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考编招聘考试必考点精练习题含答案p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教师考编招聘考试必考点精练习题含答案pp.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河南教师考编招聘考试必考点精练习题含答案1,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体现的是()。(单选)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C.教育手段D.教育目的2.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单选)A.生物进化论B.黑格尔哲学C.政治经济学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 .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单选)A.学校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终身教育制度D.职业教育制度4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什么阶段的教育主张()。(单选)A.制度化教育B.现代教育C.前制度化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5 .下列有关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Oo(单选)A.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B.高等教育的大众化C.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D.义务教育年限的缩短6 .在确立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教育史上有两种对立的理论,这两种理论BOo侈选)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形式训练说D.相同要素7 .学制的发展与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现代学制包括()。侈选)A.单轨制8 .双轨制C.多轨制D.分支制8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教育的方向性问题一一即教育为谁服务。()(判断)9 .终身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之一。()(判断)10 .简单说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简答)参考答案及解析L【答案】D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
3、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何种社会的需要或为哪个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故本题答案选D。2 .【答案】D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主要内容如下:(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社会条件决定了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
4、上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ABC为干扰项,故此题选Do3 .【答案】A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地位。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
5、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由此可知,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校教育制度。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社会教育制度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利用各种社会文化设施和资源,对广大社会成员所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训诫和影响活动而采取的相应制度。C选项,终身教育制度是将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制度,使终身教育制度化。D选项,职业教育制度为有关职业教育活动的一系列规则的总和。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o4 .【答案】D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等人主张非正规教育的
6、概念和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5 .【答案】Do解析:本体考察的是现代学制的变革。从横向来看,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Q)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类型日益多样化。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精英教育阶段,大于15%小于50%的为大众化阶段,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我国已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7)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8)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7、故选Do6 .【答案】ABo解析: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种典型对立的理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注重个人价值,要培养自然人;社会本位论注重社会价值,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故正确答案AB。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就是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在个人本位论者看来,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
8、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教育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18、19世纪是个人本位论全盛时期,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如法国思想家卢梭、英国的洛克、美国的罗杰斯、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等。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相对立,把满足社会的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在社会本位论者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社会效益的高低是其教育的价值所在。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和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评价教育的效果只能以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来加以衡量。因此教育目的应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确定。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如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德国教育家凯
9、兴斯泰纳和哲学家诺笃尔普、法国的涂尔干等。C选项,形式训练说是早期迁移理论之一,代表人物沃尔夫,它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与题干教育目的不符。D选项,相同要素说是早期迁移理论之一,代表人物桑代克等,主张只有当学习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CD两项均与题意不符,故选ABo7 .【答案】ABDo解析:本题考查学制的类型。现代学制包括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制。因此,AB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单轨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单轨制的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B选项,双轨学
10、制是19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种学制。双轨学制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一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C选项,不存在多轨制学制。D选项,分支型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这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综上分析,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BD选项。8 .【答案】x。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
11、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规定人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二是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即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育目的包括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教育为谁服务。故此观点错误。9 .【答案】o解析:本题考查终身教育制度。终身教育指的是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的报告标志着终身教育体系最终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2、之一。10【参考答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区别: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联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L以下选项中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选)A.杜威B.布鲁纳C.罗杰斯D.奈勒2.校内图书馆、实验室属于(),校外图书馆、博物馆
13、属于()。(单选)A.校内资源、校外资源B.校外资源、校内资源C.课内资源、课外资源D.课外资源、课内资源3.根据功能特点,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属于()。(单选)A.素材性课程资源B.条件性课程资源C.显性课程资源D.隐性课程资源4 .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程中通过测量和拼图学习三角和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数学课程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单选)A.直线式B.螺旋式C.纵向式D.横向式5 .()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系统化过程。(单选)A.课程设置B.课程设计C.课程目标D,课程计划6
14、 .体现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的是()。(单选)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教学目标7 .于1967年提出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是()。(单选)A.斯塔克8 .斯塔佛尔比姆C.斯克里文D,普洛沃斯8 .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单选)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必修课程D.选修课程9 .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是赞可夫。()(判断)10 .存在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课程组织要心理学化。(辨析)参考答案及解析L【答案】Bo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理论的代表人。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
15、表人物,因此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故答案选B。2 .【答案】Ao解析:根据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也就是指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故校内图书馆为校内资源,校外图书馆属于校外资源。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o3 .【答案】Bo解析:根据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A项素材性课程资源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A项不符合题意。B项条件性课程资源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水平,间接制约课程的实际效果和人的现实发
16、展水平。题干表述符合条件性课程资源含义,故B项正确。4 .【答案】Bo解析:螺旋式与直线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重复之前学习的内容,螺旋式重复,直线式不重复,本题中小学学过的知识点中学有重复学习,为螺旋式,故答案为Bo5 .【答案】Bo解析: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系统化的活动。因此题干选B。6 .【答案】Ao解析: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因此本题选Ao7 .【答案】Co解析:目的
17、游离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8 .【答案】Bo解析:题干中说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分析,首先排除UD选项,C、D选项是按照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来划分的。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学校情景中无意识获得的文化影响,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9 .【答案】x。解析: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是布鲁纳不是赞可夫。因此题干说法错误。10【参考答案】解析:题干说法错误。存在主义课程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存在奈勒。其观点强调: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科目要为自己的存在负责;课程按照学生的需要来确定,反对固定的课程;强调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强调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课程组织要心理学化为经验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2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