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方案本方案防治对象为在全国范围内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各种鼠类。本方案旨在对各地的森林鼠害防治起指导性作用。一、总体规划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负责编制全国森林鼠害防治总体规划并汇总年度实施计划,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制定本省的森林鼠害防治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各地根据森林鼠害的发生规律、发生面积、地理位置、危害程度、林分用途等因素,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施工作业设计。设计要划分不同治理类型,实行分类施策,分区治理。内容包括不同类型区的特点、范围、面积和治理对策,要把面积、技术措施和工程量落实到小班。绘制施工作业图,标明害鼠种类、危害等级、防治指标等。二、鼠情监测鼠情预测预报工
2、作必须强化。要实行定点、定人、定期、定方法的调查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害鼠的种群消长、迁徙、扩散以及抗药性等技术指标。要经常普查,及时掌握鼠情动态,使预测预报成为防治工作的“耳目”。(一)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各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本地区未成林造林地、中幼龄林及其它易受鼠害的林分开展调查。调查以林场(乡镇)为单位,按调查人员责任区以及地块(位置相邻、条件相似的自然块可合并为面积不超过30公顷的1个地块),对所有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地块开展编号,并填入附表1。(二)鼠情线路踏查春季雪化时(已露出被害状)或其它时间,按调查地块的形状选择一条最长的对角线,采用线路踏查调查法,等距选取100株样树,调查
3、林木被害株率,将踏查结果填入附表2o(三)标准地内鼠危害程度调查在线路踏查时,选择被害株率超过3%的地块2030处,设立标准地开展当年有无被啃斑痕、危害等级、林木受害程度的调查。1、地上鼠类每块标准地面积1公顷,其内树木不少于200株,随机抽取60株样树,开展危害程度的调查,将结果填入附表3。2、地下勖鼠类每块标准地面积1公顷,随机抽取200株样树,记录当年死亡株数,将结果填入附表4。3、西北荒漠林害鼠荒漠地区的害鼠(如沙鼠类),善于爬高以啃食梭梭等树木的幼嫩枝条,状如刀割,仅剩光秃的茬桩;并在树木的根部挖穴穿孔,严重破坏根系,致使梭梭林成片死亡。每块标准地面积1公顷,随机抽取200株样树,逐
4、株调查有无被害及被害程度,记录各级被害株数和死亡株数,将结果填入附表5。(四)标准地鼠种类和密度调查1、地上鼠类每年于4月上旬和10月中旬,在监测临时标准样地内,将100只鼠铁按5米间距方格布放,间隔24小时开展检查,用空铁将已捕获鼠的鼠铁替换,72小时后将捕鼠铁全部收回。逐日调查鼠害种类组成和捕获率,将结果填入附表3。2、地下给鼠类每种立地类型选择一块面积为1公顷的辅助标准地,统计标准地内当年的土丘数。根据土丘挖开洞道,凡封洞者即为有效洞。确定有效洞口后设置地弓箭开展人工捕杀,连续捕杀3昼夜,统计捕获的勖鼠种类组成和捕获率,将结果填入附表4o3、西北荒漠林害鼠每年于4月上旬和10月中旬,在监
5、测临时标准样地内,将100只鼠铁按5米间距方格布放,间隔24小时开展检查,用空铁将已捕获鼠的鼠铁替换,72小时后将捕鼠铁全部收回。逐日调查鼠害种类组成和捕获率,将结果填入附表5。三、防治技术措施(一)生态控制措施生态控制措施,是指通过加强以营林为根底的综合治理措施,破坏鼠类适宜的生活和环境条件,影响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以增强森林的自控能力,形成可持续控制的生态林业。森林鼠害防治必须从营造林工作开始,要在营造林阶段实施各种防治措施,对森林鼠害开展预防性治理。1、造林设计时,首先考虑营造针阔混交林和速生丰产林,要加植害鼠厌食树种(如西北地区的沙棘、柠条等)、优化林分及树种构造(东北在大林姬鼠、棕背
6、鼠平、红背鼠平占优势的地区,营造落叶松;在田鼠和东北勖鼠占优势的地区,多营造樟子松),并合理密植以早日密闭成林。2、造林前,要结合鱼鳞坑整地开展深翻,破坏鼠群栖境;将造林地内的枝根、梢头、倒木等清理干净,以改善造林地的卫生条件。3、造林时,要对幼苗用树木保护剂开展预防性处理(可以用防啃剂、驱避剂浸蘸根、茎);对于有地下勖鼠活动的地区,要实行深坑栽植,挖掘防鼠阻隔沟。4、造林后,在抚育时及时去除林内灌木和藤蔓植物,搞好林内环境卫生,破坏害鼠的栖息场所和食物资源;控制抚育伐及修枝的强度,合理密植以早日密闭成林;定点堆积采伐剩余物(树头、枝Y及灌木枝条等),让害鼠取食。在害鼠数量高峰年,可采用代替性
7、食物防止鼠类危害,如为害鼠过冬提供给急食物,以减轻对林木的危害。对于新植幼林,营林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发现鼠害,要立即对害鼠开展化学药剂防治。(二)天敌控制措施。根据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大力保护利用鼠类天敌,对控制害鼠数量增长和鼠害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1、林区内要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实行封山育林,严格实行禁猎、禁捕等项措施,保护鼠类的一切天敌动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创造有利于鼠类天敌栖息、繁衍的生活条件。2、在人工林内堆积石头堆或枝柴、草堆,招引鼬科动物;在人工林缘或林中空地,保存较大的阔叶树或悬挂招引杆及安放带有天然树洞的木段,以利于食鼠鸟类的栖息
8、和繁衍。3、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人工饲养繁殖黄鼬、伶鼬、白鼬、苍鹰等鼠类天敌开展灭鼠。(三)物理防治对于害鼠种群密度较低、不适宜开展大规模灭鼠的林地,可以使用鼠铁、地箭、弓形铁等物理器械,开展群众性的人工灭鼠。也可以采取挖防鼠阻隔沟,在树干基部捆扎塑料、金属等防护材料的方式,保护树体。(四)化学灭鼠对于害鼠种群密度较大、造成一定危害的治理区,应使用化学灭鼠剂开展防治。化学杀鼠剂包括急性和慢性的两种,含一些植物,甚至微生物灭鼠剂。急性杀鼠剂(如磷化锌一类)严重危害非靶动物,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畜有害,应尽量限制其在生产防治中的使用。慢性杀鼠剂中的第一代抗凝血剂(如敌鼠纳盐、杀鼠醴类)需要多次投药,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 鼠害 防治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2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