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1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docx
《温医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1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医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1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一、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和胸膜组成(一)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L上呼吸道:由鼻咽喉组成2.下呼吸道:由气管支气管组成,右侧支气管较粗,短而陡直,临床上将直径小于2亳米的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是呼吸系统疾患的常见部位(二)肺和胸膜: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一)肺的呼吸功能具有肺通气与肺换气功能,肺是双重血液供应,即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第四节肺炎病人的护理本节考点:肺炎病人护理,其中休克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为重点肺炎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
2、的肺实质或间质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一、按解剖位置分类(-)按解剖位置分类L大叶性肺炎炎症起于肺泡,通过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蔓延,以致一个肺段或肺叶发生炎症(肺实变),故又称为肺泡性肺炎。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2 .小叶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播散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又称为支气管肺炎。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可由细菌、病毒及支原体引起。3 .间质性肺炎为肺间质的炎症。(二)按病因学分类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其次为病毒、支原体、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均可引起肺炎,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球菌,其次为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根据感染
3、来源分类L社区获得性肺炎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2.医院获得性肺炎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肺炎。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肺炎杆菌、肠杆菌等。二、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护理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炎,典型病变呈大叶性分布。临床表现以寒战、高热、咳嗽、及咳铁锈色痰为特点。(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当全身抵抗力低下时,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后,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而发病。受凉、淋雨、过劳、酒醉、长期卧床等均可使全身免疫功能降低,而易致肺部感染。病人多见于既往健康的男性青壮年。(二)临床表
4、现1 .症状典型表现起病多急骤,寒战、高热,数小时内体温可高达3941C,呈稽留热型。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痛明显,咳嗽时加剧。干咳,少量黏痰,典型者在发病23天时咯铁锈色痰。偶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感染严重病人可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嗜睡、澹妄、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感染中毒病人易发生休克型肺炎,表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嗜睡、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少尿或无尿。可以体温不升,常无咳嗽、咳痰现象。2 .体征肺实变时表现为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干湿性啰音,累及胸膜时,可闻胸膜摩擦音。休克型肺炎出现休克体征。病变广泛者可因缺氧而引起气急和发绡。
5、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辅助检查L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达1O1O9-2O1O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在80%以上,伴有核左移和(或)细胞内中毒性颗粒。2 .X线胸片早期肺纹理增多或受累肺段、肺叶稍模糊。病情发展,肺段或肺叶出现淡薄、均匀阴影,实变期可见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四)治疗原则L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索治疗,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可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如抗生素治疗有效,2472小时后体温即可恢复正常,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天,或热退后3天即可停药,改为口服用药,维持数天。3 .尽量不用退热药,避免大量出汗,影响临床判断。禁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有发绢情况,应予以吸
6、氧,如发纳明显且病情不断恶化者,可进行机械通气。4 .休克型肺炎末梢循环衰竭时,首先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使用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收缩压在1213.3kPa(90IoOnImHg),同时宜选用23种广谱抗生素联合、大剂量、静脉给药。对严重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五)护理措施L缓解不适,促进身心休息(1)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鼓励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OmL(2)高热寒战时可用暖水袋或电热毯等保暖,适当增加被褥。(3)高热者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置冰袋,或酒精擦浴降温,或按医嘱给予小
7、剂量退热剂。退热时需补充液体,以防虚脱(4)胸痛时嘱病人患侧卧位。2 .促进排痰,改善呼吸气急者给予半卧位,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Lmin痰粘不易咯出时,可鼓励病人多饮水,亦可给予蒸汽或超声雾化吸入,或遵医嘱给予祛痰剂,以稀释痰液,并配合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尿量的变化,下列情况应考虑有中毒型肺炎的可能:出现精神症状;体温不升或过高;心率140次/分;血压逐步下降或降至正常以下;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冷汗多,发绢,一般情况衰竭;白细胞过高(30109L)或过低(4109L)o4 .中毒型肺炎的抢救与护理(1)病人应平卧,头部抬高15:保温、给氧;(2)迅速建
