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大内科护理学新版讲义0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
《温医大内科护理学新版讲义0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医大内科护理学新版讲义0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一)病因约90%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二)临床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暖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三)辅助检查胃镜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四)治疗原则1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应用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喋等和(或)枸椽酸强钾(胶体钮剂)二联或三联治疗。2 .根据病因给予相应处理。硫糖铝在餐前1小时与睡前服用效果最好,如需同时使用抑酸药,抑酸药应在硫糖铝服前半小时或服后1小时给予。还可用吗丁琳或西沙必利等胃肠动力药,加速胃排空,应在饭前服用,不宜与阿托品等解痉剂合用。(五
2、)护理措施L休息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中,应卧床休息;慢性胃炎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2.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上腹部的疼痛;3.饮食护理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第二节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DU)较胃溃疡(GU)为多见。十二指肠溃疡(DU)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胃溃疡(GU)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10年一、病因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所致。消化性溃疡发生起关键
3、作用的是胃酸,胃酸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二、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病程以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L症状(1)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比较胃渍疡,十二指新溃疡期啪质,燃勺或痉挛眸蠹灼痛、胀痛或剧痛,或仅有饥懒不疼痛部位二剑突下正中或稍偏左,上腹正中或稍偏右“疼痛发作时进食后X-60分钟,疼痛较少发生于间“夜味进誓后13小时,也常发生在午夜至凌晨序麻间.12小时镣后34,N寸,到下次进餐后为止一般规律进食疼痛缓解”疼痛进食缓解”(2)全身症状可表现为失眠、多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可有消瘦、贫血等症状。2 .体征缓解期多无明显体征,发作时可有上腹部局限性压痛点。3 .并发症(1)
4、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较为多见(2)穿孔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如刀割样,可迅速遍及全腹,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服用抑酸剂不能缓解,腹部检查可见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部分病人出现休克。(3)幽门梗阻频繁呕吐宿食(4)癌变:十二指肠溃疡极少发生癌变三、辅助检查胃镜有确诊价值四、治疗原则消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愈合,预防复发和防治并发症。L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上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目前,常以PPI或胶体锯剂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抗生素通常选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理中的两种。疗程7天。4 .抑制胃酸药物
5、(1)质子泵抑制剂(H+-K+-ATP酶抑制剂,PPI):是目前已知的抑制胃酸分泌最强的药物,H-K-ATP酶,常用奥美拉嚏(洛赛克)2 2)H2受体拮抗剂:阻止组胺与H2受体结合,抑制胃酸分泌3 .保护胃黏膜药物(1)硫糖铝:作用机制是硫糖铝可粘附在溃疡表面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促进内源性前列腺(2)枸椽酸钱钾(CBS)(3)前列腺素类药物: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五、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护理1.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2 .饮食护理宜选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促进胃黏膜修复和提高抵抗力急性活动期应少食多餐,每天56餐,以牛奶、稀饭、面条等偏碱性食物为宜。少食多餐可中和胃酸
6、,减少胃的饥饿性蠕动,同时可避免过饱所引起的胃窦部扩张增加促胃液素的分泌。忌食辛辣、过冷、油炸、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要戒烟酒。3 .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抗酸药应在餐后1小时及睡前服用,避免与牛奶同服,抗胆碱药及胃动力药如吗丁咻、西沙必利应在餐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五、护理措施(二)手术治疗护理(1)术前护理急性穿孔伴有休克是禁食、禁饮、胃肠减压,合并出血的病人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观察血压变化、禁食、输液、输血、止血治疗。合并幽门梗阻者应禁食,纠正低氯、低钾性碱中毒;术前3d每晚用300500ml温等渗盐水洗胃,以减轻胃壁水肿和炎症,有利于术后吻合口愈合。(2)术后护理:最重要的措施是
7、应密切观察胃管引流液与血压变化一般护理:血压平稳后取低半卧位,禁食、胃肠减压、输液及抗生素。观察胃肠减压和引流管吸出液的量和性质。拔管当日进少量水或米汤,第2日改为半量流食术后并发症护理a.术后胃出血:为早期并发症。表现为术后短期从胃管引流出大量鲜血,多采用非手术疗法,禁食、应用止血药、输新鲜血,止血效果不理想应尽早手术(2)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b.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毕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36d。表现为右上腹突发剧痛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应立即手术处理c.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疹:常在术后5-7天,腹膜炎症状和体征d.吻合口梗阻:进食后上腹饱胀,呕吐;呕吐物为食物
