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征求意见稿).docx
《大兴安岭地区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兴安岭地区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征求意见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兴安岭地区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1总则1.1 编制目的提高应对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的综合防御和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冰雪灾害救助体系和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畅通。1.2 编制依据依据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黑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等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大兴安岭地区高速(
2、一级)公路冰雪灾害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等工作。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地区应急指挥部组成与职责2.1.1 地区应急指挥部组成成立地区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地区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分管副专员副指挥长:行署分管副秘书长、地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地区公安局分管负责人成员单位:地委宣传部、地区交通运输局、地区气象局、地区公安局、地区应急管理局、地区财政局、地区通信管理办公室、地区卫生健康委、地区外事办、黑龙江银保监局大兴安岭分局、大兴安岭军分区、武警大兴安岭地区支队、地区消防救援支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地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由地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
3、人兼任。当发生I级(特别重大)冰雪灾害时,由省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和指挥处置工作。当发生级(重大)冰雪灾害时,由省交通运输厅协调省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共同做好应对和处置工作。当发生I级(较大)及IV级(一般)冰雪灾害时,由行署、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结合自身情况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制定本职责范围内的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处理相应的冰雪灾害事件。2. 1.2指挥长职责指挥协调全区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应急工作,在发生冰雪灾害时,负责指挥、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冰雪灾害应急工作。决定启动和终止实施本预案以及其他冰雪灾害应急处置重大事项。3. 1.3副指挥长职责(1)对灾害的
4、上报进行监督。(2)审定各成员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并监督落实。(3)对灾害的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提出意见。(4)其他相关重大事项。4. 1.4成员单位职责(1)地委宣传部:引导社会舆论,组织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播报冰雪灾害预警信息和除雪除冰工作进程。(2)地区交通运输局:参与拟定、修订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及有关规章制度;负责督促指导行业管理单位公路除雪除冰防滑工作。(3)地区气象局:负责全区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的制作和发布工作,确定降雪等级;及时向地区应急指挥部提供气象信息,为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组织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4)地区公安局: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保
5、障灾区公共安全;维护受灾路段交通秩序,及时疏导、分流滞留车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协助提供部分道路信息;负责受灾路段的封闭与保护,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关闭高速公路;会同有关部门处置冰雪灾害突发事件。(5)地区财政局:负责地级应急救灾资金筹集、拨付和管理;协同有关部门向省财政申请救灾补助资金。(6)地区应急管理局:负责全区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组织指导救灾捐赠,接收、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7)地区通信管理办公室:负责指挥协调各通信运营企业对受损通信设施和线路进行抢修和恢复;保障应急指挥系统和重要部门通信畅通。(8)地区卫生健康委:负责指导当地开展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
6、工作。必要时,组织卫生应急队伍赶赴灾区开展相关工作。(9)地区外事办:负责协助处理事故中伤亡的外籍人员善后处理工作。(10)黑龙江银保监局大兴安岭分局:负责组织指导保险企业及时做好损失理赔工作,负责组织保险企业在车流量较大路段做好快速理赔工作。(11)大兴安岭军分区:负责组织民兵参加除雪除冰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根据灾情需要,协调驻军参加除雪除冰救灾工作。(12)武警大兴安岭支队:负责组织所属武警部队实施除雪除冰救灾工作,参加重大设施和重要险情的抢险工作;协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护救灾秩序和社会稳定;如遇有冰雪灾害突发等情况按照兵员调动相关程序办理审批。(13)地区消防救援支队:负责组织所属消
7、防队伍参与冰雪灾害时突发的严重公路交通事故救援保障工作,特别是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冰雪灾害事故和特殊危害事故的处置。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本预案的要求,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制定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置或保障行动方案,建立健全预防和应对冰雪灾害的各项应急机制,同时密切配合,形成应对和处置工作的合力。2.1.5指挥部办公室职责负责地区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1)传达、落实地区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和命令,指挥、督促全省冰雪灾害应急工作。(2)收集、汇总冰雪灾害信息,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雪情、灾情,提出冰雪灾害预警方案、除冰雪和灾害处置建议方案。(3)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除雪除冰和应急处置工作。(4)联系相关部门
8、做好信息发布、呈报、宣传报道等工作。(5)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6)完成地区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4572735067o2.2现场指挥部组成与职责2.2.1 现场指挥部组成现场指挥部在地区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预警状态和应急响应行动时自动成立,由地区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地区交通运输局组建,在统一领导下具体承担应急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由地区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担任,下设9个小组。治安保障组:由地区公安局组织相关治安人员组成。应急抢通组:由地区交通运输局、大兴安岭军分区、武警大兴安岭支队组成。抢险救援组:由地区
9、交通运输局、地区公安局、地区消防救援支队组成。医疗救护组:由地区卫生健康委组织医疗救治人员组成。综合协调组:由地区公安局、地区交通运输局、属地公安部门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组成。通信保障组:由地区通信管理办公室、地区交通运输局组成。后勤保障组:由地区交通运输局、属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组成iO善后处理组:由地区交通运输局、地区外事办、属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组成。总结评估组:由省交通运输厅相关处室、地区交通运输局、属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组成。各小组实行统一指挥调度、分工落实责任,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治安保障组、应急抢通组、抢险救援组、通信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在决定终止灾害预警状态和应急响应行动时自动解散;综
10、合协调组、善后处理组和总结评估组在相关工作完成后,由地区应急指挥部宣布解散。2.2.2 现场指挥部总指挥职责负责统一领导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应急队伍调度和应急机械及物资调配。2.2.3 各工作组职责2.2.3.1治安保障组负责组织灾害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秩序维护和交通疏导工作。2.2.3.2应急抢通组负责进行公路除雪除冰抢通工作;拟定公路绕行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公路抢通工作;负责协调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工作;承办地区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2.2.3.3抢险救援组负责对人员、物资、车辆等进行救援、抢险;交通阻断、车辆被困施救;为过往车辆提
