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docx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docx(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1三维CAD技术教学大纲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大纲6冷冲压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9模具CAD/CAM/CAE教学大纲12数控编程技术教学大纲15液压传动与气动教学大纲17塑料模设计及制造教学大纲21文献检索教学大纲24营销基础教学大纲27特种加工技术与编程教学大纲30产品造型设计教学大纲32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教学大纲34专业英语教学大纲36挤出成型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38AutoCAD实训教学大纲40机械加工实训教学大纲41冲压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44数控机床加工实训教学大纲45模具钳工实训教学大纲46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MOldWiZard教学大纲48注塑模课程
2、设计教学大纲49岗位实习教学大纲50毕业设计与答辩教学大纲51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代码:51403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60学时,4学分(其中讲课56学时,实验4学时)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是:1、初步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与方法实质,工作特点及其基本原理,并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2、熟悉各类加工方法的使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大致结构与适用范围。3、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加工性能与零件的结构工艺性。4、
3、初步熟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5、熟悉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金属切削过程;熟悉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性能。6、掌握刀具结构、刀具材料知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角度的作用,及其对加工精度、表面。7、粗糙度的影响,使学生具有合理选择刀具角度的能力。8、掌握各类要紧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能力。9、懂得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要求,使学生具有设计合理的零件结构的能力。10、掌握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合理地安排零件加工过程。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选择方法、公差与配合的选择方法;切削用量三要素、刀具几何角度的标注、切削层公称
4、横截面要素;切削过程中物理现象的影响因素、切削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车削加工、铳削加工、磨削加工与齿轮加工的基本知识;零件工艺规程的内容与要求、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等。课程难点:金属毛坯的成形方法、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刀具工作角度、刀具几何角度的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齿轮加工、基准及定位基准的选择等。(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机械工程材料1、金属的结构2、钢的热处理3、合金刚4、铸铁5、有色金属6、硬质合金与超硬刀具材料7、非金属材料第二章金属毛坯的成形1、 铸造2、 锻压加工3、焊接第三章金属切削原理1、基本定义2、金属切削过程的物理现象3、刀具磨根与刀具耐用度4、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5、5、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第四章金属切削加工1、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2、车削加工3、铳削加工4、磨削加工5、齿轮加工6、其它切削加工简介第五章机械加工质量1、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2、机械加工精度的综合分析3、影响机械加工编码质量的因素4、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的途径与方法第六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1、概述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准备工作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4、工序设计5、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6、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第七章机床夹具1、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2、定位误差3、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4、各类机床夹具简介第八章典型零件加工工艺1、轴类零件加工2、套筒类零件的加工3、箱体类零件的加
6、工4、圆柱齿轮加工第九章装配工艺1、概述2、装配方法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第十章现代制造技术简介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3、柔性制造系统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本课程学习、要求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实习环节要紧以参观实训中心、实习单位为主。让学生认识基本的机械加工方式,熟悉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四、考核办法1、考试方式:理论参加院统一考试;2、考核办法:理论测试使用闭卷考试,占60%,平常成绩40%;五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章)讲课学时实验(ill)学时习题时数第一章机械工程材料4第二章金属毛灰的成形8第三章金属切削原理62第四章金属切削
7、加工8第五章机械加工质量62第六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4第七章机床夹具8第八章典型零件加工工艺6第九章装配工艺4第十章现代制造技术简介2总计564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弁考书(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机械制造基础苏建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推荐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金属工艺学邓文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金属切削机床戴曙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三维CAD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三维CAD技术课程代码:514047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60学时,4学分(其中讲课30学时,实验、上机或者课外实践30学时)先修课程:机械
8、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基础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三维产品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与模具设计的主流方向,而UG软件是三维软件中的佼佼者,在造型、设计、分析与制造方面提供了一整套产品数字模型,已广泛用于设计与生产飞机、汽车、机械设备与日用产品。三维产品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实践基础课程。教学以应用为目标,通过大量典型产品为具体实例,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与运用UG进行中等复杂三维造型与设计。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1、掌握基本几何图元的绘制、熟练地编辑几何图元;2、掌握UG软件的草图绘制功能;3、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零件的三维
9、造型设计;4、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高级曲面的造型设计;5、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制图的尺寸标注;6、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零件的装配。课程难点:运用UG软件进行高级曲面的造型设计。(二)课程内容第一章UG系统概论第二章UG的基本功能操作第三章UG的曲线操作与编辑第四章草图功能操作第五章UG实体操作与编辑第六章UG曲面特征操作第七章零部件的装配第八章工程图模块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实验教学的要求要求学生能较为熟练使用UG软件,会进行通常产品设计。(二)实验安排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学时要求1LG的曲线操作与编辑掌握简单曲线及二次曲线的创建;掌握曲线的常用操作及编辑功能练习简单曲线及二
10、次曲线的创建;练习曲线的常用操作及编辑功能42草图功能操作掌握草图的定位约束及尺寸约束功能,掌握草图的绘制练习草图的绘制、定位约束及尺寸约束操作43UG实体操作与编辑掌握UG基准特征、成型特征及扩展特征的创建练习UG基准特征、成型特征及扩展特征的操作,练习UG常用特征的操作及编辑64UG曲面特征操作掌握UG曲面的创建及编辑方法练习UG曲面的创建及编辑操作45综合实体建模掌握综合实体的建模方法练习综合实体的建模66零部件的装配掌握零部件的装配及装配约束的建立练习零部件的装配及装配约束的操作47工程图模块练习工程图的创建与视图操作,练习剖视图的创建、尺寸标注及符号标注操作。掌握工程图各个视图的创建
11、,掌握工程图的尺寸标注及符号标注2四、考核办法1、考试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程2、考核办法:考查的评分标准与平常上机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70%。五、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章)讲课学时实验(WI)学时习题学时1、UG系统概论22、UG的基本功能操作23、UG的曲线操作与编辑4444、草图功能操作4445、UG实体操作与编辑6666、UG曲面特征操作4447、综合实体建模2668、零部件的装配4449、工程图模块222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分考书(-)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UG机械设计习题精解李志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5月(二)推荐介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
