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道路设计说明.docx
《新建道路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道路设计说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道路设计说明一、概述1、任务依据2022年4月底,我公司受业主委托,承担了本项目的设计任务。2、测设经过委托后,我公司于2022年4月底组织人员进驻现场进行测量,完成该段外业测量工作后,采用内外业同步进行的工作办法,于2022年5月下旬完成了该段道路的内业设计报送业主审查。3、设计任务要求业主要求及设计标准如下:本项目为新建道路,道路总长为381.646m,路幅组成为0.5In硬路肩+6.5m车行道+0.5m硬路肩。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指标值1里程总长度(Km)0.3822道路等级四级公路(I)类3设计速度(Km/h)154主车道数单车道5路基宽度5)7.56路面宽度(m6.57路面类
2、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尽量减少或避免房屋拆迁和征用耕地,减少与沿线居民的干扰;特殊困难地段适度调整技术指标,控制工程规模和投资规模;充分利用有利地形,避让不良地质地段;设计上最大限度保护和恢复生态原貌。二、本次设计标准、设计任务书、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1、设计标准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结合交通运输部布的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o本项目采用技术标准如下:道路等级:四级公路(H)类设计车速15(Km/h)最大纵坡(%)8.73路基宽度5)7.5m路面宽度(m)65m路面结构类型: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T3C)+粘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T6C)+0.6cm乳化
3、沥青稀浆封层+透层+22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IOcm级配碎石调平层2、设计原则。交通部文件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交路养函200415号四川省乡通村公路技术指南(试行)。交路农建函2006239号四川省农村公路设计文件编制指南三、工程概况本项目路基宽度7.5m,路面宽度6.5m。路幅组成为0.5m硬路肩+6.5m车行道+C.5m硬路肩。平、纵线形基本按照原有道路设计。部分路段局部调整。平、纵线基本满足规范。本项目局部路段由于地形限制,直线段长度较小。配套设置C20磴边沟。四、建设条件(一)、地理位置合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距重庆主城九
4、区56公里。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8,37至106.40,37“、北纬29.502至30.22,24”之间。东邻渝北区,南靠北暗区、壁山区,西连铜梁区、潼南县,北接华釜市、岳池县、武胜县、蓬溪县。东西宽69公里,南北距58公里,合川区幅员面积2344平方公里。(二)、地形地貌合川地处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的交接地带,地形全境地貌大致分为平行岭谷和平缓丘陵两大类型。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其中,以侏罗系分布面积最宽,占合川区幅员面积四分之三以上。侏罗系中又以沙溪庙组面积最大,达1664.0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0.62%。在与业主充分沟通下,针对
5、该项目所在的地理环境以及特殊的地形条件,拟定了本项目的设计原则:参照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中农村公路标准;尽量减少或避免房屋拆迁和征用耕地,减少与沿线居民的干扰;特殊困难地段适度调整技术指标,控制工程规模和投资规模;分利用有利地形,避让不良地质地段;计上最大限度保护和恢复生态原貌;本项目弃土运距暂考虑3km。3、设计依据O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O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Oo3-86O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0111-2019O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O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
6、2-2018O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O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O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O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O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O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桥涵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嘉陵江、渠江、涪江多年平均过境水量710.73亿立方米,其中嘉陵江320亿立方米、涪江172.73亿立方米、渠江218亿立方米,有水资源富甲西部之誉。境内可利用的水力发电理论蕴藏量为57.2万千瓦,可开发量37.5万千瓦;现有水电站16座(其中,嘉陵江干流I座,装机
7、容量50万千瓦,涪江干流2座,装机容量9万千瓦),总装机容量59.53万千瓦。五、路线说明1、路线平面设计由于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线路拟合老路线形,路线全长0.3822、路线纵断面设计1)、路线纵面设计适应地形,水位及路线净空要求,由于地形限制,设计成视线连续、平顺而圆滑的线形,条件允许时竖曲线半径采用大于视觉所需的最小半径。2)、纵断面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处路面顶面标高。5、平纵组合设计1)、在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力学要求同时考虑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要求,诱导视线,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平纵线性组合应满足平包竖、竖包圆的设计原则,由于本项目平纵线型受到控制;故平纵组合设计原则较差。六、路面结
