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知应会100题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知应会100题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知应会100题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知应会100题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判断题判断题(每题2分洪40分)L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宪法,制定本法。(B)A.正确B,错误2 .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A)A,正确B,错误3 .记过处分的期间是十个月。(B)A,正确B,错误4 .政务处分决定自下发文件之日起生效。(B)A.正确B.错误5 .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B)A,正确B,
2、错误6 .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开除。(B)A,正确B,错误7 .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分别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B)A,正确B,错误8 .被撤职的公职人员,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降低工资和待遇。(A)A.正确B,错误9 .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B)A,正确B,错误10 .被开除的公职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A)A,正确B.错
3、误11 .公职人员因违法行为获得的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奖励等其他利益,监家机关应当按规定予以纠正。(B)A,正确B,错误12 .已经离职或者死亡的公职人员在履职期间有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政务处分。(A)A.正确B,错误13 .违反规定,在公务接待、公务交通、会议活动、办公用房以及其他工作生活保障等方面超标准、超范围的最重处分是撤职。(A)A,正确B,错误14 .违反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违反规定兼任职务、领取报酬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A)A.正确B,错误15 .不按照规定公开工作信息,侵犯管理服务对象知情权,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
4、响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B)A.正确B.错误16 .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A)A.正确B,错误17 .参与赌博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A)A.正确B.错误18 .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A)A.正确B,错误19 .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前,监察机关应当将调查认定的违法事实及拟给予政务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人,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申辩。(A)A.正确B.错误20 .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及时送达被处分人和被处分人所在机关、单位,并在全社会宣布。(B)A.正确B,错误二、选择题L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根据制定。A.宪法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5、监察法C.党章D.公务员法参考答案:B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A.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B.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C.适用于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参考答案:A3 .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如下人员。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
6、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A.B.C.D.参考答案:A4 .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A.对B.错参考答案:B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5.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A.对B.错参考答案:B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6.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
7、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OA.监察建议B.纪律检查建议参考答案:A7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坚持以下原则: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A.8 .C.D.参考答案:B8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A.B.C.D.参考答案:A9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可以给予政务处分。A.对B.错参考答案
8、:B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10.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A.B.C.D.参考答案:BIL政务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撤职,三十六个月。A.B.C.D.参考答案:B12.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应当给予相同的政务处分。A.对B.错参考答案:B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别给予政务处分。13.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所有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9、政务处分。A.对B.错参考答案:B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公职人员依法给予政务处分。14.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检举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A.B.C.D.参考答案:A15 .公职人员只要有违法行为,就一定要给予政务处分。A对B.错参考答案:B公职人员违
10、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16 .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给予政务处分:在政务处分期内再次故意违法,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的;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包庇同案人员的;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A.B.C.D.17.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
11、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A.B.C.D.参考答案:A18.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应当给予两种以上政务处分的,执行其中最重的政务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
12、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十六个月。A.对B.错参考答案:B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应当给予两种以上政务处分的,执行其中最重的政务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四十八个月。19.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可以分别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A.对B.错参考答案:B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不得重复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20.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可以不用再给予政务
13、处分。A.对B.错参考答案:B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21.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不必再给予政务处分。A.对B.错参考答案:B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22 .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被撤职的,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降低工资和待遇。A,对B.错参考答案:A23 .法
14、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被撤职的,降低职务、岗位或者职员等级,同时降低薪酬待遇。A.对B.错参考答案:A24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和职称;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被撤职的,降低职务或者岗位等级,同时降低薪酬待遇。A.对B.错参考答案:A25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
15、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A.B.C.D.参考答案:B26.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A.县级人民政府B.乡镇人民政府C,县级或者乡镇人事部门D.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参考答案:D27.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应当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依法予以退还;属于国家财产或者不应当退还以及无法退还的,上缴国库。A.检察机关B.法院C.监察机关D.违法人所在单位或部门28 .公职人员受到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在政务处分期内有悔改表现
16、,并且没有再发生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政务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晋升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薪酬待遇不再受原政务处分影响。但是,解除的,不恢复原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薪酬待遇。A.降级、撤职B.记过C,调离岗位D.记大过一参考答案:A29 .违反规定出境或者办理因私出境证件的,予以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违反规定取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的,予以A,撤职B.开除C.降级D.撤职或者开除30 .向公职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赠送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或者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
17、行使公权力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予以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A.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B.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C.记过或者记大过D.严重警告、记大过参考答案:A31 .违反规定设定、发放薪酬或者津贴、补贴、奖金的;违反规定,在公务接待、公务交通、会议活动、办公用房以及其他工作生活保障等方面超标准、超范围的;违反规定公款消费的;有以上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OA,撤职B.降级C.降级或者撤职D.记大过32 .违反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违反规定兼任职务、领取报酬的,予以;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
18、的,予以开除。A.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B.警告、记过C.警告、记大过D.记过或记大过参考答案:A33 .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违反规定向管理服务对象收取、摊派财物的;在管理服务活动中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的;在管理服务活动中态度恶劣粗暴,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不按照规定公开工作信息,侵犯管理服务对象知情权,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其他侵犯管理服务对象利益的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A.B.C.D.参考答案:D34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2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职人员 政务 处分 应知应会 100 题库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