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实施方案.docx
《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Io混凝土硬化后产生龟裂之原因为何?混凝土硬化后产生龟裂之原因甚多,一般是受两种以上之原因而造成龟裂。通常混凝土结构物负荷过重而产生拉应力,若混凝土抗拉强度不抵拉应力,便产生龟裂。混凝土变形之原因包括干燥收缩、温度变化、化学作用以及结构上之因素,此时应就材料、配比、养护等方面设法使收缩量减少,另方面则应从施工、设计上设法弥补先天性易龟裂之各种状况。2o混凝土硬化后表面产生白华之原因为何?混凝土硬化干燥后,外界之雨水、地下水、养生用水等经孔隙渗入硬化体内,使水硬性胶体或无机盐类的水溶液流出,再与空气中之二氧化碳反应成硫物质,待水份蒸发后即附着于硬化体表面,此现象称为白华,
2、又叫壁癌。白华刚开始可以肥皂水清洗之,若碳酸化后可使用稀释盐酸清洗再用水洗去,但白华虽经擦拭,往往仍会再流出,防止白华之方法,必须使用浇置均匀且致密之混凝土,使孔隙减少,再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骨材中之含泥量,使用清洁之拌合水,高品质之水泥,掺加减水剂,适当之养护,现场尽力防止雨水侵入,方可防患未然。1、性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1)水泥矿石是否稳定导致矿物组分是否稳定,从而影响到碎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2)水泥生产工艺,如立窑与回转窑,冷却制度中的急冷措施控制得怎样,石膏粉磨时的温度等,造成水泥中矿物组分、晶相状态,石膏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校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3)水泥中吸附外加剂能力
3、:C3AC4AFC3SC2S,水泥水化速率与矿物组分直接相关。(4)水泥存放一段时间后,温度下降,使碎外加剂高温适应性得到改善,而且f-CaO吸收空气中的水后转变成Ca(OH)2,吸收空气中的C02后转变成CaCO3,从而使Mwo下降,也使碎和易性得到改善,使新拌碎塌落度损失减缓,碎的凝结时间稍延长。(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需水量稍大于矿渣水泥,其保水性好,但一般塌落损失也较快。(6)C3A含量较高的水泥,塌落度损失快,保水性好。(7)水泥中亲水性掺合料保水性好;火山灰质水泥保水性差,易泌水.(8)温度、湿度高低直接影响碎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9)配合比中的砂、石级配及砂、石、水、胶材的比例也
4、影响佐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2、碎易出现泌水、离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2o1原因(1)水泥细度大时易泌水;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矿渣比普硅易泌水;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易泌水;掺I级粉煤灰易泌水;掺非亲水性混合材的水泥易泌水。(2)水泥用量小易泌水。(3)低标号水泥比高标号水泥的砂易泌水(同掺量),(4)配同等级碎,高标号水泥的碎比低标号水泥的碎更易泌水.(5)单位用水量偏大的碎易泌水、离析。(6)强度等级低的碎易出现泌水(一般)。(7)砂率小的碎易出现泌水、离析现象。(8)连续粒径碎石比单粒径碎石的碎泌水小。(9)碎外加剂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气性差的碎易出现泌水。
5、(10)超掺碎外加剂的碎易出现泌水、离析.2o2解决途径(1)根本途径是减少单位用水量.(2)增大砂率,选择合理的砂率。(3)增大水、水泥用量或掺适量的n、IH级粉煤灰。(4)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且针片状含量小。(5)改善役外加剂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适量降低碎外加剂掺量(仅限现场),搅拌站若降低硅外加剂掺量,又可能出现碎塌落度损失快的新问题。3、泵送校出现抓底或板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3.1原因(1)严重泌水的碎易出现抓底或板结(粘锅)。(2)水泥用量大的碎易出现抓底现象。(3)碎外加剂掺量大的砂易出现抓底现象。(4)砂率小,碎易出现板结现象。(5)碎外加剂减水率高,泌水率高,保水
6、、增稠、引气效果差的碎易出现抓底或板结现象。3。 2解决途径(1)减少单位用水量.(2)提高砂率。(3)掺加适量的掺合料如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4)降低碎外加剂的掺量。(5)增加碎外加剂的引气、增稠、保水功能。4、泵送碎塌落度损失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4。 1原因(1)碎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好引起碎塌落度损失快.(2)碎外加剂掺量不够,缓凝、保塑效果不理想.(3)天气炎热,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失效;水分蒸发快;气泡外溢造成新拌碎塌落度损失快。(4)初始碎塌落度太小,单位用水量太少,造成水泥水化时的石膏溶解度不够;一般,sl020cm的碎塌落度损失慢,反之,则快.5. )一般,塌落度损失快慢次序为
7、:高铝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合料的水泥。(6)工地与搅拌站协调不好,压车、塞车时间太长,导致碎塌落度损失过大.6. 2解决途径(1)调整碎外加剂配方,使其与水泥相适应。施工前,务必做碎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2)调整税配合比,提高砂率、用水量,将碎初始塌落度调整到20Cm以上。(3)掺加适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4)适量加大碎外加剂掺量(尤其在温度比平常气温高得多时).(5)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气泡外溢过快.(6)选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7)改善役运输车的保水、降温装置。5、泵送碎堵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7. 1原因(1)碎和易性差,离析,性稀散。(2)碎拌合物塌落度
8、小(干粘)。(3)碎拌合物抓底、板结。(4)采用单粒级石子,石子粒径太大,泵送管道直径小。(5)石子针片状多.(6)泵车压力不够,或是管道密封不严密。(7)胶凝材料少,砂率偏低.(8)弯管太多。(9)管中异物未除尽。(10)搅拌碎时,不均匀,水泥成块未松散成水泥浆.(11)第一次泵送碎前未用砂浆润滑管壁.5o2解决途径(1)检查碎输送管道的密切性和泵车的工作性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2)检查管道布局,尽量减少弯管,特别是W90。的弯管。(3)泵送碎前,一定要用砂浆润滑管道.(4)检查石子粒径、粒形是否符合规范、泵送要求。(5)检查入泵处碎拌合物的和易性,砂率是否适合,有无大的水泥块,拌合
9、物是否泌水、抓底或板结等现象,若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见碎泌水、离析问题).(6)检查入泵处碎塌落度、黏聚性是否足够,若塌落度不足,则适量提高校外加剂的掺量,或在入泵处掺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若是碎黏聚性不足,则适量增大砂率或是掺加适量的II级粉煤灰。(7)检查碎的初始塌落度是否220cm,若是碎塌落度损失快而引起的佐堵泵现象,则应首先解决役损失问题(见塌落度损失问题)。混凝土的早期收缩:自收缩是因水泥水化过程造成混凝土内部干燥而引起。自收缩随水胶比的降低而增大。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其收缩差异主要发生在早期(1小时前),自收缩的增长速度随龄期的增加而逐渐减慢。早期收缩的影响因素:养护温湿度。湿度相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常见问题 解决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28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