8、立两条静脉通道,保证液体及药物输入,输液速度不宜过快。(3)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同时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4)进行抗休克与抗感染治疗:纠正血容量:补充水分,一般先静脉输给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醉,以维持血容量,减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内凝血:按医嘱给以血管活性药(如异丙基肾上腺素等),使收缩压维持在1213.3kPa左右,或用血管扩张药改善微循环;严密监测血压变化;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输液不宜太快,以免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如血容量已补足而24小时尿量仍少于400ml,应考虑有肾功能不全;监测血气及电解质:抗感染治疗:按医嘱
9、定时给予抗生素,并注意其不良反应。练习题: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为()2. .溶血性链球菌3. B流感嗜血杆菌4. C肺炎球菌5. D葡萄球菌6. E革兰阴性杆菌2 .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A.葡萄球菌B肺炎球菌C大肠球菌D铜绿假单胞菌E克雷伯杆菌3 .患者男性,23岁,突然畏寒、发热伴胸痛2天,胸透见右中肺有大片炎性阴影,咳大量铁锈色痰,患者最有可能疾病()A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哮喘C支气管扩张D肺炎球菌肺炎E肺气肿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的护理本节考点:(I)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中体位引流和咳血护理(2)临床表现(3)治疗要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由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
10、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临床上以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为特征。(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大多数支气管扩张症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所引起:病因以儿童期期的麻疹、百日咳、肺炎最为常见。肺结核、重症肺炎、CoPD等也可引起。反复或严重的感染损伤支气管各层组织,尤其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削弱了管壁的支撑作用,在咳嗽时管内压力增高及呼吸时胸腔内压的牵引下,逐渐形成支气管扩张。肿瘤的压迫引起支气管部分阻塞,导致通气和引流不畅,促使支气管管壁破坏而形成支气管扩张。(二)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12岁前,多于青年、幼年期发病,病程呈慢性过程。常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
11、史,以后伴有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典型表现:(1)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与体位有关,多为阵发性,常在晨起和夜间卧床时加重,痰量每日可达数百毫升,痰液静置后可分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性物和坏死组织,伴有厌氧菌感染时痰液恶臭(2)咯血约50%7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反复咯血,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临床上咯血量分为痰中带血、少量咯血VKX)In1/d、中等量咯血100500Inl/d、大量咯血500ml/d,或一次300500ml。咯血量的多少与受损血管的性质及数量有直接关系,而与疾病严重程度不完全相关。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时不一致。部分病人以反复咯血为惟一症状,临床称之为“干性支
12、气管扩张”。(3)体征早期或干性支气管扩张可无阳性肺部体征。继发感染时可在病变部位听到局限性、固定性湿啰音。长期反复感染多伴有营养不良和肺功能障碍,并可伴有杵状指(趾()1.控制感染急性感染时应根据症状、体征、痰液性状,必要时根据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抗生素C常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或头胞类抗生素口服,或青霉素肌内注射,每日2次。如有厌氧菌混合感染者加用甲硝哩或替硝哇等。2 .痰液引流同样是重要治疗,它可保持气道通畅,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I)祛痰剂:常用复方甘草合剂IOmI或氯化钱0.3g、浪己新16mg,每日3次,口服。痰液黏稠时加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3次。有气道反应
13、性增高者可加入支气管扩张剂,以提高祛痰效果。(2)体位引流:应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进行引流,引流时,耍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咳痰的情况,以防发生意外。3 .咯血的处理参见肺结核。4 .手术治疗病灶较局限者,内科治疗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5 .其他加强营养,纠正贫血等。(四)护理措施1 .急性感染或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病人取舒适体位,保证病人每天饮水量应在150OnIl以上。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提供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冰冷食物诱发咳嗽,少食多餐。2 .清除痰液超声雾化吸入和蒸汽吸入,指导有效咳嗽,遵医嘱给予祛痰剂。3 .体位引流(1)引流前准备:1)向病人说
14、明体位引流的目的及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取得病人的合作。2)依病变部位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同时辅以拍背,以借重力作用使痰液流出。每次5-10分钟加到每次15-30分钟;3)引流宜在饭前进行,防止饭后引流致呕吐。必要时,对痰液黏稠者可先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或用祛痰药(漠己新、氯化镂等)以稀释痰液,提高引流效果。(2)引流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头晕、发绡、出汗、疲劳等情况及时停止。(3)引流完毕,擦净口周,漱口,并记录排出的痰量和性质,必要时送检。引流后护理:病人休息,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练习题:1 .支气管
15、扩张大咳血患者最危险且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严重贫血B窒息C休克D发热E继发感染2 .支气管扩张最常见原因A肺结核B肿瘤压迫C严重的支气管-肺感染和支气管阻塞D肺囊性纤维化E继发感染3 .患者女性65岁,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咳血IOOlnl后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张口瞪两手乱抓、大汗淋漓牙关紧闭,此时患者应取A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B平卧头偏向一侧C端坐位D患侧卧位E去枕平卧第六节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本节考点:L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护理措施2.病因及临床表现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反复生感染为特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呼吸系统的
