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docx
《市“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市“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基础测绘作为自然资源管理整体业务的组成部分,面临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做好新服务等一系列挑战。加快推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围绕“两服务、两支撑”根本定位,提升服务我市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和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支撑“精致城市幸福XX”建设开创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和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的规定,按照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
2、030年)山东省“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和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范围为全市域,规划期限为5年(2021-2025年)。各区市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编制本级基础测绘规划。、“十三五”基础测绘实施情况“十三五”时期,全市基础测绘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基础性、公益性作用日益凸显。(一)主要成绩1 .基础测绘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发展政策环境日益完善。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认真执行山东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夯
3、实基础测绘发展法治基础。市县各级政府发布了本级“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为全市基础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全市各级自然资源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基础测绘融入自然资源管理格局,为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履行提供支撑。基础测绘分级管理、遥感影像统筹获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体化等机制建立健全,推动了市县基础测绘协同发展。财政经费投入保持稳定。“十三五”期间,全市基础测绘投入5324.565万元,较“十二五”略有增长,资金使用效能提升。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621.125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703.44万元,保证了基础测绘重大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科技创
4、新与人才引领作用增强。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应用型人才,科技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基础测绘队伍进一步壮大,拥有测绘资质单位40家,其中甲级2家,从业人员达到近千人,形成了完整的基础测绘队伍支撑体系。测绘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共荣获省级及以上各类奖项58项。2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加丰富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效能不断提升。配合省级基础测绘做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运维与升级工作。开展了全市311座测量标志日常管理和年度巡查维护,改造了17座测量标志,确保测量标志全部完好可用,测量标志上报率位居全省前列。建立完善测量标志监管系统,使用率达100%。完成市县两级土地、矿产、地质等90多种自
5、然资源数据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推动全市各部门和行业地理空间数据基准统一。遥感影像数据资源日益丰富。共享省级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了全市域0.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10米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资源。市本级获取了市主城区内400平方千米0.0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了环翠区IO(X)平方千米0.2米分辨率遥感影像2次,完成了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获取了环翠区900平方千米优于0.05米分辨率倾斜遥感影像、996平方千米1米间隔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生产了1:100O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表面模型,构建了996平方千米实景三维模型。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完成了市主城区内62
6、平方千米1:5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更新、文登区321平方千米和南海新区300平方千米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全市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覆盖面积达到1973平方千米。基础测绘数据内容进一步扩展。城市三维模型、地名地址、地下管线、建(构)筑物4类数据纳入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范畴。完成了市主城区430平方千米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和地名地址数据库更新2次;完成了114平方千米数字城管(二期)城市部件普查数据、城区间地下管线探测数据、19个旧生活小区地下管线普查数据和550千米地下管网数据整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开展地理市情监测工作。作为城市地理市情监测试点,自主开展了市区2607.28平方千米范围内
7、建成区边界、建设用地边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综合交通网络设施等市情信息的监测工作,掌握了客观准确的地理市情信息,为政府决策、重大工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3 .基础测绘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效能显著。持续为水利、环保、公安、应急、交通、林业、卫生、教育等40多个行业和领域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有效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根据省市一体化建设要求,天地图市县级节点已全部整合至“天地图山东”,有效节约公共资源。基础测绘成果效益进一步凸显。积极推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十三五”期间,累计向社会各界提供各种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成果26718幅、控制点成果256点
8、次、航摄成果47368平方千米,为国土空间规划、海绵城市建设、智慧林业建设、电子政务共享平台建设、刘公岛智慧景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和重大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支撑,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公共地图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组织编制了XX市地图XX城区图2版,制作了方便携带的丝绢版XX市地图XX城区图,丰富了公共地图产品。组织开展了地图市场专项检查,整治“问题地图”,宣传国家版图知识,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各区市组织编印了本级公共地图。应急测绘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统筹开展了市县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保障预案,建立了工作机制,提高了应急测绘实时响应、协同服务能力。协调企事业单位开展应急
9、保障设备建设,配置载人机航摄系统1套、无人机航摄系统4套及水下地形测绘装备等28台套,为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重大突发性灾害应对提供及时、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市全面开展精致城市建设,深度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地理信息需求更加精细化、全空间化、智能化和自主化。我市基础测绘发展面临更高的要求,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保障环境仍需优化基础测绘经费投入不能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智慧XX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等规划项目未能开展。创新机制、市县基础测绘项目分级管理、地理信息统筹获取与联动更新机制等还不完善。市县两级基础测绘衔接需进一步加强,推动全市
10、基础测绘高质量发展。2 .资源体系仍需完善立足新时期测绘工作,基础测绘成果种类不够丰富、数据现势性不够强,制约了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精细化表达和协同深化应用。围绕“两服务、两支撑”的根本定位,迫切需要建立新型基础测绘资源体系。3 .服务能力仍需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成果供需还不均衡。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分析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三维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源在保障民生、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尚未充分挖掘。二、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一)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统