8、和,不含胆汁(2)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e.早期倾倒综合征:进餐后1030min,上腹胀满、恶心、呕吐,伴肠鸣和腹泻,心悸、大汗、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平卧数分钟后可缓解。预防方法: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过热流食,宜进低糖类、高蛋白饮食,餐时限制饮水。进餐后平卧1020min,多数病人,1年内能逐渐自愈f.低血糖综合征:用餐后2-4小时出现心慌、无力、眩晕、出汗等,稍进食尤其糖类缓解。第三节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1 .临床表现:消化系统表现腹泻,轻者每日排便2-3次,重者每日10余次,粪便呈粘液脓血便,常有里急后重感2 .体征:轻型病人左下腹轻度压痛,重症常有明显抚摸刺激征,如出现
9、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等,应警惕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的发生3 .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直肠结肠癌变、直肠结肠大量出血、肠梗阻、肠穿孔4 .辅助检查:粪便检查常有粘液脓血便,镜下可见红白细胞。结肠镜检查时本病有重要价值。5 .药物治疗:柳氮磺胺喙咤(SASP)作为首选6 .护理措施:观察腹泻、腹部压痛及肠鸣音情况,如出现鼓胀、肠鸣音消失、腹痛加剧等考虑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及时报告采取措施;饮食注意给予高热量、富营养而少纤维、易消化、软食物,禁食生冷及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禁食牛奶及乳制品;用药注意服用柳氮磺胺喀咤应在饭后第四节肝硬化病人的护理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晚期可
10、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国肝硬化病人发病年龄在3550岁,男女比例约为4:8:1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国外则以酒精中毒居多。二、临床表现临床上将肝硬化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失代偿期】症状显著,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表现。1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代偿期:症状轻、无特异性,常以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为主要表现。失代偿期:病人一般情况及营养状况差,消瘦、乏力,面色灰暗无光泽,精神不振,皮肤干而粗糙,有舌炎、口角炎,常有不规则低热及浮肿;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食,进食后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出血倾向和贫血:系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
11、功能亢进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所致;部分病人出现蜘蛛痣;手掌大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位皮肤发红称为肝掌,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灭能力减退,可见蜘蛛痣2.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门静脉系统阻力增加和门静脉血流增多,是形成门静脉高压的发生机制。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是脾大、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腹水。(1)脾大、脾功能亢进:晚期脾大常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2)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因恶心、呕吐、剧烈咳嗽等使腹腔压力增高,或因粗糙坚硬食物机械损伤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扩张,形成痔核,破裂时引起便血。(3)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也是病人就医的主要原因腹
12、水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门静脉压力增高,使腹腔脏器毛细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间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血清白蛋白降低,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淋巴液生成过多,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抗利尿激素及继发醛固酮增多而引起水钠重吸收增多;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排尿减少(三)肝脏触诊肝脏大小与肝内脂肪浸润、再生结节、纤维化的程度有关(四)并发症1 .上消化道出血为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2 .感染3 .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的最严重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4 .原发性肝癌病人如短期内出现肝迅速增大、持续性肝区疼痛、肝表面发现肿块或腹水呈血
13、性等,应考虑并发原发性肝癌,需做进一步检查5 .肝肾综合征6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三、辅助检查脾亢进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生化检查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腹水检查为漏出液四、治疗原则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和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和延长代偿期;对失代偿期病人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以及并发症的治疗。(一)一般治疗1 .休息代偿期病人适当减少活动,可参加轻体力工作;失代偿期病人应以卧床休息为主。2 .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食物为宜。肝功能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腹水限盐(二)药物治疗目前无特效药物,可用维生素和消化酶,水飞
14、蓟素有保护肝细胞膜作用,秋水仙碱有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腹水治疗L限制水、钠的摄入腹水病人必须限盐在L2gd,进水量每天限制在IOOOml左右。2.增加水钠排泄:利尿剂治疗以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0.5g为宜。利尿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肝性脑病等。每次放腹水4000-6000ml左右,亦可一次放腹水IOOOOnlI甚至将腹水放完,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4060g,可取得良好效果。五、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病人休息和活动代偿期病人和适当从事轻体力活动失代偿期则要卧床休息,目的是降低肝脏的代谢活动,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以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饮食原则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肝功