11、供应急救援服务;安全引领护航。2.2.3.4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医疗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治。2.2.3.5综合协调组负责传达上级指令以及收集各组信息及时向上级反馈;负责调查取证,及时向上级及相关部门报送有关情况;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组织新闻媒体记者、对外发布信息等。2.2.3.6通信保障组负责保障通信网络畅通;保障地区应急指挥部向地方公路交通应急管理机构下发应急工作文件的信息传输工作。2.2.3.7后勤保障组负责24小时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包括抽调交通工具、救援设备、人员食宿等;承办地区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2.2.3.8善后处理组负责公路受灾情况统计,组织灾后调研工作;负责拟定公路灾后恢复
12、重建方案并组织实施;承办地区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2.2.3.9总结评估组负责编写应急处置工作大事记;负责对突发事件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并向地区应急指挥部提交总结评估报告;承办地区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2.3专家咨询组组成及职责专家咨询组是由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公安交警部门、气象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工程技术、科研、管理、法律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应急咨询机构。专家咨询组具体职责如下:(1)参与拟定、修订与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相关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有关规章制度。(2)负责对应急准备以及应急行动方案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3
13、)负责对应急响应终止和后期分析评估提出咨询意见。(4)承办地区应急指挥部委托的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有关事项。2.4各县(市、区)政府职责(1)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结合自身情况分别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制定本职责范围内的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处理相应冰雪灾害事件。(2)发生冰雪灾害时,各县(市、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组织指挥本行政区域内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3)启动和终止相应级别的应急处置。(4)其他相应级别重大事项的决定。3预警和预防机制3.1 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和预防是通过监测与收集突发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并作出相应判断,发布预警信
14、息,采取预防措施。地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明确影响范围、信息渠道、时限要求、审批程序、监督管理、责任制等。3.2 预警预防行动在防御关键期,地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有关成员单位要建立预警预防日常值班制度,做好冰雪灾害天气监测预警及影响分析,并及时通报各成员单位。同时,地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检查、督促、协调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传达地区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拟定相关应急工作通告。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冰雪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人员、装备、物资等管理,细化处置流程,督促有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冰雪灾害防御措施。各相关部门接到预警
15、信息后应迅速核实情况,并积极采取交通管制、设施维护等预防和应急措施,及时、有效地采取处置措施,将冰雪灾害消除在萌芽状态。(1)确保和提高冰雪初期的路表抗滑能力,以便提高和改善行车安全。(2)为冰雪防治措施的实施如除冰化学物、撒盐等争取时间。(3)防治黑冰,阻止结冰和桥面(或路表面)粘结,以方便除冰。3.3 预警支持系统预警服务平台建在地区气象局,作为全区统一发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支持系统,做到信息传递及反馈高效、快捷、资源共享。各地要进一步整合道路交通检测、监控技术装备资源,完善道路交通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公安、交通运输、气象、卫生健康等部门间的信息互通。要不断完善灾害信息综合收集评估和预警系
16、统,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立与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体和通信运营企业之间信息发布联络协调、应急处置机制。3.4 预警级别及发布3.4. 1预警分级预警分为IV级(一般)、In级(较大)、II级(重大)和I级(特别重大)四级,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3.4.2 预警分级标准表1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预警级别预警级别级别描述色志颜标分级标准I级特别重大红色预计未来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15亳米以上的暴雪量级(或者已达到15毫米以上的暴雪量级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产生较大影响。II级重大橙色预计未来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10亳米以上、15亳米以下的暴雪量级(
17、或者已达到10毫米以上、15亳米以下的暴雪量级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产生较大影响。IH级较大黄色预计未来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6亳米以上、10亳米以下的暴雪量级(或者已达到6毫米以上、10毫米以下的暴雪量级),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产生影响。IV级一般蓝色预计未来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4毫米以上的大雪量级(或者已达到4毫米以上的大雪量级),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产生影响。3.4.3 预警信息发布I级(特别重大)预警信息由省政府批准发布,省应急指挥部发布。II级(重大)预警信息由省交通运输厅发布。In级(较大)预警信息由行署发布。IV级(一般)预警信息由县(市、区)政府发布。4应
18、急响应4.1分级响应根据冰雪灾害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IV级、In级、II级、I级共四级。省政府负责I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省交通运输厅负责II级或省政府责成处理的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市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HI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县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IV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各级应急领导机构在启动实施本级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将应急响应情况报送上一级应急领导机构备案。4.1.1IV级响应4.1.1.1启动条件当冰雪灾害达到IV级预警级别时,受灾地区县(市、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立即启动W级应急响应,并向地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报告。4.1.1.2响应措施当达到IV级响应启动条件时
19、,由发生或可能发生地的县(市、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迅速启动IV级应急响应,并统一指挥调度,进行应急管理。县气象台参与加密预报指导;如需跨市协作,由县(市、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报地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协调。发生或可能发生地的县级气象台站自动进入应急状态,观测岗位应急人员要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工作,全程跟踪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路政部门应立即上路巡查,及时向指挥中心上报路况信息。县(市、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养护、应急部门,各高速公路运营单位报请上级主管单位并及时通知养护等相关部门。各部门接到通知后对道路积雪立即清扫,随下随扫,并对应急物资按危险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兴安岭地区高速一级公路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征求意见稿 大兴安岭 地区 高速 一级 公路 冰雪 灾害 应急 预案 征求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0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