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管理治理办法.docx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管理治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管理治理办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XX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分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南昌地铁自身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江西省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分级实施指南(试行)XX集团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运营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第
2、三条本办法适用于运营分公司管辖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第二章术语与分类第四条安全生产隐患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第五条安全生产隐患分类按照隐患可能导致后果及隐患整改的难易程度,分为重大事故隐患(一级安全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二级安全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三级安全事故隐患)。(一)重大事故隐患(一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二)较大事故隐患(二级安全事
3、故隐患)是指容易导致事故发生或设备硬件存在问题、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发现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整改排除和需要采取一定措施的隐患。(三)一般事故隐患(三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件)发生,危害和整改难度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第三章职责第六条运营分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的领导工作。第七条质量安全部职责作为公司隐患排查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办法,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中心,以下简称各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定期对各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汇总分析。(二)将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开展
4、情况纳入季度质量安全考核。(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奖惩机制。第八条各部门职责作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主要承担以下职责:(一)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隐患治理登记分析制度。(二)开展职责范围内的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督促隐患按期整改。(三)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安全事故(件)发生。(四)负有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单位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依规履行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应该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扰。(五)督促本部门管辖的委外单位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六)负责落实隐患治理经费及应急物资。(七)财务部负
5、责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保障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第九条员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均有权向本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和质量安全部报告。第四章隐患排查和治理第一节隐患排查第十条各部门全面排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工艺系统、设备设施、物资、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安全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安全责任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包括:(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三)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指外单位)交纳等执行情况。(四)安全生产重要设备设施和关键设备装置的
6、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五)特种设备技术安全状态,特种作业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安全管理情况。(六)危险品的管理情况。(七)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作业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落实情况。(A)安全事故事件报告、处理、问题整改闭环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九)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含委外)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等。(十)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十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7、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执行情况。(十二)周边及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整治情况等。第十一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坚持与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结合起来,加大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治“三超”(超载、超限、超负荷)工作力度。第十二条隐患排查治理要坚持与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结合起来,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推进技术改造,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第十三条隐患排查治理要坚持与加强应急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严防安全事故(件)的发生。第十四条隐患排查要求运营分公司各层级根
8、据职责分工定期对职责管辖范围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排查频次要求如下:(一)班组(车站)每周组织隐患排查不少于1次,需覆盖所有作业场所。(二)车间(区域)每月组织隐患排查不少于2次,需覆盖所有班组(车站)。(三)部门每月组织隐患排查不少于1次,需覆盖所有车间(区域)。(四)质量安全部每月组织隐患排查不少于1次,覆盖所有生产中心。(五)公司各部门在特殊时期或重大节假日前,组织1次隐患排查。第十五条隐患登记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各部门应当按照安全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分别建立一般事故隐患登记表、较大事故隐患登记表、重大事故隐患登记表(见附件I-Is1-2.1-3),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
9、职责分工实行治理、监控。第十六条隐患督办质量安全部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统一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见附件2)至相关部门,责任部门在规定期间内整改完毕,并及时向质量安全部回复安全隐患整改反馈单(见附件3),附整改图片或资料。针对上级单位或部门下发的各类隐患整改通知单,质量安全部统一转发至相关部门,责任部门在规定期间内整改完毕,并及时向质量安全部回复。以上隐患均需责任部门登记在一般事故隐患登记表、较大事故隐患登记表或重大事故隐患登记表(见附件1-h1-2、l-3)o第十七条各部门发现本部门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后,应当立即向质量安全部报告,并在事故隐患发现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填写重大事故隐患报告,报送质量安
10、全部,并登记在重大事故隐患登记表(见附件1-3)o第十八条各部门发现其他部门存在的一般和较大事故隐患,由发现部门直接与相关部门联系处理,相关部门应及时予以处理,并登记在一般事故隐患登记表或较大事故隐患登记表(见附件I-El-2)o第十九条各部门发现其他部门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发现部门或人员应当及时向质量安全部报告,报告方式可采用电话、邮件、微信、QQ等方式,报告内容包括:隐患地点、隐患现状、发现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第二十条质量安全部接到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和检查督查过程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后,应立即电话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核实,并在2个工作日补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第二十一条相关部门接到质量安全部接到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隐患 排查 管理 治理 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1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