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docx
《涟源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涟源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涟源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为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市质量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涟源提供质量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主要实现如下质量发展目标:(一)质量强市战略全面推进。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理念牢固树立,涟源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质量管理全面加强,先进质
2、量文化普遍弘扬,质量共治格局基本形成,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二)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质量供给更富成效,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质量水平一流、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普遍提升。产品质量方面,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主体入户率达50%以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时有效处置率稳定在100%,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6%以上,进出口商品合格率达99%以上;工程质量方面,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99.3%以上;服务质量方面,服务业标准化覆盖率达85%以上,生活型服务
3、业客户满意度达80%以上;环境质量方面,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达到国家统一分解目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达83%以上,In类或优于In类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三)产业和品牌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制约产业和品牌发展的质量瓶颈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一二三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步提高,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推动工程机械、矿山设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汽车制造、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及桥头河蔬菜、油茶、柑橘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取得突破发展,打造标志性产业集群、标志性产业基地、标志性领军企业、标志性品牌产品等4大标志性工程。品牌培育、发
4、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培育一批质量水平高、品牌影响力大和核心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树立一批在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专精特新、制造+互联网+服务、高端装备等方面具有高质量水平的标杆企业。(四)质量治理体系更成熟。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广大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有效落实,政策引导、质量考核、技术法规、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科学高效,质量安全风险整体可控,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观,进出口商品质量稳步提升,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杜绝发生。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要,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到2
5、035年,质量强市建设基础更加稳固,质量和品牌竞争力显著提升,重点产业质量达到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三、增加优质产品供给(一)筑牢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防线。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有效规范农业生产者行为,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的认证管理。完善以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为依托,纵向到乡镇、横向到企业的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实现全地域和全过程覆盖。严格遵循“四个最严”要求,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建设,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机制,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
6、安全”。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严把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关,实行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完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制度,形成科学完备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地方药品安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筑牢药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二)提升消费品供给质量。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推动
7、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开展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推动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消赛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加强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三)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开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冶金、有色、石化、食品加工等行业的质量状况研究,制定促进工业产品质量提升的针对性措施。发挥工业设计
8、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严格落实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工程、质量对比提升工程,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安全、节能、环保水平。专栏1重点产品质量台阶提升工程关键基础材料。推进特种合金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和医用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高纯材料等设计制造技术研发和质量精确控制技术攻关。加强石墨烯、超导材料、智能仿生
9、材料、液态金属等前沿新材料的质量性能研发。运用质量工程技术,缩短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周期,提升制造质量水平。重大技术装备、零部件及元器件。强化工程机械、矿山设备、电力装备、汽车制造、无人机、室内加热器等领域整机和零部件质量水平。开展轴承、齿轮及传动装置、液压件、密封件等通用型基础零部件质量攻关。推动高档数控机床、先进电子装备、工业机器人等品质性能升级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工业软件等领域质量薄弱环节,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加快生产管理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推进计算机辅助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设计、制造、质量管理等环节的集成应用,提升装
10、备制造质量可靠性、性能稳定性。重点消费品。促进消费品提质升级。加快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支撑民众消费升级需求。推动企业发展个性定制、规模定制、高端定制,推动产品供给向“产品+服务”转变、向中高端迈进。推动室内加热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改善产品功能和消费体验。引导企业进一步规范产品生产制造流程,着力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四、提升建设工程品质(一)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
11、溯追究。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建立“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验控”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依法依规依标准强化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强化设备监理工作,切实提高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设备质量。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实行不定期、不告知的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加大对违法违规以及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工程质量各方责任主体的处罚力度,增强工程质量监管的威慑力。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大型公共建筑、经营性自建房等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坚决
12、遏制重、特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推动建筑材料质量升级。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强化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建材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实施缺陷建材响应处理和质量追溯。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全面实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标准,提高绿色建材在建筑中的应用比例,提升装配式建筑及部品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促进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规范监理和工程检测行
13、业行为,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强化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测和对比检测力度,认真落实材料见证取样复验制度,强化对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主要使用功能和环境质量等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三)推广先进建造技术。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技术,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市政等重要工程领城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工程科技含量。完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优化工程技术方案。加大先进建造技术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建筑信
14、息模型等数字化技术自主研发和集成应用。推广先进建造设备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鼓励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对外承包工程,强化工程质量、履约等方面管理。鼓励企业争创“鲁班奖”“芙蓉奖等国家、省级优质工程,打造一批实力强、质量优、信誉好的工程建设品牌企业。专栏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提升工程严格质量追溯。加强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管理,推行工程建设数字化成果交付、审查、存档,保证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健全建设工程质量指标体系和评价制度。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质量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对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实施联合惩戒。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体系和运行体系,督好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
15、责任。狠抓质量行为标准化,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实施等质量责任和义务,落实企业管理责任。推进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依据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范,从材料进场到工序控制及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落实项目管控责任,以现场示范操作、视频影像、实物展示等形式展示关键部位与工序的技术、施工要求,引导施工人员熟练掌握质量标准和具体工艺。强化监督管理工作标准化,明确质量监督内容,统一监督工作程序,规范质量监管行为,建立全市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查问题、排隐患、找原因、提措施,落实监管责任,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五、推进服务质量提档升级(一)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推动现代服
16、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支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系统性集成、流程再造等新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企业。统筹推进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商务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水平。聚焦增强全产业链优势,提高现代物流、采购分销、生产控制、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质量水平。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二)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建立完善餐饮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提高餐饮服务质量安全水
17、平。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货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健全投诉机制,畅通服务质量投诉和维权渠道,查处扰乱服务业发展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服务。(三)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建立健全促进公共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和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土地、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
18、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服务提质升级。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I、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强化科技标准支撑和物资质量保障。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与智慧社区、养老托育等融合发展。专栏3服务品质升级工程推
19、进服务业标准化。完善现代服务业标准化体系,重点推进文化创意、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根据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不同特点,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信息、科技、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旅游服务、医疗卫生、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标准化体系,强化标准的宣贯执行。加快服务品质升级。在商贸物流、商务咨询、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领域,开展质量标杆企业创建行动。在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领域,开展质量满意度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标准认证、检验检测服务业,加快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务设计、文化创意协同发展,打造高端设计服务企业和品牌。实施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加强服务质量监测评价能力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涟源市 十四 质量 发展规划 2020 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28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