12、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UG中文版机械设计实战训练朱凯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5月互换性与测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代码:51402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讲课28学时,实验、上机或者课外实践4学时)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基础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要求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它不仅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而且涉及机械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质量操纵、生产组织管理等许多方面
13、。没有互换性生产原则的指导,没有测量技术的进展,现代机械电子工业不可能获得进展。因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是高校机类、仪器类、机电结合类各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建立互换性、标准化、与计量的基本概念。比较确切地懂得有关标准的基本术语与定义。使学生初步学会合理选用公差与配合的原则与方法。熟悉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初步学会测量几何参数的基本技能,初步具有正确使用通用测量器具与处理测量结果的能力。结合实验课教学,增强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的习惯工作,成为应用性专门人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互换性、标准化与测量技术的基础知
14、识,与一定的应用能力;对学生进行测量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今后能正确选用公差与配合,拟订测量方案打下坚定的基础。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互换性的意义及特征。公差配合基本术语及定义,公差带图示法。公差带的构成规律。公差与配合的选用。随机误差与数据处理。形位公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形位公差项目,公差原则及形位公差选用原则及图样表达方法。螺纹公差与配合特点。螺纹公差与配合的选用。渐开线齿轮要紧几何参数误差及公差的含义及分析。课程难点:随机误差与数据处理。公差配合基本术语及定义,公差带图示法。公差带的构成规律,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形位公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二)课程内容第一章
15、绪论1 .互换性生产的意义、特征、分类及优越性2 .互换性与设计、制造及使用的关系3 .标准化的意义,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关系第二章测量技术基础1 .概述2 .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3 .计量器具4 .测量方法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第三章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L概述6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7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8 .极限与配合的选择9 .尺寸的检测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1 .概述2 .形状公差与误差3 .位置公差与误差4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独立原则,包容原则,最大实体原则5 .形位公差的选择6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第五章表面粗糙度1 .概述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3
16、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4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第六章光滑极限量规1 .概述2 .量规公差带3 .量规设计第七章尺寸链1 .概述2 .解尺寸链三、实践性教学环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充分掌握并懂得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安排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要求学时要求1直线度误差测量必做22长度测量、平行度测量必做2总计4四、考核办法1、考试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2、考核办法:平常30%,考试70%。五、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习题时数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测量技术基础62第三章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4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62第五章表
17、面粗糙度4第六章光滑极限量规4第七章尺寸链2合计284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分考书(-)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陈于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二)推荐弁考书教材与参考书名主编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黄云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冷冲压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冷冲压设计与制造课程代码:514040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2学时,4学分(其中讲课48学时,实验、上机或者课外实践4学时)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基础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冷冲压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修
18、的重点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运用前修课程的应用技术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讲授、实验及使用电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熟悉国内、外金属板材成型的进展概况与进展趋势,学习冲压工艺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冲压工艺过程设计与冲模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从而能独立地完成中等复杂程度冲压件的冲压工艺过程及冲模设计。二.课程内容(-)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是分析各类冲压成形的变形规律,认识典型冲压成形工艺方法、模具结构与模具制造方法与手段,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冲压模具制造工艺编制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下列能力培养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能应用冲压变形理论,分析中等复杂冲压件变形特点,制定合理冲压工艺规程
19、的能力。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课程难点:熟悉掌握冲模设计计算方法,具备中等复杂冲模结构选择与设计的能力,所设计的冲模应工作可行、操作方便、便于加工与装配,技术经济性好。具备正确选择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制定中等复杂冲模制造工艺与装配工艺的能力。初步具备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与制造的能力。初步具备进行分析与处理试模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二)课程内容第1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1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2 .冲压设备及选用3 .冲压变形理论基础4 .模具材料选用5 .模具加工方法与工艺规程编制第2章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1 .概述2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3 .冲裁模间隙
20、4 .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5 .冲裁排样设计6 .冲裁力与压力中心的计算7 .冲裁工艺设计8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9 .冲裁模零部件设计10 .冲裁模设计程序第3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1 .概述2 .弯曲变形分析及变形特点3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4 .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5 .弯曲力的计算6 .弯曲件的工艺性7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8 .弯曲模典型结构9 .弯曲模结构设计10 章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1 .概述2 .圆筒形件拉深的变形分析3 .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的确定4 .圆筒形件的拉深工艺计算5 .其它形状零件的拉深6 .拉深件的工艺性7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8 .拉深模工作零件的设计9 .拉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 基础 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34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