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docx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docx(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U单元导语单元I目I标导囹1.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一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3.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以及较大数的改写,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发展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探索、概括、分析和比较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的位
2、置变化规律,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和较大数的改写。,;沟通和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和概括分析能力以及;热爱数学的情感。单元I知I识结I构I小数的性质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转化引申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近似数迁移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类推小数与单位换算转化教材I知I识份I析I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
3、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L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例1:教材选用测量课桌,一方面这种事物是教室里学生非常熟悉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测量之后除了能够体会小数产生于实际需要以外,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作为一般的常识来掌握。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过将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IOOO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例2、例3、例4: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历,在生活中感受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大量的感性知识与数学活动,
4、抽象、概括、提炼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使学生明确小数的数位名称及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从而达到巩固小数意义的目的。2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例1、例2、例3、例4: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例5:以“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意义”为依托,以“四名同学的跳远成绩”的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但是同整数的大小比较相比,本节课的知
5、识很容易会产生“位数多的小数就大”的负迁移影响,所以如何恰当地处理好小数同整数的大小比较关系,是本节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例1和例2:探索一个小数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学习应用这一规律口算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IOOO的知识。例3:教学的内容是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计算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4 .小数与单位换算学习这部分的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在改写时,学生先要判断哪个单位
6、大,哪个单位小;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还要确定是该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还是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分之一;以及怎样移动小数点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一个难点。5 .小数的近似数例1:通过同一个小数,求近似数时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的例题,一方面说明所用的方法同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相似,都采用“四舍五入法”,另一方面说明依照要求保留小数位数应注意的问题。如第一个是一般的情况,要保留两位小数需要按“四舍”的规则处置尾数;第二个是属于“五入”的,但按“五入”的规则处置尾数,向前一位进1时,保留的最末位上的数是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第三个是属于保留整数,即保留到个位。例2:教学把较大的数改写
7、成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实质是用IOOOO去除要改写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例3:教学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小数,实质是用去除要改写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由于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所以还要把改写成的小数的“四舍五入”到十分位。教学I方I法I探I究IL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
8、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策略:(1)紧密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得出小数性质后,指导学生应用这一性质解决问题。(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应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并能灵活地应用这个规律,解答有关实际问题。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
9、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策略:(1)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2)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应用,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教学设计JL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第1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2、33页的例1及“做一做”。内容简析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教室情境简要地呈现了“小数产生”的过程,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
10、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过将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IOOO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2 .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弄清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3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弄清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关系。教法与学法1 .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先引导学生回忆毫米、厘米、分米与米
11、的关系,并用分数表示,再把分数化成小数,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2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类推、迁移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Ta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经典文学引入:你们熟悉三字经吗?我们来一起背几句好吗?百而千,千而万”你知道是什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1)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而十,十而百,么意思吗?(意思是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一万。)(教师从右往左板书:10000100010010谈话:看来三字经中也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观察刚才的一组数,从左往右看,从1开始,10个1是10,10个10是(IOO),10个100是(IoOo
12、),10个(IOoO)是(IOoo0),按这样的规律,接下去应该是哪些数呢?提问:从右往左看,看Oo0、IOO0、100、10、L接下去又是哪些数呢?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意义”。!B【品析:从三字经中的数学问题入手,吸引儿童的眼球。在学生还没有接触“扩大到、缩小到”这些数学术语之前,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10000、1000、100、10、1这数组,引导学生根据组数的规律进行推理,自然地引出了课题。更妙的是,从“大数”中去看小数,建立了整数和小数间的联系,并在无形中渗透了进率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埋下伏笔。】游戏引入: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
13、起玩个游戏,名字叫“估一估、测一测”。先请同学们估一估老师和你伙伴的身高?再测量他们的实际数据。揭示小数的产生。谈话:刚才在测量身高的时候,得到的结果是1米多,如果用“米”作单位,就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像这样在实际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品析:由口常生活中熟悉的测量情景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学习显得更有意义。】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L小数的产生。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例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来表示。提问:我们知道1米=Io分米
14、=IOO厘米=IOoO毫米,那么以分米、厘米、毫米为单位的整数怎么用以米单位的小数表示呢?2 .认识一位小数。(出示米尺)(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提问:用米作单位,1分米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用小数表示是:0.1米。说说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是2米,也可以写成0.1米。板书:1分米二2米=0.1米。(2)讨论:用米作单位,3分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7分米呢?分别说说0.3米、0.7米表示什么意思。3 .认识两位小数。(出示米尺)(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用米作单位,1厘米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15、。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IOO份,每份是1厘米,是壶米,也可以写成0.01米。板书:1厘米二击米=0.01米。(2)讨论:用米作单位,3厘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厘米呢?分别说说O.03米、0.06米表示什么意思。4 .认识三位小数。(出示米尺)(1)在米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用米作单位,1毫米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用小数表示是:0.OOl米。说说O.OOl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Iooo份,每份是1毫米,也是就米,用小数表示是O.OOl米。板书:1毫米二米二0。1米。(2)讨论:用米作单位,3毫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说说0.003米和0.006米
16、各表示什么意思。明确:照这样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万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O.OOOl米像刚才小数点后面有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有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在教学1分米三米=0.1米时,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由此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从而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品析:此环节合理安排引导和放手的时机,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质疑1: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可以用一位、两位、
17、三位小数表示。质疑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展开讨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OOl【品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理解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从具体事例推进到语言描述,这个过程需要迁移类推,更需要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
18、,也可以用小数表ZjxO(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2 .认识了新的朋友“小数”,那么它该怎样读呢?听到小数又该怎样写呢?在下节课的研究中你就会明白了。【品析: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示例:1 .有关小数,三年级时学生已有了初步认识,在生活中也有所接触,如购物中的数学问题等。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来引入本课所学知识,从现实情景中感受小数的产生,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引入小数意义的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多地是通过自主探究、深
19、入感悟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学习空间。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利用米尺,将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相联系,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感悟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课堂教学中始终应该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 .课堂结构体现层次性。课堂教学安排要努力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先扶后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所采用的“一引、二放、三收获”正好体现了我的设计思想。在小数意义和小数计数单位教学中,首先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如借助直观工具建立一位小数的意义。我认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表象非常重要。在小
20、数计数单位的教学中,我也同样如此安排。我的反思:板书设计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产生: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整数分数小数一位小数:1分米*米=0.1米两位小数:1厘米二击米=0.01米三位小数:1毫米米二001米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IOo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4、35页的例2、例3、例4及“做一做”。内容简析本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历,在生活中感受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大量的感性知识与数学活动,抽象、概括、提炼出小
21、数的数位顺序表,使学生明确小数的数位名称及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从而达到巩固小数意义的目的。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的构成及小数各位上的数的含义。2 .掌握小数的读法与写法,会读、写小数,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读写小数。教学难点:正确地说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教法与学法1 .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从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设计层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 .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
22、、尝试与体验法、练习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jA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生活情景引入:同学们,有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忙吗?小红和妈妈逛超市,但她不认识价格表。(课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与价格)观察物品价格,指名说一说。(结合学生回答板书:5.98、0.85和2.60)超市里的这些标价有什么共同特点?揭示课题: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都是用小数来表示的,这些小数该怎样读写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品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数学学习显得更有意义。】预设B激趣引入:抢答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单元 小数 意义 性质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35595.html