8、构设计说明1、回弹模量取值根据对合川区以往项目的经验得出土基回弹模量值采用40MPa.2、路面材料路面材料有关参数如下: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T3C)+粘层+5Cnl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T6C)合川区太和镇马门溪还挖掘出了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马门溪龙”。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全境有两种地质构造类型:境东及东南部属重庆平型岭谷区华莹山复式背斜褶断带,其余的大部分地区属渝西褶带龙女寺半环状构造区。合川区地貌因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制约,东、北、西三面地势较高,南面地势较低。东为华箜山脉,西为龙多山脉。境内最高峰位于三汇镇白岩头,海拔高度1284.2米;次高点位于西部龙多山,
9、海拔高度619.7米;最低点位于南面的草街街道嘉陵江边,海拔高度185米,大部分地区在250400米之间。平行岭谷在境内东南边缘,地形以丘陵为主,沿江岸多平坝。(三)、气候、水文合川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最大河流为嘉陵江,长89.5公里,流域面积1040.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涪江、渠江、南溪河、柏水溪、大蟠溪、玉龙河等。(四)水资源合川区属嘉陵江水系,境内除嘉陵江、渠江、涪江外,还有大小溪河235条(总流长2公里以上及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其中集雨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4条,为嘉陵江、渠江、涪江和小安溪,501000平方公里以上溪河15条,为柏水溪、玉龙河、大蟠溪、建梁桥河、南溪河、三
10、庙河、大沔溪、代城溪、上马桥溪、大鳌溪、石岸溪、新民河、莲花石溪、打柴沟溪、赤水河。全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9.3亿立方米,径流深最高的东部达到500毫米,西部及西北高台地年径流深度仅为300毫米,为东部的60%。据不完全监测,2019年,最高水位发生在深滩双龙桥溪,水位323.65(米),发生日期7月8日,最低水位发生在铜溪两叉河199.30(米),发生日期10月14Bo路面在施工前必须对路基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以后,方可开始路面的施工。路基验收弯沉值为LS=292.5(0.01mm)O(1)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4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
11、盐、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碎石应干净,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要求有较好的级配。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0施工中应控制好含水量,必须集中拌和均匀、碾压密实,并根据施工时的天气情况做好保湿养生工作,养生7天后方可施工面层。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不低于98%,回弹模量21500MPa,劈裂强度0.5MPa,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4.OMPa。混和料中碎石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混和料中碎石级配表层位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19.09.504.752.360.60.075上基层IOO68-8638-5822-3216-288-1503(2)
12、沥青面层(一)车行道沥青混凝土材料面层设计为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质量标准:压实度:实验室标准密度98%+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透层+22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0Cm级配碎石调平层3、根据以上参数,运用“公路路面设计系统(HPDS2006A)专用设计程序计算如下:土路基:验收弯沉LS=292.5(0.Olinm)4、路面材料要求(1)水泥应采用旋窑生产的42.5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抗折强度应不小于6.5Mpa1,(2)水可用饮用水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1)酸盐含量(按SoF计)
13、小于2.7mgml2)含盐量不得超过5mgml3) PH值不得小于4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它有害杂质(3)碎石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0.5mm以下的碎石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其压碎值不应大于20%,水泥稳定碎石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3Mpa,基层压实度不低于97%o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要求。表4方孔筛尺寸(Mn)37.526.5199.54.752.361.180.60.075通过下列重量百分率(%)90-10066-10051-1003910028-8420-7014-578470-305、路面施工平整度:。不大于1.2mm,IRl不大于2.Om/Km厚度容许偏
14、差:总厚度-5%,上层厚-10%中线高程:15Dm横坡度:0.3%宽度:20mm抗滑构造深度(铺砂法):不小于0.55mm材料组成及性能要求:溶解度2%99.5T0607TFFT(或RTFOT)后质量变化%0.8T0610或T0609残留针入度比(25C)%61T0604残留延度(I(TC)cm6T0605SBS改性沥青采用I-D型,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1.沥青全路段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自然区划V2指标单位7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C,100g,5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建 道路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2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