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指南.docx
《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指南.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DB4117驻马店市地方标准DB4117/T000-2020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2020-082020-08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了规范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提升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水平,在传统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技术规程基础上,结合驻马店地区近几年对牛羊布鲁氏病免疫以及防控工作情况。介绍了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术语和定义、免疫接种时的疫苗选择及适用畜群、免疫程序、免疫操作前准备、免疫接种及应急处理、免疫效果评估等内容。本标准按照GB/TLl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由驻马店市畜
2、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指南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术语和定义、免疫接种时的疫苗选择及适用畜群、免疫程序、免疫操作前准备、免疫接种及应急处理、免疫效果评估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驻马店市辖区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NY/T1952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规范布鲁氏菌免疫接种技术规范豫牧医201712号DB43/T629动物免疫操作技术规范DBl1/T901动物防疫员操作技术规范布鲁氏杆菌病防治计划豫牧医201727号DB65/T4123家畜养殖场所布鲁氏病消毒技术规范DB1301/T068动物免疫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1布鲁氏杆菌
3、病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也称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常见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3.2免疫操作指免疫过程中的具体步躲、动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3.2免疫程序根据动物种类、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用途、机体状况、疫苗类型而制定的疫苗接种时间、方式、剂量、次数和顺序。3.4口服免疫将疫苗或拌入疫苗的饲料喂给动物使之获得免疫的方法。3.5注射免疫将疫苗(菌苗)通过肌肉、皮下、皮内或静脉等途径注入体内,使之获得免疫力的方法。4疫苗选择及适用畜群4.1 A19疫苗及适用畜群适用于奶牛,仅限于3-8月龄犊牛免疫,皮下免疫注射。种用家畜禁止免疫,奶畜原则
4、上不免疫。4.2 S2疫苗及适用畜群适用于羊、肉牛、奶牛,口服免疫,可用于孕畜。种用家畜禁止免疫,奶畜原则上不免疫。5免疫程序5.1羊、肉牛S2疫苗全群口服,初免后1-3个月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年口服免疫一次。免疫活菌数要求:羊2L0X10CFU活菌/头,肉牛25.0X1OH)CFU活菌/头;具体用法、用量参见产品说明书。5.2奶牛3-8月龄犊牛用A19疫苗免疫,免疫活菌数要求:犊牛26.0X1OKtFU活菌/头;必要时可在18-20月龄(即第1次配种前)再接种1次,免疫活菌数为1.0109CFU-3.0IO9CFU活菌/头,免疫过A19疫苗的犊牛以后不再免疫;8月龄以上的奶牛每年口服一次S2
5、疫苗,免疫活菌数25.OX10CFU活菌/头。6免疫前的准备6.1 防护用品N95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胶靴、消毒药等。6.2 免疫动物接种动物临床检查确认健康后方可进行免疫:体弱、怀孕后期的动物,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紧急接种应按安全区、受威胁区、疫区的顺序进行免疫;调入动物,应在隔离观察结束后进行免疫。6.3 免疫器械和消毒器具6.3.1免疫时应使用布病疫苗专用全封闭式投药器或连续注射投药枪。使用前,先对投药器或投药枪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并用清水进行调试,以确保其完好、严密、无堵塞。6.3.2移动式消毒车、电动喷壶、镜子、圆口瓶、棉球。6.4免疫时间免疫应避开炎热天气、高温季节、刮风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牛羊 布鲁氏菌 免疫 操作 技术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3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