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习题.docx
《三线建设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线建设习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三线建设习题一.选择题(共4小题)1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新中国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举全国之力进行的一场盛大的自强的运动。这体现出三线建设()A.是为了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B.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推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D.是我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2 .1964年5月,中共中央在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时,调整了原来把吃、穿、用摆在笫一位的计划,而把国防工业放在第一位。毛泽东提出要重视第三线建设,“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不行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A.实现了农轻重部门协调发展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增强了民众保家卫国的信心D.优化了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3.“一五
2、”计划期间,我国新建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三线建设”时期,我国新建工业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该变化反映了当时我国()A.改变了原来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B.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基于国际形势变化进行的战略调整D.调整工业布局以期推进西部大开发4. 1964年下半年至1965年,我国在西南、西北新建、扩建和续建大中型项目达300多个,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森林建材等各个方面。该现象源于()A.“一五”计划B.“大跃进”运动C.三线建设D.过渡时期总路线二.材料题(共1小题)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国建立之初,中央政府对边疆治理尤为重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
3、规定,中华民国的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参议院的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中央设立蒙藏事务局,由其负责边疆事务,如发展蒙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出版蒙藏回文的白话报,设立蒙藏专门学校,嘉奖边疆地区爱国上层人士,任命边疆民族地区的官员等。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开发边疆、发展边疆经济与文化的计划,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边疆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份整体规划。摘编自孙宏年民国初年的边疆治理思想与机构演变(1912-1919年)等材料二:1937年的中国的大后方(含川、滇、黔、陕、甘
4、、湘、桂七省)仅有工厂237家,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将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共计内迁工厂448家,机料7.09万余吨,内迁技工人数1.2万余人。到了1942年,渝、川、康、湖、桂、滇、黔等西南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地区的工厂数占全国90%以上,尤其渝、川、湖最为密集。据陆婷抗战时期工业内迁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材料三:从1964年开始,我国在西南、西北内地省份为主的三线地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它历经“三五”到“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在三线建设过程中,中央还注意到照顾人民的利益,将基建投资从最初的IOOO亿元压缩到850亿
5、元。广大建设者们怀着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抢速度的决心,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许多长期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摘编自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国时期边疆治理策略。(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三线建设的特点,概括国民政府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的共同意义。三线建设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新中国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举全国之力进行的一场盛大的自强的运
6、动。这体现出三线建设()A.是为了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B.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推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D.是我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十年探索,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新中国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举全国之力进行的一场盛大的自强的运动”及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历史影响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新中国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举全国之力进行的一场盛大的自强的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建设是为了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而进行的自强运动,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建设并不能反映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成,B项错误;结
7、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建设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主要目的不是推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三线建设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与我国近代化进程无关,D项错误。故选:A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十年探索,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2.1964年5月,中共中央在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时,调整了原来把吃、穿、用摆在笫一位的计划,而把国防工业放在第一位。毛泽东提出要重视第三线建设,“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不行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A.实现了农轻重部门协调发展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增强了民众保家卫国的信心D.优化了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分
8、析】本题侧重于考查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解题关键信息是“调整了原来把吃、穿、用摆在笫一位的计划,而把国防工业放在第一位”、“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不行的”。【解答】A.实现了农轻重协调发展说法与史实不相符,排除;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排除;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三五计划强调发展国防工业,又强调发展国防工业需要稳定的后方,这有利于促进国防工业的发展,增强了民众保家卫国的信心,C正确;D.这一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因此经济结构优化与史实不相符,排除。故选:Co【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3.“一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线建设 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3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