16、常见病,常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气腔异常扩大,伴有肺泡及其组成部分的病理改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在慢性支气管炎症和肺气肿的病理基础上,出现气道阻塞,气体排出受阻,肺功能检查提示气流受限现象。把具有气流受阻并且不能完全恢复的这类疾病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病因及发病机制1 .吸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2 ,感染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是本病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3 .大气污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及臭氧等的慢性刺激,损伤气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清除功能下降。细胞毒性作用,黏液分泌增加,为感染增加有利的条件。4 .气候冷空气刺
17、激、气候突然变化,使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易继发感染。5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示,I抗胰蛋白酶缺乏,与肺气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6 .理化因素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的慢性刺激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之一。7 .过敏因素尤为喘息型患者,常有过敏史,过敏原有尘埃、尘蛾、细菌、真菌、花粉及化学气体等。(二)临床表现慢支症状表现为咳、痰、喘、炎四症。早期咳嗽较轻微,只在气候寒冷或突变时发生,重者则四季均咳。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泡沫状,当发生感染时,痰量增多,尤以体位变动或清晨起床时痰液过多,可有脓性及黏液脓性痰,偶可带血。喘息型慢支有支气管痉挛,可有喘息,可闻及哮鸣音。慢性支气管炎反
18、复发作,不断加重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除慢支症状外,主要症状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静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典型肺气肿的体征是:桶状胸,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减弱()辅助检查1 .血液检查细菌感染时,自细胞增高、核左移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喘息型病人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2 .痰液检查痰培养可了解致病菌种类指导治疗。3 .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两下肺较明显。肺气肿时,两肺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4 .肺功能检查(四)治疗原则L劝导病人戒烟,避免诱发因素,加强锻炼,增强体质。2.急性发作期治疗以控制感染为主,适当应用祛痰、镇咳、解痉和平喘药物(1)控制感染:急性发
19、作期以控制感染为主,常用青霉素、红霉素、头抱菌素类及琏诺酮类。(2)镇咳、祛痰、平喘: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药物可明显改善症状。对年老体弱咳嗽无力及痰液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喘息型患者可用支气管扩张剂平喘。镇咳剂一般仅用于严重的剧烈干咳者。(3)肾上腺皮质激素:喘息型慢支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仍有明显的呼吸道阻塞或反复发作时,应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4)雾化吸入:雾化吸入可稀释气管内痰液或加入庆大霉素进行局部消炎。痰液黏稠者可加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利于排痰。(五)护理措施L遵医嘱正确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鼓励病人咳嗽。指导病人正确咳嗽,促进排
20、痰。对痰液较多或年老体弱、无力咳痰者,以祛痰为主,按医嘱使用祛痰剂或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注意雾化后和协助病人翻身后,进行背部叩击。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2 .合理用氧,对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者,采用低流量持续给氧,流量12LInilL每天辄疗时间不少于15小时,因熟睡时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或上呼吸道阻塞而缺氧加重,为此睡眠时间不可间歇。3 .协助病人呼吸训练,改善呼吸状态。(1)缩唇呼气:在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笛子状,气体经缩窄的口唇缓慢呼出,称缩唇呼气。其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肺泡气排出。病人将缩唇呼气,融入腹式呼吸之中,便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效率,调动通气的潜能。
21、(2)腹式呼吸:用鼻吸气经口呼气,通过腹肌的主动舒张与收缩加强腹肌训练,可使呼吸阻力减低,肺泡通气量增加,提高呼吸效率。训练方法如下:以半卧位,膝半屈曲体位最适宜;立位时上半身略向前倾,可使腹肌放松,舒缩自如,辅助呼吸肌及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情绪安定,平静呼吸;用鼻吸气,经口呼气,呼吸缓慢而均匀,勿用力呼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开始训练时,病人可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前胸,以感知胸腹起伏,呼吸时应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呼与吸时间比例为2:13:1,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分钟。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并可在各种体位时随时进行练习。4 .应注重营养摄入,给
22、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防止产气影响膈肌运动,少吃产气食品。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有助于痰液的稀释。5 .全身运动锻炼,结合呼吸训练能有效挖掘呼吸功能潜力。锻炼方式、速度、距离,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决定。6 .注意心理护理7 .健康教育练习题:1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继发于A支气管哮喘B肺结核C慢性支气管炎D原发性支气管肺癌E肺源性心脏病2 .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A老年肺气肿B代偿性肺气肿C间质性肺气肿D局灶性肺气肿E阻塞性肺气肿3 .患者男性76岁,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8年,一周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质粘,伴有呼吸困难、胸闷,以慢性支气管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医大 内科 护理 讲义 01 呼吸系统 疾病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2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