15、能损害显著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血氨偏高者限制或禁食蛋白质,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4 .腹腔穿刺放腹水的护理协助腹腔放液,术前向病人说明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测量腹围、体重和生命体征,排空膀胱以免穿刺时损伤;术中及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不良反应,术毕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缚紧腹带,防止腹腔穿刺放液后腹压骤降。记录腹水量、颜色、性质,及时将标本送检,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液。5 .皮肤护理皮肤瘙痒时勿搔抓,可涂抹止痒剂,以免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向病人解释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和早期表现,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学会预防的方法。6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等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腹围、体重,注意有无
16、呕血及黑便,有无精神行为异常表现,若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紧急措施,防止肝性脑病、功能性肾衰的发生第五节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多见(二)诱发因素L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后血液淤积在胃肠道内,经细菌分解作用后,产生大量的氨,由肠壁扩散至血循环,引起血氨升高,从而促发肝性脑病。2 .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3 .高蛋白饮食:病人摄入的蛋白“过多”,可加重已经衰竭的肝脏负担。同时血氨的增高和蛋白质代谢不全促使肝功能衰竭,诱发肝性脑病。
17、(二)诱发因素4 .感染:机体感染时增加了肝脏吞噬、免疫及解毒功能负荷,发热引起代谢率增高与耗氧量增高,增加氨的毒性。感染增加组织分解代谢,增加了氨的产生。发热失水可加重肾前性的氮质血症。5 .药物:含氮药物可引起血氨增高。利尿剂可6 .便秘:可使含氨、胺类及其有毒衍生物与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有利于毒物的吸收。7 .其他:腹泻、外科手术、尿毒症、分娩等可增加肝、脑、肾代谢负担,从而促使肝性脑病的发生。二、临床表现常因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轻重缓急、诱因的不同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随地便溺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
18、减退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腱反射肌张力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等。脑电图明显异常。三、辅助检查1 .血氨慢性肝性脑病、门体分流性脑病多伴有血氨升高。2 .脑电图改变脑电图是大脑活动时所发出的电活动,前驱期正常。I期病人,脑电图明显异常。四、治疗原则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应采取综合措施,如消除诱因,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消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1 .消除诱因2 .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1)减少或临时停止蛋白质饮食(2)灌肠
19、或导泻:禁用肥皂水灌肠,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溶液灌肠;对急性门体分流型肝昏迷患者首选33.3%的乳果糖灌肠;可口服或鼻饲50%硫酸镁3050ml导泻(3)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口服抗生素:可抑制肠道产尿素酶的细菌,减少氨的生成,口服乳果糖使肠内呈酸性,从而减少氨的产生、吸收(4) .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降氨药对慢性发作的门体分流性脑病疗效较好(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与游离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而降低血氨),对重症肝炎所致的急性肝昏迷无效;(5)精氨酸3 .支链氨基酸可纠正氨基酸代谢不平衡,抑制大脑中假性神经递质的形成。五、护理措施1 .严密监测病情注意肝性脑病早期征象2 .避免诱发因素,协助医生消除诱因,减
20、少有毒物质的生成和吸收(1)避免使用安眠镇静药,忌用水合氯醛、吗啡、硫喷妥钠等药物。(2)预防感染(3)防止大量进液或输液(4)避免快速利尿和放腹水:(5)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及时清除肠道内积存血液、食物和其他含氮物质。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禁用肥皂水灌肠(6)避免发生低血糖,饮食限制蛋白摄入,发病开始数日禁食蛋白质,以糖类为主,清醒后逐渐增加蛋白质3 .用药护理静脉注射精氨酸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流涎、面色潮红与呕吐等反应。乳果糖在肠内产气增多可引起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4 .昏迷病人的护理保持病人卧姿舒适,头偏向一侧,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第
21、六节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化学性炎症。一、病因国内以胆道疾病(胆石症)多见:在国外酗酒则为重要原因。大量酗酒和暴饮暴食二、临床表现临床多见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症状相对较轻;出血坏死型少见,但较严重,常伴休克及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一)症状L腹痛:为本病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突然发作,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疼痛剧烈而持续,可有阵发性加剧。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常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弯腰或上身前倾体位可减轻疼痛5 .恶心、呕吐与腹胀:起病后常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或咖啡渣样液体,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同时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医大 内科 护理 新版 讲义 03 消化系统 疾病 病人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2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