11、筹发展与安全,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基础测绘发展方式、生产模式、产品形式、服务链式正发生深刻变革。1 .新形势面临新机遇新时期,我市把精致、幸福、现代化作为统领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的核心要求,基础测绘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市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基础测绘带来新的机遇。基础测绘需要深度融入现代化城市发展大局,提供基础性、公益性的地理信息服务。围绕“精致城市幸福XX”建设,基础测绘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高质量的地理信息产品、服务和安全应用成为重要趋势。2 .新内涵伴生新特征新型基础测绘发展进入关键期,地理实体数据、实景三维模型、水下地下
12、空间信息等纳入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基础测绘内涵不断丰富。基础测绘将以陆海统筹、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为主要特征,成果形式由数据向信息再向服务转变,信息化、智慧化、综合化成为趋势。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加速形成,在技术、标准、产品、制度、服务等方面实现全新突破,产品服务更加贴近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体现基础测绘的普惠性特征。3 .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基础设施加速建设,为推动基础测绘技术体系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基于北斗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逐步完善,应用于众多领域。通导遥一体化空天信息智能服务技术大幅提升遥感数据获取、
13、处理、服务效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有效促进基础测绘技术变革和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基础测绘数据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和信息深度挖掘的能力,促进成果应用向个性化、多元化变革。4 .新定位决定新起点机构改革后,基础测绘将以全域全要素为特征,为国土空间规划、确权登记、调查监测、生态保护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统一的国土空间定义和描述服务,发挥地图作为描述地理空间语言的特性和优势。同时,以立体空间位置作为组织和联系所有自然资源体的基本纽带,以基础测绘成果为框架、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底、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背景,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生产、生活、生态的自然资源立体时空模型。围绕“两服务、两支撑”根本定位,提供高质
14、量服务。(二)需求分析“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创“精致城市幸福XX”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在精致城市建设、对外开放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自然资源“数字赋能”、服务社会公众方面对基础测绘发展提出更高要求。1 .精致城市建设的需求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XX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总目标,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测绘地理信息提供基础性、先行性服务支撑。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海洋强市战略、城市国际化战略,需要高精度空间数据作为数据保障。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迫切需要高现势性、高精度、精细化空间数据支持。提高中心城市的承载力,拉开东拓、西展、南延城市发展框架,有序协调山
15、、海、城的空间关系,需要多源、多类型、多尺度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支撑服务。2 .对外开放发展的需求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主动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造中日韩合作重要支点城市,创新深化与欧盟、北美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合作,需要北斗导航定位、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支撑。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造高水平开放载体、建设高品质国际化城市,需要测绘地理信息提供详实的服务。3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
16、设数据统一共享交换的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开展智慧海洋、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数字乡村、智慧交通、现代物流、智慧港口等各行业信息化与智能化等建设,实施精细管理、科学决策,需要测绘地理信息提供实时准确的空间位置服务和高精度、高时效的空间信息。服务于国家战略全面实施的智能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要求推动北斗与高端制造业、先进软件业、综合数据业、现代服务业等多领域的技术融合创新。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数字经济新增长点。4 .自然资源“数字赋能”的需求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推动规划管控、保护监督、资源利用、生态修复、执法监察、防灾减灾等自然资源领域的“数字赋能”,需
17、要充分发挥地理信息资源与技术的优势。深化遥感应用,需要基础测绘强化遥感影像的获取与处理能力、完善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技术体系。推动自然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及各项业务工作信息化转型,需要完善空间地理库,建设二、三维自然资源“一张图”,为自然资源各业务提供底板数据支撑。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为各类应用提供政务空间地理信息专题“一张图”服务,拓展时空大数据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和服务中的深度应用。5 .服务社会公众的需求地理信息产业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息息相关。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促进了地理信息产品的多样性与服务的个性化定制发展。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移动出行、
18、共享经济等关系民生的领域,对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打造平安XX,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和突发事件高效处置能力,需要地理信息实时服务。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加强国家版图知识宣传教育,深化公共地图在民生产品和服务中的应用。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把“XX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
19、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为引领,以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效能为着力点,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测、科技兴测、人才强测,全面建设现代化测绘强市,为“精致城市幸福XX”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1 .政府主导,统筹协调夯实基础测绘基础性地位、公益性定位,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强化政府投入。坚持省市县统筹、陆海统筹、基础测绘与自然资源全系统业务统筹及政府相关部门业务统筹,优化基础测绘组织结构。2 .需求导向,应用为先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大对重大发展战略实施、自然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的保障支持,充分发挥基础测绘支
20、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作用。3 .创新驱动,科技支撑顺应高新技术融合发展趋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测绘生产、服务和发展方式,推动基础测绘技术体系由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科技创新对基础测绘发展的贡献率。4 .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坚持基础测绘与自然资源管理融合发展,创新运行机制,探索“一库多能、按需组装“新模式,提升人才队伍和应急测绘装备支撑能力,加快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促进基础测绘高质量发展。(三)规划目标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基础测绘长效投入、分建共享、联动更新机制建立健全。全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数据现势性显著提升,全域覆盖、二三维一体、多尺度融合的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四 基础 测绘 规划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