ab,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物理 热力学 基础 教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06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